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的起源与功能
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曾经说过:到1520年,西方世界建立的约85个机构至今仍以其公认的形式存在着的,除了教会、议会,就是70所大学了,可见大学的生命力。大学是探索真理和教书育人的地方,要深刻了解大学的含义,必须要从大学的起源和基本功能谈起。
(一)大学的起源
“大学”一词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其拉丁文为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 “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含义。在我国上古和封建时代,“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外,还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也有记载为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在现代,大学是指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提供教学与研究条件,并授权或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
1.西方的大学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为教皇格列高里七世所支持,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此后,博罗尼亚大学成为整个欧洲的学术圣地。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
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范,是当时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鼎盛时期师生达5万多人。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平等是中世纪大学的重要特点。教师有权竞选校长或院长,更多的大学生来自市民或农民家庭而不是贵族家庭,上大学同当神职人员一样,成为普通子弟跻身上流社会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世界范围内从一国到另一国的学术迁移是殖民统治带来的结果之一。美国大学的建立就是直接受到当时英国殖民统治深刻影响的典型例子。17世纪初,在首批英国移民到达美洲时,他们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大学。非洲和亚洲的大学深受英国和法国学术模式的影响。此外,19世纪德国新出现的学术模式对美国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而美国的“赠地学院”模式则影响了印度、拉美及部分非洲国家的大学。多数东欧大学采取了德国模式,同时也吸纳了法国模式的某些特征。
2.中国的大学 根据文献记载,汉代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以便为国家培养人才,“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首肯,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从此我国古代的第一所大学——太学建立起来。
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唐代以后出现书院。书院可以分为大学部、小学部,有些并不严格区分,有官办,有私立,不少是私办官助。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都是著名书院的代表。此外,还有专门学科部或者专科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南朝之宋朝时设有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合并后分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唐代的国子监设有律学馆、书学馆、算学馆。明代时设有专门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四夷馆。古代也有兼具人才培养功能的专门性的科研及应用服务机构,如医学领域的太医馆、天文历法领域的司天监或者钦天监等。此外还出现过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南朝之宋朝设立的华林学省。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偏重儒学人文教育,自然科学学科缺乏,所以到近代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中国近现代大学起源于西学东渐。1895年盛宣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第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开启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新航程。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变法中应运而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也是当时的最高学府。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秉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思想,不仅成为当时的国学中心,更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11年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堂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1930年前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名师济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工程和项目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11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正式立项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科研方面,要有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或实现了重大颠覆的技术创新;同时,在社会服务方面,要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也要在师资建设和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
3.中医药高等教育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20世纪50年代,中医药教育迈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四所中医院校率先成立,开启了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的新篇章。随后,各省和直辖市相继建立中医学院,中医药院校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基地,从而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此后,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基本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
(二)大学的功能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在其主编的《新编高等教育学》中提出:“高等学校是知识密集、多种学科的学者和专家集中的地方,又有较完备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以及较多较快的科学信息。这特点与条件决定了它可能必须具备如下三种功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2011年,我国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项重要使命。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同时大力提倡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刻地发展了大学的功能。
1.人才培养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前言中说: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画、艺术等形式长期储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生成”,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灵与肉的交流,包括知识的传递、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启迪年轻一代,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其天性。近年来,大学职能越来越丰富化和多样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发生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现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人才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人才培养的类型涉及顶尖创新人才、研究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个层次。这些有益的尝试更好地推动了中国大学的发展。
2.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知名大学所开发出来的一项新的职能,我国高校也不例外。当今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培养已不仅仅是现代知识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其中科研职能的发展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新科技园区,是大学科研职能的重要载体,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核心的波士顿科研中心,英国剑桥科学园,以及我国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是以著名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发展基地。
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首先,大学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大学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努力培养各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其次,大学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大学利用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直接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发展服务,是大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进一步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社会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不断拓展。现今大学社会服务的主要类型有继续教育服务、决策咨询服务、社会批判与监督、科技推广服务、科技培训服务、资源共享服务、兴办知识企业等。医科大学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直接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也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典型代表。
4.文化传承创新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一所大学要有自己的独特精神气质。大学精神是大学的航标和灵魂,是大学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奠定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就具有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各国大学、各个大学均把人类文化成果的传承与发扬当成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因之成为大学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5.国际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合作是大学实现国际化的主要手段与路径。对外交流合作不但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国大学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的需要。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双一流”建设的原则和具体任务,开启了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