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新农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5章

凌山村与车固村的凌固社区驻村扶贫工作结束,胡兆霞、孙燕飞、罗薇薇、毛翠萍等人在陈浩之后回到嘉禾总部陈家庄。

陈浩看见母亲恢复的很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感激妻子多年来对母亲的照顾,在家待了两个月以后又踏上驻村扶贫和建设爱心驿站的征途,这次目的地是一个偏僻且贫困的村庄——杨家坳村。

对比其他农村,杨家坳几乎与世隔绝,但不是“世外桃源”。由于村庄的位置十分偏僻,周围没有省道、国道,甚至都没有一条“柏油路”,这个没有硬面路的村子收粮食的车甚至会翻车。

只能靠土地讨生活的贫困山庄,468户共计1638人,虽然村域面积有7.62平方千米,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只有0.8亩,人均GDP全省排倒数第一,村民们纷纷从土地上逃离。像是一块被忽略掉的地方。

村支书杨大山的孩子想吃烧鸡,为了买一只的烧鸡,他去工地上干了两天活。回到家里的土坯房中,孩子告诉他夜里冷。没办法,他就把新摘下的棉花给孩子铺上。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他也想修屋子、买被子,但在工地上累死累活一天也只有50多元,只够温饱。

种地很辛苦,如果粮食价格低,那么收益也低,种地可能得不偿失。这就造成了大家对土地复杂的感情,甚至厌恶,想逃离出去。村里留不住青壮年,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农村日渐萧条,人情寡淡。他们真不喜欢土地吗?不是。

陈浩现在六十四岁了,他来到杨家坳村,听到的只有鸡鸣狗叫,看到很多田地荒芜,村里种地的都是老头老太太,空心村的现象很严重。勤劳、淳朴、善良、能干的杨家坳人民,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希望土地上长出黄金。

杨大山在村委办公室里陪着陈浩喝水,副村主任的余霞原本是妇女委员,她与村民委员任家秀在露天的灶台上正在做饭。

陈浩问杨大山:“杨书记,村两委有几个人?”

杨大山说:“根据相关规定,村两委的职数设置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村原有5名成员,现在只剩下3名成员。”

“村里的情况是怎样的?”陈浩又问杨大山。

杨大山说:“现有一个教学点,一所卫生室,低保户41户135人,五保户26户32人。外出务工人员约400人,流动党员1人,距乡政府11公里,距县城27公里,西、北、东三面环山,前面的出口沟深壑宽,故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陈浩说:“你们的石板桥不能通行大车,我的车只能停在桥南路边,看来不修路筑桥是不行的。”

杨大山说:“村集体没有收入,村民们无力筹资,乡里也不会为我们一个村修桥。”

“我们要一不等二不靠,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陈浩说。

通过与杨大山交谈,陈浩注意到这个省定贫困村有几个问题:一是村领导班子文化低,班子成员都初中以下学历;二是村容村貌差,到处都是垃圾;三是村里没有集体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其他如加工业、养殖业等基本没有。

村子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呢?这是陈浩助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杨氏自明末始祖迁来山坳建村迄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是宝丰地区方圆数百里姓氏比较单纯的村庄之一,全村96%的人为杨姓,且一脉相承,为一族人口繁衍壮大而成;其余的3姓仅占少数的人则为后期迁移而来。农业生产以传统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花生、大豆为辅,西瓜种植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产业;尤以无籽西瓜种植面积之大著称,是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种植区。

该村民风纯朴、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治安状况良好,陈浩把爱心驿站办公室设在杨家坳桥南的荒荒岗上,驿站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集装箱复合房办公室搭建使用面积660平方米。

驿站办公室搭建完毕,陈浩让李凤霞拿出5万元钱给村里,算是10多天来村民们帮工的酬劳。

陈对杨大山说:“以石板桥为便桥,在桥西侧建造‘钢筋混凝土拱桥’,因为普通型拱桥中,不论是板拱、箱形拱还是箱肋拱,也不论是上承式、中承式还是下承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以及采用其他施工方法受限的地方,都可以采用在拱架上浇筑、拼装的方法施工主拱圈。”

杨大山说:“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桥梁,在19世纪后半叶才出现,但发展速度却很快,特别是在中小跨径方面。100多年来,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国内外的中小型河谷及水利工程中的工作桥等方面已被广泛采用,其上部结构中的桥面板多为现浇式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

陈浩看着弯曲的土道说:“罗书记,‘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生态理念中的不挖山、不截断河流、不取直道路、不填塘、不砍树咱们要改动一下,老路要取直,废石塘要垫上,南大沟也要修建拦水坝。”

“两者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杨大山说。

杨村桥建成,齐芳问陈浩:“陈总,为什么桥面净宽9米,柏油路才宽7.5米?”

陈浩说:“桥面净宽9米,而柏油路宽7.5米的原因与桥的设计标准和功能需求有关。首先,桥面净宽的设计不仅考虑到车辆通行的需要,还要考虑到行人、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以及可能的未来扩展需求。

大桥的桥面包括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根据设计标准,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75~4.0米,而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则根据实际需求和安全考虑进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桥面除了两条机动车道外,还应该有适当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以确保交通流畅和行人安全。桥面净宽与柏油路宽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者在设计标准和功能需求上的不同,桥面设计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多功能性。

相比之下,柏油路的宽度设计主要考虑车辆通行的效率和经济性,柏油路的宽度仅包括了两条机动车道的宽度,没有包含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因此显得比桥面净宽要窄。这种差异体现了道路设计时对不同交通方式的考虑和平衡,所以柏油路则更加注重车辆通行的效率和经济性。

此外,桥面净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河流的洪水风险、桥梁的结构安全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桥面净宽的设计。杨村桥的设计考虑了洪水风险和结构安全,其桥面净宽的设计可能更加注重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宽度较大。”

“柏油路通了,下一步我们做什么?”齐芳又问陈浩。

陈浩说:“重点是搞活经济,助力杨家坳发展。”

一场大雨过后,玉仙山、莲花山与翠霞山的怀抱之中的杨家坳,绝美景观让人一眼“沦陷”,被山林溪流环抱的瀑布,魅力绝伦。雨水浸润下的历史古迹,韵味十足。

杨家坳风景如画,壮丽的山川,悠扬的流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汇集。雨后山石林立、树木苍翠,山间薄雾缭绕,恍若天地间的轻纱,给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将远处的树木轻轻遮掩,只留下朦胧的轮廓,雨季的玉仙山瀑布形态万千、肆意变化。

雨水过后,古老与生机在这里完美融合;山间的植被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茂盛,绿色的树木与瀑布、溪流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夏天的雨随心所欲,悠然飒爽,给这里带来绝妙的景色。瀑布飞流,宛如仙境;溪水沿着山石自上而下潺潺流淌,形态万千、肆意变化;瀑布汇成的溪流从绿意盎然的山林间穿过,叠翠与瀑布相映成趣,绿叶上的水滴一滴一滴地落下,溅起一圈圈涟漪,好似大自然的乐章,为静谧的夏日增添了几分生气。

这里的美不止在自然景观,还在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玉仙泉叮咚作响,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散发着醇厚悠扬的魅力,它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雨洗礼,依然坚守在那里,见证着时光的流转。浓浓的人文情怀,为杨家坳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杨公石祠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全石榫卯建筑结构祠堂,探幽寻古,穿越古今,伴随着雨后空气中的清新气息在这里回顾先人的传奇故事。历经数百年风霜的石祠,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古朴沉稳,一场雨仿佛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人们与古人遥遥相望、隔空对话。

这是一个兼具秀美风光和文化内涵的地方,一个能让人忘却世俗繁华的地方。

雨后初霁,一起来杨家坳赏绝美瀑布,品历史古迹吧!

翠霞山养殖场是宝丰县周庄乡唯一上规模养殖业,占地120亩,养殖业规模已扩展到能繁母猪百余头,年出栏商品猪在2000头左右。养殖场沼气项目现已竣工,解决了杨家坳村的环境污染,60多户用上了沼气。

南大沟拦水坝建成,能够蓄水约四万立方米,已经足够支持灌溉活动。蓄水约四万立方米的设施可以是小型水库、蓄水池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收集的雨水或地下水。这些设施在设计和建造时,都会考虑到满足一定范围内的灌溉需求,因此,这样的蓄水量完全能够支持灌溉活动。这样的水量可以满足一定范围内的农田灌溉需求,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对于保障农作物生长和农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拥有一定量的蓄水对于支持农业生产,特别是灌溉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水利部门负责人蔡连文,到杨家坳村对泵站管道存在的问题现场查看,并提出整改意见。

司法所开展预防“非法集资”“防电信诈骗”法治宣传活动,提高辖区群众识骗反诈意识,筑牢全民反诈壁垒。

杨家坳曙光党建中心开展“祝寿、助学”新风公益文明实践活动,为9名75岁以上老人集体祝寿并发放生活物资,同时对3名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社会新风尚。

周庄乡党建联合体召开支部书记会议,安排部署集体增收、防溺水、低保五保公开、信访热线矛盾化解、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耕地保护、饮水安全等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包括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评价指标,杨家坳供水先后历经了自然发展、饮水起步、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四个阶段。

实施农村千人饮水安全工程,一是减少了农村涉水性疾病,提高了健康水平。二是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提高了农村供水保证率,增强了抗旱防灾能力。四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居增收。五是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杨家坳千人饮水工程以闻名宝丰县的玉仙山“甘露泉”为源,据说它“久雨不盈,大旱不干”,味道甘甜,就像甘露。甘露泉在玉仙山之下,水量充沛,山泉漱石,飞珠溅玉,纤细无声,却经年不涸不溢。现泉潭为圆形,直径约30米,水深3~5米,潭中蓄水2000多立方米。

甘露泉与杨家坳自然落差近百米,陈浩带人从甘露泉潭铺设了两千多米的管道,将泉水引至杨家坳。使千人吃上纯净的山泉水,保证了杨家坳人畜饮用水的安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建设新农村助力,

管道铺设完毕,村安装队先给特困户、鳏寡孤独残和军烈属安装自来水。

“同志们,乡亲们,鳏寡孤独残和军烈属每户每月免收3方水钱,这是村党支部的决议,是对他们的照顾与关爱,节约用水是美德,每个人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杨大山说。

陈浩说:“我们不做靠天吃饭的‘靠天派’,土地是我自己的,丰收是我们自己的,幸福是我们自己的。等村里的自来水安装完成,要齐心协力建设水利工程,做到旱涝保丰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

“陈总,你说吧,怎么干我们全听你的。”杨大山说。

有许多群众对封山育林有抵触情绪,对荒山治理不抱有希望和梦想,本着出力挣钱的心态上山挖植树穴,在没有科学技术支持的封山育林工作成效甚微,纷纷有多数群众撕毁承包合同,将承包的山地退回村里,致使大片山地重新荒废。

封山育林以后,为了护林防火,陈浩筹划修建一条盘山公路,为此他找到杨大山商议。

“盘山公路你计划修多宽?”杨大山问陈浩。

陈浩说:“不能低于四米。”

“那就是说盘山公路需要修建4万平方米硬化路面,以目前水泥价格计算,目前材料需要200万元左右,人工费40万左右,总的加起来超过240万元。”杨大山说。

“嗯,我已经在‘蓝图’上标出了涵洞、小桥、管道沟,不知道全不全面,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同时做好变更记录,为以后维修提供参考。”陈浩说。

多才能干的杨大山就地取材,利用裸石和挖树穴翻出的碎石铺路基,利用露石混凝土技术铺设盘山路面。

露石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将面层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外露,形成非光滑表面的路面。露石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随机凸起的集料表面,使声波和压力波在轮胎花纹下的空隙中自行消散,因此大大地降低了噪声。露石混凝土路面比沥青路面更安静,路面的抗滑性能以及夏天防止“白色路面”等方面较之普通混凝土路面有着很好的优越性,且平整度也能达到规定要求。

盘山路竣工,陈浩集中精力治理荒山,治理荒山的同时在大南山种植巨菌草等牧草,开始下一步发展计划。

多年生禾本科的巨菌草属于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巨菌草的种植成功,将给当地农牧民开辟一条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同时也为建立优质饲草基地,促进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巨菌草营养成份含量高,属四碳植物,光合效率高,幼嫩时用作饲料较为合适。但是在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长4周高50厘米时粗蛋白含量10%,而生长12周高150厘米时粗蛋白含量只有5%。

巨菌草真的能发家致富,种植成功的南山试验基地,一年能够收割8次,一亩累计收割25吨巨菌草,可以养活4~6头牛或20~30只羊或数百只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