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是如何炼成的?
一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旅行者所写调查报告中开头的几段。这位在群山中跋涉的旅行者,沿着预先设计的路线行进,他可能是穿行于山间谷地的古老交通线,也可能是沿河谷溪流循水而行。他每到一山,就记下这一座山相对于他经过的上一座山的方位和里程,随后他会记下他对这座山植被、水土的总体观察,如:山上长什么树?生什么草?是草木茂盛,还是童山濯濯?山上是否有水源?是否有河流流出?这些河流最终流向哪里?他还记下这些山上生活着什么样的野兽、鸟类,水中有什么样的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他甚至记下了对山上草木鸟兽这类生物形态的细致观察:那些树或草长什么样的叶?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生什么样的种子?那些飞禽、走兽、爬虫、游鱼长得什么样子,它们的头部、面目、躯体、四肢、尾巴、皮毛分别长得什么样子?叫声是怎样的?习性是怎样的?对人有无伤害?这显然是一位既有耐心又很细心的观察者。如果说这些关于生物形态的客观性知识都可以通过观察得到,那么这些草木鸟兽虫鱼叫什么名字,以及吃了这些草木的果实、鸟兽的肉或佩戴这些鸟兽的皮毛能治什么病,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或坏处,诸如此类的知识却不是靠一时半霎的观察就能得到的,这位旅行者必定还走访了原住民,如山间的樵夫或打猎、采药的山民,方才获得这些地方性知识。他不仅关心山林溪流中的活物,也对山中的矿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记下了很多山中、河流中蕴藏的矿物,比如金、银、铜、铁、玉石、丹砂、雄黄、雌黄、硫黄、矾石以及各种各样质地细腻、纹理美观的岩石。这位旅行者将他沿途观察所得和访求所得的地理信息、博物知识,以山为纲,分门别类,表其名,写其形,记其用,一一记录在案,编纂成册,成为最早的一部基于实地考察的地理博物志,经过两千多年的岁月荡涤,这部书居然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五臧山经》。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篇,每一篇又按照山的不同走向、序列分为数个山次,《南山经》《北山经》各三次,《西山经》《东山经》各四次,《中山经》十二次,每一山次的山数从数座到数十座不等,各次按照特定的走向依次记录每一座山的方位里程和自然物产。比如,开头引的这几段就见于全书第一篇,即《南次一经》的开头,据此不难看出全书的内容和体例的大概。
招摇之山位列全书之首,具有起例发凡的作用,因此记录比较完备:首先说明此山的位置,“临于西海之上”。其次说明此山物产的基本情况,“多桂,多金、玉”。再次详细描述了此山特有的几种物产:有一种草,叶似韭,开青花,名曰祝馀,吃了可以耐饥;有一种树,名曰迷穀,叶状似榖树,其实就是榖树的一种,榖树又名构树、楮术,古人用其皮造纸,至今在山间田畔仍常见,因为此树开花如绒球一般,细小的花瓣四出如光芒四射,故书中说“其华四照”;“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这当然就是动物园中常见的猩猩。猩猩长臂长腿,行走如风,故古人相信“食之善走”,吃了猩猩肉,变成“飞毛腿”。这座山上还发源一条溪流,名叫“丽之水”,溪流西流,注于西海,水中产一种东西叫“育沛”,大概是一种矿物,将它佩戴在身上,肚子里不长虫子(“无瘕疾”)。
《山经》全书,记录山峰四百多座,大小河流数十条,行程数万里,记录草木、鸟兽、鱼蛇数百种,金石矿产十数种,详细描述了其产地、性状、习性、效用的草、木、鸟、兽、鱼各有数十种。如此大规模的山川博物志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而必定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精心筹划的学术团队集体劳动的成果。全书记山川脉络清晰,载物产具体翔实,行文平铺直叙,状物绘声绘色,通篇体例严谨,条理分明,虽众物纷纭繁杂,但记述有条不紊,分明是一份经过周密计划、基于实地考察、以资源利用为指归的国家地理物产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