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致顺教授简介
于致顺(1931—),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针灸学科创始人,全国第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第一、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于致顺教授于1947年(16岁)考入大连第二中学主修西医学课程,从此开始踏上学医之路。1949年被分配在关东医院(现大连医院附属医院)内科实习。1950年以优异成绩被分配到原松江省富锦县战勤医院工作。1952年,在工作期间,他发现西医治疗许多疾病的效果并不好,而针灸能很快解除患者的病痛,由此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6~1958年在天津中医研究班第一届西学中班学习。1959年开始在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1968年下农村巡回医疗,1969年到兴隆镇分院工作,1973年调回到黑龙江中医学院工作至离休。1981年获聘为针灸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获聘为针灸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历任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主任,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学科)成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离休后返聘为学校督导员,继续为针灸教学、科研服务。
于致顺教授自1973年回到黑龙江中医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博览群书,严谨治学,精通针灸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临床经验丰富,对神经内科疾病,特别是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排尿障碍、头昏、头痛、过敏性哮喘、颈椎病以及眼、耳等五官科疾病都有深入的研究。于致顺教授从事头针治疗中风病多年,不断进行大胆探索研究,提出“针场”学说,形成了于氏头穴七区划分法的头针治疗新理论,创立了头穴丛刺法、透刺、长留针的头针新技术,提出了头穴疗法等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新理念,并创造性研制出电针帽、电针、头穴脉冲磁针、头穴分区电丛针及电针灸罐等新针具,填补了头针器械的空白,推动了针具的变革,丰富了针具的种类。在针刺技术研究领域,于致顺教授总结各家经验,出版的《针灸配方概论》一书不但作为本院教材,也用于国外进修学生研习,受到了临床医生及同行的广泛认可。
于致顺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专著11部(离休前4部,离休后7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