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余漫记:于致顺六十年头针经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现代头针流派

20世纪50年代,针灸学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耳针疗法的兴起,耳郭形状像倒胎儿理论的提出为头针疗法的发展带来了启示。许多针灸学专家根据大脑皮质在头皮投射的特殊理论,开始研究头皮区与全身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如黄学龙先生1953年在《针灸新疗法与生理作用》中介绍了人体头部与大脑皮质的关系,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验证,逐渐形成了具有微刺头皮局部治疗全身疾病的头皮针治病设想。1958年,日本的代田文志先生在《上海中医杂志》发表了一篇针刺百会、前顶穴治疗足底部疼痛的文章,遗憾的是,对头穴的重视和应用并未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在针灸典籍、中医药院校教材以及各类杂志中,专门采用头部腧穴治疗的病例极为罕见。

头穴治疗疾病是选用脑的体表及其邻近的腧穴或治疗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它能调节脑的神经功能,所以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虽然利用头穴治病古已有之,但大多与肢体腧穴同时应用,属于全身腧穴的一部分,直到1971年由山西的焦顺发先生所著的《头针疗法》出版后,头针疗法才被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提出。焦顺发先生的《头针疗法》一书问世后,不到5年时间,焦氏头针就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且适应证不断扩大,在治疗神经科、内科、眼科、妇科及传染病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1989年,十几年间,焦氏头针深受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其治疗病种可达50余种,有效率为69%~97%,基本痊愈达到24%~30%,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也有400余篇。与此同时,陕西方云鹏的“兰田头针”(后被称为“陕西头皮针”或“方氏头针”)、上海汤颂延的“汤氏头针”、陕西的“朱氏颅针”也相继问世。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头针治病的报道,对头针的研究范围及深度也逐渐展开。

从1973年开始,于致顺团队开始采用头部腧穴,如前顶透健肢侧悬颅、百会透健肢侧曲鬓治疗脑血管病后偏瘫,并用100例患者的临床实践观察证实了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有效率可达95%。在1974年,于致顺教授根据古人的记载及临床体会,提出了“头部透穴治疗脑血管病后偏身瘫痪”的观点。在此之后,他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研究。他根据十四经穴可治疗十四经及五脏六腑疾病,以及十四经循行均可通达头部的理论,采用头部透经、透穴、一穴透多经、一穴带多穴的针刺方法开展了头针治疗中风病的研究,结果发现,头针不但可以治疗对侧偏瘫,亦可以治疗同侧偏瘫。

1979年,北京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神经生理二室采用针刺百会、正营、悬颅治疗偏瘫患者收到了满意疗效,并发现针刺头部腧穴可促使患者微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血流量增加,从而恢复肢体功能。1980年,张育西选择针刺“优选区”治疗16种疾病共106例患者,结果有效率达到96%,且提出运动区的特异性至少不只限于大脑前回投影区的理论。与此同时,山西焦顺发先生通过针刺生殖区上3cm处治疗尿崩症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981年,高氏针刺上星、百会、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等穴治疗偏瘫100例,有效率达到90%以上。1983年,在中国针灸学会主持下,全国知名针灸专家共同拟定了《中国头皮针施术部位方法标准化方案》,并于1984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1985年,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与北京针灸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头皮针学习班”,详细介绍了头皮针的有关内容,把头针归于中医理论范畴。1988年1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头穴研究组成立暨学术交流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从此头穴就有了自己的组织。这次大会在深入研究头穴治疗疾病的特点、主治范围和应用手法的基础上,扩大了头穴治疗疾病的适应范围,从会议收录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头穴能够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神经内科、眼科及精神疾病等40余种病证,尤其是治疗急性病、脑出血、癫痫的最佳时机探讨,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这次会议标志着对头穴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使用头穴的实践经验和治病的角度不同,针灸学家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确定了各自的头部穴区和功能主治,故而形成了诸多头针流派,根据问世的时间不同,现代头针流派主要有山西的焦顺发头针、陕西的方云鹏头针、上海的汤颂延头针、上海的林学俭头针、陕西的朱龙玉颅针、广州的刘炳权八卦头针、北京的朱明清头针等,其中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焦顺发先生所创立的“焦氏头针”。

一、焦顺发头针

20世纪70年代初,山西运城的焦顺发先生根据大脑皮层在相应的头皮的投影理论,推测针刺相应的头皮可以调节其下的大脑皮层功能。他依据头颅的体表标志,设立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两条标准定位线,同时结合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部皮上的投影部位来划分治疗区,根据皮层功能的投影部位确定和命名了14个刺激区。如运动区相当于中央前回部位的头皮,主治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区相当于中央后回部位的头皮,主治感觉功能障碍,此外还有舞蹈震颤控制区、血管舒缩区等。焦氏头针最初主要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疾病。在针刺方法上他还提出了进针快、捻针快和起针快的“三快针刺术”理论。1971年焦顺发出版了《头针疗法》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头针疗法从传统针灸学体系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针灸治疗体系,而且在治疗脑源性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982年,焦顺发先生的头针理论惊动了全世界,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焦氏头针开始在全世界推广应用。1984年,国家专项拨款为焦顺发先生在运城建立了全国第1个头针研究所,用以接收国内外的学员学习“头针”技术。

(一)刺激区的部位和主治

要准确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需首先确定两条标定线: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图1-1)。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之间至枕外隆凸下缘的头部正中线。眉枕线是从眉上缘中点至枕外隆凸尖端的头侧面连线。

1.运动区

图1-1 焦氏头针标定线

【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cm处。下点:在眉枕线与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图1-2)。运动区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2.感觉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后移动1.5cm的平行线上,感觉区分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1/5是下肢、头和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图1-2)。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晕和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区、胃区或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

3.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动1.5cm的平行线(图1-2)。

【主治】舞蹈病,帕金森病(一侧病变针对侧,两侧病变针双侧)。

4.晕听区

【部位】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cm的水平线(图1-2)。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

5.言语二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向后下方2cm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cm的长直线(图1-2)。

【主治】命名性失语。

6.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cm长的水平线(图1-2)。

【主治】感觉性失语。

7.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与该线夹角为40°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cm(图1-2)。

【主治】失用症。

8.足运感区

【部位】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左右各旁开1cm,向后引3cm的水平线(图1-3)。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图1-2 侧面刺激区

图1-3 顶面刺激区

9.视区

【部位】在枕外隆凸水平线上,旁开枕外隆凸1cm,向上引平行于正中线4cm长的直线(图1-4)。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

【部位】在枕外隆凸水平线上,旁开枕外隆凸3.5cm,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4cm长的直线(图1-4)。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头晕,脑干功能障碍引起的肢体麻木、瘫痪。

11.胃区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的直线(图1-5)。

【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

【部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各引2cm长的直线(图1-5)。

【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

13.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cm长的直线(图1-5)。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图1-4 后面刺激区

图1-5 前面刺激区

14.血管舒缩区

【部位】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动1.5cm的平行线。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及皮层性水肿。

(二)操作方法

根据临床体征选定刺激区,采取坐位或卧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1.5~2.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体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用挟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应有的长度后,要求固定不提插。捻转时用食指桡面与手指掌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身左右旋转,每次2~3转,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捻转2~3分钟,留针15分钟。捻针时或间隔时都要嘱咐患者或家属协助活动肢体,加强对患肢功能的锻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捻针两次即可起针。起针刺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瘫痪患者一般每日或隔日针1次,连续10~15次为1个疗程,然后休息1~3天,再开始下1个疗程。根据研究,头针对中风偏瘫的恢复治疗,每日针刺两次比针刺1次效果好。除用捻转法之外,现在也有采用提插法的,亦可收到较好效果。

二、方云鹏头针

据《头皮针》(方本正,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一书记载,方云鹏先生于1958年用承灵穴治疗感冒,结果感冒好转后腰痛也得到了缓解。1970年,方云鹏先生行路不慎,滑倒后伤及尾骶部右侧,次日疼痛加重,同时发觉头部右侧人字缝有压痛点。随即便针刺头部压痛点,结果不仅疼痛立即消失,而且尾骶骨疼痛也大为减轻。同年不久,又逢一社员大腿内侧被旋耕犁刺破约2cm,伤口深达肌层,因剧烈疼痛出现休克,在包扎时方云鹏先生在人字缝尖外侧针刺了两针,患者立即清醒,且疼痛减轻,还自行走出医院。方云鹏先生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摸索和大量实践,于1976年正式提出“头皮针”治病理论:当疾病发生时,在头皮部位会有相应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就能治疗疾病。“方氏头针”理论也参考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的投影理论和中医的经络学说,他认为,人的头顶上有一个俯伏的头前尾后的人体缩影,可将头部分成7个刺激区和21个穴位,由此提出了以伏象(总运动中枢)1个、伏脏(总感觉中枢)两个、倒象(运动中枢)和倒脏(感觉中枢)各两个为主的头针体系(图1-6)。

伏象沿着额骨、顶骨、枕骨交界部位及其两侧,有规律地分布着许多与全身部位相应的刺激点,如果将这些刺激点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人体缩影位于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位置上。伏脏区在前额两侧构成一个从内向外的半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影图。倒象和倒脏则在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位置上。21个穴位定位投影区在皮层中枢的头皮处,根据中枢的功能分别命名为思维、说话、听觉、嗅觉、平衡觉、书写和记忆、信号等穴,该学说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病应用较广,进针方法上以直刺或斜刺加捻转为主,并辅助以循按、提插、震颤、手动等手法。

(一)主要刺激区与主治
1.伏象穴区(总运动区,简称总运)

【命名】在人体的颅外软组织内,沿着额骨、枕骨、顶骨交界处,对称地分布在颅骨骨缝两侧。在这个穴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全身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将这些刺激点连接起来,便形成1个人体缩影,伏于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位置上。

【定位】冠状缝相当于左右上肢;矢状缝相当于躯干;人字缝相当于左右下肢;冠矢点为颈椎与胸椎交界处,前为头颈部;人字缝尖为尾骶尖部(图1-6)。

图1-6 方氏头皮针穴区分布图

【作用】伏象为“总中枢”的一个重要核心部分,亦称“总运动中枢”或“总经络中枢”,是人体神经功能的集中反应区,它支配着全身的运动神经功能。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生异常变化,在伏象中枢的相应部位就多会出现一定的异常理象。反之,伏象内某部位发生异常变化,人体被其所支配的相应部位亦有反应。因此,针刺头部伏象穴区的各个部位,可以用来治疗全身各个相应部位的疾病(同例)。特别是対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疗效尤为显著。

伏象穴区是人体经络系统中功能联系的“阳中枢”。它总督一身阳经,亦称阳经之府。它统管和调节全身经气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使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活动得到维持和正常工作。所以,针刺伏象、伏脏总经络中枢,可以直接起到在中枢管理下调和阴阳、疏通气血的作用,达到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疾病的目的。

【主治】主要治疗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多梦、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周围神经炎、脑炎后遗症、脑震荡、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语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血管意外、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脉管炎、贫血、截瘫、急性或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手术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麻痹、落枕、牙痛、腰背病、尿潴留、大小便失禁、腱鞘囊肿、乳腺炎及眩晕症等。

2.伏脏穴区(总感觉中枢,简称总感)

【命名】从额正中线分别至左右两侧额角处,此区分布全身各部位的特异刺激点,连接两侧,各分别构成与人体左右相应的两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影图。头向额正中,足向额角,横伏于发际的部位,担负着调节和控制“总中枢”中的全身总感觉功能的重要任务,附属于“总运动中枢”伏象穴区的皮肤系统、内脏系统,故称为“伏脏穴区”。

【定位】从额中线到额角总长为6.5cm,分上、中、下三焦,上焦为3.0cm,中焦为1.5cm,下焦为2.0cm。上焦主膈以上胸腔内脏、胸以上及上肢的皮肤感觉和大脑思维;中焦主脐以上、膈以下的内脏和皮肤感觉;下焦主脐以下腹腔内脏(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及其脐以下、下肢的皮肤感觉(图1-6)。

【作用】伏脏是全身感觉功能的集中反应区,尤其是对全身皮肤之痛、触、冷、热、麻、痒等不适之感有着明显的统管调节作用。伏脏穴区又为伏象之内脏功能部分,代表全身内脏的各种情况。特别对人的精神、情绪、记忆、思维等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和调节功能。故针刺伏脏穴区可以平衡阴阳,调节虚实,治疗全身皮肤感觉异常疾病及内脏疾患,改善人体的功能状态,使之趋于正常。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内脏和皮肤感觉异常疾病,对全身皮肤的痛、触、冷、热、麻、痒、紧束之类不适感效果尤为明显。如胃痉挛、胆囊炎、腹泻、痛经、肠绞痛、月经不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痢疾、腹膜炎、肺炎、胸痛、三叉神经痛、龋齿、自汗、感冒、心悸、冠心病、心脏官能症、高血压、头昏、泌尿系结石、肾炎、膀胱炎、尿失禁、尿潴留、浮肿、自主神经紊乱、内分泌紊乱、子宫脱垂、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酒渣鼻、湿疹、牛皮癣、鹅口疮、过敏性鼻炎等。

3.倒象、倒脏穴区

【命名】倒象和倒脏穴区,实际上就是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在头皮上的投影。倒象穴区,即运动中枢,共有两个区,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中央前回部位,以管理四肢、躯干运动功能为主。倒脏穴区,即感觉中枢,也有两个区,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中央后回部位,以管理四肢、躯干皮肤感觉和内脏功能为主。穴区内所有的刺激点基本上按照人体上、下倒置,不很规则地排列。

【定位】中央沟在头皮上的位置,眉顶枕线中点向后1.25cm为A点。眉耳线中点向前1.25cm,再向上垂直4cm为B点。A、B两点之间为中央沟的位置(图1-6)。

中央沟前的1.5cm为中央前回的位置,即倒象穴区。中央沟后的1.5cm为中央后回的位置,即倒脏穴区。从眉顶枕线向左右旁开1cm开始,约9cm。

倒象上部(下1/3)为头颈部器官;中部(中1/3)为上肢;下部(上1/3)为躯干、下肢、肛门等器官。倒脏上焦(下1/3)包括腹内消化道和头面部及其皮肤感觉器官;中焦(中1/3)为上肢部位和皮肤感觉器官,下焦(上1/3)为后头、颈、躯干、脑腔、生殖、泌尿系统和下肢部位及皮肤感觉器官。

【作用】倒象主要管理对侧各部器官和肢体的运动功能;倒脏主要管理对侧各部的内脏及皮肤感觉功能。

【主治】倒象与伏象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对侧躯干、四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倒脏与伏脏基本相同,主要用于对侧半身的感觉功能障碍或异常。

(二)其他穴位刺激区与主治

大脑皮层除运动、感觉中枢外,还有很多功能中枢,分布在皮层各部,根据中枢的功能,定出21个穴位。

1.思维

【定位】在额骨隆突之间,眉间上3cm(图1-6)。

【主治】智力减退、呆滞、癔病、幻听、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共济失调、神志不清、神经官能症、胃溃疡等。

2.说话

【定位】眉中与耳尖连线的中点(图1-6)。

【主治】运动性失语、发音困难、口吃、舌肌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唇肌麻痹、大脑发育迟缓、舌颤等。

3.书写

【定位】冠矢点外后方(与矢状缝呈45°角)3cm处(图1-6)。

【主治】舞蹈病、帕金森病、失语、失写症、高血压、低血压、肺气肿、皮层性浮肿等。

4.记忆

【定位】人字缝尖前外方(与矢状缝呈60°角)7cm处(图1-6)。

【主治】失读症、记忆力减退、头痛、耳鸣、心悸、腰酸腿痛、遗精、失眠、头晕、浮肿、气短、大脑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等。

5.信号

【定位】耳尖与枕骨隆凸上3cm连线三折之前点(图1-6)。

【主治】感觉性失语、癫痫、失眠、神经性头痛、癔病、精神病、理解能力减退、健忘性失语、大脑发育迟缓等。

6.运平

【定位】人字缝尖前外方(与人字缝呈30°角)5cm处,即顶骨隆突上方(图1-6)。

【主治】失用症、末梢神经炎、震颤性麻痹、脑血管意外(偏瘫)、共济失调、手指认识不能、肢端红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7.视觉

【定位】枕外隆凸上2cm,旁开1cm(图1-6)。

【主治】视觉障碍、幻视、视网膜炎、角膜斑翳、青光眼、视神经乳头炎、玻璃体混浊、急性或慢性结膜炎、白内障、眼睑痉挛、头痛、头昏、头晕、黑蒙等眼科病及鼻鼽等。

8.平衡

【定位】枕外隆凸下2cm,旁开3.5cm(图1-6)。

【主治】偏瘫、眩晕症、全身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等。

9.呼循

【定位】枕外隆凸下5cm,旁开4cm(图1-6)。

【主治】由心肺功能异常引起的咳嗽、哮喘、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10.听觉

【定位】耳尖上1cm处(图1-6)。

【主治】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癫痫、幻听、同侧偏盲、高血压、目痛、癔病、腹内胀满等。

11.嗅味

【定位】耳尖前3cm处(图1-6)。

【主治】嗅味觉迟钝、嗅味觉障碍或丧失、急性或慢性鼻炎、癫痫、记忆力减退、头晕、偏头痛、鼻窦炎、鼻鼽、流涎。

(三)取穴与配穴方法
1.取穴方法

(1)相应取穴法 某一部位有病在伏象、伏脏、倒象、倒脏的相应部位取穴。

(2)仿体针(传统腧穴)取穴法 根据病情需要传统腧穴的某穴,可在“伏象”“伏脏”的腧穴部位取穴,如内关在手腕部、环跳在髋部。

(3)特定取穴法 根据病情,选用其中枢相应部位的穴位,如语言运动障碍选说话、书写。

(4)米字取穴法 左右肢体对称取穴;上下肢体重叠取穴;左上、右下,左下、右上交叉取穴,躯体折叠取穴。

2.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主要有伏象与伏脏配合,倒象与倒脏配合,伏象与倒象配合,伏脏与倒脏配合,以及与其他中枢配合,与头部其他经穴、经外奇穴及传统腧穴配合,与耳针、手针、足针等其他针法配合。

(四)进针手法

根据进针角度不同,可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根据进针速度不同,可分为快针(飞针)和慢针(缓刺)。

(五)行针手法
1.提插手法

用于斜刺,可直接提插针体,也可不直接提插针体,按针刺方向磨动头皮。

2.捣啄手法

可用于斜刺,也可用于直刺,动作要准确有力,幅度小而数。

3.捻转手法

要轻慢捻转,可与提插手法结合。

三、汤颂延头针

(一)汤氏头针的产生与演变

汤氏头针由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已故针灸学家汤颂延教授所创立。汤颂延教授于1973年左右开始将焦氏头针运用于临床实践,但是发现,焦氏的十四个刺激分区并不能满足临床治病需要,于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确定了剑突点、命门点、大椎点、会阴点、脐点5个刺激点的定位和功效,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头部正中线两侧一寸五分之内的上焦区、中焦区、下焦区、腰荐区、背区、头项区的定位和功效。同时,汤颂延教授还认为,“血管舒缩区、运动一区、运动二区、感觉一区、感觉二区这五个刺激区彼此之间的性能有混合现象存在”,于是创造性地将这五区合称为“运感区”,再将“运感区”的上1/3分为趾踝、膝、髋臀区,中1/3分为指腕、肘、肩区,下1/3为头面部刺激区。然而,汤氏虽然解决了四肢、头面的分区问题,但躯干与头面、四肢之间是分离的。可见,早期的汤氏头针理论体系主要受到焦氏头针的影响。

1979年,汤颂延教授对其头针理论进行了完善。他将人体假设为冠状切面,分为前后两个半身,等比例缩小成与头皮前后半部大小相等的前后两半缩影。他根据人体前为阴、后为阳,胸腹为阴、腰背为阳,以头皮顶耳线为分界,顶耳线之前属阴、顶耳线之后为阳,阳与阳配,阴与阴合;人体前半身的缩影属阴,倒悬仰卧于头皮的前半部,人体后半身的缩影属阳,倒悬俯卧于头皮的后半部,将头面、四肢与躯干的刺激区相互连接在一起,从而总结出躯干前半身的缩影倒悬仰卧于头皮的前半部,躯干后半身的缩影倒悬俯卧于头皮的后半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汤氏头针疗法”。

(二)汤氏头针的理论基础

汤氏头针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不但将大脑皮层功能与头皮联系起来,还与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天人相应、微针系统诊疗法、方氏头皮针、高丽手指针等相结合,融合了生物全息理论,设计了意象头针模式,创立了汤氏头针体系。

汤氏认为,中医的阴阳理论可以阐明头针疗法的一部分作用和功能,阴阳学说以腰背为阳、胸腹为阴,在上、中、下三焦区和腰背区会阴点等的形成和发展中,汤氏以耳横线(即感觉一区)把头颅分为前后两半部,耳横线之前属阴,耳横线之后属阳。美国学者将耳针、手针、足针、面针、头针、鼻针等称为“微针系统”,认为这些疗法实际是人体的缩影。汤氏受微针理论启发,推测针刺时得气的疼痛感可能有提高疗效的功能,痛得越剧烈,效果越好,此与针刺耳穴的要求极为相似。此外,受高丽手指针的影响,汤氏认为,在头皮的映射区中分布着十四微经络系统,由此绘制出“汤氏头针微经络系统分布示意图”。

汤氏头针体系以“阴阳点”为中心加以划定,将人体头部表面的额部、颞部发际的皮区,以顶耳线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认为头皮前半部穴区如人体仰卧于头部,此区域为“阴”,头皮后半部穴区如人体俯卧于头部,此区域为“阳”,前后二人的四肢均向左右两侧下垂。治疗时采用多针、短针,沿着头皮刺,应用提插手法,不捻转,久留针为主,除脑源性疾病外,还有广泛的适应证。

(三)汤氏头针重要的刺激点

汤氏早期用骨度分寸法代替公分制确定腧穴位置,后来又提出了“眶横径”的概念,即以目内眦眶骨缘至目外眦眶骨缘之间的直线长度来定穴。汤氏将眶横径定为一寸五分,认为其长度与躯干周围长度1/4的缩影相等。汤氏取穴时纵向定位使用骨度分寸,横向定位使用眶横径,这就避免了人为差错,实为一大创举。

汤颂延教授认为,在前后两半部头皮上共分布了53个映射区,9个映射点,合计62个映射区点。9个映射点(阴阳点、脐点、剑突点、天突点、阳关点、胃脊点、膈下点、大椎点、风府点)既可作为区分胸、腹、腰、背、颈、项等的标识,也可用于治疗局部疾患。正中线两侧眶横径(一寸半)之内,存有躯干的各刺激区,还有风区、静区和血压区3个特殊区。

1.阴阳点

阴阳点位于前后正中线之中点,早期称为会阴点,后期改称阴阳点。汤氏认为,头皮上有十四经脉微经络系统。阴阳点是十四经脉微经络系统中任脉与督脉的交界会合点,从眉间至阴阳点之间的前正中线是任脉,属阴。从枕外隆凸下缘中央至阴阳点之间的后正中线为督脉,属阳。临床实践证明,阴阳点相当于人体的会阴部。在阴阳点上进行针刺治疗,向前刺可治前阴、生殖系统疾患,向后刺可治肛门、尾骨等疾患。

2.风区

风区和静区在汤氏头针形成的早期就出现了,是汤氏临床的经验穴,后被纳入头针范围。早期风区的部位在耳枕线的1/2处起向下垂直延长一寸半的连线,有祛风息风的作用,此或为命名为风区之因。主治关节酸痛、失眠、神经衰弱、头痛、偏头痛等症。晚期风区部位改为从枕耳线1/2处起向上垂直延长至与风府点相等高度的线,有平肝息风之效,临床可治疗偏头痛、失眠、怔忡、记忆减退、失语、神经衰弱、脑发育不全等疾患。

3.静区

静区系因其有镇静安眠之功而命名。早期静区部位在耳枕线的前1/4处向下垂直延长一寸半,主治失眠、神经衰弱等症。晚期静区部位被延长,在枕耳线的前1/4与后3/4交界点起,垂直上下延长之直线,下端在颅骨缘,上端平耳尖,主治失眠、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病、烦躁易惊惧等疾患。

4.血压区

血压区在枕耳线的后1/4与前3/4交界处向上垂直延长至风府点等高的直线区域。主治共济失调,可调整血压过高、过低等。世传本将血压区误作“血区”,又望文生义地以为有活血化瘀之功,有失严谨。至于降压作用,可能与其位于足太阳、足少阳经脉之上有关,而治疗共济失调,则是其下为小脑之故。

(四)汤氏头针的操作方法

汤氏发现,焦氏头针用长针针刺后,一针针刺到底,难以分清有哪一个刺激点对某种症状有明显效果,于是他逐步对焦氏的头针操作进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汤氏操作方法。

汤氏头针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针具和手法两个方面。针具一般采用0.32mm×15mm或0.32mm×25mm规格的毫针。针短便于留针,针体摇摆少,细针的刺激量相对较轻,1次针数可达数十根之多,而患者仍无难受的感觉。汤氏头针以多针轻刺为原则,既可减少晕针,又有利于辨证施治,多针便于数病同治,主次兼顾。

汤氏将毫针刺法运用到头针疗法上,进针时以左手按平所选的映射区、点,右手拇、食、中三指执持针柄,对准进针点,顺次按15°~30°角刺入头皮,做小幅度提插捻转,待指下有良好得气感时留针。针刺时,贵在柔和有劲。柔和是外形轻柔的意思,俗称“阴劲”,把指力运用到针尖上,使针体呈直线进退,针刺时强调必须“得气”。汤氏认为,效果的产生与得气之优劣呈正比,与捻转的速度影响则不显著。留针时间可长达30~40分钟,甚至1小时或以上,以提高疗效,此亦与焦氏有明显不同。

汤氏头针法应用时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尽量做到主次兼顾,以提高临床疗效。汤氏强调“扶正培元”在汤氏头针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多数患者针治1个阶段后,会达到增进食欲、睡眠转佳的效果。

四、林学俭头针

(一)林氏头针的产生过程

上海的林学俭教授是林氏头针的始创者。林学俭教授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后来一直在大学从事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由于教学条件有限,许多教学用的生物标本和图谱他都必须自己制作,这使他对动物解剖、人体解剖结构了解得非常透彻,为林氏头针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文革”期间,林学俭教授下乡时看到医生用针灸能很快地为农民们解除病痛,而且这种方法既安全可靠又价格低廉,很适合农民,于是她便萌发了为人治病的想法。她四处求学,参加学习班,亲自试针,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针灸基本技术。她凭借扎实的解剖学功底和深厚的生物学知识,完全靠自学,走出了一条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针灸学之路。

“文革”后,林学俭教授离开教学岗位,留在临床研究她的头针疗法。她的患者主要是小儿脑瘫患者,这使得她的头针方法和穴位定位有了用武之地。后来,她还到解剖教研室比较了动物大脑与人脑的结构异同,并在临床大胆尝试,逐渐将针灸用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帕金森病、神经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老年痴呆等,均取得了很好疗效。

退休后,林学俭教授仍坚持用头针疗法为患者服务。她结合神经解剖学资料,从脑功能与血流配位、轴突网络等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静区”和“小脑新区”的概念。“静区”并不“静”,它可以影响对激活了的信息的加工和传递质量,从而增强疗效。针刺“小脑新区”对锥体外系疾病,包括帕金森病、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张力失调及精神疾病,如忧郁症、儿童自闭症等也有效。

至耄耋之年,林学俭教授觉得按以往的头针刺激区进行针刺,在选点上不够精确。如感觉区一般以下肢、上肢和头面来区分,如果患者主诉足中趾麻木,仅仅针刺感觉区上1/5区域是不够的,有时临床上也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她开始探索用点穴笔寻找更为精确有效的刺激点,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比刺激区更为精确的穴位选点,解决了患者的痛苦。

林氏头针理论的形成受到了焦氏头针的启发,二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焦氏头针运动区、感觉区+静区+小脑新区=林氏头针。但在实际应用时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如穴名相同的穴区(如运动区、感觉区),两者的定位并不完全相同;穴名不同的穴区差异就更大,如焦氏的舞蹈震颤控制区与林氏头针中的运动前区定位相似,但运动前区定位区域比较大,主治范围也比较广,不局限于舞蹈病、帕金森病,它对肌张力也有调节作用。可以说,林氏头针的穴区是以焦氏头针为基础,加上静区和小脑新区而形成的,林氏头针是点、线、面相结合且可以精确定位的。

(二)林氏头针的常用刺激区
1.大脑功能定位区

(1)运动区 以中央沟为后边界,向前平移1寸的狭长区域即为运动区。该区相当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即上1/5、中2/5、下2/5,主要治疗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上1/5主要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主要治疗对侧头面部运动障碍,如面神经麻痹、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2)感觉区 以中央沟为前边界,向后平移1寸的狭长区域即为感觉区。该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将感觉区划分为五等分,即上1/5、中2/5、下2/5,主治对侧肢体的感觉障碍。上1/5主要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痛、颈项部疼痛,中2/5主要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主要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等。

(3)视区 为其下边界平枕外隆凸高点,左右旁开各1寸、高2寸的长方形区域,主要治疗皮质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2.静区

静区为大脑功能定位区(主要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视区和听区)以外的区域。由于这些区域既不能被感觉刺激所激活,也不参与控制运动的活动,故传统称为静区,又称联络区。经过近年的临床摸索,静区主要包括以下12个区域。

(1)运动前区 在运动区前面,向前平移1寸的狭长区域即为运动前区。该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与额前回过渡区在头皮上的投影。将运动前区划分为五等分,即上1/5、中2/5、下2/5。运动前区能对将要进行的动作进行设计,主治强直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肌紧张。

(2)感觉后区 在感觉区后面,向后平移1寸的狭长区域即为感觉后区。将感觉后区划分为五等分,即上1/5、中2/5、下2/5。主治肢体及头面的感觉障碍,尤其对感觉障碍较严重的患者,加用本穴区可增强治疗作用。

(3)情感智力区 以前发际后2.5寸为后边界,以前发际后1寸为前边界,两侧止于运动前区的扇形区域。主治情感障碍、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记忆力差等,如小儿脑瘫有智力障碍者、忧郁症、失眠症。

(4)附加运动区 运动前区与情感智力区围成的菱形区域。该区域能反映大脑皮质深部中枢的功能,负责对运动程序的编制,给连续的随意运动制定程序。刺激此区可产生极复杂的双侧性影响,对易化兴奋运动区产生影响。

(5)胸腔区 情感智力区前宽1寸的狭长区域,前边界与前发际平,左右宽度为额角发际。将此区域划分为五等分,其中正中1/5区域为胸腔区,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心肌炎、心绞痛、心律不齐及胸闷气短等胸腔部疾病。

(6)腹腔区 情感智力区前宽1寸的狭长区域,前边界与前发际平,左右宽度为额角发际。将此区域划分为五等分,其中胸腔区的两侧各1/5区域为腹腔区,主治急性或慢性胃炎、溃疡病等引起的疼痛及胃下垂、消化不良等腹腔部其他疾病。

(7)盆腔区 情感智力区前宽1寸的狭长区域,前边界与前发际平,左右宽度为额角发际。将此区域划分为5等分,其中腹腔区外侧各1/5区域为盆腔区,主治膀胱炎引起的尿急尿频、糖尿病引起的烦渴多尿,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盆腔部其他疾病,也可治男性阳痿、遗精等症。

(8)听理解区(原颞三针) 以大脑外侧裂为上边界,以顶骨结节下缘为基准点向前3寸、向下1.5寸的一长方形区域,前低后高,与水平线呈10°~15°夹角,相当于颞叶(颞上、颞中、颞下三回)的后部在头皮上的投影。可针刺3针,第1针自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3寸处,向后针刺1~1.2寸,相当于颞上回的投影。第2针在第1针的下方0.5寸,平行向后针刺1~1.2寸,相当于颞中回的投影。第3针在第2针下方0.5寸,平行向后针刺1~1.2寸,相当于颞下回的投影。三针间隔约0.5寸左右,沿头皮由前向后,略向上,与水平线呈10°~15°夹角。主治同侧耳鸣、神经性耳聋、头晕、内耳性眩晕、皮质性听力障碍、幻听、颅脑外伤后遗症等,能增强感受性语言和记忆力的储存。

(9)声记忆区 位于顶骨结节下缘向后1.5寸、向下1.5寸的正方形区域,即顶骨结节的后下方,听理解区向后延伸1.5寸的正方形区域。相当于颞上回后部与颞中回后部在头皮上的投影,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主穴区。

(10)言语形成区 位于耳后,声记忆区正中下方,宽0.5寸、高约1寸的垂直于水平线的平行四边形区域,其上端高度大约平耳尖。作用为语言形成。

(11)视联络区 位于视区两侧,与视区同高,为宽约两寸的长方形区城,左右各一。本刺激区具有分析物体形状、识别物体的功能,并与眼球高精度的运动有关。主治皮质性视力障碍、弱视。

(12)忧虑区 位于情感智力区中央偏左,由情感智力区前边界与前后正中线的交点为顶点,向后、向左各1寸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相当于大脑皮质额前区的额上回和额中回偏左部分。主治自闭症、多动症、忧郁症、阿尔兹海默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上可结合情感智力区,增强治疗作用。

3.小脑新区

此区为头针领域的最新发现,也是林氏头针的独到之处,主要包括小脑蚓区和小脑半球区。小脑蚓区位于视区正下方,为枕外隆凸高点向下1.5寸、左右旁开各0.5寸的长方形区域。主治复视、眼球震颤、听力减退、构音困难、失语、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脑卒中后偏瘫、帕金森病、共济失调等。小脑半球区位于视联络区下方,与小脑蚓区平行,为小脑蚓区与耳后两侧中央宽约1.5寸的正方形区域,左右各一,相当于风池穴上方。主治同侧上肢和下肢共济失调,同时对肌张力增高、减弱以及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针刺必须达到骨膜,再用强刺激手法,方能奏效。

(三)林氏头针的取穴方法和特点
1.按病证选穴

按病证选穴即患者功能定位区+相关静区+小脑新区。根据患者症状选定与疾病有关的主区后,还要考虑配以适当的静区与小脑新区。静区的选择是根据脑功能与血流关系来确定的,小脑新区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与小脑的关系来确定的。虽然静区和小脑新区与患者的症状没有直接联系,但从神经生理学观点看,它们可以增强大小脑神经网络的信息传递,扩大头针治疗范围,从而增强疗效。

以落枕为例,其主要症状是肩颈部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以至不能向健侧转动。其发病部位比较明确,主要是颈部无疑,但大多数患者也涉及肩部。发生落枕主要是因为患侧肩颈部的肌肉痉挛引起疼痛,以致不能转动头部,所以对侧感觉区的上1/5(针对疼痛)和运动区的下2/5(针对痉挛)是必取的穴位。若落枕时间较长,健侧的肌肉因长时间拉伸也会产生疲劳和酸胀,故根据实际情况在患侧病情好转后加刺另一侧感觉区的上1/5和运动区的下2/5的穴位,可以提高疗效。另外,如果是反复落枕,疼痛较轻,属虚证,刺激手法应轻,取补法。若是急性落枕,疼痛较重,属实证,刺激手法应重,取泻法。

2.以线取穴为主

根据症状选取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区、相关静区和小脑新区后,再按照该区域的大小、形状采取相应的毫针布局和多针刺法,如接力刺法、扇状刺法、平行刺法、齐刺法、交叉刺法等。

仍以落枕为例,虽然大多数患者以上述方法取穴治疗可见效,但部分患者仍可明显感觉患侧有一束肌肉痉挛和疼痛。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取穴不够精确,可能已完全按照取穴的标准进行操作了,但是一个感觉区或运动区虽然仅有几个平方厘米,但对应的却是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同样是落枕,损伤的肌肉韧带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应穴区的位置就有差异,这个差异有可能就是导致疗效好坏的关键,所以现有头针的穴区虽然已经划分了几个区域可以对应治疗,但在这小小的区域中,即使取穴仅有毫米之差,其所对应的身体部位则会相差十几厘米,同样身体上明确的发病部位对应在这些头针区域内可能仅为几个点或一小段线。那么找到头针治疗区中相应的几个点或一小段线进行重点针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点定位为辅

如果多针刺法不能完全解决患者固定部位的病痛,就不能在同一区域大量增加针刺,一是因为它不能解决精确定位的问题,二是它可大大增加患者痛苦。为此应使用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进行辅助,在相应区域内找压痛点或感觉异常点下针。只要患者能够精确指出具体的发病部位,术者就可在相应的头针穴区找到一条线或一个点进行针刺。

林学俭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当人体患病时,头皮上压痛敏感点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痛点的形成和消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有一定的关系。她受耳穴探压的启示,以点穴笔探压头皮相应区域的疼痛敏感点,并根据疼痛反应程度来判断病变的部位及病变在机体中发生、发展和转化的情况,然后在该点进行针刺,结果取得了确切疗效。特别是诊治一些年龄较小的患儿,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病情,这时探压法就可以帮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操作时,术者在按压的同时需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以便精确找到疼痛的反应点。

五、于致顺头针

见本篇第四至第七章。

六、其他头针流派

(一)朱龙玉头针

朱龙玉将头顶看成是人体的一个缩影,是以矢状缝为中心,方法与方氏头针的伏象相反。其人体缩影是头朝后、尾部朝前、面朝上的分布,且四肢分布位置正好相反,上肢伏在人字缝上,下肢由前囟向左右分出,伏在冠状缝上。从前囟到后囟之间分为三等分,前1/3为下焦,中1/3为中焦,后1/3为上焦,因其设计与经络相联系,故针刺相应部位就可以治疗全身脏腑、经络、阴阳、表里疾病。

(二)刘炳权八卦头针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刘炳权教授将《周易》九宫八卦学说与头部经络腧穴相结合,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神经解剖学知识创立了八卦头针,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帕金森病、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等疾病。此头针流派的定位与其他头针的定位不同,既不设线,也不设带,而是以头部的某个腧穴或骨性标志为中心,然后从旁开适当距离的前后左右等八个方向呈八卦形向中心透刺,根据围刺范围的大小不同分为小八卦、中八卦和大八卦。

(三)朱明清头针

北京朱明清教授的头针穴名,在国际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头部经穴循行交会与主治特点,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治验病案总结出八条治疗带,分别为额顶带、顶枕带、顶颞带、额旁带、颞前带、颞后带、顶结前带、顶结后带。他还根据《针灸大成》“抽添法”提出抽气法、进气法等针刺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施术者不易疲劳,患者疼痛轻,短时间即可取得效应。此外,头针还采用缪刺、远道刺、傍针刺、对刺、交叉刺、齐刺、十字刺等多针刺法以治疗疾病。

七、头针新治疗区

在各家头针流派理论与实践的启发下,部分针灸工作者结合自身的临床心得和体会,自行划分了一些新的头针治疗区,用之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主要有安神区、强壮区、鼻咽口舌区、精神情感区、制狂区、腰区等。

1.安神区

【定位】眉间向上引2cm的线(图1-7)。

【主治】失眠。

2.强壮区

【定位】从百会沿前后正中线,前后各刺3cm(前神聪透后神聪),(图1-12)。

【主治】神经官能症。

3.鼻咽口舌区

【定位】前后正中线,发际上、下各2cm(即上星穴向下透刺,标准化方案中的额中线),(图1-7)。

【主治】呼吸道感染。

4.精神情感区

【定位】在血管舒缩区与胸腔区之间,平行正中线,左右旁开2cm(图1-7)。

【主治】精神情感障碍。

5.制狂区

【定位】从枕外隆凸外(相当于脑空穴)35°角向哑门,左右斜下至第二颈椎横突(图1-8)。

【主治】精神情感障碍。

6.腰区

【定位】枕外隆凸上4cm,视区旁开1.5cm(图1-8)。

【主治】腰痛。

图1-7 前头部位治疗区

图1-8 后头部位治疗区

7.癫痫区

【定位】晕听区上1cm(图1-9)。

【主治】癫痫小发作或大发作。

8.通顶区

【定位】上星透百会(图1-10)。

【主治】用于针麻手术。

9.通顶旁区

【定位】五处透通天(图1-10)。

【主治】用于针麻手术。

图1-9 侧头部位治疗区

图1-10 通顶区与通顶旁区

10.手指加强区

【定位】顶颞前斜线中2/5(上肢运动区)下段,双侧旁开1~1.5寸处(图1-9)。

【主治】手指运动功能障碍,刺激本区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11.失算区

【定位】感觉区上点向后3cm,与前后正中线呈60°角,向后外刺5cm(图1-12)。

【主治】大脑计算功能障碍,刺激本区可提高识别数学符号的能力。

12.锥体区

【定位】第二颈椎棘突向上1.5cm,左右旁开1cm,向下刺3cm。

【主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尤其对运动功能改善缓慢者效果更好。

13.颞三针

【定位】第一针: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1cm处,向后刺3cm;第二针:耳尖上1.5cm处,向后刺3cm;第三针:耳尖下2cm,再向后刺3cm。以上皆与水平线呈15°~20°角向后上方刺。部位是大脑外侧裂以下的额叶后部(图1-11)。

【主治】语言和记忆功能障碍。

14.额五针

【定位】位于额叶前部、额前区的位置。前额发际上2cm与大脑外侧裂(标志从外眼角后3.5cm,再向上1.5cm处,至顶骨结节之连线)之间(不包括标志线),由前向后共刺五针,每针进针约3cm,五针之间距离相等,呈扇形排列(图1-11、图1-12)。

【主治】由额前区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如感情淡漠,反应迟钝,对周围环境不注意或无兴趣,记忆力减退和智力减弱等。

15.运动前区

【定位】运动区上点向前4cm处。向后刺3cm,距中线左右各1.5cm处各扎一针,共三针(图1-12)。

【主治】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强握。

16.附加运动区

【定位】位于运动前区之中心。在运动前区中线的两侧从前向后各一针(图1-12)。

【主治】运动功能障碍。

图1-11 额五针和颞三针侧面图

图1-12 头顶部治疗区

17.声记忆区

【定位】在顶骨结节的下方和后下方。该区较广泛,在该区交叉刺入两针(图1-13)。

【主治】听觉失辨,此时患者能够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声音的意思。

18.声音形成区

【定位】在声记忆区下方,乳突的后方(乳突上部后缘),向下刺3cm(图1-13)。

【主治】发音障碍。

19.言语区

【定位】在额下回后部,额五针的第一针,运动区下2/5的前方。

【主治】反应迟钝、失语、说话不清或讲话吃力。

20.次鼻咽口舌区

【定位】在鼻咽口舌区下2cm处(图1-7)。

【主治】眩晕症伴恶心、呕吐、纳呆(除器质性病变)。

21.清醒区

【定位】在正中线入发际2~4cm处,横刺2~6cm宽(图1-11)。

【主治】晕厥或昏迷。

22.安宁区

【定位】在第二颈椎棘突旁开2cm处,直刺2~3.5cm。

【主治】失眠、癫痫发作。

23.制癫区

【定位】胸腔区向上刺4cm(即精神情感区)。

【主治】精神障碍,癫痫小发作。

24.哑穴

【定位】风池上4cm处。

【主治】假性延髓性麻痹。

25.头三角

【定位】目内眦直上发际处(即伏脏上焦部位)。以此两点间的长度,从发际正中向上量(伏象的头部)冠矢点前2~3cm呈一等边三角形,此三点的进针点,名曰头三角。沿头皮进针1cm(图1-14)。

【主治】失眠。

图1-13 声记忆区和声音形成区

图1-14 头三角

26.治聋五穴

【定位】1号穴:眉弓与耳尖连线中点向上0.5cm处,与此线呈45°角向后上刺入2cm(针尖至耳尖直上2cm)。2号穴:在1号穴针尖处与1号穴呈90度°角上2cm处进针,刺入到1号穴针尖处。3号穴:在1、2号针尖(耳尖上2cm)处,与1、2号针呈45°角,向后方刺入2cm。4号穴:在顶骨最高点进针,向下平行刺2cm。5号穴:以耳尖上0.5cm与枕外隆凸3.5cm连线中点为进针点,向下刺2cm(图1-15)。

【主治】神经性耳聋。

图1-15 治聋五穴

27.运动区透感觉区五针

【定位】与运动区呈90°角,从运动区向感觉区透刺,从上至下等距离刺五针。

【主治】偏瘫。

28.眼球协同运动中枢

【定位】前额入发际2cm,中线旁开2cm。

【主治】眼肌麻痹。

29.颈膨大区

【定位】颈4至胸1棘突旁开1.5cm,针刺方向与脊柱平行。

【主治】上肢瘫痪。

30.腰膨大区

【定位】胸10~腰4棘突旁开1.5cm,针刺方向与脊柱平行。

【主治】下肢瘫痪。

此外,日本的山元敏胜博士在运用中国头针疗法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新的头针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以针刺前头部穴位来治疗疾病,且在头部确定五个主要的刺激点。山元敏胜认为,与内脏器官和躯体各部联系密切的头穴几乎全部位于前头部,从阴阳关系来看,前头部为阳,后头部为阴。长期观察表明,山元氏头针在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性疾病、偏瘫和头部外伤后遗症方面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根据诸家流派对头部腧穴刺激区划分方法的不同,头针流派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理、解剖为理论基础,选用头部的“刺激区”或“穴区”治疗疾病,认为头皮部的投影区可直接作用于相应的大脑皮层,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如焦氏头针认为大脑皮层的功能与其相应的头皮有关。方氏头针根据大脑的生理解剖,将头部分成7个穴区和21个穴位。朱氏颅针认为,人体头部是整个人体的投影,针刺相应部位则全身脏腑、经络、阴阳、表里无所不治。以上都是以大脑的生理、解剖知识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相应的头皮而调节皮层功能。但相应的头皮刺激区通过什么途径作用于大脑皮层还不得而知。同时在临床中发现,一个刺激区有多种功能,如针刺中央前回后部位的头皮处(感觉区或称为倒脏区)可影响全身血液流速及脑血液流速,不但能治疗感觉障碍,还可治疗运动障碍,调节血压,治疗失语;不但对健侧的肢体具有治疗作用,对同侧的肢体也有治疗作用。

另一类是以传统头部腧穴代替刺激区作为治疗疾病的部位,即经络功能综合调节作用说。中医学把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气血,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头部为十四经循行交会、汇聚之处,刺激头穴,可以通过气血、阴阳的综合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透穴起到一经带多经、一穴带多穴的整合作用,从而调节大脑功能,不但可治疗对侧疾病,亦可治疗同侧疾病,而且不只局限于调节头皮直下的皮层中枢。1973年,安韵声提出将运动区称为百阳穴(百会透太阳穴),将感觉区称为后顶区。后来还有学者将运动区上1/5称为百会穴,中2/5称为正营穴,下2/5称为头维穴。

总之,在头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家头针流派均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头针穴名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流派风格。不同的理论和学说使得针刺部位存在穴、线、区、带的不同,在操作方法上也有捻转、提插、进退及快慢的区别,这为头针疗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后来,许多科学家对头针疗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从神经电生理学、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阐释刺激头穴所产生的理化效应。目前,头针疗法已经成为针灸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的医疗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学习头针疗法。头针成为国内外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而且得到了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