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历史上的父子仨
部分内容参考百度词条,侵权删。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家人父子两代出现三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是比较多的,比如三班、三曹、三苏等等。
三班指汉朝的三位历史学家:父亲班彪、儿子班固和幼女班昭。此外,出使匈奴的名将班超,是班彪幼子,班固之弟,班昭之兄。其实可以说是四班,但班超长于军事(上篇三策讲过关于班超的一些故事),文学方面略逊。
班彪(公元3—公元54),扶风安陵(今陕西XY市东北)人。他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汉武帝时,司马迁撰写了一部史书(后来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后来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位学者都曾缀集时事,或补或续之。班彪认为续作“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于是继续采集西汉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此书是续《史记》之作,但“不为世家,唯纪、传而已”。《后传》原书已佚,其内容想已多为《汉书》汲取,只是无法辨认清楚了。今《汉书》的元帝、成帝二纪及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的《赞》,还保留有班彪的史论文字。班彪曾作《前史略论》,详论以往的史学得失,实为撰写《后传》有所借鉴和改进。他简要地追述了先秦、秦汉之际的史官和史籍,着重评论司马迁所著《史记》的内容、体裁、体例和思想。他说:“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然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充分肯定了司马迁的史才。但又评道:“其论述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贱;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这对司马迁的异端思想极尽讽刺,表明了他的正宗观点,自然也是他写《后传》的指导思想。《前史略论》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篇史学论文,可谓儒家正统史学观点的代表,在中国史学理论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班固(公元后32~92年),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在班固快要完成《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全书的撰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在班昭四十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汉书。《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她除汉书外,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班昭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又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今存《文选》李善注中。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汉殇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殇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嗣位为汉安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汉明帝,四十八岁,再次是汉章帝三十一岁,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专权局面。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她儿子叫曹成,字子谷。邓太后临朝称制后,班昭开始参与政事,出的力不少。因为这个原因,曹成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她应得的荣誉。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右扶风平陵县(今SX省XY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而后率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在汉明帝末年收服了西域部分国家,但汉章帝即位后迫于北匈奴侵扰而放弃了西域,独留班超在西域,并为其增兵千余。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在内平定诸国内乱,对外抵御强敌,人心向附,威信很高。他在西域进行军事活动,主要依靠当地兵力。为政宽简,吏士团结,人心向附。自汉置西域都护以来,以班超功绩最为卓著。
三曹指东汉末年的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魏武帝曹操。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军事方面他最大的功绩是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他手下有五大谋士,五子良将,文臣武将上百名。诚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之自己曹家、夏侯家的族人帮助,但如果曹操并没有什么能力,他是不可能一直牢牢把握着权力,并最终完成了北方统一的,司马氏也是在曹魏政权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的全国统一。说起来也挺搞笑的,曹操操劳半生,最终被封为魏王,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甚至被曹丕追封为魏武帝,但是最终政权归于司马氏。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曹孟德横槊赋诗,著有《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等。
魏文帝曹丕。曹操次子,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其实曹操开始着力培养的是曹昂,但是因为宛城之战曹昂死于乱军之中;后来曹操也很喜欢曹冲(就是小学语文课本称象的那位),但是无奈早夭。曹丕是政治家、文学家。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陈王曹植。文学家,诗人,音乐家。谢灵运曾称赞其才高八斗,李白曾在《将进酒》中说道“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曹植确实没有什么政治手腕,所以没有成为统治者,对曹魏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是曹丕非常嫉恨曹植的才学,曾限其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著有《与杨德祖(杨修)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洛神赋》(翩若游龙,婉若惊鸿……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等历代传统的名篇。
苏秦、苏代、苏厉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后世也称他们为“三苏”。(没想到吧?是他们三个)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年轻时到阳城(嵩山登封)与张仪同师鬼谷子。苦学3年,辞别先生,回到洛阳家中。后出游列国,以期谋一官半职。几年后,无望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后发愤读书,致力于纵横之术,倡导合纵说。曾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使秦不能向东扩张。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PS: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古人: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还有匡衡凿壁偷光,宋濂抄书。
苏代:战国时期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厉、苏秦之兄。苏代是苏氏五兄弟之首,先是效力于东周,后来效力楚国、燕国,为弟弟苏秦后来名扬天下做出了铺垫。
苏厉:家中排行第四,二哥苏秦极负盛名,苏代也是早有耳闻,苏厉本身在战国风云乱世中独居一隅,并且史料不多,故不如苏秦、苏代有名。事迹以“苏厉谓周君”最为闻名。说客苏厉对周君说:“击败韩、魏联军,杀掉魏将犀武,攻取越国蔺、离石、祁等地的都是秦将白起。这是他巧于用兵,又得上天之助的缘故。现在,他要进攻魏都大梁,大梁必克,攻克大梁,西周就岌岌可危。君王您不如制止他进攻魏都。”后来苏厉给白起讲了一个关于神射手养由基的故事,使白起停止了进攻。从这个典故衍生出成语“百发百中”。
我们口中说的三苏(或者说一说三苏首先想到的人),是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合称。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眉州眉山(今SC省眉山)人。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权书》《衡论》诸作,纵谈古今,议论圆转,纵横恣肆,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苏洵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我们初中时期学的文言文《六国论》就是苏洵的作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SC省MS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苏黄米蔡);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其中被大众所熟知的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
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SC省MS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有《栾城集》等传世。今人亦整理有《苏辙集》。我们群熟知的有《上书密韩太尉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079年,苏轼在浙江湖州当知州的时候,出大事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来了。关于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各种论述车载斗量,这里无需啰嗦,我们只看看苏辙在此案中的表现。案发之时,远在湖州的苏轼毫不知情,而正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做签判的苏辙因为离开封很近,收到了好友王诜王驸马的书信,赶紧派仆人骑快马飞奔湖州。遗憾的是,那个仆人半道上耽搁,让抓捕苏轼的钦差赶到了头里。当然,就算仆人能提前赶到湖州,也不能扭转案情,但至少可以让苏轼有个思想准备。
1079年8月18日,苏轼被押解到开封,当天深夜下了大狱。苏辙先托京城友人打探案情,然后向皇帝宋神宗上书求情。这篇文章叫《为兄轼下狱上书》,全文有几百字,我们只摘录其中最关键的几句:“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微臣早年丧父,与兄长苏轼相依为命,如今得知他被捕入狱,全家惊恐,痛哭失声。“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我哥苏轼本性并不坏,仅仅是天性耿直,爱发议论,被人抓住了把柄。“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微臣愿意将所有官职还给朝廷,只求陛下开恩,不敢奢望您免去他的罪过,但愿您能饶他一死。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感情向来深厚,所以这篇文章发于肺腑,绝无水分。
比较哥俩的性格,苏东坡更加直率,更加幽默,更喜欢开别人玩笑,所以树敌较多。苏辙呢?少年老成,城府较深,所以在后半生升官更快。宋哲宗在位时,奶奶高太后垂帘听政,苏轼兄弟都得到重用。苏轼从杭州知州升礼部侍郎,又从礼部侍郎升礼部尚书。苏辙从户部侍郎升御史中丞,又从御史中丞升尚书右丞。宋朝搞的是群相制度,朝堂上一群宰相,其中“尚书右丞”只比“尚书左丞”低半级,相当于副宰相。到这时候,苏辙的官位已经比苏轼高了。苏辙为什么能做更大的官呢?因为那时候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并非宋哲宗,而是高太后。高太后非常谨慎,所以更喜欢生性谨慎的苏辙。
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人称“苏小妹”,嫁给了苏轼的得意门生秦少游。实际上苏轼没有妹妹,只有一个姐姐,在眉山大家族中排行第八,人称“苏八娘”。苏八娘嫁到眉山官宦之家,20岁左右被虐待至死,所以当苏轼哥俩做官以后,很长时间都不跟姐姐的婆家来往。
苏小妹相传为苏轼的妹妹,野史记载其名苏轸(zhěn),是当时久负盛名的才女,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流传。(还有一个讽刺苏轼脸长的故事,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才流到腮边。)苏轼平生喜欢书信与亲人朋友,其书信被后人整理成文,现存的苏轼亲笔信件中,所寄大多是给自己的弟弟苏辙。而信件中从未提起有这个“妹妹”,再看东坡的传世诗词中,也并无一篇提及这位“妹妹”。根据三苏祠的记载,历史中确有其人,不过因为苏小妹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自然未能留下有关的书籍记载。
两种说法都罗列出来,个中真伪,读者自己去辨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