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碳中和的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CALCP 202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4 气候变化对我国汽车进出口的影响

1)碳排放管理政策要求推动电动化发展。双碳背景下,各国纷纷加严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2019年欧盟发布最新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碳排放标准,2020年正式实施[13]。该标准规定,2021年碳排放目标值乘用车为95g/km,轻型商用车为147g/km,企业平均CO2排放每超过目标值1g/km,需要为该年份登记的每一辆新车交付95欧元的罚款,同时,明确2025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CO2排放减少15%的目标,以及2030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CO2排放分别减少37.5%和31%。2021年7月14日,欧盟提出了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碳排放标准的修订草案[14],该草案建议进一步提高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2030年的减排目标,并增加了2035年减排100%的目标,以更好地实现气候目标。2021年12月,美国环保署(EPA)连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为2023年及以后车型年的小汽车和轻型货车制定了新的燃油经济性和CO2排放标准[15],在2020年出台的SAFE标准[1]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严了CO2排放目标要求。自2013年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LTA)出台实施车辆碳排放计划(Carbon Emissionsbased Vehicle Scheme,CEVS)以来,相应计划已经过多次修订。2018年,新加坡将污染物排放纳入监管范围内,CEVS更改为车辆排放计划(Vehicular Emissions Scheme,VES),将按照碳排放和污染物表现最差的指标确定车辆等级,决定给予回扣或征收附加费。2021—2022年实施修订的VES计划,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奖惩力度,A1级、A2级获得奖励,B级车为奖惩分界线,C级车将获得惩罚。为有效地减少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幅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2022年2月,新西兰针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发布了一系列汽车能效和CO2排放的法律法规,包括《陆路运输(清洁车辆)法修订(2022)》《陆路运输(清洁车辆税费抵扣方案罚款)法规(2022)》《陆路运输规则——车辆能效和排放数据(2022)》等。在传统油耗管控的基础上,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包括碳排放核算标准、公示制度等。不断加严的碳排放标准促使传统汽车企业纷纷寻求有效的减排措施,电动化成为主要路径之一。

2)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整体较为成熟。我国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重视,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新能源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续驶里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续驶里程达到394km,相对于2018年增加了34.9%。续驶里程在400km以上的纯电动乘用车占比快速提升,从2018年的2.6%快速增至2020年的58.7%[16]。同时,整车性能、安全性、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全面进步,配套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以及管理规范在逐步完善。多元化替代燃料动力系统研发,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加速布局,不断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未来将继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总的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国内外消费者市场认可度日益提高。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形势较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绕开了国际上对传统能源汽车设置的贸易壁垒,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新动能。2021年,我国共出口汽车201.5万辆,同比增长10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1万辆,同比增长304.6%,新能源乘用车出口30万辆,同比增长329.5%,新能源商用车出口1万辆,同比增长59.6%[9]。欧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主要集中于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发达国家,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初露竞争力,包括上汽MG ZS、MG EHS、飞凡Marvel R、MG5,比亚迪唐EV,蔚来ES6、ES8,小鹏G3、小鹏P7,东风达契亚春天Step One和Step Two等新能源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