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攻防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同步: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到来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开始明显加速,印度敲响了这个钟声。1991年,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的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极为重要的是实现与全球经济接轨。它开始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开创了经济自由化模式。这意味着国外资本在印度的投资可以自动获得许可,资本开始向这个交易成本的洼地流动。这个濒临崩溃的人口大国,趁着融入全球化进行了重大调整。

繁荣的物流景象也能反映全球化进程,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着忙碌的货船,海面之下正在酝酿新的力量,那就是海底光缆。从1970年到1990年的短短20年,异军突起的光纤打败了铜材料,实现了长途通信的革命。光纤成为连接长途电话中转站的角色,而且将从城市局域网一直延展到跨洋长途光纤。[3]至此,以光纤作为跨洋通信基础的全球化,才能够真正开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平权时代,也徐徐拉开帷幕。1992年,跨太平洋4号电缆PC-4连接美国和日本,是全球化极具象征性的节点。信息流的传递,被附加在物流之上。跨洋电缆对北美和亚洲之间货品往来的物流而言,有了更强大的控制神经。距离和时间,都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第二年,中国第一条国际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到日本九州宫崎的中国到日本(C——J)海底光缆建成。它的通信能力是7 560条通话电路,这是1976年建成的中日海底同轴电缆能力的15倍。

此时的中国,正在为融入全球化的通信网络世界积极做准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设了近20条国际海底光缆。广袤的海洋形成了巨大的物理距离,但就信息流而言,光缆则将这些距离清零。中国与全球的信息开始同步。高容量光缆的带宽,让信息流动以空前速度发展。PC-4跨太平洋的带宽频率,在此期间从每秒0.56GB(吉字节)一路跳升到每秒640GB,10年间增长了1 000倍。[4]信息高速公路一直在扩容,在海面之下不动声色地承托起陆海空繁忙的交易,以及各个制造基地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外包、离岸制造被看成是优秀的管理手段,受到经营者的追捧。信息技术也开始崭露头角,它影响了企业家的管理理念。

离岸制造确立了一种完善的商业模式。跨太平洋通信使得贸易与决策信息可以被即时传递,加上空运和海运的有机组合,使得低成本的制造和高效率的贸易网络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更重要的,还是面向管理者的信息化软件的支撑。

此时的企业信息化已经开始展现巨大的力量。独立的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公司德国SAP以模块化、共享数据库的形式,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化支撑。任何一个部门进行数据更新,其他部门也会实时更新。这意味着企业各部门协同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升。SAP这种打通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壁垒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企业组织生产的形态。正是这一点,支撑了美国戴尔能够采用直销的模式进行生产。先订单后制造的模式,决定了它可以将制造工厂迁移到任何离用户最近的地方。而生产组装销售周期,则从22天缩减到3天时间。没有信息化系统,是不可能支撑供应链如此高效的。1989年,Oracle首次发布面向制造应用的库存管理模块,这是它面向制造业ERP软件的开始。SAP和Oracle成为日后全球制造业最受欢迎的两大ERP软件。

信息技术使得管理者似乎拥有了无坚不摧的武器。1993年出现的企业再造理论,完全迎合了这种技术思维与管理理念的结合。管理学家已经为企业家准备了砸碎传统流程、果敢拥抱全新流程的各种武器。供应链渐渐变成企业家手中的利器,只需要做好设计和品牌营销,将琐碎、无聊、危险的生产外包出去,就可以实现财富的集聚。而企业和机构之间只需要控制供应链的接口,用订单、信息、物流就可以相互紧密地嵌合在一起。这真是完美的商业模式。

商业的本质就是高效。如此依靠外部组织结构所形成的嵌合,需要高度精确的对接和控制。成本、质量、交期,样样都不能出差错,一定要有合适的承接地。供应链就像是奔腾的洪流,四下散开去寻找最稳妥的巨大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