千年金山发现宝藏
1982年1月,学业优异的陈景河毕业了,被分配到福建省地矿局下属的闽西地质大队。春节过后,他来到位于三明市的大队部报到,立即被大队派遣到驻扎在龙岩地区上杭县的地质分队,前往紫金山进行地质找矿工作。
紫金山,古称金山,位于上杭县城北15千米处的旧县镇、才溪镇境内,海拔1138米,山势峻拔巍峨,风景秀丽,是上杭的名山胜地。
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紫金山就是朝廷的矿场。《宋史·食货志·坑冶》称,金山是北宋初年全国11个金冶之一。同时,宋代35个铜冶矿场,福建汀州就有3个,分别是金山场、赤水场、锺寮场,其实都属于金山同一个矿脉。明代嘉靖年间的《汀州府志》记载:“金山,在上杭县北平安里,邑之主山也,宋康定间尝产金”,并描述了金山上的“胆水池”:“有三池,上下二池有泉涌出,中一池则蓄上池支流,相传宋时浸生铁可炼成铜。”
在20世纪末的紫金山上,反映古人采金炼铜活动的遗迹依然有一百多处。据20世纪90年代矿冶专家统计,金山古代黄金矿石的采掘总量为40万~50万吨,黄金总产量在200~300千克,至于铜金属的出产数量就更为庞大,为北宋朝廷铸钱供应了大量铜材。
紫金山自从南宋开始中断政府主导的铜金矿开采之后,800年来,古代矿区附近的汀江、旧县河及其支流,民间淘金活动从未中止,金子成为一个时断时续的传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福建省的地质工作者,三次在紫金山附近、汀江两岸勘查探宝。
20世纪50年代,地质队在紫金山下进行水化学测量,发现了铜的异常和富铜矿石,但最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铜矿。60年代,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在二庙沟、铜矿沟进行了几年的铜矿普查,发现了个别铜矿体和金矿化样本,打了一批钻孔,确认有几千吨的铜矿,但认为矿体变化很大,也放弃了。1967年到1971年,福建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在上杭县紫金山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土壤与岩石的划段测量,发现紫金山下的中寮、迳美金重砂异常,地质调查队提交了《迳美金矿点踏勘报告》,认为有进一步找矿的远景。
地质队员们“三进三出”,并没有深入山上勘查,找矿工作没有实质性成果,但为以后找金、找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当陈景河来到紫金山下时,闽西地质大队在汀江两岸的新一轮地质普查已经开始。
福建省稀有金属资源储量非常落后,多年来为“缺金少铜”而苦恼。改革开放后,周边的江西、广东、浙江三个省的黄金找矿工作有很大进展,福建地勘部门决心在国家“六五计划”(1981—1985)期间,加大黄金矿山找矿力度,力争在“六五计划”末期提交5吨左右的黄金储量,闽西地质大队承担起了新一轮的黄金找矿任务。
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金属勘探专业的刘国源,1981年夏天受命作为闽西地质大队三分队队长,在闽西上杭县、长汀县开展地质普查。在沿着汀江两岸进行地质调查的时候,刘国源发现汀江里有不少人在淘砂金,顿时兴致盎然,很想搞清楚这些砂金的来源。他带着由技术员、淘金工组成的普查小组,溯汀江而上,边淘金边考察,一直追到汀江上杭县与长汀县交界一带。经过对比,普查组认定紫金山下的湖洋乡碧田村附近,砂金含量更丰富、更有价值。因此地质队员们进驻碧田村,沿着紫金山旁边的小河、水沟、旱沟进行淘金,发现了丰富的金砂。
刘国源分队在汀江淘金和旱沟找金异常的工作,专业术语叫作“河流重砂测量”“坡积物重砂测量”,这是地质异常检查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段。通过一整年的工作,地质三分队发现了紫金山周边四个金的重砂异常地点。
队员们在紫金山周边河沟里淘到了金子颗粒,而且发现几个河沟、旱沟金异常,大家都非常兴奋。这些砂金到底是哪儿来的呢?
地质队员们在野外作业的时候,紫金山下的村民就不时向他们透露一个信息:紫金山上有众多的古代采矿洞。
于是,从1982年冬天开始,地质异常检查工作重点,就从汀江河沟淘金转向上紫金山调查。
一个风和日暖的冬日,刘国源、陈景河等十来个新老技术人员登上紫金山。他们从碧田村的金山下渡口,坐船摆渡后一直爬坡,经过一天门、五龙寺、古中峰、麒麟殿,经过两个半小时爬山,终于到了海拔800米的主峰附近。
在山上,地质队发现了古代的水池,不时还可以在荒草乱石间发现一些老硐。接下来,他们开始了对山上古代采矿洞和周边蚀变岩石的取样分析工作。
起初,地质队早出晚归,带着午饭上山,每个星期要跑五天,早上7点出发,晚上7点回碧田村住宿,回去时还要背二三十斤的样品,非常艰苦。
天天来回跑实在太辛苦,地质队就带着铺盖在山上寺庙麒麟殿里住,十几个人住在麒麟殿偏殿和走廊上。庙里有厨房,平时香客稀少,正好为地质队员所用。时值初冬干旱季节,寺庙旁边的泉眼此时水源濒于枯竭,最艰苦的时候一天只有一桶水,只能饮用和煮饭,要洗澡根本没有可能。这十多个人后来都像叫花子一样,全身臭烘烘的,没有一处干净。地质队员一溜下山回到村里,每人拄着一根棍子,背着地质包,“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仔细一看原来是地勘”,让碧田村群众都乐了。
那一段时间,地质队最大的收获是,在麒麟殿游姓老住持的带领下,找到了传说中最大的古代采矿洞——燕子洞。燕子洞在海拔760米的紫金山山腰上,洞口才一米见方,外洞上百平方米的面积,高十多米,洞里人工挖凿的痕迹非常明显,且有埋锅造饭的灶台遗迹,内洞更是曲径通幽。地质队员们在燕子洞里,借着手电筒的光亮,用矿锤取回了一批样品。
回到碧田村,普查组借来村民用于舂米的石槽,将燕子洞里采回的部分岩石样品进行粉碎。经过筛分,细小的金粒出现了,全体地质队员们欢喜雀跃!紫金山下的金异常现象,在山上的古代采矿洞里找到了源头!
1983年秋,从燕子洞取得的样品,经过闽西地质大队队部化验,结论是:矿石样品中含金量高的达到10克/吨,一般的达到6克/吨,低的也达到3克/吨。
地质队在麒麟殿旁盖起简易的木棚,作为山上的工作生活的用房,在紫金山上长住下来,开始地质填图作业,利用进一步的槽探方法,扩大勘探范围和力度。
随着紫金山主峰周边的一大批岩石化验结果的得出,一个原生金矿在紫金山上存在的证据更加确凿。这个原生金矿床赋存于紫金山主峰附近,初步被认定为“次生氧化富集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