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始的神话
《古事记》由三卷构成。上卷从神代至神武天皇诞生,中卷从神武天皇至应神天皇,下卷从仁德天皇至推古天皇,分别记载了各个时期的事迹。神代记载了开天辟地、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这男女二神创造诸神与国家、黄泉之国、天岩户与天照大御神、被流放的须佐之男斩杀八岐大蛇、天孙的降临等故事,也描绘了神武天皇之前的历史与系谱。中卷以后进入人代,人代包含了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间的神话传说及历史、诗歌大系等多种要素。
《古事记》开头的序文是以汉文体写就的上表文。全文使用变体汉文,体裁略为特殊,“故太素杳冥,因本教而识孕土产岛之时;元始绵邈,赖先圣而察生神立人之世。”(世间原本混沌黑暗,据此才知国家与岛屿的形成,才知神造人的时代。)又记载,神代虽已远,但神代形成的国土“大八洲”的发展样态却有迹可循。
《古事记》始自开天辟地。下面是其开头部分:
天地初发之时,于高天原成神名,天之御中主神,次高御产巢日神,次神产巢日神。此三柱神者,并独神成坐而,隐身也。
将这一开头与一神教的圣典《圣经·旧约》开篇之作《创世记》相比,可知多神教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古事记》中的神孕育着多元性,这些神不像《创世记》中的神一样,创造了宇宙及世界,而是伴随着世界的形成而“形成”的一种存在。并且他们抹去自身身影,与世界融为一体,成为潜伏在后世世界深处的一种塑造力与原动力。这与人的形成也密不可分。《古事记》中并未重点记述人类,而仅以“青人草”(将人类繁衍比喻为草的茂盛)一词表述。其起源不甚明确,但确是这一隐藏着巨大能量的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事记》中并未将神所居住的“高天原”当作故事的终结,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将故事延续至人与神共同交汇而成的一个叫作“苇原中国”的地方,至此方才收笔。神世七代最后诞生的一对神仙——男神伊邪那岐命与女神伊邪那美命,奉命去将天神认为尚未定型的国土“修理固成”。“苇原中国”即由此二神圣婚结合而成。二神受天神之命“搅动”海水时滴下的水滴凝固形成了淤能棋吕岛。二神于此岛上相继生出国土与自然。国土与自然均是由神本身构成,例如四国,虽仅一身,却拥有男神的两张脸与女神的两张脸。关于国土生成的描写中,对本州以西的岛屿(对马、隐岐岛、伊伎岛等)及濑户内海着墨颇多,在《古事记》后半部分中,本州也是以今天的糸鱼川至越后一带为舞台,且以佐渡岛为最东界限。由此可见古人的地理知觉。
在此过程中,伊邪那美命因生火神而被烧伤,最终逝世去往了黄泉之国。其夫伊邪那岐命十分悲痛,追至黄泉之国,却看到了妻子被众多雷神附体,蛆虫聚集。伊邪那岐命被黄泉军与伊邪那美命追杀,落荒而逃,好不容易逃出生天。 此后他净身以洗去污秽,这一禊祭中“三贵子”即天照大御神、月读命、须佐之男命诞生。这段故事还讲述了从患病的伊邪那美命的呕吐、排泄物中诞生了金属、土器、稻作等诸神,也描写了火的产生。开头叙述的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的神话故事,是人类生活文化的起源说,同时也是描写人类生与死的起源神话。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神话,有关天地产生的神话,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形成”型、“生产”型与“创造”型。就《古事记》来看,天地的产生具有双重性,并非单一构成,即生产国家与神仙属于“生产”型,而这种“生产”型又包含于开天辟地神话这一“形成”型中。从世界形成到苇原中国国土的稳定这一过程,也与天、地的双重起源有关。也可看作津田左右吉所指的“王权政治性作为的遗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