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大医讲记:胡永盛医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医入门提要

第一节 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阴阳学说具有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总概括。其试图用阴阳的对立统一概念来阐明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人们还不可能构建完备的理论体系,还不能就阴阳学说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中医学运用阴阳这一朴素的辩证思想,说明人体生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其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药理等方面。我们学习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阴阳学说,了解中医学在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一般规律,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和防治疾病。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和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包含有对立统一的形式,如天与地、上与下、寒与热、内与外、升与降等。事物又都具有不同属性,用阴阳概括则是:一切沉静的、抑制的、消极的、寒凉的、在内的、向下的事物,都属阴;一切活动的、兴奋的、积极的、温热的、在外的、向上的事物,都属阳。由于事物是复杂的,又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又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变化。尽管事物千变万化,也不能超出阴阳对立统一的范畴。

古人用阴阳学说解释了自然界的现象,同时也解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均说明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关系。现就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简述于下。

一、阴阳在生理上的应用

我们知道,阴、阳是事物不同属性的代名词。《黄帝内经》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这是以阴阳代表人体内外的部位。《黄帝内经》又云:“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以阴阳代表脏腑之间的联系。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认识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各个生理活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亦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除上述用阴阳代指内外、脏腑以外,阴阳之中还有阴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而五脏之中又可分阴阳,如肾阴、肾阳、脾阴、脾阳等。此外,还有血为阴,气为阳;物质为阴,功能为阳等。

气和血、功能和物质,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两者相统一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气和血的关系是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物质和功能的关系是营养物质要靠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才可被利用,而营养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用阴阳来举例:人体储存于内的阴精,是卫外之阳气供给的物质基础,而阳气作用于外又是阴精的保卫者,可见人体的生理机能是互相为用、相辅相成的。总之,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机体维持生理活动(健康)的基础,而阴阳平衡的破坏(偏盛、偏衰)则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二、阴阳学说在病理上的应用

疾病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内正常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遭到破坏,也就是阴阳出现偏盛、偏衰,进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人体内阴阳对立统一关系被破坏后,会表现为一方的偏盛或偏衰,而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则必然要影响到另一方的变化,如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耗阴,阴不足可致阳偏亢,阳不足又可致阴偏盛。《黄帝内经》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是因为寒属阴,热属阳,若一方偏盛或偏衰,临床即呈现出寒或热的不同证。例如:感冒时出现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面红、气粗、脉浮等症状为阳证;出现四肢逆冷、身寒、欲静卧、面青白,或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则为阴证。前者的阳证是由于阳偏盛而致(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后者的阴证是由于阳气不足,阴偏盛而致(阳虚、阴盛皆寒)的虚寒证。这里阴盛是由于阳的不足所致,阴盛是相对的偏盛,故为虚寒证。

因为疾病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所以阴阳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以五脏中肾之病为例:在生理状态下,肾阴、肾阳相对平衡,并与心、肝、脾、肺四脏以及全身卫气营血有密切关系。当肾阴或肾阳发生偏衰时,除肾本身的病理改变以外,也会影响到其他四脏或卫气营血。肾阴不足影响到肝,则肝阳上亢,而见头痛、眩晕、耳鸣、四肢震颤等症状;影响到心,则心阳浮越,而见心烦、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肾阳不足影响到脾,则脾失健运,而见脘腹满闷、腹泻、肢冷等症;影响到肺,则肺气失宣,而见咳逆而喘等症。同理,心、肝、脾、肺的阴阳偏盛偏衰也可以导致他脏产生某些改变。由肾阴、肾阳偏衰导致的各种改变,肾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其他脏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同理,心、肝、脾、肺的阴阳偏盛偏衰也可以影响到其以外的四脏,其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也是某一脏的本身,其余的脏则起次要的作用。阴阳的相互影响还有“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等变化,可以触类旁通,不再一一叙述。

三、阴阳学说在辨证上的应用

辨证在总的方面来讲,就是辨别阴阳,《黄帝内经》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因为中医学将大多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用阴阳加以归纳和总结。辨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再经过全面的、客观的、细致的分析和判断,最终找出阴阳的变化所在,这样疾病的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例如: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用阴阳统帅其他六纲,即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辨证也是以阴阳为纲;同样,脏腑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也不能离开阴阳。辨证有阴阳之分,脉象也有阴阳之分,如脉象浮数为阳,沉迟为阴。上述即是阴阳在辨证中的运用。

四、阴阳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

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表现出的许多证候,都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反映,而治疗的目的就是要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的方向转化,使之复归于平衡的状态,使有病的机体转向健康。《黄帝内经》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说明了治病时协调阴阳的重要性。例如:因阳盛而出现高热者,用寒凉药物治疗;阴盛而致的寒证则用温热药物治疗,正所谓“寒者热之”。反之,若因阳虚不能制阴而出现的寒证,则用助阳制阴的温热药治疗;因阴虚而致阳亢的症状,则用滋阴潜阳的药物治疗。这既体现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又体现了协调阴阳的不同方法。不仅如此,药物也要按阴阳分类,从而构成理、法、方、药的整套体系。阴阳又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故学习中医学,先学阴阳学说,道理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