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摸象(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调血亦可调气

张来有先生之经络收放疗法中有指压肓俞(腹主动脉)治疗腰腿疼痛之法。其法为患者仰卧,术者立其侧,双手拇指按压肓俞约30秒后迅速起手,然后再重复三至五次,使患者感觉两腿发热。效果佳时,可上至头面,下至足趾,后达腰脊,乃至全身发热。

考张氏此法,《内经》已有记载,即按冲脉法。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其上出颃颡,渗诸阳、灌诸经;其注少阴之络,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后入脊中,前并肾脉。病症:厥则寒、腹痛、体重、身痛。《灵枢·百病始生》云“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形象地描述了医者手下的感觉和患者被按后的反应。《灵枢·杂病》云:“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灵枢·杂病》云: “img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这里不仅是按,还是先刺动脉见血。实际上,人迎为气海之输,按之不只治img痛,亦可治头面、五官、胸中之疾。

李墨林大师治疗颈椎病的手法中有一招是术者用两拇指分别按压极泉(腋动脉)与太渊(桡动脉)一压一放,并观察手掌颜色变化(压则白,放则红),对改善上肢血液循环疗效甚佳。

按人迎(颈总动脉)主治头面五官,按极泉(腋动脉)主治上肢,按气冲(腹股沟动脉处)主治下肢,按肓俞(腹主动脉)主治全身而以腰腿为主。只是按压人迎不可用力太大,以免刺激颈动脉窦而引起不适。

我们在临床上用按压脐旁动脉法,治疗阳虚气馁、寒湿偏盛、血行不畅诸症,如风寒湿痹、腰痛、腰腿痛、下肢寒冷感以及下肢水肿等。此法能有效且迅速地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或单独运用,或配合针灸。

1990年夏秋之交,在五台山治一位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的老者,双下肢水肿,时有心悸,为其按压肓俞,并推拿背俞穴,三日后,左下肢肿胀全消,右下肢尚有轻微肿胀。

1990年12月,在忻州市阳方口中心卫生院治一位张姓女教师,年近三十,未婚,自觉双下肢冰冷,夏天亦需穿棉裤。以按压脐旁动脉为主,配合毫针、火针,约两周后痊愈。

2000年在深圳市康复医院治一年过七旬的老人,双下肢膝以下水肿,两脚肿胀穿鞋困难,原籍东北,满族,北方人有“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之说,所以已准备好后事。经按压肓俞,圆利针刺“代秩边”,麻热感传至足底,艾灸三阴交,三日后肿胀全消。老人于2017年农历七月二十一辞世。

笔者自1990年学得此法,运用此法治疗患者成千上万,颇觉得心应手。惜如此善法,今鲜为人知,故写出以献于同仁,实可补针灸力所不逮。

气血者,同类而异名耳,分之则二,合则为一。气为血之用,血为气之体,同行于经脉,名可分而实不可离。一位入静者看到经络中运行的是白色的气,并说不知中医经络之中是气还是血,他的治学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其返观内视时看到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明气血一体之理。若论经络之气血,本是一物,血在经脉中运行,在组织内布化,乃是动态之血、气化之血。这和自然界中的水、气互化,同属一理。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毫针是通过调气来调血的,而本法和锋针放血则是通过调血来调气的,只不过锋针是刺静脉放出瘀血而疏通经络,本法则是通过对动脉的按压收放(或称启闭)来治疗疾病。三种方法相辅相成,皆可调理气血,只是或在气或在血,或调或补或泻,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