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允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东宫元妃之子

元朝以右为尊,明朝以左为尊。

是以,左在右之上。

在亲王来朝拜见皇太子这一国家场合,朱允炆居左,朱允熥居右。

这不就是在向天下人暗示,在皇太子子嗣一系中,朱允炆的地位在朱允熥之上么。

若此时此刻,无人对这一暗示有异议,那不就是在告诉众人,皇帝中意的皇太孙乃是朱允炆么。

而且这一招也很好的试探了外臣们对这两位皇孙的看法。

若倾向朱允炆,那自然无异议,若倾向朱允熥,自然会有意见。

而且此时此刻,众武臣们,特别是凉国公蓝玉正在陕西练兵,约等于是群龙无首的状态。

就算在京的武臣们有异议,朱元璋也能轻轻松松压制住。

毕竟在胡惟庸、李善长两案之后,剩下的开国武臣们已经被朱元璋磋磨的心服口服了。

作为当事人的朱允熥,在听到那位礼部员外郎口述的位置排序之后,心中已经明白,朱元璋以及朱标的倾向。

可是,明白是一回事,接不接受又是另外一件事。

反正朱允熥是亲孙子,朱元璋总不可能为了另外一位孙子,而把他这个孙子给干掉吧。

如果杀子杀孙真的那么容易,古代就不会有那么多因为夺嫡而引发的兄弟阋墙的惨案了。

更何况,朱允熥的异议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有理有据。

文华殿偏殿内,这原本是专门空出来给两位皇孙充当排练场合的地方,因为朱允熥的异议而僵持在原地。

一旁的朱允炆看看跪在地上的潘善应,又看看站立在一旁面无表情的朱允熥。

看着这位熟悉又陌生的五弟,回想着刚刚这位五弟所说的话,后知后觉的朱允炆也有了些许明悟。

皇宫大内长大的人,哪有白莲花。

无论是谁,在这个大染缸中生活,都会潜移默化的学会察言观色,了解那所谓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朱允炆虽然后知后觉,但他也明白了,他那个五弟争的是东宫元妃之子应有的名分啊。

只是那位东宫元妃过世的太早,而现任东宫太子妃又特别会做人。

以至于大家都忘了,在皇嫡长孙朱雄英早夭之后,这大明东宫真正的嫡长子是谁了。

想清楚其中的关键之后,朱允炆将目光看向另一侧,表露出自己不会开口的态度。

在朱允熥提出异议之时,侍立在一旁的内侍就暗道不妥,并开始记住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

而等潘善应跪倒在地,整个局面陷入僵局的时候,内侍们就已经将此事的情况通报给了文华殿兼春和宫管事太监万喜。

万喜是春和宫的老人了,当皇太子还是世子的时候,就跟随在朱标身边,可以说是朱标心腹中的心腹。

在得知此事之后,万喜也不敢多做停留,立刻禀告给了皇太子。

“为何居我父亲右下?”

朱标在心中重复着这句话,脸上突然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孤知道了,你下去吧。”

对着万喜摆摆手,朱标再次提起了手中的毛笔,在专门递送到他案前的启本上写下批注。

就像有人会专门向皇太子禀告一样,在那个偏殿里发生的事情,也传入了朱元璋的耳中。

只能说,朱元璋与朱标不愧是亲父子,采取的手段都一样,知道却装作不知道,一起静看接下来的发展。

在偏殿内等了有一盏茶时间的朱允熥,一直都没等到朱元璋以及朱标的人过来。

他也立刻明白了,没有派人来,也是一种表态。

于是,朱允熥登上了他的亲爷爷和亲爹为他搭建的舞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潘员外,不知今日我与三哥要学的礼仪,是哪位官员拟定的?”

朱允熥向面前这位跪在地上的老人,问道。

“回皇孙殿下,是由署礼部事户部尚书所定。”

潘善应依旧额头贴地砖,不敢抬头。

“户部尚书是何人?”

朱允熥自小长在皇宫大内,哪里知道宫外人事的变动,所以才有这一问。

“现户部尚书乃是赵勉。”

潘善应回答道。

他这可不算甩锅,而是应皇孙要求做出回答。

“位左、位右虽是小事,却事关国礼。

潘员外,且劳烦你将赵尚书请来,让我问个清楚明白。”

朱允熥走上前,将潘善应半托半拉的扶了起来,一脸和气的说道。

潘善应本来不想起,可奈何这位皇孙看着年纪小,却力气十足,让他不得不起。

起都起来了,还能不去请赵尚书么,说不定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甩锅出去。

“潘善应领命。”

潘善应装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样子,拱手道。

看着那位老官僚离开之后,朱允熥看了看左右,发现无人敢与他直视。

也不知道是畏惧他皇孙的身份,还是干脆就不想蹚这趟浑水。

朱允熥也没在意,径直走到朱允炆身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哥,看来咱们一时半会是没办法进行这排练的,咱们先把身上这冕服给换了吧。”

如此说着,朱允熥摸了摸腰间的玉带,和挂在玉带上的几串玉质佩饰:“这些东西还真是怪贵重的。”

“好,就如五弟所言。”

朱允炆看着眼前少年脸上天真的表情,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弟弟了。

于是,他们兄弟二人便去了之前更衣的小屋子里,换上了最开始的皇孙常服。

在更衣期间,朱允炆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愈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

是该置身事外,还是该参与其中?

在犹豫之间,朱允炆突然想起母亲“少言多听”的告诫,便做出了决定。

与犹豫不决的朱允炆不同,朱允熥至始至终的目的就很明确。

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发声。

向这世人,特别是向这大明的主人宣告他的合法身份,同时也在要求别人认同他的身份。

他是东宫元妃之子,在他的大哥朱雄英早夭之后,他才是大明东宫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虽然以前他受到了忽视,但不代表,他会如别人所想的那样放弃自己该拥有的权利。

名分,名分,有名才有分。

有名位却不争取相应的分位,只会有名无分,最后如无根之浮木飘荡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