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细目一 基本检查法
◎要点一 视诊的内容和方法
视诊是检查者用眼睛来观察被检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检查方法。视诊既能观察全身的一般状态,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态、步态等,又能观察局部体征,如皮肤、黏膜、五官、头颈、胸廓、腹部、脊柱、肌肉、骨骼、关节等外形特点。但对特殊部位则需借助特殊仪器进行检查。
在体格检查中,视诊适用范围广,使用器械少,得到的体征最多,常能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和线索。视诊时应注意:①应在间接日光下或灯光下进行,但观察皮疹或黄疸时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搏动、肿物、某些器官的轮廓时以侧面光线为宜;②在温暖环境中进行,被检者采取适宜的体位,裸露全身或检查部位,如需要可配合做某些动作;③应按一定顺序,系统、全面而细致地对比观察;④应结合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检查方法,综合分析、判断,使检查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要点二 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掌面的皮肤较为敏感,指腹皮肤最为敏感,因此触诊多用这两个部位。根据检查目的不同,触诊分为浅部触诊和深部触诊。
1.浅部触诊 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配合,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主要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如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
2.深部触诊 主要用于腹腔内病变和脏器的检查。嘱患者平卧,屈膝,张口平静呼吸。检查者站于右侧,用温暖的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组织进行触诊。
(1)深部滑行触诊 主要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 适用于肝、脾、肾、子宫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压触诊 用于探测腹部深在病变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检查反跳痛时,在深压的基础上迅速将手抬起,并询问患者疼痛感觉是否加重或观察患者面部是否有痛苦表情。
(4) 冲击触诊(浮沉触诊法) 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要点三 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
1.叩诊方法
(1)间接叩诊法 叩诊时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余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各指自然弯曲,以右手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主要以活动腕关节与掌指关节进行叩诊,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参加活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并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的振幅与频率。在一个部位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如印象不深,可再连续叩击2~3下,不间断地连续叩击反而不利于对叩诊音的分辨。叩击用力要均匀适中,使产生的音响一致,才能正确判断叩诊音的变化。叩击力量的轻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2)直接叩诊法 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如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水或腹水等。
2.常见叩诊音
(1)清音 清音是一种频率为100~128Hz,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为不甚一致的非乐性叩诊音。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和致密度正常。
(2)浊音 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在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如叩击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部分,或病理状态下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所表现的叩诊音。
(3)鼓音 鼓音是一种和谐的乐音,如同击鼓声。与清音相比音响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正常见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或气腹等。
(4)过清音 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过清音的出现提示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临床常见于阻塞性肺疾病。
(5) 实音(重浊音或绝对浊音) 实音是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时间更短的非乐音。生理情况下,见于叩击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脏、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要点四 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
1.痰液 血腥味,见于大咯血的患者;痰液恶臭,提示支气管扩张症或肺脓肿。
2.脓液 恶臭味应考虑气性坏疽的可能。
3.呕吐物 粪臭味见于肠梗阻,酒味见于饮酒和醉酒等,浓烈的酸味见于幽门梗阻或狭窄等。
4.呼气味 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或醉酒,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脑病。
细目二 全身状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生命体征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1.体温测量
(1)口腔温度 将消毒过的口腔温度计(简称口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水银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不用口腔呼吸,测量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口测法温度虽较可靠,但对婴幼儿及意识障碍者则不宜使用。
(2)肛门温度 患者取侧卧位,将直肠温度计(简称肛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肛表水银端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一半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肛门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适用于小儿及神志不清的患者。
(3)腋下温度 擦干腋窝汗液(有汗会使腋温低),将腋窝温度计(简称腋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温度计的水银端放在患者腋窝深处,嘱患者用上臂将温度计夹紧,放置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腋测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相差不超过1℃。生理状态下,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月经期前或妊娠期略高。
2.脉搏检查
脉搏的检查方法通常是以3个手指(示指、中指、环指)的指端来触诊桡动脉的搏动。如桡动脉不能触及,也可触摸肱动脉、颞动脉和颈动脉等。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钟。儿童较快,婴幼儿可达130次/分钟。病理状态下,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等,脉率增快;颅内高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及以上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或服用强心苷、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时,脉率减慢。临床上除注意脉率增快或减慢之外,还应注意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同时计数的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
3.血压测量
(1)直接测量法 用特制的导管经穿刺周围动脉,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床旁监护仪,自动显示血压。此法技术要求高,且属有创,仅适用于危重和大手术的患者。
(2)间接测量法 目前广泛应用袖带加压法。此法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为最常用。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取血压值。被检查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平腋中线)。首次就诊者左、右臂的血压应同时测量,并予记录。让受检者脱下该侧衣袖,露出手臂并外展45°,将袖带平展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约2~3cm,松紧适宜。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体件。然后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待动脉音消失,再打气将汞柱升高20~30mmHg(1mmHg=0.133kPa)后,开始缓慢(2~6mmHg/s)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测压时双眼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声音消失时血压计上所示的压力值是舒张压(个别声音不消失者,可采用变音值作为舒张压并加以注明)。正常人两上肢血压可有5~10mmHg的差别,下肢血压较上肢高20~40mmHg,但在动脉穿刺或插管直接测量时则无显著差异。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见下表。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3)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
①高血压: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至少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如果只有收缩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见于高血压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少见(约<5%),见于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所致的血压增高。
②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见于极度衰竭的病人。
③脉压增大和减小:脉压>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动脉硬化等。脉压<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要点二 发育与体型
发育的正常与否,通常以年龄与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智力和性征(第一、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发育正常时,年龄与体格、智力和性征的成长状态是相应的。
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等。临床上把正常人的体型分为均称型、矮胖型、瘦长型三种。①瘦长型(无力型):体高肌瘦,颈细长,肩窄下垂,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②矮胖型(超力型):体格粗壮,颈粗短,肩宽平,胸围大,腹上角常大于90°。③匀称型(正力型):身体的各部分结构匀称适中,一般正常人多为此型。
临床上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尤为密切。如在发育成熟前,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体格异常高大,称为巨人症;反之,垂体功能减退时,体格异常矮小,称脑垂体性侏儒症。
◎要点三 营养状态检查
1.判定方法 营养状态的好坏,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来综合判断,临床上常用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来概括。
(1)良好 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而有弹性,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肋间隙及锁骨上窝深浅适中,肩胛部和腹部肌肉丰满,精神饱满。
(2)不良 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减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无光泽,毛发稀疏,肋间隙、锁骨上窝凹陷,肩胛部和髂骨突出,精神萎靡。
(3)中等 介于良好与不良之间。
2.常见的营养异常状态
(1)营养不良 体重减轻到低于标准体重的90%时称为消瘦。主要见于长期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血吸虫病等)、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等)、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垂体功能减退症等)以及精神性厌食。
(2)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主要由于摄食过多所致。此外,内分泌、家族遗传、生活方式与运动、精神因素等皆有影响。肥胖一般分为单纯性肥胖(全身脂肪分布均匀,一般无异常表现,常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继发性肥胖(多由内分泌疾病引起,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两类。
◎要点四 意识状态
检查者可通过与患者交谈来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计算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即对时间、人物、地点,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对较为严重者应同时做痛觉试验(如重压患者眶上缘)、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腱反射等,以判断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对昏迷患者,重点注意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频率和节律,瞳孔大小,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血,有无偏瘫、锥体束征、脑膜刺激征等。
◎要点五 面容与表情
1.急性(热)病容 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口唇干燥,呼吸急促,表情痛苦,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等。
2.慢性病容 可见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等。多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肺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3.肝病面容 可见面颊瘦削,面色灰褐,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4.肾病面容 表现为面色苍白,眼睑、颜面浮肿。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可见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呈惊恐貌,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6.黏液性水肿面容 表现为面色苍白,睑厚面宽,颜面浮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二尖瓣面容 可见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8.伤寒面容 可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
9.苦笑面容 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
10.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
11.肢端肥大症面容 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并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
12.面具面容 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帕金森病、脑炎等。
13.贫血面容 面色苍白,口唇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要点六 体位及步态
1.体位检查
(1)自动体位 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轻病或疾病早期。
(2)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3)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常见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①强迫仰卧位:患者仰卧,双腿蜷曲,借以减轻腹部肌肉紧张。见于急性腹膜炎等。
②强迫俯卧位:通过俯卧位减轻脊背肌肉的紧张程度,常见于脊柱疾病。
③强迫侧卧位:通过侧卧于患侧,以减轻疼痛,且有利于健侧代偿呼吸。见于一侧胸膜炎及大量胸腔积液。
④强迫坐位:患者坐于床沿,以两手置于膝盖上或扶持床边。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
⑤强迫蹲位:活动中因呼吸困难和心悸而采取蹲位以缓解症状。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⑥辗转体位:患者坐卧不安,辗转反侧。见于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等。
⑦角弓反张位: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反弓形。见于破伤风、小儿脑膜炎等。
2.步态检查
(1)痉挛性偏瘫步态 瘫痪侧上肢呈内收、旋前,指、肘、腕关节屈曲,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瘫痪侧下肢,然后以髋关节为中心,脚尖拖地,向外划半个圆圈并跨前一步,故又称划圈样步态。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
(2)醉酒步态 行走时重心不稳,左右摇晃,状如醉汉。见于小脑病变、酒精中毒等。
(3)慌张步态 步行时头及躯干前倾,步距较小,起步动作慢,但行走后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4) 蹒跚步态(鸭步) 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似鸭行。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双髋关节脱位等。
(5)共济失调步态 起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且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很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不能保持平衡。见于小脑或脊髓后索病变,如脊髓痨。
(6)剪刀步态 双下肢肌张力过高,行走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见于脑瘫或截瘫患者。
(7)间歇性跛行 行走时,因下肢突发疼痛而停止前行,休息后继续前行。见于闭塞性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8)跨阈步态 患足下垂,行走时先将膝关节、髋关节屈曲,使患肢抬很高才能起步,如跨越门槛之势。见于腓总神经麻痹出现的足下垂患者。
细目三 皮肤检查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湿度检查
1.皮肤弹性 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量有关。检查时,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用拇指和示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皮肤皱褶迅速平复。弹性减弱时皱褶平复缓慢,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患者。发热时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血管充盈,皮肤弹性可增加。
2.皮肤颜色
(1)发红 皮肤发红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及增多所致。生理情况下见于饮酒、日晒、运动、情绪激动等;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阿托品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皮肤持久性发红可见于库欣(Cushing)综合征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苍白 皮肤黏膜苍白可由贫血、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引起,常见于贫血、寒冷、惊恐、休克、虚脱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只有肢端苍白者,可能与肢体血管痉挛或阻塞有关,如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黄染 皮肤黏膜呈不正常的黄色,称为黄染。主要见于:①因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黄疸。黄疸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及软腭黏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黄疸见于肝细胞损害、胆道阻塞或溶血性疾病。②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橘子等,使胡萝卜素在血中的含量增加,可使皮肤黄染,但发黄的部位多在手掌、足底皮肤,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和口腔黏膜。③长期服用带有黄颜色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等也可使皮肤发黄,严重者可表现巩膜黄染,但这种巩膜黄染以角膜缘周围最明显,离角膜缘越远,黄染越浅,这是与黄疸鉴别的重要特征。
(4)发绀 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主要因单位容积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50g/L)所致。发绀的常见部位为舌、唇、耳郭、面颊和指端。
(5)色素沉着 由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以致部分或全身皮肤色泽加深,称为色素沉着。全身性色素沉着多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硬变、肝癌晚期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妇女在妊娠期,面部、额部可发生棕褐色对称性色素斑片,称为妊娠斑。老年人全身或面部也可发生散在的斑片,称老年斑。
(6)色素脱失 指皮肤色素局限性或全身性减少或缺失。当缺乏酪氨酸酶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而形成黑色素时,即可发生色素脱失,见于白癜风、黏膜白斑、白化症等。
3.湿度与出汗 出汗增多见于风湿热、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佝偻病、布鲁菌病等;盗汗(夜间睡后出汗)见于肺结核活动期;冷汗(手脚皮肤发凉、大汗淋漓)见于休克与虚脱;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黏液性水肿、硬皮病和脱水等。
◎要点二 皮下结节检查
1.皮疹 检查时应注意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状及大小、颜色、压之是否退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和脱屑等。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
(1)斑疹 只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2)玫瑰疹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3)丘疹 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4)斑丘疹 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5)荨麻疹 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快,消退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等过敏。
2.皮下出血 皮肤或黏膜下出血,出血面的直径小于2mm者,称为瘀点;小的出血点容易和小红色皮疹或小红痣相混淆,皮疹压之退色,而出血点压之不退色,小红痣加压虽不退色,但触诊时可稍高出平面,并且表面发亮。皮下出血直径在3~5mm者,称为紫癜;皮下出血直径>5mm者,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者,称为血肿。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造血系统疾病、重症感染、某些血管损害的疾病,以及某些毒物或药物中毒等。
3.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蜘蛛痣出现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检查时除观察其形态外,可用铅笔尖或火柴杆等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如周围辐射状的小血管随之消退,解除压迫后又复出现,则证明为蜘蛛痣。蜘蛛痣的发生与雌激素增多有关,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是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所致。健康妇女在妊娠期间、月经前或月经期偶尔也可出现蜘蛛痣。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退色,称为肝掌,其发生机制与蜘蛛痣相同。
4.皮下结节 皮下圆形或椭圆形小节,无压痛,推之活动,多出现在关节附近或长骨隆起部位及肌腱上。常见的有风湿结节、痛风结节、Osler小结、动脉炎结节、囊蚴结节等。检查时应注意其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
◎要点三 毛发检查
1.水肿 皮下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手指按压后凹陷不能很快恢复者,称为凹陷性水肿。黏液性水肿及象皮肿指压后无组织凹陷,称非凹陷性水肿。黏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象皮肿见于丝虫病。全身性水肿常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失代偿期肝硬变和营养不良等;局部性水肿可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形成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
2.毛发 毛发的分布、多少和变化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病理性毛发稀少常见的原因有:①头部皮肤疾病:如脂溢性皮炎。②神经营养障碍:如斑秃。③某些发热性疾病后:如伤寒可致弥漫性脱发。④某些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⑤理化因素性脱发:如过量的放射线影响,某些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等)的使用。某些疾病也可使毛发增多,如库欣综合征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女性患者除一般体毛增多外,还可呈男性体毛分布,如生长胡须。
细目四 淋巴结检查
◎要点一 浅表淋巴结分布
浅表淋巴结分布在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和腘窝等部位,检查表浅淋巴结时,应按以上顺序进行。
◎要点二 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
检查某部淋巴结时,应使该部皮肤和肌肉松弛,以利于触摸。如发现有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应记录其位置、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同时应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病灶。
◎要点三 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一般炎症所致的淋巴结肿大多有触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质不硬。颌下淋巴结肿大常由口腔内炎症所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常由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等急慢性炎症所致;上肢、胸壁及乳腺的炎症常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下肢、会阴及臀部的炎症常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结核 肿大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邻近组织、皮肤粘连,移动性稍差。如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感;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3)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的淋巴结肿大,质硬或有橡皮样感,一般无压痛,表面光滑或有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不易推动。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腹腔脏器癌肿(胃癌、肝癌、结肠癌等)转移;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胸腔脏器癌肿(肺癌等)转移。鼻咽癌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乳腺癌最早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下淋巴结。
2.全身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目五 头部检查
◎要点一 大小检查
通常以头围来表示头颅的大小。
1.小颅 婴幼儿前囟过早闭合可引起小头畸形,同时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痴呆症)。
2.方颅 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颅畸形。见于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3.巨颅 额、头顶、颞和枕部膨大呈圆形,颜面部相对很小,头皮静脉明显怒张。由于颅内高压,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面容,称为落日现象,见于脑积水。
◎要点二 眼部检查
1.眼睑 检查时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浮肿,睑缘有无内翻或外翻,睫毛排列是否整齐及生长方向,两侧眼睑是否对称,上睑抬起及闭合功能是否正常。
(1)上睑下垂 双上眼睑下垂见于重症肌无力、先天性上眼睑下垂;单侧上眼睑下垂常见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如脑炎、脑脓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外伤等。
(2)眼睑水肿 眼睑组织疏松,初发或轻度水肿常先出现在眼睑。眼睑水肿多见于肾炎、慢性肝病、贫血、营养不良、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3)眼睑闭合不全 双侧眼睑闭合不全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侧眼睑闭合不全常见于面神经麻痹。
2.结膜 分为睑结膜、穹隆结膜和球结膜三部分。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充血、水肿、乳头增生、结膜下出血、滤泡和异物等。
结膜发红、水肿、血管充盈为充血,见于结膜炎、角膜炎、沙眼早期;结膜苍白见于贫血;结膜发黄见于黄疸;睑结膜有滤泡或乳头见于沙眼;结膜有散在出血点,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膜下片状出血,见于外伤及出血性疾病,亦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球结膜透明而隆起为球结膜下水肿,见于脑水肿或输液过多。
3.巩膜 检查巩膜有无黄染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病人出现黄疸时,巩膜黄染均匀,血液中其他黄色色素增多时(如胡萝卜素与阿的平等),一般黄染只出现于角膜周围。
4.角膜 检查时应注意角膜的透明度,有无白斑、云翳、溃疡、角膜软化和血管增生等。角膜边缘出现灰白色混浊环,称为老年环,是类脂质沉着所致,多见于老年人或早老症。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环,环外缘清晰,内缘模糊,是铜代谢障碍的体征,称为凯-费环(角膜色素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5.瞳孔 正常瞳孔直径2~5mm,两侧等大等圆。检查瞳孔时,应注意其大小、形态、双侧是否相同、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是否正常。
(1)瞳孔大小 病理情况下,瞳孔缩小(<2mm)常见于虹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蕈中毒,以及吗啡、氯丙嗪、毛果芸香碱等药物影响;瞳孔扩大(>5mm)见于外伤、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完全失明、濒死状态、颈交感神经刺激和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影响。
(2)瞳孔大小不等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疝及中枢神经梅毒等颅内病变。
(3)对光反射 分为直接对光反射(即电筒光直接照射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与间接对光反射(即用手隔开双眼,电筒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4)调节反射与集合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同时观察双眼瞳孔的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集合反射)。当动眼神经受损害时,调节和集合(辐辏)反射消失。
6.眼球 检查时注意眼球的外形和运动。
(1)眼球突出 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侧眼球突出,多见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偶见于颅内病变。
(2)眼球凹陷 双侧眼球凹陷见于重度脱水,老年人由于眶内脂肪萎缩而有双侧眼球后退;单侧眼球凹陷见于Horner综合征或眶尖骨折。
(3)眼球运动 医师左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并固定头部,使头部不能随眼转动,右手指尖(或棉签)放在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处,嘱被检查者两眼随医师右手指尖的移动方向运动。一般按被检查者的左侧→左上→左下,右侧→右上→右下,共6个方向进行,注意眼球运动幅度、灵活性、持久性,两眼是否同步,并询问病人有无复视出现。眼球运动受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和展神经(Ⅵ)支配,这些神经麻痹时,会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并伴有复视。
嘱被检查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或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往返运动。双侧眼球出现一系列快速水平或垂直的往返运动,称为眼球震颤。运动方向以水平方向多见,垂直和旋转方向很少见。自发的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及小脑疾患等。
◎要点三 耳部检查
1.外耳
(1)耳郭 注意耳郭的外形、大小、位置和对称性,有无畸形、瘘管、结节等。耳郭上有触痛的小结,为尿酸盐沉积形成的痛风结节;耳郭红肿并有局部发热、疼痛,为局部感染;牵拉和触诊耳郭引起疼痛,提示炎症。
(2)外耳道 有黄色液体流出伴痒痛者为外耳道炎。外耳道有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牵拉耳郭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见于外耳道疖肿。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耳痛及全身症状,见于中耳炎。外耳道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多为颅底骨折。
2.鼓膜 注意观察鼓膜有无病变。检查时先向后上牵拉耳郭,再插入耳镜进行观察。
3.乳突 化脓性中耳炎引流不畅时可蔓延到乳突而成乳突炎,表现为耳郭后皮肤红肿,乳突压痛,有时可见瘘管或瘢痕,严重时可导致耳源性脑脓肿或脑膜炎。
◎要点四 鼻部检查
1.鼻的外形 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病损处高出皮面且向两侧面颊扩展为蝶形红斑,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鼻尖及鼻翼皮肤发红,并有毛细血管扩张、组织肥厚,见于酒糟鼻;鼻梁塌陷而致鼻外形似马鞍状,称为鞍鼻,见于鼻骨骨折、鼻骨发育不全和先天性梅毒;鼻腔完全阻塞,鼻梁宽平如蛙状,为蛙状鼻,见于肥大鼻息肉患者。
2.鼻翼扇动 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是高度呼吸困难的表现。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
3.鼻中隔、鼻腔检查 正常情况下,多数人鼻中隔稍偏离中线。如果鼻中隔明显偏离中线,并产生呼吸障碍,称为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见于外伤、鼻腔慢性炎症等。急性鼻炎时,鼻腔黏膜因充血而肿胀,伴有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慢性鼻炎时鼻黏膜可因黏膜组织肥厚而肿胀;慢性萎缩性鼻炎时,黏膜组织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分泌物减少,伴有嗅觉减退或丧失;鼻腔或鼻窦化脓性炎症时,鼻腔分泌物增多,颜色发黄或发绿。
4.鼻窦 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统称为鼻窦。鼻窦区压痛多为鼻窦炎,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和头痛。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要点五 腮腺检查
1.口唇 正常人的口唇红润、光泽。口唇苍白见于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虚脱。唇色深红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口唇单纯疱疹常伴发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等。口唇干燥并有皲裂,见于重度脱水患者。口角糜烂见于核黄素缺乏。口唇发绀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心脏内外有异常动、静脉分流通道,如法洛四联症、先天性肺动静脉瘘。②呼吸衰竭、肺动脉栓塞等。③心力衰竭、休克及暴露在寒冷环境。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口腔黏膜 正常人的口腔黏膜光洁呈粉红色。出现蓝黑色的色素沉着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在相当于第二磨牙处的颊黏膜出现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为麻疹黏膜斑,是麻疹的早期(发疹前24~48小时)特征。在黏膜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见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或维生素C缺乏。口腔黏膜溃疡见于慢性复发性口疮,无痛性黏膜溃疡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乳白色薄膜覆盖于口腔黏膜、口角等处,为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体弱重症的病儿或老年患者,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3.牙齿及牙龈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龋齿、缺齿、义齿、残根,牙齿颜色及形状。牙齿呈黄褐色为斑釉牙,见于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或服用四环素等药物后。切牙切缘凹陷呈月牙形伴牙间隙过宽,见于先天性梅毒。单纯性牙间隙过宽,见于肢端肥大症。
正常人的牙龈呈粉红色并与牙颈部紧密贴合。齿龈水肿及流脓(挤压牙龈容易查见),见于慢性牙周炎。牙龈萎缩,见于牙周病。牙龈出血可见于牙石、牙周炎、血液系统疾病及坏血病等。齿龈的游离缘出现灰黑色点线为铅线,见于慢性铅中毒。在铋、汞、砷中毒时,也可出现类似黑褐色点线状的色素沉着。
4.舌 正常舌呈粉红色,大小厚薄适中,活动自如,舌面湿润,并覆盖着一层薄白苔。异常舌包括:①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如同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的患者。②牛肉舌:舌面绛红如同生牛肉,见于糙皮病(烟酸缺乏)。③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体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无苔。见于恶性贫血(内因子缺乏)、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④运动异常:舌体不自主偏斜见于舌下神经麻痹;舌体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⑤其他:舌色淡红见于营养不良或贫血;舌色深红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舌色紫红见于心、肺功能不全。
5.咽部及扁桃体 咽部充血红肿,多见于急性咽炎;咽部充血,表面粗糙,并有淋巴滤泡呈簇状增生,见于慢性咽炎;扁桃体红肿增大,可伴有黄白色分泌物或苔片状易剥离假膜,见于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Ⅰ度与Ⅲ度之间;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扁桃体充血红肿,并有不易剥离的假膜(强行剥离时出血),见于白喉。
6.腮腺 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与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腮腺导管开口在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上。正常的腮腺腺体软薄,不能触清其轮廓。腮腺肿大时可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的隆起,并可触及包块。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触诊边缘不清,有轻压痛,腮腺导管口红肿,见于流行性腮腺炎。
细目六 颈部检查
◎要点一 颈部血管检查
1.颈静脉 正常人安静坐位或立位时,颈外静脉不显露,平卧时可见稍充盈。如果在坐位或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形成45°)见到明显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2.颈动脉 安静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动脉搏动,提示心排血量增加或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严重贫血等。
◎要点二 甲状腺检查
1.检查方法 视诊注意观察甲状腺有无肿大,是否对称。检查时可让被检查者头后仰、双手放于枕后再观察,并嘱其做吞咽动作,可将甲状腺与颈前其他包块相鉴别。除视诊外,还应进行触诊检查以明确甲状腺的大小、轮廓和性质,注意甲状腺的肿大程度、硬度,是否对称、光滑,有无结节、压痛及震颤,有无粘连及血管杂音。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
2.甲状腺肿大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见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生理性甲状腺肿大见于女性青春期、妊娠或哺乳期;病理性甲状腺轻度肿大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瘤。
◎要点三 气管检查
正常人的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肿瘤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等,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细目七 胸壁及胸廓检查
◎要点一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1.骨骼标志
(1)胸骨角 两侧胸骨角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
(2) 第7颈椎棘突 为背部颈、胸交界部的骨性标志,其下即为第1胸椎棘突。
(3)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手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2.胸部体表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胸骨端与锁骨肩峰端连线的中点所引的垂直线,成年男性和儿童,此线一般通过乳头。
(3)腋前线(左、右)。
(4)腋后线(左、右)。
(5)腋中线(左、右)。
(6)肩胛线(左、右)。
(7)后正中线。
3.胸部分区
(1)腋窝(左、右)。
(2)胸骨上窝。
(3)锁骨上窝(左、右)。
(4)锁骨下窝(左、右)。
(5)肩胛上区(左、右)。
(6)肩胛区(左、右)。
(7)肩胛间区(左、右)。
(8)肩胛下区(左、右)。
◎要点二 常见异常胸廓
正常胸廓上部窄而下部宽,两侧基本对称,成年人胸廓前后径较左右径短,两者比例约为1∶1.5。常见的胸廓外形改变如下:
1.桶状胸 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以至与横径几乎相等,胸廓呈圆桶形。可见肋间隙增宽,锁骨上、下窝展平或突出,颈短肩高,腹上角增大呈钝角,胸椎后凸。桶状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亦可见于一部分老年人。
2.扁平胸 表现为胸廓扁平,前后径常不到横径的一半。颈部细长,锁骨突出,锁骨上、下窝凹陷,腹上角呈锐角。见于瘦长体型者,也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
3.鸡胸(佝偻病胸) 此为佝偻病所致的胸部病变,多见于儿童。外观胸骨特别是胸骨下部显著前凸,两侧肋骨凹陷,胸廓前后径增大而横径缩小,胸廓上下径较短,形似鸡胸。有时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增厚隆起呈圆珠状,在胸骨两侧排列成串珠状,称为佝偻病串珠。前胸下部膈肌附着处,因肋骨质软,长期受膈肌牵拉可向内凹陷,而下部肋缘则外翻,形成一水平状深沟,称肋膈沟。
4.漏斗胸 胸骨下端剑突处内陷,有时连同依附的肋软骨一起内陷而形似漏斗,称为漏斗胸。见于佝偻病、胸骨下部长期受压者,也有原因不明者。
5.胸廓一侧或局限性变形 胸廓一侧膨隆多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一侧平坦或下陷见于肺不张、肺纤维化、广泛性胸膜增厚和粘连等;胸廓局限性隆起见于心脏明显增大、大量心包积液、肋骨骨折等。
6.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改变 常见于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胸椎疾患等。
◎要点三 胸壁静脉检查
正常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胸壁静脉可充盈或曲张。上腔静脉受阻时,胸壁静脉的血流方向自上向下;下腔静脉受阻时,胸壁静脉的血流方向自下向上。
◎要点四 胸壁及胸骨检查
用手指轻压或轻叩胸壁,正常人无疼痛感觉。胸壁炎症、肿瘤浸润、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肋骨骨折等,可有局部压痛。骨髓异常增生时,常有胸骨压痛或叩击痛,见于白血病患者。
◎要点五 乳房检查
检查时光线应充足,前胸充分暴露,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时取前倾位。先视诊后触诊,除检查乳房外还应检查引流乳房部位的淋巴结。
1.视诊 注意两侧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外表、乳头状态及有无溢液等。乳房外表发红、肿胀并伴疼痛、发热者,见于急性乳腺炎。乳房皮肤表皮水肿隆起,毛囊及毛囊孔明显下陷,皮肤呈“橘皮样”,多为浅表淋巴管被乳癌细胞堵塞后局部皮肤出现淋巴性水肿所致。乳房溃疡和瘘管见于乳腺炎、结核或脓肿。单侧乳房表浅静脉扩张常是晚期乳癌或肉瘤的征象。妊娠、哺乳也可引起乳房表浅静脉扩张,但常是双侧性的。
近期发生的乳头内陷或位置偏移,可能为癌变;乳头有血性分泌物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
2.触诊 被检查者取坐位,先两臂下垂,然后双臂高举超过头部或双手叉腰再进行检查。先触诊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检查者以并拢的手指掌面略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的方式进行触诊,切忌用手指将乳房提起来触摸。检查按外上(包括角状突出)、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的顺序进行,然后检查淋巴引流部位(腋窝,锁骨上、下窝等处淋巴结)。
触诊乳房变为较坚实而无弹性,提示皮下组织受肿瘤或炎症浸润。乳房压痛多系炎症所致,恶性病变一般无压痛。触及乳房包块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度。
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红、肿、热、痛,常局限于一侧乳房的某一象限。触诊有明显压痛的硬块,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伴寒战、发热及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乳房肿块见于乳癌、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肉瘤等。良性肿块一般较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不硬,无粘连而活动度大。恶性肿瘤以乳癌最为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压痛不明显,质坚硬,早期恶性肿瘤可活动,但晚期可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易向腋窝等处淋巴结转移,尚可有“橘皮样”、乳头内陷及血性分泌物。
细目八 肺和胸膜检查
◎要点一 肺和胸膜视诊
1.呼吸类型 以胸廓(肋间外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称为胸式呼吸;以腹部(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称为腹式呼吸。一般说来,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儿童及成年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患肺炎、重症肺结核、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间肌麻痹等胸部疾患时,因肋间肌运动受限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强,即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腹膜炎、腹水、巨大卵巢囊肿、肝脾极度肿大、胃肠胀气等腹部疾病及妊娠晚期,因膈肌向下运动受限可使腹式呼吸减弱而胸式呼吸增强,即腹式呼吸变为胸式呼吸。
2.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
(1)呼吸频率 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剧烈体力活动、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肺炎、胸膜炎、精神紧张等;成人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称为呼吸频率过缓,见于深睡、颅内高压、黏液性水肿、吗啡及巴比妥中毒等。
(2)呼吸深度 呼吸幅度加深见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病人可以出现节律匀齐,呼吸深而大(吸气慢而深,呼气短促),不感呼吸困难的呼吸,称为库斯莫尔呼吸(Kussmaul呼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呼吸浅快可见于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呼吸肌麻痹、大量腹水、肥胖、鼓肠等。
(3)呼吸节律 正常人呼吸节律匀齐,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常见的呼吸节律异常有潮式呼吸及间停呼吸:①潮式呼吸(Cheyne-Stokes呼吸),特点是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停止片刻(5~30秒),再开始上述周期性呼吸,形成如潮水涨落的节律,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脑干损伤等;②间停呼吸(Biot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深度相等的几次呼吸之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深度相同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间停呼吸的发生机制与潮式呼吸一样,但病情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常为临终前的危急征象。
3.呼吸运动 健康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平稳而有节律,胸廓两侧动度一致、对称。
(1)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①一侧或局部:
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或气胸、胸膜增厚或粘连、一侧肺不张等。②双侧: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侧肺纤维化、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呼吸肌麻痹等。
(2)呼吸运动增强 ①局部或一侧:见于健侧的代偿。②双侧:见于酸中毒大呼吸、剧烈运动。
◎要点二 肺和胸膜触诊
1.胸廓扩张度 即呼吸时胸郭的活动度,于胸廓下部进行触诊检查较易获得。正常情况下,胸廓两则呼吸动度对称、一致。若一侧胸廓扩张受限,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
2.语音震颤 也称触觉语颤,简称语颤。正常情况下,前胸上部的语颤较下部强;后胸下部较上部强;右上胸较左上胸强。
(1)语颤增强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肺实变: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肺结核、肺脓肿及肺癌等。②压迫性肺不张:见于胸腔积液上方受压而萎瘪的肺组织及受肿瘤压迫的肺组织。③较浅而大的肺空洞: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肿瘤所致的空洞。
(2)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肺泡内含气量增多:如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③胸壁距肺组织距离加大: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高度增厚及粘连、胸壁水肿或高度肥厚、胸壁皮下气肿。④体质衰弱:因发音较弱而语颤减弱。大量胸腔积液、严重气胸时,语颤可消失。
3.胸膜摩擦感 急性胸膜炎时,两层胸膜因有纤维蛋白沉着而变得粗糙,呼吸时壁层和脏层胸膜相互摩擦而产生震动,引起胸膜摩擦感。触诊时,检查者用手掌轻贴胸壁,令病人反复做深呼吸,此时若有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即为胸膜摩擦感。胸膜的任何部位均可出现胸膜摩擦感,但以腋中线第5~7肋间隙最易感觉到。
◎要点三 肺部叩诊
1.正常肺部叩诊音 正常肺部叩诊呈清音。
2.肺部定界叩诊
(1)肺上界 即肺尖的上界,其内侧为颈肌,外侧为肩胛带。自斜方肌前缘中部叩诊为清音,逐渐叩向外侧,变为浊音时为肺上界外侧终点;然后再由中部向内侧叩,由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肺上界内侧终点。此清音带的宽度即为肺尖的宽度,正常为4~6cm,右侧较左侧稍窄。肺上界变窄见于肺尖有结核、肿瘤、纤维化、萎缩或胸膜增厚等;肺上界增宽见于气胸、肺大泡、阻塞性肺疾病等,叩诊可呈鼓音或过清音。
(2)肺下界 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第8、第10肋间水平。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因有胃泡鼓音区)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矮胖体型或妊娠时,肺下界可上移1肋;消瘦体型者,肺下界可下移1肋;卧位时肺下界可比直立时升高1肋。病理情况下,肺下界下移见于阻塞性肺疾病、腹腔内脏下垂;肺下界上移见于肺不张、肺萎缩、胸腔积液、气胸,以及腹压增高所致的膈肌上抬(如腹水、鼓肠、肝脾肿大、腹腔肿瘤、膈肌麻痹)。下叶肺实变、胸膜增厚时,肺下界不易叩出。
(3)肺下界移动度 在叩出肺下界的基础上,嘱被检查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重新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稍事休息后,再嘱其深呼气后屏住呼吸,叩出肺下界,用笔标记之,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人的两侧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若肺组织弹性减退、胸膜粘连或膈肌移动受限,则肺下界移动度减小,见于阻塞性肺疾病、胸腔积液、肺不张、胸膜粘连、肺炎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压增高。当胸腔大量积液、积气或广泛胸膜增厚粘连时,肺下界移动度难以叩出。
3.胸部病理性叩诊音
(1)浊音或实音 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或消失,如肺炎、肺结核、肺梗死、肺不张、肺水肿、肺硬化等;②肺内不含气的病变,如肺肿瘤、肺包囊虫病、未穿破的肺脓肿等;③胸膜腔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等;④胸壁疾病,如胸壁水肿、肿瘤等。
(2)鼓音 产生鼓音的原因是肺部有大的含气腔,见于气胸及直径大于3~4cm的浅表肺大疱、肺空洞,如空洞型肺结核、液化破溃了的肺脓肿或肺肿瘤。
(3)过清音 为介于鼓音和清音之间的音响,见于肺内含气量增加且肺泡弹性减退者,如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发作时。
◎要点四 呼吸音听诊
1.正常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如在肺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病理现象。
(2)肺泡呼吸音 此为气体进出肺泡产生的声音,正常人除了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外,其余肺部任何区域都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正常人在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右肺尖可以听到,如在肺部其他部位听到则为病理现象。
2.病理性呼吸音
(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为双侧、单侧或局部的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由进入肺泡内的空气量减少或声音传导障碍引起。常见于呼吸运动障碍,如全身衰弱、呼吸肌瘫痪、腹压过高、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间神经痛等;呼吸道阻塞,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喉或大支气管肿瘤等;肺顺应性降低,可使肺泡壁弹性减退,充气受限而使呼吸音减弱,如阻塞性肺疾病、肺淤血、肺间质炎症等;胸腔内肿物,如肺癌、肺囊肿等,因肺组织受压,空气不能进入肺泡或进入肺泡减少引起;胸膜疾患,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及粘连等,由于胸廓呼吸运动受限,均可使肺泡呼吸音减弱。②肺泡呼吸音增强: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有关。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脏或胸腔病变使一侧或一部分肺的呼吸功能减弱或丧失,则健侧或无病变部分的肺泡呼吸音可出现代偿性增强。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亦称管状呼吸音。主要见于:肺组织实变,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实变期等;肺内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形成空洞时;压迫性肺不张,见于胸腔积液、肺部肿块等使肺组织受压发生肺不张时。
(3)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常见于肺实变区域较小且与正常肺组织掺杂存在,或肺实变部位较深并被正常肺组织所遮盖。
◎要点五 啰音听诊
1.干啰音 由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时发生漩涡,或气流通过有黏稠分泌物的管腔时冲击黏稠分泌物引起的振动所致。
(1)听诊特点 ①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但常在呼气时更加清楚,因为呼气时管腔更加狭窄。②性质多变且部位变换不定,如咳嗽后可以增多、减少、消失或出现,多为黏稠分泌物移动所致。③音调较高,每个音响持续时间较长。④几种不同性质的干啰音可同时存在。⑤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都可听到,称喘鸣,可分为鼾音、哨笛音等。鼾音是由气流通过有黏稠分泌物的较大支气管或气管时发生的振动和移动所产生,为一种粗糙的、音调较低的、类似熟睡时的鼾声的干啰音;哨笛音为气流通过狭窄或痉挛的小支气管时发生的一种高音调的干啰音。有的似吹口哨或吹笛声,称为哨笛音;有的呈咝咝声,称为飞箭音。
(2)临床意义 干啰音是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如两肺都出现干啰音,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心源性哮喘等。局限性干啰音是由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局部结核、肿瘤、异物或黏稠分泌物附着。局部而持久的干啰音见于肺癌早期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2.湿啰音(水泡音) 湿啰音是因为气道、肺泡或空洞内有较稀薄的液体(渗出物、黏液、血液、漏出液、分泌液),呼吸时气流通过液体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时所产生的声音,很像用小管插入水中吹气时所产生的水泡破裂音,故也称水泡音。可分为大、中、小湿啰音和捻发音。
(1)听诊特点 ①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以吸气终末时多而清楚,因吸气时气流速度较快且较强,吸气末气泡大,容易破裂。常有多个水泡音成串或断续发生。②部位较恒定,性质不易改变。③大、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④咳嗽后湿啰音可减少、增多或消失。
(2)临床意义 湿啰音是肺与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湿啰音两肺散在性分布,常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肺水肿;两肺底分布,多见于肺淤血、肺水肿早期及支气管肺炎;一侧或局限性分布,常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癌及肺出血等;捻发音常见于肺炎或肺结核早期、肺淤血、肺泡炎等,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或长期卧床者。
◎要点六 胸膜摩擦音听诊
胸膜摩擦音在吸气和呼气时皆可听到,一般以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时胸膜摩擦音消失,可借此与心包摩擦音区别。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胸膜摩擦音常更清楚。胸膜摩擦音可发生于胸膜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发生位置改变最大的部位——胸廓下侧沿腋中线处。
胸膜摩擦音是干性胸膜炎的重要体征,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胸膜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症;②原发性或继发性胸膜肿瘤;③肺部病变累及胸膜,如肺炎、肺梗死等;④胸膜高度干燥,如严重脱水等;⑤其他,如尿毒症等。
◎要点七 听觉语音检查
听觉语音减弱见于过度衰弱、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疾病、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或水肿。听觉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听觉语音增强、响亮,且字音清楚,称为支气管语音,见于肺组织实变,此时常伴有触觉语颤增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变的体征,但以支气管语音出现最早。耳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耳语音增强且字音清晰者,为胸耳语音,是肺实变较广泛的征象。
◎要点八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1.肺实变
(1)视诊 两侧胸廓对称,患侧呼吸动度可局限性减弱或消失。
(2)触诊 气管居中,患侧语音震颤增强。
(3)叩诊 患侧呈实音。
(4)听诊 患侧肺泡呼吸音消失,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语音增强。
2.阻塞性肺疾病
(1)视诊 胸廓呈桶状,两侧呼吸动度减弱。
(2)触诊 气管居中,语音震颤减弱。
(3)叩诊 两肺过清音,严重者心界叩不出;肺下界下降,肺下界移动度减低。
(4)听诊 两肺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听觉语音减弱,心音较遥远。.
3.胸腔积液
(1)视诊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
(2)触诊 气管移向对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3)叩诊 患侧叩诊浊音或实音。
(4)听诊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方可听到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4.阻塞性肺不张
(1)视诊 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
(2)触诊 气管移向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3)叩诊 患侧呈浊音或实音。
(4)听诊 呼吸音消失,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
5.气胸
(1)视诊 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或消失。
(2)触诊 气管移向对侧,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3)叩诊 患侧呈鼓音。左侧气胸时,心界叩不出;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
(4)听诊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细目九 心脏、血管检查
◎要点一 心脏视诊
1.心前区隆起 心前区隆起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②儿童时期患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右心室增大者。
2.心尖搏动
(1)正常成人心尖搏动 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2~2.5cm。
(2)心尖搏动位置改变 ①生理因素:卧位时心尖搏动可稍上移;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向左移2~3cm;右侧卧位时可向右移1~2.5cm。小儿及妊娠时心脏常呈横位,心尖搏动可向上外方移位;瘦长体型者,心脏呈垂直位,心尖搏动可向下、向内移至第6肋间隙。②病理因素: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肺不张、粘连性胸膜炎时,心尖搏动移向患侧;胸腔积液、气胸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大量腹水、肠胀气、腹腔巨大肿瘤或妊娠等,心尖搏动位置向上外移位。
(3)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改变 左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贫血、发热等疾病时心尖搏动增强;心包积液、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阻塞性肺疾病等,心尖搏动减弱甚或消失;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也可见于显著右心室肥大。
◎要点二 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异常 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呈抬举性。
2.心脏震颤(猫喘) 此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体征。震颤出现的时期、部位和临床意义见下表。
心脏常见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包摩擦感 此为干性心包炎的体征,见于结核性、化脓性心包炎,也可见于风湿热、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心包炎。通常在心前区域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易触及,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触及,以收缩期明显。坐位稍前倾或深呼气末更易触及。
◎要点三 心脏叩诊
1.叩诊方法 采用间接叩诊法,沿肋间隙从外向内、自下而上叩诊,板指与肋间隙平行并紧贴胸壁。叩诊心脏左界时,从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如心尖搏动不明显,则自第6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外的清音区开始,然后按肋间隙逐一上移,至第2肋间隙为止;叩诊心脏右界时,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隙开始,逐一叩诊至第2肋间隙。
2.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1)心脏与血管本身病变 ①左心室增大:
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使心脏外形呈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②右心室增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以向左增大较为显著。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③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脏浊音区呈梨形,见于二尖瓣狭窄。④左、右心室增大:心界向两侧扩大,称为普大型心脏,见于扩张型心肌病等。⑤心包积液:坐位时心脏浊音界呈烧瓶形,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2)心脏以外因素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时,心浊音界向健侧移位;胸膜增厚粘连、肺不张则使心界移向患侧;阻塞性肺疾病时心浊音界变小。
◎要点四 心脏瓣膜听诊区
1.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处,又称心尖区。
2.主动脉瓣区
(1)主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时的收缩期杂音在此区最响。
(2)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舒张期杂音在此区最响。
3.肺动脉瓣区 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
4.三尖瓣区 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处。
◎要点五 心律听诊
1.心率 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临床意义同脉率增快;低于60次/分钟为心动过缓,临床意义同脉率减慢。
2.心律 正常人的心律基本规则。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健康青少年及儿童,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住呼吸时节律变规整;过早搏动见于情绪激动、酗酒、饮浓茶以及各种心脏病、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低血钾等;心房颤动(房颤)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的听诊特点。
◎要点六 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
正常心音有4个。按其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命名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及第四心音(S4)。S1主要是二尖瓣、三尖瓣关闭振动而产生,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S2主要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振动而产生,标志心室舒张期的开始。S2有两个主要部分,即主动脉瓣部分(A2)和肺动脉瓣部分(P2)。一般情况下,青少年P2>A2,成年人P2=A2,老年人P2<A2。
◎要点七 心音听诊
1.正常心音 如上所述,正常心音有4个,成年人可以听到S1和S2,儿童和部分青少年可听到S3,一般听不到S4。第一、第二心音的区别,见下表。
第一、第二心音的区别
2.心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两个心音同时增强见于胸壁较薄、情绪激动、甲亢、发热、贫血等。
(2)两个心音同时减弱见于肥胖、胸壁水肿、左侧胸腔积液、阻塞性肺疾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3)S1增强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尖瓣狭窄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产生极响亮的S1,称为“大炮音”。S1减弱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二尖瓣关闭不全等。S1强弱不等见于早搏、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4)A2增强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等;A2减弱见于低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
(5)P2增强见于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心病;P2减弱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6)心音性质改变: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致使S1失去其原有特征而与S2相似,同时因心率增快使舒张期明显缩短致收缩期与舒张期时间几乎相等,此时听诊S1、S2酷似钟摆的“滴答”声,称为钟摆律。如钟摆律时心率超过120次/分,酷似胎儿心音,称为胎心律,提示病情严重。以上两者可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和重症心肌炎等。
(7)心音分裂:①S1分裂:当左、右心室收缩明显不同步时,可出现S1分裂,在二、三尖瓣听诊区都可听到,但以胸骨左下缘较清楚,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等,偶见于儿童及青少年。②S2分裂:临床上较常见,由主、肺动脉瓣关闭明显不同步所致,在肺动脉瓣区听诊较明显。可见于青少年,尤以深吸气更明显。临床上最常见的S2分裂,见于右室排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如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或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主动脉关闭时间提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时。
3.喀喇音 是心脏收缩期出现的额外心音,可发生于收缩早、中、晚期。
(1) 收缩早期喀喇音(收缩早期喷射音) 心底部听诊最清楚。肺动脉瓣区的收缩早期喀喇音见于肺动脉高压、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疾病;主动脉瓣收缩早期喀喇音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等。
(2)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在心尖部及其稍内侧最清楚。多见于二尖瓣脱垂。
4.奔马律及开瓣音 奔马律是发生在心脏舒张期的额外心音。
(1)舒张早期奔马律 最常见的奔马律,是病理性第三心音,又称S3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以左心室奔马律占多数,所以,在心尖部容易听到。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出现,提示心脏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见于各种原因的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2) 开瓣音(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弹性尚好时,是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重要参考条件。
◎要点八 心脏杂音产生机制
1.血流加速 见于剧烈运动后、发热、贫血、甲亢等。
2.瓣膜口、大血管通道狭窄 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等。
3.瓣膜关闭不全 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
4.异常通道 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动静脉瘘等。
5.心腔内漂浮物 如心内膜炎时赘生物产生的杂音等。
6.大血管腔瘤样扩张 如动脉瘤。
◎要点九 心脏杂音的特征
1.最响部位 一般来说,杂音最响的部位,就是病变所在的部位。杂音在心尖部最响,提示病变在二尖瓣;杂音在主动脉瓣区或肺动脉瓣区最响,提示病变在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杂音在胸骨下端近剑突偏左或偏右处最响,提示病变在三尖瓣。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则可能为室间隔缺损。
2.出现的时期 按杂音出现的时期不同,可分为:①收缩期杂音:出现在S1与S2之间。②舒张期杂音:出现在S2与下一个心动周期的S1之间。③连续性杂音:连续出现于收缩期及舒张期,并不为S2打断。④双期杂音:收缩期和舒张期都出现,但不连续,性质不一致。舒张期杂音及连续性杂音均为器质性,收缩期杂音可为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可占整个收缩期,并可遮盖S1甚至S2,称全收缩期杂音;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杂音常出现在舒张中晚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则出现在舒张早期,也可为早中期或全期;肺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常为收缩中期杂音;动脉导管未闭时可出现连续性杂音。
3.杂音的性质 分为吹风样、隆隆样(或雷鸣样)、叹气样、机器样及乐音样等,进一步分为粗糙、柔和。如心尖区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性杂音;心尖区柔和而高调的吹风样杂音常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舒张期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机器声样连续性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听诊时杂音如海鸥鸣或鸽鸣样,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收缩期杂音强度 杂音的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狭窄程度:一般而言,狭窄越重杂音越强。但当极度狭窄以致通过的血流极少时,杂音反而减弱或消失。②血流速度:血流速度越快,杂音越强。③狭窄口两侧压力差:压力差越大,杂音越强。如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衰加重时,心肌收缩力减弱,狭窄口两侧压力差减小,血流速度减慢,杂音减弱甚至消失。当心功能改善时两侧压力差增大,血液加快,杂音又增强。④胸壁厚薄:胸壁薄者杂音较强,胸壁厚者杂音较弱。采用Levine 6级分级法。
1级:杂音很弱,所占时间很短,须仔细听诊才能听到。
2级:较易听到,杂音柔和。
3级:中等响亮的杂音。
4级:响亮的杂音,常伴有震颤。
5级:很响亮的杂音,震耳,但听诊器如离开胸壁则听不到,伴有震颤。
6级:极响亮,听诊器稍离胸壁时亦可听到,有强烈的震颤。
杂音强度的表示法:4级杂音记为“4/6级收缩期杂音”。一般而言,3/6级及以上的收缩期杂音多为器质性。但应注意,杂音的强度不一定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病变较重时,杂音可能较弱;相反,病变较轻时也可能听到较强的杂音。
5.传导方向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在心尖部最响,并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处传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响,并向胸骨下端或心尖部传导;主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以主动脉瓣区最响,可向上传至胸骨上窝及颈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在肺动脉瓣区最响,可传至胸骨左缘第3肋间。
较局限的杂音: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杂音常局限于心尖部;肺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常局限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室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常局限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
6.杂音与体位的关系 体位改变可使某些杂音减弱或增强,而有助于病变部位的诊断。例如,左侧卧位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前倾坐位可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更易于听到;仰卧位则使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更明显。
7.杂音与呼吸的关系 深吸气时可使右心相关瓣膜(三尖瓣、肺动脉瓣)的杂音增强;深呼气时可使左心相关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的杂音增强。
8.杂音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后心率加快,增加循环血流量及流速,在一定的心率范围内可使杂音增强。例如,运动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中晚期杂音增强。
◎要点十 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
1.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冠心病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杂音为吹风样,较粗糙、响亮,多在3/6级以上,可占全收缩期;左心室扩张引起的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如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热、贫血性心脏病等),杂音为3/6级以下柔和的吹风样,传导不明显;运动、发热、贫血、妊娠、甲亢等产生的杂音一般为2/6级以下,性质柔和,较局限,病因去除后杂音消失。
2.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音调较低而局限,左侧卧位呼气末时较清楚,常伴有S1亢进、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及舒张期震颤,P2亢进及分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杂音,称为奥-弗杂音(Austin-Flint杂音),性质柔和,不伴有S1亢进、开瓣音,无震颤。
3.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见于各种病因的主动脉瓣狭窄,杂音为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呈递增-递减型,沿大血管向颈部传导,常伴有收缩期震颤及A2减弱;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引起的相对性主动脉瓣狭窄,杂音柔和,常有A2增强。
4.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深呼气末最易听到,为叹气样,递减型,可传至胸骨下端左侧或心尖部,常伴有A2减弱及周围血管征,见于先天性或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升主动脉炎等。
5.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多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粗糙,呈喷射性,强度在3/6级以上,常伴收缩期震颤及P2减弱;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等引起的相对性肺动脉瓣狭窄时,杂音限较短,较柔和,伴P2增强亢进。
6.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器质性极少,多由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所引起,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等,伴明显肺动脉高压,杂音为叹气样,柔和,递减型,卧位吸气末增强,常伴P2亢进,称为格-斯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7.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器质性者极少见。多为右心室扩大导致的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见于二尖瓣狭窄、肺心病等,杂音柔和,在3/6级以下。
8.其他部位的收缩期杂音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该杂音或伴收缩期震颤,不向左腋下传导,见于室间隔缺损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9.连续性杂音 这是一种连续、粗糙、类似机器转动的声音,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及其附近听到,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器质性与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见下表。
器质性与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
◎要点十一 心包摩擦音听诊
在心前区域胸骨左缘第3、4肋间较易听到,坐位稍前倾,深呼气后更明显,见于急性心包炎。
◎要点十二 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
1.毛细血管搏动征 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床末端,或以干净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黏膜,如见到红白交替的、与其心搏一致的节律性微血管搏动现象,称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2.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检查者用手紧握患者手腕掌面,将患者的前臂高举过头,则水冲脉更易触知。
3.交替脉 为一种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左室心肌衰竭的重要体征,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4.重搏脉 指正常脉搏后均有一次较弱的脉搏可触及。见于伤寒、败血症、低血容量休克等。
5.奇脉 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为吸停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时,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6.无脉 即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
7.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将听诊器体件放在肱动脉等外周较大动脉的表面,可听到与心跳一致的“嗒——嗒——”音,称为枪击音。如再稍加压力,则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双重杂音,即杜氏双重杂音。
8.其他血管杂音
(1)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血管杂音,常为连续性,收缩期较强。
(2)主动脉瘤时,在相应部位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3)动-静脉瘘时,在病变部位可听到连续性杂音。
(4)肾动脉狭窄时,可在腰背部及腹部听到收缩期杂音。
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统称为周围血管征,它们均由脉压增大所致,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贫血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要点十三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见下表。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细目十 腹部检查
◎要点一 腹部视诊
1.腹部外形 正常腹部平坦。腹部明显膨隆或凹陷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全腹膨隆 ①腹内积气:胃肠道内积气,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变换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肠麻痹。积气在肠道外腹腔内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②腹腔积液:当腹腔内大量积液时,在仰卧位腹部外形呈宽而扁状,称为蛙腹。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癌等。结核性腹膜炎症、肿瘤浸润时,腹形常呈尖凸状,也称为尖腹。③腹腔巨大肿块:以巨大卵巢囊肿最常见,腹部呈球形膨隆而以囊肿部位较明显。
(2)局部膨隆 常见于腹部炎性包块、胃肠胀气、脏器肿大、腹内肿瘤、腹壁肿瘤和疝等。左上腹膨隆见于脾肿大、巨结肠或结肠脾曲肿瘤;上腹中部膨隆见于肝左叶肿大、胃扩张、胃癌、胰腺囊肿或肿瘤;右上腹膨隆见于肝肿大(淤血、脓肿、肿瘤)、胆囊肿大及结肠肝曲肿瘤;腰部膨隆见于大量肾盂积水或积脓、多囊肾、巨大肾上腺瘤;左下腹部膨隆见于降结肠肿瘤、干结粪块;下腹部膨隆多见于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尿潴留等;右下腹膨隆见于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结核或肿瘤等。
(3)全腹凹陷 见于严重脱水、明显消瘦及恶病质等。严重者呈舟状腹,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消耗性疾病。
2.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减弱见于各种原因的急腹症、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腹式呼吸消失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
3.腹壁静脉 正常时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当门静脉高压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侧支循环形成时,腹壁静脉呈现扩张、迂曲状态,称为腹壁静脉曲张。
(1)门脉高压时,腹壁曲张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周围伸展,肚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从下向上,肚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上向下。
(2)上腔静脉梗阻时,胸腹壁静脉血流方向自上向下,流入下腔静脉。
(3)下腔静脉梗阻时,腹壁浅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进入上腔静脉。
4.胃肠型和蠕动波 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蠕动波及胃型和肠型,有时在腹壁菲薄或松弛的老年人、极度消瘦者或经产妇可能见到。
幽门梗阻时,可见到胃蠕动波自左肋缘下向右缓慢推进(正蠕动波),有时可见到逆蠕动波及胃型;脐部出现肠蠕动波见于小肠梗阻,严重梗阻时,脐部可见横行排列呈多层梯形的肠型和较大的肠蠕动波;结肠梗阻时,宽大的肠型多出现于腹壁周边,同时盲肠多胀大呈球形。
◎要点二 腹部触诊
腹部触诊时,被检者采取仰卧位,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并拢屈曲,使腹壁肌肉放松,做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医生站在其右侧,面向被检者,以便观察其有无疼痛等表情。检查者的手要温暖,动作轻柔;边与被检者交谈,边进行检查;从健康部位开始对腹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时注意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和反跳痛等。
1.腹壁紧张度 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出现全腹或局部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
(1) 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肌紧张) ①弥漫性腹肌紧张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或实质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常强直,硬如木板,故称为板状腹。②局限性腹肌紧张多系局限性腹膜炎所致,如右下腹腹壁紧张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右上腹腹壁紧张多见于急性胆囊炎;腹膜慢性炎症时,触诊如揉面团一样,不易压陷,称为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
(2)腹壁紧张度减低或消失 全腹紧张度减低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刚放出大量腹水者,也可见于身体瘦弱的老年人和经产妇;全腹紧张度消失见于脊髓损伤所致的腹肌瘫痪和重症肌无力等。
2.压痛及反跳痛
(1)压痛 ①广泛性压痛见于弥漫性腹膜炎。②局限性压痛见于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脏器的病变。明确而固定的压痛点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如麦氏(Mc 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压痛多考虑急性阑尾炎;胆囊点(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压痛考虑胆囊病变。
(2)反跳痛 反跳痛表示炎症已波及腹膜壁层,腹肌紧张伴压痛、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可靠体征。
3.液波震颤
检查时患者仰卧,医师用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迅速叩击对侧腹壁,如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3000~4000mL以上),则贴于腹壁的手掌可感到液波的冲击,称为液波震颤或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轻压于患者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腹壁震动的传导。
◎要点三 腹内脏器触诊
1.肝脏触诊
(1)检查方法 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分别在右侧锁骨中线延长线和前正中线上触诊肝脏下缘。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腿稍屈曲,使腹壁松弛,医师位于患者右侧。
(2)正常肝脏 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触不到,但腹壁松弛的消瘦者于深吸气时可触及肝下缘,多在肋弓下1cm以内,剑突下如能触及,多在3cm以内。2岁以下小儿的肝脏相对较大,易触及。正常肝脏质地柔软,边缘较薄,表面光滑,无压痛和叩击痛。
(3)肝脏触诊的注意事项 触及肝脏时,应仔细感觉并详细描述其大小、质地、表面光滑度及边缘情况、有无压痛及搏动等。
(4)肝脏大小变化的临床意义 弥漫性肝肿大见于肝炎、脂肪肝、肝淤血、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等;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囊肿(包括肝包虫病)、肝肿瘤等;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
(5)肝脏质地分级 分为质软、质韧(中等硬度)和质硬三级。正常肝脏质地柔软,如触口唇;急性肝炎及脂肪肝时质地稍韧;慢性肝炎质韧,如触鼻尖;肝硬化质硬,肝癌质地最硬,如触前额;肝脓肿或囊肿有积液时呈囊性感。
(6)肝脏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 ①急性肝炎时肝脏轻度肿大,质稍韧,表面光滑,边缘钝,有压痛。②慢性肝炎时肝脏肿大较明显,质韧或稍硬,压痛较轻。③肝硬化早期肝常肿大,晚期则缩小变硬,表面呈结节状,边缘较薄,无压痛。④肝癌时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坚硬如石,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巨块状,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压痛明显。⑤脂肪肝所致的肝肿大,质软或稍韧,表面光滑,无压痛。⑥肝淤血时肝脏明显肿大,质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有压痛,右心衰竭引起的肝淤血肿大时,压迫右上腹肝区,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还可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2.胆囊触诊
(1)墨菲征的检查方法 医生将左手掌平放在被检者的右肋,拇指放在胆囊点,用中等压力按压腹壁,然后嘱被检者缓慢深呼吸,如果深吸气时被检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则称墨菲征(Murphy sign)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2)临床意义 正常胆囊不能触到。急性胆囊炎时胆囊肿大,呈囊性感,压痛明显,常有墨菲征阳性;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囊显著肿大时无压痛,但有逐渐加深的黄疸,称库瓦西耶征(Courvoisier sign)阳性;胆囊肿大,有实性感者,见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癌。
3.脾脏触诊
(1)检查方法 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检查。
(2)注意事项 正常脾脏不能触及。内脏下垂、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时,脾向下移而可触及。除此之外能触及脾脏,则提示脾肿大。触及脾脏后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表面形态、有无压痛及摩擦感等。
(3)脾肿大的分度方法 深吸气时脾脏在肋下不超过2cm者为轻度肿大;超过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肿大,又称巨脾。中度以上脾肿大时其右缘常可触及脾切迹,这一特征可与左肋下其他肿块相鉴别。
(4)脾肿大的测量方法 用三线记录法(单位:厘米),甲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甲点)至脾下缘(乙点)之间的距离;甲丙线是测量甲点至脾脏最远端(丙点)之间的距离;丁戊线是测量脾右缘丁点与前正中线之间的距离;如脾脏高度增大,向右越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
(5)脾肿大的临床意义 轻度脾大见于慢性肝炎、粟粒型肺结核、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急性疟疾等,一般质地较柔软。中度脾大见于肝硬化、慢性溶血性黄疸、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疟疾后遗症及淋巴瘤等,一般质地较硬。高度脾大,表面光滑者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疟疾和骨髓纤维化症等。表面不平而有结节者见于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脾脓肿、脾梗死和脾周围炎时,可触到摩擦感且压痛明显。
4.肾脏触诊
(1)触诊方法 常用双手触诊法。患者可取仰卧位或立位。医师位于患者右侧,将左手掌放在患者右后腰部向上托(触诊左肾时,左手绕过患者前方托住左后腰部),右手掌平放于被检侧季肋部,以微弯的手指指端放在肋弓下方,随患者呼气,右手逐渐深压向后腹壁,与在后腰部向上托起的左手试图接近,双手夹触肾。如未触及肾脏,应让患者深吸气,此时随吸气下移的肾脏可能滑入双手之间而被触知。如能触及肾脏大部分,将其在两手间夹住时,患者常有类似恶心或酸痛的不适感。有时只能触及光滑、圆钝的肾下极,它常从触诊的手中滑出。
(2)注意事项 触及肾脏时应注意其大小、形状、质地、表面状态、敏感性和移动度等。正常肾脏表面光滑而圆钝,质地结实而富有弹性,有浮沉感。但正常人肾脏一般不能触及,身材瘦长者有时可触及右肾下极。肾脏代偿性增大、肾下垂及游走肾常被触及。
(3)临床意义 肾脏肿大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及多囊肾等。肾盂积水或积脓时,其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有波动感;肾肿瘤则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多囊肾时,肾脏不规则增大,有囊性感。
肾脏和尿路疾病,尤其是炎性疾病时,可在一些部位出现压痛点:①季肋点:在第10肋骨前端。②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③中输尿管点:在两侧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入骨盆腔处)。④肋脊点:在背部脊柱与第12肋所成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脊角。⑤肋腰点:在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腰角。季肋点压痛亦提示肾脏病变;输尿管有结石、化脓性或结核性炎症时,在上或中输尿管点出现压痛;肋脊点和肋腰点是肾脏炎症性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核或肾脓肿等)常出现压痛的部位。如炎症深隐于肾实质内,可无压痛而仅有叩击痛。
◎要点四 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和腹部肿块触诊
1.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 除瘦弱者和多产妇可触到右肾下极,儿童可触及肝脏下缘外,正常腹部可触及到腹主动脉、腰椎椎体与骶骨岬、横结肠、乙状结肠、盲肠等结构。
2.腹部肿块触诊 腹腔脏器的肿大、异位、肿瘤、囊肿或脓肿、炎性组织粘连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均可形成肿块。如触到肿块要鉴别其来源于何种脏器,上腹中部肿块多来源于胃或胰腺的肿瘤,右肋下肿块常与肝胆有关,两侧腹部的肿块常为结肠肿瘤;是炎症性还是非炎症性,炎性肿块压痛明显,如肝炎、肝脓肿、阑尾周围脓肿等,而非炎性肿块压痛轻微或不明显;是实质性还是囊性,实质性肿块质地可柔软、中等硬或坚硬,见于炎症、结核和肿瘤,而囊性肿块触之柔软,见于脓肿或囊肿等;是良性还是恶性,良性肿块多为圆形且表面光滑,而形态不规整、表面凹凸不平及坚硬者多为恶性;在腹腔内还是在腹壁上。还须注意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等。
◎要点五 腹部叩诊
1.腹部正常叩诊音 除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大的子宫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等部位叩诊为浊音外,正常腹部叩诊音主要为鼓音。
2.肝脏叩诊 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右锁骨中线上,肝浊音区上下径之间的距离约为9~11cm;在右腋中线上,肝上界在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肝上界为第10肋间,下界不易叩出。瘦长型者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矮胖型者则可高一个肋间。
病理情况下,肝浊音界向上移位见于右肺不张、气腹及鼓肠等;肝浊音界向下移位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右侧张力性气胸等。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炎、肝脓肿、肝淤血、肝癌和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见于急性肝坏死、晚期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肝浊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是急性胃肠穿孔的重要征象,亦可见于人工气腹。肝炎、肝脓肿时可出现肝区叩击痛。
3.脾脏叩诊 脾浊音区宜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自上而下进行叩诊。正常脾浊音区在左腋中线上第9~11肋间,宽约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脾浊音区缩小或消失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及鼓肠等;脾浊音区扩大见于脾肿大。
4.膀胱叩诊 膀胱空虚时,因小肠位于耻骨上方遮盖膀胱,故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膀胱充盈时,耻骨上方叩出圆形浊音区。妊娠的子宫、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等,该区叩诊也呈浊音,应予鉴别。腹水时,耻骨上方叩诊可呈浊音区,但此区的弧形上缘凹向脐部,而膀胱胀大的浊音区弧形上缘凸向脐部。排尿或导尿后复查,如为浊音区转为鼓音,即为尿潴留而致的膀胱胀大。
◎要点六 胃泡鼓音区和移动性浊音叩诊
1.胃泡鼓音区 胃泡鼓音区位于左前胸下部,上界为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此区明显扩大见于幽门梗阻;明显缩小见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脾肿大及肝左叶肿大等。此区鼓音消失而转为实音,见于急性胃扩张或溺水者。
2.移动性浊音 当腹腔内有1000mL以上游离液体时,患者仰卧位叩诊,脐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侧卧位时,叩诊上侧腹部转为鼓音,下侧腹部呈浊音。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阳性,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右心衰竭、肾病综合征、严重营养不良以及渗出性腹膜炎(如结核性或自发性)等引起的腹水。
◎要点七 腹部听诊
1.肠鸣音(肠蠕动音) 正常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在脐部或右下腹部听得最清楚。当肠鸣音超过每分钟10次,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为肠鸣音活跃,见于服泻药后、急性肠炎或胃肠道大出血等;如肠鸣音次数多,且呈响亮、高亢的金属音,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3~5分钟以上才听到一次,称肠鸣音减弱或稀少,见于老年性便秘、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闻及肠鸣音,称肠鸣音消失或静腹,见于急性腹膜炎或各种原因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
2.振水音 患者仰卧,医师用耳凑近患者上腹部或将听诊器体件放于此处,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以冲击触诊法连续迅速冲击患者上腹部,如听到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正常人餐后或饮入多量液体时,振水音阳性。若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有此音,则提示胃内有液体潴留,见于胃扩张、幽门梗阻及胃液分泌过多等。
3.血管杂音 上腹部的两侧出现收缩期血管杂音常提示肾动脉狭窄;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可在包块部位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脐部收缩期血管杂音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时,在脐周可闻及连续性的嗡鸣音。
◎要点八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见下表。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细目十一 肛门、直肠检查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直肠视诊
根据病情需要采取肘膝位、仰卧位、截石位、左侧卧位或蹲位等体位,观察患者肛门及周围情况。正常肛门周围皮肤色较黑,可见皮肤皱褶自肛门向外周放射。视诊肛门时注意观察肛门有无闭锁或狭窄、有无伤口及感染、有无肛瘘及肛裂、有无直肠脱垂、有无痔疮,并注意区分是外痔(肛门齿状线以下的紫红色包块,表面为皮肤)、内痔(肛门齿状线以上的紫红色包块,表面为黏膜),还是混合痔。
◎要点二 直肠指诊
肛门、直肠指诊对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指诊有剧烈触痛见于肛裂与感染;触痛并有波动感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触及柔软光滑而有弹性的包块见于直肠息肉;触及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的包块应考虑直肠癌。指诊后指套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说明存在炎症并有组织破坏。
细目十二 脊柱与四肢检查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
(1)检查方法 患者取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然后从后面用手指沿脊椎棘突用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2)临床意义 ①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见于佝偻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变等。②脊柱前凸多发生于腰段,见于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髋关节结核及髋关节后脱位等。③脊柱侧凸:姿势性侧凸的特点为弯曲度多不固定,如平卧或向前弯腰时可使侧弯消失,多见于儿童发育期坐立位姿势不良、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灰质炎等;器质性侧凸时,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凸得到纠正,见于佝偻病、脊椎损伤、胸膜肥厚等。
2.脊柱活动度
(1)检查方法 检查颈段活动时,固定被检查者的双肩,让其做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检查腰段活动时,固定被检查者的骨盆,让其做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若已有外伤性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避免做脊柱活动度检查,以防损伤脊髓。
(2)临床意义 脊柱活动受限常见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破坏、脊椎骨折或脱位、腰椎间盘突出。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检查方法 ①检查脊柱压痛时,患者取坐位,身体稍向前倾,医师用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②脊柱叩击痛检查:患者取坐位,医师用手指或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了解患者是否有叩击痛,此为直接叩诊法;或患者取坐位,医师将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了解患者的脊柱是否有疼痛,此为间接叩诊法。
(2)临床意义 正常人脊柱无压痛与叩击痛,若某一部位有压痛与叩击痛,提示该处有病变,如脊椎结核、脊椎骨折、脊椎肿瘤、椎间盘突出等。
◎要点二 关节检查
1.四肢、关节形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 匙状甲(反甲)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偶见于风湿热。
(2) 杵状指(趾) 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脓胸以及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指关节变形 以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梭形关节最常见。
(4) 膝内翻、膝外翻 膝内翻为“O”形腿,膝外翻为“X”形腿。常见于佝偻病及大骨节病。
(5)膝关节变形 常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结核性关节炎、关节积液等。
(6) 足内翻、足外翻 多见于先天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7)肢端肥大 见于腺垂体功能亢进、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肢端肥大症。
(8)下肢静脉曲张 多见于小腿,是下肢浅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或静脉瓣功能不全所致。表现为下肢静脉如蚯蚓状怒张、弯曲,久立位更明显,严重时有小腿肿胀感,局部皮肤颜色暗紫红色或有色素沉着,甚至形成溃疡。常见于从事站立性工作者或栓塞性静脉炎患者。
2.运动功能检查 关节活动障碍见于相应部位骨折、脱位、炎症、肿瘤、退行性变,及肌腱、软组织损伤等。
细目十三 神经系统检查及临床意义
◎要点一 脑神经检查
1.视神经
(1)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2)视野反映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网膜及视觉通路的功能,视觉通路的任何部位受到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
(3)眼底检查需要用检眼镜,观察视乳头、视网膜、视网膜血管、黄斑有无异常。视乳头水肿常见于颅内肿瘤、视神经受压迫等,如颅内出血、脑膜炎、脑炎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视网膜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出血性疾病等。视网膜有渗出物可见于高血压、慢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见于球后视神经炎或肿瘤。
2.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位于中脑,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动眼神经麻痹可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转向外下方,有外斜视和复视;眼球不能向上、向下、向内转动;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消失。常见于颅底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合并脑疝等。
3.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位于脑桥,主要支配面部感觉和咀嚼运动。
三叉神经刺激性病变时,可出现三叉神经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可在眶上孔、上颌孔和颏孔三处有压痛点,且按压时可诱发疼痛。
4.面神经
(1)面神经主要支配面表情肌和分管舌前2/3味觉。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支配,下部仅受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支配。
(2)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方法,见下表。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方法
◎要点二 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
1.感觉功能检查
(1)浅感觉 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
(2)深感觉 包括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3) 复合感觉(皮质感觉) 包括定位觉、
两点辨别觉、立体觉和图形觉。
2.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形式有:疼痛、感觉减退、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感觉过度和感觉分离。
3.感觉障碍的类型
(1)末梢型 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状、袜子状分布,也可有感觉异常、感觉过度和疼痛等。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
(2)神经根型 感觉障碍范围与某种神经根的节段分布一致,呈节段型或带状,在躯干呈横轴走向,在四肢呈纵轴走向。疼痛较剧烈,常伴有放射痛或麻木感,是脊神经后根损伤所致,见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髓外肿瘤和神经根炎等。
(3)脊髓型 根据脊髓受损程度分为:①脊髓横贯型:为脊髓完全被横断,其特点为病变平面以上完全正常,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并伴有截瘫或四肢瘫,排尿排便障碍,多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外伤等。②脊髓半横贯型:仅脊髓一半被横断,又称布朗-塞卡尔综合征,其特点为病变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丧失及痉挛性瘫痪;对侧痛、温觉丧失,见于脊髓外肿瘤和脊髓外伤等。
(4)内囊型 表现为病灶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偏盲,常称为三偏征,常见于脑血管疾病。
(5)脑干型 特点是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和对侧躯干及肢体感觉缺失,见于炎症、肿瘤和血管病变。
(6)皮质型 特点为上肢或下肢感觉障碍,并有复合感觉障碍,见于大脑皮层感觉区损害。
◎要点三 运动功能检查
1.随意运动 是指受意识支配的动作,由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支配骨骼肌来完成。检查的重点是肌力。
(1)肌力分级 分为6级。
0级:无肢体活动,也无肌肉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做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做抵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其中,0级为全瘫,1~4级为不完全瘫痪(轻瘫),5级为正常肌力。
(2)瘫痪的表现形式 ①单瘫: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②偏瘫:为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常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多见于颅内病变或脑卒中。③交叉性偏瘫:为一侧偏瘫及对侧脑神经损害,见于脑干病变。④截瘫:为双下肢瘫痪,是脊髓横贯性损伤,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
2.被动运动 是检查肌张力强弱的方法。肌张力是肌肉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的阻力。张力降低或缺失见于周围神经、脊髓灰质前角及小脑病变。折刀样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损害;铅管样肌张力增高及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损害,如帕金森病。
3.不自主运动
(1)震颤 静止性震颤见于帕金森病;动作性震颤见于小脑病变;扑翼样震颤主要见于肝性脑病。
(2)舞蹈症 多见于儿童脑风湿病变。
(3)手足搐搦 见于低钙血症和碱中毒。
4.共济运动
(1)检查方法 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试验等。
(2)临床意义 正常人动作协调、稳准,如动作笨拙和不协调时称为共济失调,可分为三种:①感觉性共济失调:与视觉有关,睁眼时减轻,闭眼时加重,伴有深感觉障碍,常见于感觉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炎、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等。②小脑性共济失调:与视觉无关,不受睁眼与闭眠的影响,伴有肌张力降低、眼球震颤等,常见于小脑疾病。③前庭性共济失调:以平衡障碍为主,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常见于梅尼埃病、脑桥小脑角综合征等。
◎要点四 神经反射检查
1.浅反射
(1)角膜反射 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为受刺激对侧的面神经瘫痪;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为受刺激侧的面神经瘫痪;直接、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为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也消失。
(2)腹壁反射 上部腹壁反射消失说明病变在胸髓7~8节;中部腹壁反射消失说明病变在胸髓9~10节;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说明病变在胸髓11~12节;一侧腹壁反射消失,多见于同侧锥体束受损;上、中、下腹壁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肥胖、老年人、经产妇也可见腹壁反射消失。
(3)提睾反射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或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睾丸炎等;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
2.深反射
(1)检查内容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阵挛(髌阵挛、踝阵挛)。
(2)临床意义 ①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是相应脊髓节段或所属的脊神经的病变,常见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脑或脊髓休克状态等。②深反射亢进见于锥体束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休克期过后等。
3.病理反射
(1)检查内容 巴宾斯基(Babinski)征、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登(Gordon)征、查多克(Chaddock)征、霍夫曼(Hoffmann)征。
(2)临床意义 锥体束病变时,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称为病理反射。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人出现则为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1)检查内容 颈强直、凯尔尼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
(2)临床意义 脑膜刺激征阳性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颈强直也可见于颈椎病、颈部肌肉病变。凯尔尼格征也可见于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等。
5.拉塞格征
为坐骨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又称坐骨神经受刺激征。阳性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