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考古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殷墟考古传奇

第七章苏氏女舍身入古墓罗振玉初探殷商城

刘鹗自从与苏红团聚后,可谓是春风得意,每日里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搜集、研究甲骨文方面。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夫唱妇随,共同的爱好使甲骨文研究工作更进一步。这年冬天,在朝廷工作的朋友秘密告知,说是有人举报刘鹗里通外国,与英国人合作在江南圈地赚钱。朝庭闻听大怒,正要追查此事。这刘鹗出身商业世家,祖居江南,年轻时随父辈出入津、沪商界,早年确实与英国人有过来往,但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说现在里通外国、圈地赚钱,纯属子虚乌有,身正不怕影子歪,何惧之有?何况,与新婚才女苏红相见恨晚,现在好不容易耳鬓厮磨,哪舍得离开半天,因此,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管别人如何诬陷,最后终归要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然而,一个朔风呼号的冬夜,他在京城的宅院突然被官兵包围,说是要交出刘鹗,幸亏这几日刘鹗住在苏红那里。家人闻讯,慌忙从后门逃出,来到苏红的宅院报信。刘鹗自信一身清白,便要回家见官,苏红知道难于劝说,只是叮嘱几句,知道也没什么大碍,无非是到官府问个明白,理清事实,不久即可放回家来,所以也没太在意。不料,进去几日没回,家人心无主意,便跑来问苏红。这苏红也正为此事发愁,见家人到了,问明情况后,知道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让家人火速通知江南家人。家人得报后知道事情不小,连夜派人进京周旋。原来,刘鹗父亲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家财万贯,在江南一带也是小有名气,由于看中了扬州运河边上的一块土地,便重金买了下来。不料此事妨碍了扬州知府的切身利益,正好洋人也想在运河边开发,与刘鹗家的地界相连,当时,清政府不许洋人在中国购买土地,所以,扬州知府罗列罪名,把责任按在刘家最有影响力的刘鹗身上,想釜底抽薪,一举击败刘家。这扬州知府也是官商勾结,财大气粗,京城又有靠山。为了搞垮刘家,不惜重金收卖各级官员,导致刘鹗的官司毫无起色,最终被判决流放XJ,对刘家来说可谓是致命一击,也使刚刚得宠的苏红命运多舛,陷入极度的孤独无援之中。

自从刘鹗流放XJ后,苏红一个人孤独无助,只能靠研究甲骨文消磨时光,每日里寝食无味,时刻为刘鹗的前途担忧。这日,苏红正独自在家中翻阅她与刘鹗整理的甲骨文文稿。不觉有些疲倦,闭上眼睛斜靠在床榻上准备休息。刚闭上眼睛不久,就感觉朦胧之中刘鹗来到她的床前,悲声道:“此去XJ,千山万水我不足惜,可惜的是苦了你了。我到边疆,唯水土不服,寝食不安,恐不久于人世。你青春年少、独守空房,万望不要辜负青春年华,如有自己中意的男人,一定要另寻佳偶。另外请求你即刻到我的家中把我收集的所有甲骨转移到你的宅院,妥为保存,潜心研究,发扬光大。”说完这些,只见他渐行渐远,逐渐消失。苏红赶忙起身追赶,就要伸手拉他,却突然惊醒,原来是白日做梦。然而,梦中之事却让她久久不能释怀,特别是所托甲骨文之事,更令她觉得好像是真的一样。她心里猜想,流放边疆两年多了,除了当初有一部分刘鹗拿到这里外,大部分甲骨还在留在京城的宅院里,也不知道那些家人保管的怎样。想到这里,她顾不上多想,直接出门叫了一辆黄包车,赶往刘鹗的宅院。进的门去,但见家里乱哄哄的,人来人往,还有两个洋人也在家里。苏红赶紧找到认识的家人问明情况,原来,刘鹗真的因为水土不服客死XJ,尸首已运回江南老家,丧事办毕,老家来人正要处理他的遗物。苏红闻言,如冷水浇身,心痛不已,但她强忍悲痛,找到刘家管事的说明情况,要求把甲骨文由她保管。管事的又询问了她一些情况,说道:“原来是苏红姑娘,我这次从江南来时,家主已有交代,说是要将我家公子的这些书法文字和龙骨全部交给你保管,这也是公子临终遗言。可惜的是,找不到你。几天来有洋人多次上门想要购买这些东西,我们一直不敢擅自做主,今日正好您也来了,就全部交给您保管吧。”说罢,让下人把这些东西打包装好,又让苏红到书房查看了一遍,确实已再无文物,便让人叫车把这些东西和苏红一起送到了苏红的宅院。

回家后,苏红抱着这些东西放声痛哭,悲痛欲绝,回想和刘鹗在一起的时时刻刻,再想想刘鹗在边疆一个人孤苦无依,水土不服带来的痛苦不堪,以及临终遗言仍不忘把甲骨文研究委托给自己,她痛定思痛,毅然从悲痛和孤独中奋然站起,担当起刘鹗生前的使命,决心不再当弱女子,要抛头露面,继续开展甲骨文研究,把先生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

为此,她首先找原来的老板给自己介绍了一位聪明干练的小姑娘来帮助自己,这姑娘名叫小燕,虽不识字,但口齿伶俐,腿脚灵活,也对外界的人情世故颇为了解,她的到来,可以帮助苏红完成很多她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街采买,带路找人,传递信息,洗衣做饭,干的是得心应手。闲下来时,苏红便教她识字写字,虽然学得慢,无非是时间问题,只要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这一日,主仆二人正在书房磨墨作画,忽听得有人敲门,小燕急忙到门口查看,来人递上名片,上写:大清学部参事官、京师大学堂监督罗振玉。苏红一看,急忙道到门口迎接,把罗振玉迎接到会客室。这罗振玉乃是京城名人,博学多才,特别在金石、考古方面可谓卓有建树,对甲骨文也有研究,刘鹗生前曾给苏红多次提到过他,刘鹗的《铁云藏甲》就是由罗振玉作序的。因此听说是罗振玉先生到了,慌忙出门迎接。见面后,彼此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罗振玉道:“我与铁云先生乃是旧识,铁云先生在甲骨文方面研究和造诣我非常佩服,可惜好人不寿,英年早逝,我深感惋惜,如失臂膀。听人传言铁云生前曾幸得一女中翰林,博古通今,文采飞扬,今日一见,固然非同寻常,但不知先生之后,这甲骨文研究之事进展如何。”

苏红答言:“久闻大名,如雷贯耳,怎奈闺阁之女,无缘相见。先生之前曾多次教诲,罗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来日见到罗先生当以恩师相称。至于先生未竟事业,小女不敢怠慢,日日温习,唯恐将这一传世之宝毁于小女之手,按照先生之前嘱托,已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尚有许多不解之处,今日得见先生,如拨云驱雾,重现青天,再不愁无师请教、无根之木了,如蒙不弃,我愿拜先生为师,跟先生学习甲骨考古之道。”罗振玉听罢,摆摆手道,你谦虚了,我想先看看你整理的甲骨再说。苏红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前边带路,把他带至书房之内,这罗振玉进的书房,但见房间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墙边放着几个箱子,上分别注明甲骨一、甲骨二、甲骨三、甲骨四等,苏红逐个打开几个箱子,向罗先生分别介绍了箱子中重点集中哪一类字体,比如:倾向于左右结构的一个箱子,倾向于上下结构的一个箱子,倾向于内外结构的一个箱子,其他结构的一个箱子,每个箱子里每片甲骨下面均有初步解释的字义参考,以及仿照甲骨原貌仿写的甲骨文和现代文标注。罗振玉一边看,一边提出一些学术性问题,苏红全部对答如流,罗先生脸上不时露出舒心的微笑。最后,他来到书案旁边,看着墨迹未干的几幅画,惊奇地看着苏红,问道:“这是姑娘所作?”苏红点点头。罗先生又看见了挂在墙上的几张甲骨文书法,落款苏红。盯着苏红说道:“姑娘可否赏脸,为我现场书写几张。”苏红知道他的意思,也不推辞,让小燕笔墨伺候,不到一刻功夫,两张甲骨文书法跃然呈现在罗先生面前,罗振玉仔细观看,但见字迹清晰,笔画细腻,布局合理,排列整齐,与甲骨原貌相比不差分毫,可谓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真可谓巧夺天工,人间极品。此时,罗振玉手捋着自己的山羊胡须,不住地点头称赞:“姑娘果然博学多才,真乃女中贵人也,做我的学生委屈你了,这样吧,今后我们就朋友相称,彼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甲骨文发扬光大。”苏红闻听,喜不自禁,仍谦虚道:“我还是叫您老师比较好,您就把我当成学生,毕竟我一个女流之辈,很多事情独自很难完成,还需要老师和各位前辈多多指导。”

接着,她向罗振玉讲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甲骨文研究不能仅仅限于书面文章,应该通过甲骨文去了解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背景,通过甲骨文去考证古代历史文明和发展脉络,把甲骨文变成一部活字典,一部揭示历史、揭示文明的百科全书。最后她补充道:“如果需要,她可以奉献出这些甲骨。”罗振玉听了苏红的想法,内心里感到十分幸运,一是因为遇到了这样一位才貌双全又深明大义女性甲骨研究者。对她的所作所为非常的佩服。二是因为自己此来的目的就是想借助甲骨文的研究,对殷商时期的都城遗址做一次考古,他已经对照《史记》有关殷商的叙述做了初步研究,可惜记载太少,无法还原历史,现在有了苏红的这两千块甲骨文字作指引,下一步将到彰德府小屯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时机成熟,相信殷商考古会有不小的收获。因此他非常庆幸今日之行,庆幸沉埋地下数千年的甲骨文字将解开历史新的篇章。想到这些,他兴奋地告诉苏红,不久之后,他将组织有关人员亲自到河南甲骨文的发现地考察,到时候,可以邀请苏红一块前往,问她是否愿意。苏红闻言,略一思忖,答道:“有老师相伴,自愿前往,届时请老师不忘提携。”罗振玉让她耐心等待,便回家筹备殷商考古去了。

这次殷商考古,既是民间自发组织,也是京师大学堂几个学者的共同倡议,有半公半私的性质,但是考古所得必须由京师大学堂保管和研究。既是考古,就不同于盗墓。考古属于保护性开发,具有研究、考证历史的目标;而盗墓却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不惜破坏原貌,可谓唯利是图。出发之前,罗振玉召集大家再次重申此行考古的目的,首先就是要通过甲骨文发现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历史,隐藏的殷商古城遗址,所有的发现必须详细记录在案,所有的文物必须统一保管,存档管理;所有的行动必须统一参与,不得私自行动。并特别强调:单独行动引起的后果由当事人自己负责。最后,为了免除大家的疑虑,又专门介绍了苏红作为一个女士参加此次行动的理由,她既是甲骨文研究的先行者,又是我的学生,所以,请大家相互照顾,精诚团结,争取这次考古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一行人驱车前往,不日便到达彰德府,驿馆住下后,按照事先安排,罗振玉派人拿着京师大学堂的介绍信先到彰德府备案,以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彰德府府尹是罗振玉的旧识,自是热情接待,并指派向导专门服务罗振玉一行的考察事宜。这彰德府距离甲骨文发现地小屯村仅一河之隔,路程不远,行走方便。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便开始了具体工作。罗振玉将其兵分三路:一部分人负责去民间搜集有关甲骨文以及当地出土文物的信息,以及有无盗墓方面的信息或遗物。一部分人根据甲骨文的记事或出土地点研究可能存在的都城大概方位。还有一部分风水专家,则在小屯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置罗盘,初步判断此地是否具备修建大型都市的地理条件,再根据周围的洹水走向及西北部的山势走向,判断龙脉走势,都城可能建设的方位。然后根据上述三方面汇总的情况,逐步缩小范围,确定考古的重点区域。

考虑到苏红作为一名女士,更容易与民间人士沟通,所以她被安排到了民间调查小组之列。在三天的调查中,虽然又获得了部分甲骨文片体,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访谈,得到的有用信息不多,特别是有关殷商古城遗址,谁都说不上出一点有用的知识。这天下午,苏红和调查组的两名成员正在司空村调查,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没带雨具,他们便躲进一户农家避雨。这户农家,只住着一对老年夫妻,他们的孩子分家另住,也在本村。老两口热情地把他们让进屋内,屋子虽然很小但里边的东西却是满满的,一个满间土炕,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两把椅子灰尘遍布,还有放在墙角的两口大缸,木质的盖子上也是杂乱无章,占去了屋里的大部分空间。一张破桌子底下放了很多瓶瓶罐罐,苏红随手拿起一件观看,顿觉眼前一亮,她虽然不懂的考古方面情况,但多少也听说过,拿在在手里的这件东西很显然是一件古董,虽然破了个豁口,图案已不完善,但直觉告诉她,这不是现在的物件。再看窗台上,还有几件好像是青铜器类的小物件,没什么造型很普通,所以也不引人瞩目。苏红感觉,这几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可能与殷商朝代一定联系,所以拿给通行的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观看,那两个人也感觉好奇,不住地点头。苏红看这屋里的摆设,知道很久没人光顾过这里,于是微笑着问道:“老人家,你这些东西都是哪里得来的?”

老人回答:“都是去种地时捡到的,感觉是铁东西,就随便丢在这里了。

“您可以卖给我吗?”苏红试探地问。

“你喜欢就拿去吧,不值钱。”

“那怎么行,不管怎样,这是您的东西,我看着好玩,不能白要您的,给您一块钱吧。”

那老人看到她递过来一块大洋,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说是让苏红随便拿,只要是这屋里的动西,你相中了随便拿。苏红告诉他:“我们是搞科学研究工作的,这些东西值不值钱,还要回去让专家看看再说。但不管怎样,看您们老两口生活也不容易,就先给你一块钱,如果值钱了还要给您补钱呢。说不定还真值钱呢。”苏红征得老人同意后,便把那些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带走了。

回到驿馆,她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交给罗振玉查看,罗振玉仔细端详了半天,逐个翻来覆去的研究其的材质、图案、色泽、工艺,最后初步认定,这些青铜物件应该就是商周时期或更早以前的文物,仅从这些文物尚无法判定这里就是殷商都城遗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发现这些物件的地方一定还有其他文物。于是决定,第二天让苏红再去拜访老人,问清这些文物的具体发现地点,如果地主同意,即可进行考古挖掘。

在征得老人得到同意后,第三天上午,苏红带着罗振玉一行在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发现青铜器的地方。这是一块位于洹河南岸、司空村西北一片旷野,整个地势看上去一望无际,非常宽阔,其中有一小部分属于老人自己的土地。他就是在这里深翻地时发现那些青铜器的。罗老师来到老人家身边,详细询问了发现这些物件的具体情况和细节,老人一五一十地把什么时间、什么地店捡到的这些东西全部告诉了罗振玉。罗振玉按照老人指点,围绕老人的庄稼地周围转了一圈,感觉隐隐约约底下隐藏着什么东西,特别是苏红,心理感应更加明显,她围绕地块走了一圈,告诉罗老师,在那些地方心跳加快,好像地下必有东西。罗老师凭着多年的经验,也赞同她的看法,心里想:地底下之物阴气较盛,苏红作为一届女流,面对阴气的反应可能会更大。于是对苏红说,你再走一遍试试,感觉一下地气,把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记下来,以便我们缩小考察范围,取得实质性效果。并与老人商量,这一茬庄稼收成预估产量,准备先把老人的地买下来,挖地三尺,看看有没有收获。

当时正是五黄六月,小麦刚刚收割不久,谷子和高梁已经长出了新芽。面对世代依赖的土地,那时候的农民把土地看的和生命一样,一听说要毁苗挖地,老人极不情愿,这是他老两口全家一季的口粮啊。后来,罗老师答应,按照全年口粮双倍的价钱先给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并与当时彰德府的向导三人同面承诺保证其一家口粮供应,另外承诺,挖掘地面施工完毕后,找人给他们把这块地恢复平整,不影响来年耕种。这样老两口才同意挖掘。

根据苏红心灵感应指点,罗振玉结合同行几位专家的意见,通过罗盘测试,决定把本地块的西北方作为本次考古探测的重点区域。并从村里请来的几位力工,教他们如何使用洛阳铲探测,几位专家则在旁边仔细观察土壤的变化,洛阳铲大约到五尺深的高度,便有了重大发现,似乎有古代墓穴,但砖层显示应该是东汉之后的墓穴,后来又扩大探测面积,仍未发现有青铜器之类的东西。但不管怎样,既然发现了墓穴,就要弄个水落石出。因此,又让力工把墓穴周围的土全部清理出来,在清理过程中又发现了几件零散的青铜物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感到迷惑,为什么汉墓之上或周围会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物件?只有彻底挖出来这座汉墓才有可能解释清楚。由于下部施工速度较慢,直到天黑,也没有挖出古墓。看看天色已晚,众人便收工回家,准备第二天接着施工。

晚上回到驿馆,众人各自安寝,而苏红却久久不能入睡,心里想着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也许是徒劳、也许是收获颇丰,但不管怎样,她都要参加这次行动,自始至终,坚持到底。就在她迷迷糊糊进入梦想之际,突然感觉刘鹗飘然来到她的身边,郑重其事地告诉她,让她明天不要到发掘现场去,那里好像有什么危险,她正要问刘鹗有何危险时,他却突然消失。苏红醒来后发现是梦,也没有在意。这时,听到屋外风雨交加,心想,下这么大雨明天可能无法进地了。不料第二天早上起来,阳光灿烂。罗振玉一行正在准备工具,又把相关人员集中起来简单介绍了今天的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吃过早饭,大家便一起赶往考古现场。

到了地头才看到,由于昨晚下雨,土地泥泞,无法进入,而昨天挖的大土坑里,已经积满了很多水,无法工作。罗振玉、苏红几个人穿上雨靴靠近土坑周围查看情况,就在他们几人经过西北角的墓穴旁边时,走在后边的苏红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进水坑里,就在他身体触碰到水底的那一刻,她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或许是她的撞击力加上一坑水的压力,使浸泡软了的水下的瞬间裂开一个洞口,把她连人带水吸进去了。几个人眼睁睁地看着她突然消失,顿时慌了手脚,也顾不上脚下泥泞,快速围拢到刚刚裂开的洞口,但见,土坑里的水不住地往里边流去,下边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清。罗振玉赶紧叫工人过来,把洞口扩大,这时,借助阳光,隐约看清苏红正湿漉漉地站在一尺多深的水里,浑身泥水,正抬头看望洞口,并大声喊罗老师求救。罗振玉一听苏红的声音,赶紧问她伤着没有,知道她没有大碍,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安慰她:“不要害怕,我们都看得见你,马上就有人下去救你。”

苏红听了罗振玉的话,稍一定神,回复道:“罗老师放心,我不怕,我现在担心的是这座古墓里进了水,可能会破坏了其中的文物。”

罗振玉听了她的话,打心眼里佩服这个看上去柔弱、内心里坚强的女人,她一边让同行的人不停地和苏红说话交流,缓解她的紧张情绪,一边安排民工回家找梯子过来,方便人们下去墓穴。不一会,民工找来一具长梯子,正好可以到达墓穴底部。罗振玉先派一名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下去,扶着苏红让她先爬梯子上来,把她送回驿馆清洗、休息。剩下的人则集中力量清理墓穴中的积水,让民工从家里找来水桶和麻绳,把底下的水一桶一桶地提上来倒掉。经过两天的清理,墓穴里边的水全部清理完毕,一座保存完好的东汉末年的古墓呈现在眼前。墓室为青砖拱形三墓室结构,应该是墓主人和正妻及妾室合葬墓穴。其棺椁因年久早已粉碎,墓室内发现的陪葬品有陶罐、古油灯具、古散碎的铁甲片和已经变形的铁制头盔,墓主人棺椁位置有一把锈迹斑斑的长柄大刀,大刀手柄处镶嵌有上下两个铜箍,这应该是墓主生前之物。清理地面的泥土时又发现了十几件小型的青铜器物件,大都是战马的鞍镫佩饰,与地面上发现系同一时期的文物。打开墓门,墓室门匾有“镇远将军之墓”六个大字。由于没有找到墓碑,具体墓主人是谁暂时无法考证,预测应该是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的一位将军。经过几天清理,没有发现其他有用的东西,便将墓室填土振实,将土地恢复原貌,看看暂时不会有其他收获,苏红又因为浑水浇身感染风寒,一行人便返回京城。

这次考古,虽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发现殷商古城遗址的确切位置,但是,却拉开了殷商考古的序幕,特别是古汉墓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物件,为后人留下了进一步考证历史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