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然而还不止此。浪漫精神大抵是偏于幻想、追求新奇的,于是异域的文化的倾慕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逢巧在汉武帝的时代又大通西域,所以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风俗便被介绍进来了。
我们就看《史记·大宛列传》上所记的异国情调吧!“安息……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这种雕刻人像的钱币,横行的文字,也就是西洋现在的样子,和中国那时的见闻是太有距离了,在那时的人看来,一定是十分有趣的。况且,“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眩就是魔术,所谓吞刀吐火、殖瓜种树、屠人截马一类的戏法,这又是中国人所不曾饱过眼福的。还有呢,“宛左右以蒲陶[3]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这真煞是好看,他们的葡萄、苜蓿也带进来了,一种就种一大片,望不到边儿。那副深眼多须的样子,斤斤较量的精神,尊重女权的风俗,这是和东方多么成为对照的呢!浪漫精神是追求异域情调的,而异域情调又丰富了浪漫精神的营养,西汉之为西汉,我们是大可想象了!
然而又还不止于此。助长浪漫精神的另一因素乃是经济力的膨胀。而西汉在这上面又是条件具备的。我们且看司马迁的记载:“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平准书》)大凡人在不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要先解决现实的问题;迨现实的问题既已解决,就要去满足理想、幻象、想象了。这后者是产生浪漫文化的最重要的条件。楚如此,齐如此,西汉(尤其是武帝时代)更如此。我在以前说这也可以部分地说明秦者,是因为秦虽物产不丰,但也据有一个商业中心(这就是李斯所谓“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假若秦能维持久一些,她也是依然会循着齐、楚文化的线索而前进的。现在,她却是只做了汉文化的前奏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