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
2.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2.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乡村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城镇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满足了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给城市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使得城市在制度建设、文化营造、公共设施建造、城市建设等方面得以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农民也从城市发展中获得工资性收入,拓宽了收入渠道,快速提升了生活质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从“脚蹬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砖瓦平房”变成了“四轮小轿车、液晶曲面彩电、电梯洋房”,真正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愿意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农业的逐渐衰退和部分农村出现的弃耕抛荒现象,使农产品供给受到很大影响,这不仅严重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我国对国外农产品供给的依赖度。国外农产品市场变动影响的风险变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目前农村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仍然较慢,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偏大。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消费层次落后、消费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是新时代的新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应予以充分关注。
从城镇居民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农村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向追求质量、安全、营养协同增长转变。城镇居民要求获取安全的农业产品,不仅需要农村为其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风光优美的田园生活等生态产品,还需要农耕文化类的精神产品。从农村居民需求来看,他们不仅要求农村生活空间得到有效改善,还要求拥有更加繁荣的农村经济。在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较高的教育水平,即在满足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不仅要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态资源,还要生活在好山好水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城镇居民的需求角度,还是从农村居民的需求角度,都要求农村得以发展,农业得以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进而切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2020年底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和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我国迈向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现代化的实现要求城市和乡村都实现现代化,但就目前过大的城乡差距和乡村发展的现状而言,农村现代化将成为这个目标实现的最大阻碍,也是全面现代化实现的难点。所以,为了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农村的全面发展、农业的提质增效,以及农民的收入提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农村发展角度看,还是从城镇居民需求角度看,抑或是从农村居民需求角度看,新时代对农村建设和发展有了新的期待、新的要求。新要求下,乡村在产业发展、人文关怀、人居环境、乡风文明、村级治理、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要发生质的改变,真正为农民提供一个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故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全面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1.2 乡村振兴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二十字总要求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除了“乡风文明”,其余内容均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字面的调整,更多的是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标准及要求,为新时代农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指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路径引导。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协同发展,才能给农民、农村、农业带来质的改变,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①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础,它对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农村经济发展不能只追求传统产业,即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要遵循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②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③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它对农村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出了要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④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好的环境、持续的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保持和传承需要有效的乡村治理,这样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运行才能有序进行,农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⑤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广大农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美好的生活,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学、不愁医”,这也是社会得以稳定的重要筹码。
2.1.2.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位,是为了强调农村生产力的不可替代性。而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都体现出产业兴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因为它一方面为乡村的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对于解决因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农业农村发展空心化、结构单一化以及农村衰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政府、人民以及企业需要深刻地认识到,这里所要求的产业是有质量、有效益的产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有质量的兴旺和有效益的兴旺。所谓“有效益,有质量”的兴旺是指对技术、资本以及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组团式发展;农村产业以优化型农业结构高质量发展以及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证。除了上述两点外,产业兴旺不仅仅是指农业的兴旺,更多的是指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兴旺。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如果农村只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将会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也会导致农产品附加值降低,影响农民收入。相反,如果农村过多注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将降低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各种政策,吸引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等优势资源进入农村,在保持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改进、招商引资、教育培训等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将农业生产融入农村产业发展中,取得农业、农村、农民的同步发展,让农民在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农村、改变农村。良好的农村产业发展不仅体现在粮食稳定增收方面,也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的绿色化、特色化等方面,因此要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兴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正是产业兴旺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乡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稳扎稳打,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1.2.2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实现生态宜居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后者是前者的保证,而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并不是简单地指“村容整洁”“村貌优美”,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乡村生态宜居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改善、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让农民有一个安全、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一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农村环境的改善和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落实。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农村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促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得到治理,将以前“无电、无水、无路、无市场”的农村生产生活状态转变为“有电、有网、有水、有路、有市场”的现代社区式生活空间。换句话说,即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将农村旱厕转变为“卫生厕所”,将农村“垃圾随处可见”转变为“按类储存,集中转运”,将农村房屋周边“泥泞小路”转变为“水泥大道”,将农村“手工耕地”转变为“机械化耕种”等。二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田园风光的清新与洁净保护好,通过开发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来吸引城市消费者,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甚至乡村养老,促使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拓宽农村居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和乡村经济过程中,绝不可以以牺牲乡村自身生态资源为代价,而应当以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导向,坚持乡村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同时,在乡村发展中也必须融入共享共建理念,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农村居民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积极性,通过发挥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与此同时,要教育农村居民在发展过程中绝不能一味地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是要兼顾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这实际上是要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责任感。让村民真正意识到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公共设施是所有村民共有的财产,需要全体村民共同建设和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生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全体居民按照环保规则自觉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1.2.3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新景象。”可见文明、良好、淳朴的民土风情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凭借其深厚的底蕴以及流传悠久的优势,能够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倡导现代文明的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优良的新时代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既融进了现代文明要素,又具有丰富内容和更高标准。它在强调继承弘扬农耕文明和优秀乡村文化的同时,也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在挖掘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尤其要注重自身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将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融入乡村建设中,让乡村文化更具有魅力和时代风采。除此之外,农民精神风貌状况和综合素质水平,也是我们发展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要素,好的精神风貌和高水平的综合素质,能更好地服务到村旅游的游客或远方的客人,形成无形的“品牌效应”,同时,也能够提升本村各种产品的口碑,为本村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农民本身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主要还是要依靠乡风文明建设。所以,乡风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优良的乡风文明必然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也能够为实现农村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2.1.2.4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证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管理民主”升级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治理有效”,其立意、要求以及内涵都更加深刻。所谓的乡村治理有效,是在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乡村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在2020年底实现了现有标准下的贫困农民全面脱贫,标志着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消除。这是中国在脱贫问题解决上的一大创新,也是马克思脱贫思想在中国的实践。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终点,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农村的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产业选择与发展、环境改善与治理、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营造等方面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改变传统农民“懒散、无组织纪律性、小农思想”“法制意识淡薄”的状态,村庄治理、村民治理必不可少。
治理有效,意味着政令畅通、民生和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治理有效”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能够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的建设,进而成为乡村社会安定和谐、农民幸福有序生活的制度保障。乡村“治理有效”体现为:第一,党组织、政府组织以及村民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应当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做到党领导一切,各级政府依据原则制定政策措施,村民组织协同村民共同执行。实现上下联动,共赴目标。第二,多种治理手段联合使用,构建有效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相辅佐,实现低治理成本上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1.2.5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2020年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现阶段,我们步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新征程。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偏低,而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一致。具体表现为农民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农民在经济上宽裕,在生活上便利,在衣食上无忧。这个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中坚持改善民生、补齐短板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保证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第一,要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就业质量;第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一位农村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基础;第三,要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障的角度降低农民参与社会生产的风险,促使农村参与经济活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增强农民拿出手中“财产”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以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生活富裕是所有农村居民的共同愿望,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单一、生活条件落后、所处空间基础设施简单、道路交通不便,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上述原因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待在农村,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紧接着“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发展遭受严重影响,很多外出农民无暇顾及耕地,导致抛荒或者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制约了农业的整体发展。只有实现了农民的“生活富裕”,才能够吸引农民留在农村。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方面的要求在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近年来,通过党、政府以及民众的不断努力,青海省部分农村在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例如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通过建章立制、丰富载体等方法,多管齐下,形成新风貌,如图2-1所示,而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宜居的水平不断提高,会带动农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
图2-1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农村新风貌
图片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