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立老年教育学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倒逼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我国的人口状况也是如此,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高达2.5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7.9%。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老年教育作为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境的重要“利器”,可以帮助老年人以健康的状态面对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保障老年人的生存发展权益,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和积极养老。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老年教育学是推动老年教育实践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联合国第二届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老年人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和参与能力,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助力国家发展。
(二)老年教育学自身具有特殊性
老年教育学是以老年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老年教育的目的、任务、特点,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并致力于培养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管理人员的学科。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有老年教育的本质、性质和规律及其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老年教育的结构和功能,老年教育的任务和职能,老年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老年学员的身心发展特征,老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从本质上说,老年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特殊形式,是从事老年教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与普通教育等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完全不同的特殊性。老年教育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自从这一概念生成后,西方多位学者为辨识老年教育学的独特性提出不同的见解:威尔肯(L. Veelken)提出,老年教育学应该分析老年人的社会化过程,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博洛诺(O. F. Bollnow)强调,老年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使老年人对抗他们的衰老过程,并说服他们利用自己潜在的机会等,这些精妙的言语阐释充分说明了老年教育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三)老年群体具有独特的身心特征
与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个体相比,老年人无论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呈现出较多差异。例如,老年人的感知觉、记忆力、思维和想象力等生理机能在逐步衰退,心理上则表现出依赖性、利他性和自我完善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老年人的发展,进而也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老年教育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知识经济、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需要构建老年教育学来适应老年人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满足老年人的自我需求,开发老年人的潜能,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老年教育学是其“母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以教育学为一级学科的分支学科体系,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分支学科,众多分支学科至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老年教育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是一门针对老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研究老年人学习与教育现象和揭示老年人学习与教育规律,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生命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老年教育课程论、老年教育教学论、老年教育德育论、老年学习论等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教育学的发展成熟、相关学科的完善丰富,老年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也正逐渐被学界重视。老年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同时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诉求。
(五)建立老年教育学是推进终身教育发展之所需
终身教育已然成为世界潮流和国际社会推崇的价值理念,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终身教育的推进工作,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党的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强调,要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积极推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落实则源自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终身教育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已经基本完善,继续教育中的成人教育板块也正在走向成熟,而老年教育却是一个短板。我国老年教育起步晚,虽然目前已基本形成学校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等多位一体的老年教育发展格局,但整体的发展取向不够明晰,且老年教育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老年教育理论滞后于实践,老年教育实践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老年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是推动老年教育理论发展的动力,可以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换言之,老年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石,是解决老年教育实践问题的根本,是丰富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