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凯蒙凯 Kaib mongb kib(中风、中暑)
【概述】
苗医称中风、中暑为凯蒙凯(Kaib mongb kib)。凯蒙凯是因多种毒邪侵犯人体,伤神、伤血,导致以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伴或不伴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分为热经中邪和冷经中邪两个小疾,类似中医中风、中暑。
中医中风、中暑是因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引起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西医学中急性脑血管意外、中暑、脑梗死等可参照本病辨治。
【呼候疾鹏·苗医症疾】
凯蒙凯为小症,分为热经中邪和冷经中邪两个小疾。
【爱夺讲·成因】
苗族病理学认为“无毒不致病,无乱不成疾”,当邪毒侵犯机体,必将伤神、伤血,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架气血冲逆,便可发为昏迷,不省人事。尤其在夏秋季节,天气炎热,机体易受热邪侵犯,出现大热、大汗,气血严重受损,同时血气受热上冲脑窍,使得脑窍不固,进而发为中风、中暑。
【梗夺蒙·病由】
本病是由于机体感受邪毒侵袭,耗散气血,气血亏损无以养神,神机失养发为昏迷,不省人事。尤其夏秋季节,热邪耗散气血,同时血热易导致气上冲脑窍,脑窍不固,发为昏迷,不省人事;冷经中邪,多气虚血虚,加之平素机体体质较弱,过劳及神劳过度易导致冷经中邪。
【诊查要点】
1.诊断依据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中风可以伴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症,中暑可伴发热、大汗等症。
(2)发病急促,有渐进性发展过程,发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先兆。
(3)常有劳倦内伤,嗜食烟酒、膏粱厚味,或外感热毒等病史,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气候变化而诱发。
2.相关检查
予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排除及鉴别中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
【鉴别诊断】
奴娘柯滇迈Niul nangl khob dus dul mais(眩晕)
二者均可由气血不足、清窍失养导致,而出现头晕、眼花,甚者昏仆的情况。但奴娘柯滇迈是因年老体虚或平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小天”(头颅)失养,气血受阻或气虚血行缓慢,血虚失养,因而头昏目眩;或因肝火旺盛,肝火上冲小天,故而头昏目眩。奴娘柯滇迈以头昏目眩为主症。凯蒙凯是因邪毒侵犯机体,伤神、伤血,致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发为昏迷、不省人事。
【病证分类辨治】
1.热经中风、中暑
蒙里夺(病证表现):天气炎热,突然发生高热,大汗,神昏或烦躁不安。
兴冷(属经):属热经热病。
佳合蒙(治则):摆笨维象(泻火除烦),汗吾渥曲靳(养阴生津)。
欧夺息佳、冈偶(用方、方解):
莴达尚(鸢尾)20g,衣修(生石膏)30g,佳莴姣米(藿香)15g,水煎服。
莴达尚,性冷,味苦,属冷药,入热经,有小毒,泄热;衣修,性冷,味甘,属冷药,入热经,清胃热;佳莴姣米,性热,味辛,属热药,入冷经,清热解表,化湿。
2.冷经中风、中暑
蒙里夺(病证表现):平素身体羸弱,加之暑热天气耗气伤血,身热出汗太过,可出现神志昏愦不清,胸闷,气短,心慌,纳少,便溏。
兴冷(属经):属冷经冷病。
佳合蒙(治则):布笨维象(益气养血),汗吾窝摆都(滋阴降火)。
欧夺息佳、冈偶(用方、方解):
姬佳诺(阳雀花)20g,翁澳(荷叶)30g,雉豆莴岗(桑叶)20g,水煎服。
姬佳诺,性热,味微甘、微辛,属热药,入冷经,益气养阴,活血;翁澳,性冷,味淡,属冷药,入热经,清心除烦;雉豆莴岗,性冷,味苦,属冷药,入热经,疏风清热,清肺润燥,补益肝肾,解暑祛湿。
【预防调护】
1.针对病因,如避免感受外邪,勿情志过激,慎劳倦,过食肥甘等,即做到避风寒,适寒温,调情志,节饮食。
2.急性发作时,应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切忌食用辛辣之品,以防助火生热,妨碍治疗。
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保持心情愉快。
【按语】
苗医认为“气血相互依存,气推血走,血带气行”。气血作为机体最基本的物质,维持着各架组的正常功能运行。当邪毒侵犯机体,耗散气血,气血亏损无以养神,神机失养便可发为昏迷,不省人事。而根据邪毒特点,又可分为热经中风、中暑,冷经中风、中暑两个小疾。热经中风、中暑是以天气炎热,热邪外侵,突然发生高热、大汗、神昏或烦躁不安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则以泻火除烦、养阴生津为主。冷经中风、中暑是因平素身体羸弱,加之暑热天气耗气伤血,身热出汗太过,出现神志昏愦不清、胸闷、气短、心慌、纳少、便溏等表现。治疗上以益气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