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头穴标准线的建立
针灸技术在公元6世纪被传到朝鲜和日本,16世纪被传到欧洲,此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医学爱好者都纷纷学习这门治疗技术。外国人学习针灸的最大困难是无法正确理解腧穴名称的丰富含义。为了进一步规范针刺的部位,适应国际针刺疗法的学术交流需要,促进针灸学的更大发展,向全世界普及和推广针灸疗法,1981年9月,在斯里兰卡最大的城市、科伦坡举办的“第七次国际针灸学术大会”上,中国率先提出了“关于穴名的国际标准化方案”。1982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域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组会议上,通过了《十四经穴名标准化方案》。同时,为了适应学术交流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也对“头针”“耳针”的穴名提出了标准化要求。
一、标准头穴线建立的背景
头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使用的穴区都与经络、穴位、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其穴名也必须反映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
为了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推广针灸技术而制定头针、耳针标准化方案的任务,中国针灸学会开始组织制定标准化方案,“耳针”部分由耳针组制定并通过。“头针”部分因各流派意见不统一,故标准方案久久制定不出。为了制定标准化方案,全国头针研究协作组根据中国针灸学会的要求,于1983年邀请了部分非从事头针治疗的针灸学专家,在全国针灸学会的主持下,召开了头皮针工作专家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和与经络腧穴接轨的原则,经过充分讨论,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拟定了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原针法研究室主任、全国头针研究协作组组长陈克彦起草的《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方法标准化方案》。该方案中的标准头穴线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一针透双穴或三穴)的原则加以制定,于昆明会议上通过。1984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针灸穴名标准化工作会议上,针灸专家们讨论并通过了《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定名为《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该方案于1989年11月,在世界卫生组织于日内瓦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上正式通过。1991年,WHO将该方案颁布于世,向世界各国针灸界予以推荐。
该方案和《十四经穴名标准化方案》一样,也包括三要素,即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编码、汉字以及头穴名的汉字拼音组成,并附以相应的英文译文,以便于不懂汉字及拼音的人学习运用。如MS1额中线ézhōngxiàn、MS2额旁一线épángxiànⅠ、MS3额旁二线épángxiànⅡ等。其中M为英文micro-system的缩写,代表微针系统,S为scalp-points的缩写,代表头部腧穴。
该方案制定了14条头针治疗线的具体部位,分属额区、顶区、颞区和枕区四个区,共14条标准治疗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定位采用头颅骨的解剖名称及传统腧穴的位置连线,既融合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又体现了传统针灸经络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14条标准线分属四个区域,分别为额区、顶区、颞区和枕区。
额区:标准线有四条,即额中线(中央1条)、额旁一线(左右侧各1条)、额旁二线(左右侧各1条)、额旁三线(左右侧各1条)。
顶区:标准线有五条,即顶中线(中央1条)、顶颞前斜线(左右侧各1条)、顶颞后斜线(左右侧各1条)、顶旁一线(左右侧各1条)、顶旁二线(左右侧各1条)。
颞区:标准线有两条,即颞前线(左右侧各1条)、颞后线(左右侧各1条)。
枕区:标准线有三条,即枕上中线(中央1条)、枕上旁线(左右侧各1条)、枕下旁线(左右侧各1条)。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标准线制定与焦氏头针的分区关系密切。可以说,该方案是在焦氏头针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的。方案中的十四条头皮针标准治疗线中有八条治疗线与焦氏头针分区的位置一致或接近,只是标准线的定位是以头部经穴连线为主,标准线的命名是以头部解剖位置为主,而不是以解剖结构的功能命名。
1985年,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与北京针灸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头皮针学习班”。学习班邀请了北京针灸界的著名专家讲授了《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内容,详细论述了头针的生理、病理、解剖、经络、腧穴、辨证论治及临床治疗等,把头针归入中医理论范畴。
二、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额中线
【定位】头顶部,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图1-16)。
【主治】癫痫、精神异常、鼻病等。
2.额旁一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图1-16)。
【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及鼻病等。
3.额旁二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图1-16)。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4.额旁三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条长1寸的线(图1-16)。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5.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百会穴与前顶穴之间的连线(图1-17)。
【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图1-16 额区
图1-17 顶区(a)
6.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与胆经悬厘之间的连线(图1-18)。
【主治】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
7.顶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督脉百会与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图1-18)。
【主治】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感觉异常;中2/5治疗对侧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图1-18 顶区(b)
8.顶旁一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向通天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图1-19)。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9.顶旁二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条长1.5寸的线到承灵穴(图1-19)。
【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10.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与悬厘穴的连线(图1-19)。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口腔疾病。
11.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穴与曲鬓穴的连线(图1-19)。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12.枕上正中线
【定位】在后头部,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间的一条长1.5寸的线(图1-20)。
图1-19 顶区与颞区
图1-20 枕区
【主治】眼病、足癣等。
13.枕上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由枕外隆凸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条长1.5寸的线(图1-20)。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
14.枕下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图1-20)。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