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数据分析:数据驱动商业决策与业务增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不论新项目、新产品的创立和发展,还是成熟业务的目标增长,都离不开有效的商业决策和业务策略。新项目、新产品的重点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的是聚焦于从0到1的创业阶段。在这个阶段,正确衡量和准确评估业务的价值空间尤为重要。

在从0到1的创业阶段,时刻面临着市场波动、目标路径变化和业务快速调整的挑战,这个阶段严重依赖于决策者及业务人员的宏观和微观决策。市面上已有的成熟业务和产品通常已经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商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类业务处于“1~10”(从1到10)或“1~100”(从1到100)阶段,重点已经转移到产品功能延伸、市场拓展和业务高增长等方面。并不是说“0~1”阶段的业务就不需要增长,只是创新业务在前期会不断地探索和尝试,用来表征此阶段目标的各种指标的增长更多地保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是可预期的。

任何业务或产品都需要经历“0~1”创业阶段,即使大多数新项目、新产品会在启动后的数月或数年内关闭。在“0~1”创业阶段,业务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广,需要注意的细节更多。在这个阶段,面向市场的商业决策和面向用户的业务决策的重要性极高,稍有不慎,“0~1”创业阶段的业务就会“夭折”。

在我近几年的工作中,所经历的新业务的中止次数就高达百次。其实,“0~1”创业阶段的业务所需要实现的目标、所实践的方法论和工作流程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精益创业”。精益创业方法论源自硅谷,被很多创业公司或创新业务组织所应用。Eric Ries的著作《精益创业》首次系统性地将精益创业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呈现在大众面前。Ash Maurya的著作《精益创业实战》进一步展示了如何用精益创业这样一种系统、严谨、可靠的实战法来指导创新创业。精益思想不仅仅聚焦于0~1阶段,也贯穿于业务发展和增长的整个生命周期。

本质上,精益是一种方法,是指通过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条件,倾听和满足用户需求,实验、验证和持续迭代“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实现产品与市场匹配(Product Market Fit,PMF),从而实现业务成功突破,走向下一步发展和增长。《精益创业》总结了所有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两个本质问题。

❑ 问题1:是否应该开发产品。

❑ 问题2:在耗尽资源之前如何找到真正可行的方案。

对于“是否应该开发产品”,正如Eric Ries在为Ash Maurya的《精益创业实战》作序时所说的:它涉及客户或用户是否真正需要我们的产品/服务,业务能否盈利、能否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决策者需要精确评估是否应该投入资源到所预想的业务中,因为一旦业务启动,就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个创意阶段,创业者的自信和激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理性思考。因此,创新业务启动前的分析与评估极其重要。其中,商业数据及其逻辑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利用当前市场上的商业数据梳理出业务链路,搭建适配的商业数据模型,定义关键指标和目标,分析产品可能存在的差异。这种全链路的精确数据分析才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有效的决策。

“在耗尽资源之前如何找到真正可行的方案”是在项目确定启动后,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价值的认知,开发出体现业务核心价值的简化原型。在深度思考后,我发现这条原则更早出现在东方哲学中。东方哲学注重实践的检验,在理性认识形成后,要检验它是否正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将它应用到实践中,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定目标。所有新项目、新产品的参与者都想找到最终可行的方案,正如Ash Maurya在《精益创业实战》中所说的,虽然一切答案都在客户或用户那里,但你不能直接问他们想要什么。其实,在互联网业务中,产品上线后就能够收集到很多数据,虽然我们不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但数据会告诉我们。业务人员和数据专业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不断地验证和洞察用户需求,数据指标的数值大小也会告诉我们所有需求的实现紧急程度、重要性和优先级,从而实现产品的持续迭代。

大多数新项目和新产品都会以失败告终,但这个残酷的事实依然无法阻挡人们的创新尝试和前进的步伐。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中提到新业务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者经常处于跟着感觉走的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以及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更精细化的产品和运营体系。这不仅需要我们基于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用户的追求。在“0~1”创业阶段,基于市场定位和计划提供的产品、服务,调研、收集商业数据,再回到经营问题,准确合理地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定性结论。此时,商业数据链路上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

成熟业务的增长主要集中在“1~100”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第三个本质问题。

❑ 问题3:如何确保业务增长目标达成或超出预期。

业务增长主要包括用户规模、营收规模或利润规模等方面的增长,反映了业务的发展速度。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增长质量。解决第三个问题需要商业决策、业务决策和策略的优化,仍然需要延续精益思想和流程。首先需要将业务目标拆解为指标,定义不同层次的关键数据指标,建立指标测算模型。通常,我们可以按照业务流程和考核目标将业务拆解成不同的业务单元,比如业务组织、增长获客、产品与运营、商业变现等。不同业务单元所涉及的关键细节存在差异,需要运用精益数据分析方法对业务进行深度优化。例如,在用户洞察方面,我们需要分析用户行为和产品路径是不是最优匹配,产品对用户的黏性是否达到行业水平和设定的预期,以及用户访问频率和活跃度的量化程度等,以制定提升用户付费率的业务策略。

总体来说,以上3个问题都属于商业决策,反映了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否应该开发产品”侧重于经营,考虑的是想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新项目、新产品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而“在耗尽资源之前如何找到真正可行的方案”更多是管理问题,表达了需要正确做事情。“如何确保业务增长目标达成或超出预期”既属于经营问题又属于管理问题,反映了在各细分领域不仅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还需要做得更好。无论经营还是管理,都涉及商业决策和业务增长方面的问题,其中大多数关键决策因素都需要通过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判断。

我认为,在业务商业思考、创新思维顶层、市场变化和执行方法中,都需要重视数据。只有理解了数据在精益流程“开发—测量—认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和逻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实现增长,才能使发展之路顺畅。

商业决策和业务增长需要多方面(比如管理和产品等)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管理方法论的重点在人,主要表现在人才管理、组织管理和沟通协作上;产品方法论侧重于物,主要体现在美学设计、功能和流程等方面。本书总结了我参与、了解、熟知的业务的全链路经验,提炼和沉淀出一套相对简明清晰的数据方法论及其应用模型,希望能帮助读者在商业和业务的思考与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结构清晰,共17章,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第1~4章)主要介绍了数据分析体系、常见的基础数据指标和关键的北极星指标,为读者后续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第5~10章)分享了近几年市场上最新、典型和热门的业务模式,并阐述了不同业务模式的商业数据模型及逻辑,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不同业务的商业链路、数据逻辑和核心指标的量化水平。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通用商业数据模型,然后根据商业属性,讲解了免费产品、游戏产品、付费产品和金融产品四大类业务中经典细分产品的商业数据逻辑及应用案例,从数据维度反映了商业决策优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第三部分(第11~17章)阐述了完整业务链路中涉及的关键业务模块,以及不同业务模块中涉及的精益数据分析方法,以指导业务深度优化和赋能业务增长。

本书读者对象

❑ 决策者,比如创业者、企业管理者、投资人等。

❑ 业务人员,比如业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产品经理,以及从事业务运营、市场运营、用户增长、商业变现、战略咨询等工作的人员。

❑ 数据相关技术人员,比如数据分析师、商业分析师、投资分析师、商业咨询师等。

除了以上提及的读者对象,本书还适合其他相关人员阅读,包括商业咨询人员、数据服务机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金融、经济、统计学、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师生。

本书特色

与讲述数据分析或商业分析的传统技术图书不同,本书立足于商业和业务视角,侧重阐述商业洞察、商业数据和业务逻辑等方面的经验。本书呈现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数据驱动方法论,能够很好地帮助读者在商业决策和业务增长方面进行全链路思考。

本书可以满足读者的如下需求。

❑ 了解近几年市面上最新的、典型的、热点的业务模式及其商业逻辑。本书对20多种最新的业务模式进行了数据维度上的全链路提炼和总结,内容新颖。

❑ 了解不同业务模式的商业数据模型及逻辑,以及经典案例的商业数据量化水平。

❑ 学习商业数据和业务分析中关键的北极星指标、核心数据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工作流程。

❑ 了解完整业务链路中涉及的关键业务模块,以及驱动业务优化和增长中涉及的精益数据分析方法、参考案例。

勘误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恳请读者批准指正。读者有任何建议和反馈,均可通过邮箱(stev809000@gmail.com)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