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高昂的健康:美国卫生保健怎么了、怎么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言

有时候,当我坐在桌前想要写点东西,我会发现眼前只有空空如也的屏幕。在意识到自己一个字都没憋出来之前,我还在网上选购牙膏呢。可是,本书的写作就全然不同。我辗转各处,观察大众如何看待美国医疗,一搜集到材料就飞奔回电脑前。

过去两年里,我探访了22个美国城市,听取卫生保健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医院和保险公司领导层、政策制定者、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其他人。我还同不少患者在客厅,在餐桌上,在工作场所促膝长谈过,他们向我讲述自己的人生是怎样被医疗生意场毁掉的,有的人甚至声泪俱下。我访谈过不少业内人士,他们怀揣崇高的理想加入医疗行业,结果深陷于一个为自己所不齿的体系之中,难以自拔。还有一些不安于现状的创新人士给我以启发,他们重新设计医疗体系、发展自己的事业,致力于消除卫生保健领域的一切诡计,匡扶它重回正轨。

医学的临床使命是救助患者,我一直希望从这个视角去理解、审视医疗行业。令我惊讶的是,这趟激动人心的旅程和我作为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比起来,也并非迥然相异。我一直在患者之间游走,不过这一次,我要检查的创伤不是因外科手术造成的,而是源于卫生保健体系。沿着这条路径,我领教了医学教科书或课堂不教的东西—医疗的金钱游戏。

在为本书的研究东奔西走的间隙,我会回归诊治患者的日常工作中。每次回来,我都能感受到人们对医生毫无保留的信任。在见到我几分钟之内,患者就心甘情愿地让我在他们身上开刀,或吐露他们保守了一辈子的秘密—仅仅因为我是医生。为了回报这份信任,包括我在内的医者誓要尽己所能救助患者,此乃希波克拉底誓言载明的庄严契约。同样,美国大部分医院自成立伊始就在章程里规定,医院为救死扶伤而设,不问病患的种族、信仰或经济实力。然而可悲的是,价格欺诈和不适当医疗的商业模式,如今正威胁着公众信任的宝贵遗产。可惜“岁月一去不返”,这样的声浪在医生群体中日益高涨。我们必须让医学回归它崇高的使命。

多少个世纪以来,医学一直建立在医生与患者的亲密关系之上。然而,一个巨型产业在帷幕背后显形:购买、出售、撮合我们的医疗服务。卫生保健产业的参与者正在布局一场游戏,他们先哄抬医疗价格,然后看人下菜,视付款方情况暗中折价。

纽约的一位女士曾向我的朋友寻求帮助,她在医院急诊室停留了区区两小时,就被一张6.9万美元的账单砸中了。她所需的仅仅是一次静脉注射和若干基础检查,因此账单上的数字让她大惊失色。我那位朋友是一名医疗顾问,他和医院的首席执行官关系不错。于是,我的朋友找到他,一五一十地讲述了那两个小时的就诊过程,接着问道:“猜猜你们医院要为此收多少钱?”

首席执行官吞吞吐吐地猜测,账单有5000美元,还觉得自己报高了。接下来,我的朋友给他看了那张总金额6.9万美元的明细账单。他为自己对本院的收费如此无知而尴尬不已,最后主动免除了这笔费用。

这件事告诉我,卫生保健的领导者并非恶人,问题是善良的人正在一个支离破碎的体系中工作。我在今天的手术中使用的器械、麻醉剂和缝线与10年前并无二致,连助手都不曾换过。既然如此,医疗保险开支怎么会一路猛涨?医疗的金钱游戏能解释这一切,其中充斥着中介、回扣和隐性成本。

这场游戏的收益非常丰厚,但代价也异常沉重。如今,过度检查、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在医学的某些领域已是司空见惯。1,2,3高企的医疗费也让患者不堪重负。目前,大约每5个美国人里就有1人因医疗原因面临债务催收;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如约有一半乳腺癌Ⅳ期女性患者,报告自己正遭受医疗账单催收机构骚扰。4

一边是面对天价账单只能做待宰羔羊的患者,另一边是在金碧辉煌的会场上召开高端会议、大谈理论名词的业内权威。我也曾作为其中一员,参加过那些讨论。不过,为了弄明白卫生保健究竟怎么了,我脱下白大褂,踏上了去往全国各地四处倾听的旅途。

这场倾听之旅让我接受了获益终身的教育,也赐我以新的希望。我参观了多家医院和创业公司,它们正以全新理念规划前所未有的新方向。我访问过医生、商界领袖、保险业创新者、州议员、“千禧一代”(1),以及其他对既有医疗体制感到不满并向其发起挑战的人们。这场社会运动既无正式名称,也不设成员门槛,一切决意让患者重归医学中心地位的人都是其中一分子。他们正努力使你的医疗支出更趋公平合理,而非遍布陷阱、掠夺成性。他们借助简单易懂的透明度原则和竞争性原则,向我们指明了摆脱乱象的道路。本书将揭露卫生保健的诸多内幕游戏,同时也将介绍致力于帮你节约金钱的创新者和破局者。

我最爱看的电影是《大空头》(The Big Short),这是一部关于2007年金融危机的作品。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有部分原因在于它能利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案例,把空前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明白。我希望这本书也能把美国卫生保健的症结分析透彻。

2007年的大衰退发生前,美国人在劝诱之下,申请了他们弄不明白也负担不起的抵押贷款。如今,一些家庭和企业主也为他们不明白又负担不起的健康服务支付了金钱。与他们交谈的时候,不祥的预兆在我眼前浮现:卫生保健已成为又一个经济泡沫。

加州的一位女士让我认识到,上涨的卫生保健成本给小企业造成了重负。为了经营干洗店,珍妮弗每年要为自己和三名员工支出10万美元的医疗保险。5她的小生意从开张起,就面临六位数的资金缺口,那她得洗多少件衣服才能赚钱啊?珍妮弗的故事揭示了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之一:卫生保健成本犹如扼在美国商业咽喉上的双手,正越掐越紧。6

2007年的银行业危机,肇始于旁观者捉摸不透的复杂性。当银行被质疑杠杆过高,还向大众推介令他们难以负担的抵押贷款,金融专家的回应是:“这极其深奥,交给我们吧。”可问题显而易见:银行在有毒资产上花着不属于自己的钱;不良抵押贷款被捆绑起来在市场上出售,赚取超出实际价值的回报;号称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收取报酬,支撑起这幢空中楼阁。结果便是一场巨大的经济灾难。

今天,在医学界根基深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回应批评,同样声称这些高度复杂的体系应该留给专业人士:“你们不会明白的……交给我们吧。”

但我们明白。而且,是时候推动医药生意场的变革了。本书正是我纠正乱象的尝试。我们现在花掉的钱,足以让每一名美国人都享受优质的健康服务,减少浪费正当其时。


(1) 指在20世纪出生、在21世纪成年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的成长期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期高度重叠。—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