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辉耀家世

沈氏是吴兴大族。据《柞溪沈氏思源堂宗谱》载,吴兴沈氏是以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季载(字聃叔)为始祖。约在西汉时,始迁祖沈戎从寿春(安徽寿县)徙居会稽乌程县余不乡。沈戎之后,家族贤隽辈出。南齐名贤沈麟士,南梁尚书沈约、吏部郎沈渊,唐御史中丞太尉沈震,北宋翰林学士沈括都为吴兴沈氏的精英翘楚。据北宋左文质的《吴兴统记》引《沈氏先贤传》称:“沈戎子孙见诸史传者一百五十八人,三十八人有正传,一百二十人附传。”

柞溪沈氏世系宗谱

民国《乌青镇志》载:“炉镇沈氏原有四支。明初有沈济者,字绣川,自湖州迁居柞溪,创立冶业,乡人因呼其地为炉头。时值岁歉,代偿六里粮,家遂中落。其五世孙铧,即退倭寇、保桐城者也。子孙蕃衍,科第不绝。其余各支,则均散居各处矣。兹将绣川支在炉镇者,科第、仕籍、学位详列于后,以志人才之盛。”所列的清代进士有二人,举人八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毕业生十八人,其中八人是留学生。至于出现在地方志上的明代进士沈蒸、沈思充,举人沈云从,清代进士沈兆奎、沈锡,同样是炉镇人,但是不是柞溪沈氏另外几支,倒没有深究。

柞溪沈氏五世孙沈铧,在明嘉靖丙辰年(1556)以谋略抗倭,保卫了桐乡城,被称为“飞火将军”。沈铧的抗倭事迹被写入当地县志,入列“义行”:

沈公铧,字东溪,炉镇人,世守冶业。嘉靖丙辰,倭寇攻城,仓卒被围。时公寓邑中,方弈棋僧舍,扬言曰:“欲退贼,何必张皇!”巡抚阮鹗闻之,奇其言,具纁帛致之。问所以,公曰:“兵尽矢穷,人无寸铁,计惟裒城中釜,镕汁洒城下,孰能御之?”阮如其言。下令户出爨釜,募工镕汁,视贼围疏处,汇大木,以巨索绷结雉堞外,待贼薄城,则斧断其索,声震如雷。寇哗传城一隅摧,蚊集其下,即引铁汁杂火药灌洒之,寇尽歼。功成,阮手书“退寇全城”四字榜其庐,授百户,不就。隆庆间从祀宗礼祠。今祀忠义祠。

在《柞溪沈氏思源堂宗谱》里,还有由东溪公五世孙沈琳、沈梁撰写的《明百户东溪沈公退倭事略》一文,比县志上的记载要详细得多,但大概内容相当,可能是后世编志者的参考文献。

当时的督闽备倭官,上疏要授沈铧百户衔,身为布衣的沈东溪拒受锦衣卫的官。这更加深得巡抚阮鹗尊敬,便亲题“全城退寇”四字匾额,悬于沈家。后来沈东溪还成为出入阮鹗幕府的上客,经常参与大小军政的决策,以至后来参与到戚家军的抗倭,还引荐、栽培戚家军部下有好多将士,这不仅是沈铧用智慧和抗倭的一腔热血赢得的尊重,更是沈氏家族的荣耀。

沈东溪抗倭的功绩,后世一直也在颂扬。康熙年间(1662—1722),甑山钱芷写过一首《退倭歌》歌颂沈东溪事迹,诗文如下:

嘉靖年中海氛扰,鲸鲵走陆蛟离岛。

东南一带尽邅迍,庙算无成空抚剿。

禾郡近海称要冲,沿塘转掠蹂吾桐。

桐城蕞尔况新筑,筑工未竟城失攻。

阮公金公相角掎,游击将军血战死。

四旬围困苦难支,计约何堪累卵似。

谁与画策挫贼锋,布衣乃有东溪公。

献奇宁倚炮石力,却敌惟将釜铁镕。

铁镕成汁势弥炽,一勺旋浇百人毙。

骨糜肉烂几千余,俄顷之间穷贼技。

火攻哪必法孙吴,田单火牛能似无。

全城退寇厥功伟,匾书衔授徒区区。

此事沉埋百余载,故国丘墟朝市改。

但知绩向当时传,岂识名从田野采。

柞溪贤裔琳与梁,少年秀茁工文章。

竞追祖烈广收采,从兹志乘添辉光。

功德于民世祀永,如公保捍事实审。

俎豆春秋报若何,金阮宗祠应附沈。

看得出钱芷在为这位老乡鸣不平,事实上沈氏自沈戎这辈起就有“进不为身,退不为名。忠上洁己,邦家之光”的祖训。

柞溪支沈氏,不愧庚续祖上“善侯”的封号,沈济代为六里乡亲偿还了公粮,是沈氏优良家风的传承。沈济之后,这样的善事义举不胜枚举。沈氏九十六世、柞溪沈氏十一世沈孝本,也就是沈昌曾祖父沈宝棨的曾祖父,在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一年(1785—1786)间,桐乡遭受荒年,他首创“以钱准米,以票给钱”的捐资助赈办法,防止了冒领、混领赈粮的行为。

柞溪沈氏中,沈昌的堂叔高祖沈炳垣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沈炳垣(约1784—1855),原名潮,字鱼门,号晓沧,桐乡炉头人(今属乌镇镇)。嘉庆庚午(1810)科举人,道光丙戌(1826)大挑一等,分发江苏以知县用。历署娄县、崇明县知县,太昌直隶州知州,补授新阳县知县,调补元和、南汇县知县,升任苏州府督粮同知,改官松江府海防同知,历充道光辛卯恩科、壬辰丁酉科江南乡试同考官。

沈炳垣从小就跟随父亲学诗书,六岁入家塾,喜欢读乡贤理学家张履祥的书,养成了他之后“以躬行为务,崇廉节,振礼义。不倖进,不翕热,不自骄”的为人品格。十七岁时进入县学读书,二十六岁时中举。嘉庆辛未(1811)起,他乡试中举十数年间,多次进京会考,而一直没有考中进士。四十二岁时因朝廷“大挑”才开始做官,出任娄县(今上海松江区)知县。品性仁慈、宽大仁恕是他的为政风格,他审判案件,从不轻易动刑,喜欢约双方调解,心平气和,言如家人,使事情平息下来,消除事端,让当事人平和相处。在任时,积极兴修苏松各县水利。当时县西北蒲汇塘因下游入黄浦江段淤塞,亟待疏浚,而七宝一带地瘠民贫,官府也实在没有钱来疏浚,沈炳垣带头捐献俸银,并多方筹集资金、雇用民工,实施了疏浚蒲汇塘工程。当地百姓感谢沈炳垣的恩德,在他离任时,争相携带果酒来为沈炳垣送行。为此,沈炳垣还专门写了《九月初三日将返省,垣留别娄邑绅士父老四首》,诗中“歌诗赠盈箧,语语出真至。握手谢诸君,我愧循良吏”“今兹舍我去,如失平生亲。我闻汗浃背,颂德惭非伦”道出了沈炳垣与百姓依依离别、声声不舍的心情。他在新阳县(今江苏昆山)下乡巡历时,因连年灾害,百姓十室九空,饥肠辘辘,不按时交清赋税还要遭受鞭刑,面对勤劳的农民,怜悯无奈之心油然而生,他徘徊在旷野,心情茫然。可见沈炳垣是一位能体恤民情、深知百姓的疾苦、清廉贤明的好官。

道光二十年(1840)八月,沈炳垣赴任崇明知县,正值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自粤闽海道袭击崇明东南长安沙。沈炳垣即率部渡海袭击,斩杀英军三人,崇明军民联合防备,赶走了来犯的侵略者。第二年,沈炳垣又以政绩升为苏州督粮同知,随两江总督牛鉴至上海,管理防堵局事务。道光二十二年,英军连陷浙江沿海,又入侵长江口;五月,吴淞失陷,江南提督陈化成血战牺牲,总督退师昆山,令随军撤退。行前,沈炳垣为了不让存放在防堵局所的四十余万斤洋铜被英军劫夺,就动员分置在居民家中,保住了这批洋铜。英军撤退后,沈炳垣又奉命维护上海秩序。道光二十三年,沈炳垣改任松江府海防同知,仍驻上海。《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沈炳垣受命管理船政和外交事务。道光二十八年秋,得知母病危,沈炳垣请假回到家里,从此辞去了官职。后曾授教于上海敬业书院,他的教学成就在当时被树为榜样。其间,又担任过江南乡试的考官。

沈炳垣从政几十年,勤政为民,以廉惠著称。践行了他“既读圣贤书,义利须分剖。当思重廉耻,勿令蒙汙垢。努力各自爱,有为先有守。奚止保宗祊,庶期三不朽”的为官做人思想。政事之余,笃学攻书法,尤擅长汉隶。著有《斲砚山房诗钞》《祥止室诗钞》《问斋诗钞》《祥止室文稿日猎编》。沈炳垣的儿子宝禾是道光乙末恩科举人,选授处州府松阳县训导,官至江苏同知衔。孙子善登,同治丁卯年(1867),与弟善经同举于乡,戊辰年(1868)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与晚清名臣张之洞、许景澄是同年。一世精研于《易》,兼通佛学。曾任桐溪书院山长二十余年。

沈宝棨墨迹

沈昌曾祖父沈宝棨(1823—1860)字子信,号嗣仙。柞溪沈氏到了沈昌曾祖父这辈,重列了辈分名序:“宝善承家学,行仁作道基。”

宝字辈的男孩有五十余人,其中进士一人,举人一人,诸生二十五人。沈宝棨是禀贡生,分发试用训导。从小无书不读,工书法,精篆隶。平时为人低调,穿着朴素,亲戚朋友的酒食宴会一律拒之不赴,终年闭户潜修。生平仰慕理学大家张杨园(即张履祥),曾组织捐修过杨园墓。咸丰庚申(1860)十一月六日因募勇防堵太平军,被缚后乱刀戮杀,后又被焚其庐柩。这件事记载在一位自称谷农退士撰写的随笔《寇难琐记》中:

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初五夜,嘉兴之贼径由皂林镇入秀溪桥,抄掠炉头镇,烧毁大半。镇故有富户沈氏,以冶铁起家百有余年矣,广厦丰屋,半是沈居,至是尽被掳掠,一罄家藏。有沈宝棨者,字嗣仙,能文工书,有声,庠序人,亦温厚蕴藉,无绮纨习气,方由廪贡例授训导矣。时婴重疾,家居,贼见之,知其丰厚,以力胁之,索其金,沈解囊与之,计黄金百余两,银洋一千余枚,犹以为不足,请遂不得。贼怒其吝也,连刃数处,创其而残。又追勒其母陈氏,砍伤,未中要害,得不死,并强逼族中少妇,有迭匿溷藩中,卒为其所污者。先是八月中,贼至炉镇北栅,焚烧数十家,不甚搜括,兹已第二次矣。沈氏半居南栅,受害较深。

同治二年(1863),由上海忠义局报得恤云骑尉世职。沈宝棨被载入《光绪桐县志·人物志·忠烈》。

庚申之难后,沈宝棨的后人放弃炉镇家业,投奔迁居青镇的沈宝樾,有迁住在上海的,也有仍跟着沈宝樾从事冶业的。沈宝樾,字荫人,号茂庭。一生勇于为善,慷慨好施。在青镇经营冶业,家底殷实,是青镇早期到上海开埠的企业家之一。因遭咸丰庚申之乱,家业渐落。但每当自己外出避难,必带上老家及沪上同居犹子眷属一同出行。同治甲子年(1864),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已相继收复杭州、嘉兴。战争使乌镇的黎民百姓嗷嗷待哺,沈宝樾会同徐之林,倡议向故乡载米归赈,得到了在沪的乌镇商人的积极响应。募得米六千余石,派严辰运米回乡,创办善后局,救济饥民七万之多。沈宝樾生平善事,以施药功德为最大,在青镇开设施医局、牛痘局,历数十年不倦。桐乡重开育婴堂,青镇重开留婴堂,他都是捐资首倡者。神墩的保婴会、蒋桥的接婴堂、乌镇的放生河、皂林的秀溪桥、梿市塔影浜义冢掩埋,皆其劝办所成。

沈宝樾墨迹

沈氏祖上绵延百代,世有善行,子孙都为才智兼长,忠义自矢,着实是祖德久而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