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彰德府苏红遇奇人 王国维洹水寻殷商
第八章彰德府苏红遇奇人,王国维洹水寻殷商
自从上次苏红在考古现场掉入墓穴、浑水浇身、感染风寒之后,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这日,罗振玉又请了京城名医邝中衡前来给苏红就诊,问了苏红的情况以及前因后果,先是在其百会穴、膻中穴、涌泉穴三个穴位艾灸片刻,又分别在风池穴、肾腧穴、三阴交三个穴位针灸,并嘱咐丫头小燕多帮助她按摩这三个穴位,后又开了几幅中药,每日服用,幸得小燕精心呵护,七天后身体大为好转,精气神十分饱满,能够屋里屋外来回走动,又可以提笔写字画画了,心情自是舒畅,便要小燕带她去拜见罗振玉老师。二人正要出门之际,罗振玉亲自过来看望苏红病情,见苏红脸色红润、气宇轩昂,正要出门去找他,感觉非常高兴,一直担心苏红病情的心总算放下了。苏红向罗振玉询问上次考古回来后的情况,问他带回来的资料是否有利于殷商古城遗址进一步确认。罗振玉告诉她:“这次考古收获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却意外发现了汉代古墓,也提取了一些文物,比如一些陶罐和青铜器物件,可能对殷商古城遗址的研究有所帮助。但是,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上次我们彰德府之行就有些急于求成,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还不足,特别是对甲骨文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我们应该把甲骨文研究的像白话文一样通俗易懂,那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明明白白的知道这些甲骨文讲述的人物、事实、事件和朝代变迁,再通过这些讲述进行逻辑性分析,更加确切地确认殷商古城遗址的具体位置。因此,我们现在的根本任务,就是进行甲骨文的研究分析,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班,地址就设立在京师大学堂里,我今天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你能参加到这个研究班里来,与大家共同研究讨论,人多智慧广,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再正式开展殷商古城遗址的发掘。到那个时候,应该是轻车熟路,水道渠成。”
苏红听了他的建议,非常高兴,这样就可以通过京师大学堂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放大格局,了解更多国家和世界的东西。而在这之前,自己仅仅是闭门造车,对甲骨文也仅仅是限于描摹临帖,比葫芦画瓢,没有理解其深层的意义。因此,一听说要开办研究班,又邀请自己一个女子参加,当然喜不自禁,当即表示要追随罗老师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罗振玉告诉她具体的开班时间,行走路线和休息就餐情况,嘱咐她最好包租一辆黄包车,每天早晚定时接送。从此,她每天早出晚归,把满腔热情投入到甲骨文的学习研究和有关古董、文物的鉴赏判断之中。
当时,由于甲午海战中国失利,日本一些考古人士来到我国进行考古掠夺,日本的一些考古学理论也助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甲骨文研究和考古学习班,在罗振玉的主持下,借鉴日本考古理论,结合我国考古经验,推出了一套合乎国情的考古理论。培养出了王国维、苏红等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中国考古人才,为推动中国考古工作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及人才基础。
经过考古班一年的研究学习,初步理清来了甲骨文纪年记事的脉络,并从这些记事中整理归纳出了殷商古城遗址的大概方位,与原先(第一次)考证殷商古城初选的地址不同,原来选择位置在洹河南岸的司空村,而根据甲骨文记载应该在洹河北岸的小屯村。一旦目标明确,就积极准备第二次殷商考古。在本次考古的人选上,罗振玉经过了一次周密考虑,决定让自己的学生王国维担任本次领队,而自己仅仅作为随团顾问,放手让年轻人去做。这王国维比罗振玉小十一岁,年轻有为,知识渊博,勤学上进,才思敏捷,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考古理论,是本次甲骨文考古研究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也是罗振宇的得意弟子。而组成人员除了罗振玉、苏红之外,大都是年轻一代,都是二十岁出头的京师大学堂学生或考古爱好者。同时,本次在考古时间选择上,计划利用冬季农闲季节进行,因为冬季田地没有庄稼,视野好,也不担心毁坏粮食作物。而且避开雨季,不用担心雨水浇灌导致塌方事故。时间确定之后,大家分头准备,不日出发。到达彰德府住下,正赶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只好等待雪住天晴。
这天傍晚,雪花停了,天气转晴,憋闷了几天的苏红独自走出驿馆,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大街上赏雪。大街上银装素裹,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寂静而凝重,她漫不经心地欣赏着朦胧的夜色下白雪覆盖的街道,有一种沧桑岁月和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时,她隐隐约约地看到,前边的大街上,一个人在蹒跚而行,看背影很像逝去的刘鹗,她好生奇怪,就加快脚步,想追上去看个明白,然而,无论她怎么追赶,那个人始终和她保持一样的距离,你走他走,你停他停。而苏红呢,似乎被那个人牵引着,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毫不畏惧的追逐着那个人,渐渐远离城市,来到了荒郊野外。此时,她惊奇地发现,白茫茫的雪原尽处,一片灯火辉煌,好像是大户人家在办什么喜事,她没有犹豫,跟着那个人一直走到灯火前边,回头看了她一眼,直接进门去了。就在那个人回头的瞬间,她清楚滴看清了,那个人就是刘鹗,她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和别人打招呼啊,直接进了大门,只见,院子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院里院外两重天,院外大雪纷飞,院子里却形同夏日,有的人还赤裸着上身。苏红看看前院没有刘鹗,沿着灯光照耀的通道进入二门,又是一个院落,仍不见那人,直到连续进了七次大门来到最后一座院落,院子里人员少了很多,偶尔有一两个通过,也不和苏红打招呼,仿佛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人家该干啥干啥。苏红仔细打量这个院落,但见东南西北四个房间都亮着灯光,北方为主房,高大气派,上下两层,东西为厢房,仅有一层,所谓的南房也就是前院的北房,略高于两侧厢房,整个院落布局紧凑,结构严谨,雕梁画栋,装饰豪华,仿佛是哪家王侯将相的府邸。就在她四处寻找疑似刘鹗之际,忽听堂屋里传来老人的笑声,她循着声音走进去,屋里富丽堂皇,灯光照耀如同白昼,屋里两位老者,道貌岸然,正围坐在方桌前下棋。苏红正要张口,只见一位老者摆手示意她旁边坐下,另一位老者说道“上茶”两字,只见从里屋出来一位中年男子,手里托盘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苏红看他高低胖瘦那样子酷似刘鹗,但仔细一看并非同一人,于是道谢一声就要走人。忽听那老者自言自语说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欲知殷商古城地,洹河上行三百步。”
苏红一听,感觉这正是自己离京来此的目的,于是,站起身来,深施一礼,说道:“小女子自京城来此,只为完成先生未竟之事业,今闻听长者所言,莫非二位知道这殷商古城遗址之事,万望不吝赐教,小女子不胜感激。”二位老者闻其所言,并不答话,而是面含微笑,专心致志于棋艺对决上,似乎旁若无人。苏红感觉是自己声音太小,可能两位没有听到,于是再次发声,就见那中年男子急忙摆手制止,示意其不要作声。苏红无奈,本想离开,但仔细一想,自己两次艰难跋涉远道而来,不就为了这殷商古城之事吗,现在既然有了线索,我就不应该放弃,于是静下心来,耐心坐在旁边看着两位下棋。直到鸡叫三遍,两位才分出胜负,离开棋桌。其中一位对苏红说道:“让苏姑娘久等了。”边说边领着苏红往里间走去。苏红跟在他们身后,心里嘀咕:他们怎知道我姓苏,难道这里有人认识我?正在她犹豫之际,已经穿过了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了一间疑似祠堂的房间,那里供养着很多牌位,其中一个豁然映入她的眼帘,牌位上分明写着“恩公刘鹗铁云之位。”苏红一见,顿时热泪盈眶,差点哭出声来,但心里更多的是疑问,怎么没听说刘鹗与这里还有渊源,还有人为他设立牌坊?于是小心问那中年男人,那男人小声回复道:“他是我们家主的救命恩人。”苏红还要再问,那男子摆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跟着两位老者来到走廊的尽头,对面是一道密不透风的石墙。就见两位老者伸出手掌同时用力,在墙上画出先天八卦图案,随着他们手掌的离开,刚才还是石头一般的墙面,霎时向两边退去,中间露出一个窗户样的缺口,由小变大,透过窗口放眼望去,无边无际,但见浩瀚的夜空尽收眼底。这时,老者发话道:“苏姑娘请看。”苏红随着老者的手指方向,但见广阔的苑野逐渐放大,地理地貌看的更加清晰。那条熟悉的河流洹河也由远及近,弯弯曲曲的流向自己身边,再看那洹河北岸,一个沉寂的小村落,不时闪亮着几点星火,随着画面逐渐放大,小村下边压着的一座古城墙也逐渐放射出光芒,再看那古城逐渐放大,轮廓逐渐清晰,城中的房舍、行人、车马、道路、巷陌、鸡鸭、犬吠、树木,影影绰绰,依稀可见。苏红正看的出奇,忽听一老者说道:“苏姑娘记住了,这村庄东头就是城池的西门,西门乃是古代将士出征之地,车马成行,斧钺成林,村东头的那棵大树,就是拴马桩。”另一个老者接话道:“过河三百步,村东有大树。时候不早了,也该送苏姑娘回去了。”说罢,随手一摆,原本美丽的画面瞬间消失,依然是一道石头一样的墙面。苏红本来有许多问题要请教老者,怎奈刚一转身,老者就不见了,只剩下那个中年男子。那男子领着苏红出的院外,那里早已准备好马车,苏红上去马车,不一会便到了驿馆门前。那男子扶她下车,嘱咐道:“姑娘谨记,今日之事不可对他人言讲,你记在心里即可,否则前功尽弃。”苏红点头。刚要进驿馆大门,忽听得鸡鸣狗叫,这时,王国维等人从大门里出来,看到苏红,一个个激动不已,问道:“你去哪里了,可把我没急坏了,我们找了一个晚上也没见你,罗老师刚才还在这里等你呢。”苏红正要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我是坐车回来的,可是一转身,那马车已无影无踪。苏红突然想起那中年男人叮嘱的话,于是敷衍道:“出去随便走走,不想就走得远了,这不已经回来了,大家放心,请各自休息吧。”
第二天上午,罗振玉来看望苏红,发现她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就放心了,但她毕竟是此行的唯一女士,所以又叮嘱她以后凡事要和大家沟通,不可私自行动,省的大家都为你担心。苏红连连点头,表示歉意,只是说踏雪散步走得远了,以后一定不要和大家分开。看看罗老师出去了,苏红急忙铺开纸笔,凭着记忆,把昨晚自己看到的殷商古城简单描绘了一遍,形成里一个草图,特别是:过河三百步,村东有大树。她作为重点标记。心里回忆着老者的话“车马成群、斧钺成林”。她反复过滤着昨晚的所见所闻,仔细分析者老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然后,把这些整理归纳起来,一座曾经辉煌的殷商古城出现在脑海里,由于历史变迁,那座古城已经深埋地下,而那个村庄已经埋没了古城的西门。如果想要完全发掘殷商古城,那是一件非常宏大的历史工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本次考古,应该以古城西门的车马斧钺为重点,先行叩开殷商考古的大门,剩下的考古任重道远,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共同个努力。他在心里这样盘算着,准备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告诉罗老师和王国维。
罗振玉和王国维听了苏红的介绍,又看了她画的殷商古城图纸,一脸的凝重。心里纷纷猜想,她凭什么能做出这份古城图纸,是鬼使神差还是异想天开。罗振玉认为,苏红作为女人,可能比别人更有直觉,女人的第六感特别敏感,尤其是上一次雨中发掘,也是凭苏红的直觉,结果发现了汉代古墓。这次苏红失踪大半夜,难道有什么灵异事件,使她这么肯定地画出了图纸。他心里这样想着,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王国维的眼睛。王国维从老师的目光里,看出了他对自己的信任,于是说道:“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殷商古城就在洹河北岸的小屯村附近,这与苏姐(他称苏红为姐)预判的古城遗址基本吻合,至于城池的确切位置,都还是未知数,幸好有苏姐的这张图纸,可以使我们省去很多的试探,我们不妨就以这张图纸为凭,成功了更好,如果不成,就当试探性寻找,这也是考古必须付出的徒劳。”
因为雪霁天晴,三人当即决定,第二天就踏雪寻古,开启殷商古城初探之旅。当天下午,由王国维带零两个年轻人,先去小屯村和村长联系好,包括队员们临时休息、吃饭的地方安排好,把需要挖土的民工找好,把可以预见的问题提前处理好,直到天黑,三个人才回到驿馆,告诉罗老师村里的事情都已安排妥当,就等着开工发掘了。然后,作为领队的王国维,再次检查了发掘需要的工具、吃饭需要的蔬菜和粮食,保障需要的医药消毒用品,看看万事俱备,大家便各自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几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前边带路,王国维等几人紧随其后,罗老师则在驿馆等待消息,大家兴冲冲地来到小屯村东地。按图索骥,果然有一棵大树,再目测与洹河的距离,也就一百多丈(三四百米),这令王国维心里不禁一动:“难道这苏姐真的有特异功能,怎么就知道这里有一颗大树?”照这样看来,按照苏姐的图纸施工是不会错了。于是,叫人把地上的积雪打扫干净,王国维、苏红等人则在空地上摆好香烛供品,点燃香烛,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拜了几拜,口中念念有词:天罗神、地罗神、天上地下各路神、先逝男女各灵魂,我今在此开疆土,敬请诸位避避身,相安无事行好事,以免惊动各位神,如有惊扰得罪处,还请祖师保太平。念罢口诀,又将提前备好的纸扎元宝焚烧殆尽,然后将供品中的五谷杂粮洒向四面八方,便破土开工。按照苏红的指点,王国维安排,在大树东边一丈支出开始探测,不料洛阳铲刚下去一尺多深,便感觉到了异物,于是,王国维指挥几个民工按照两丈见方的面积先行往下掘地一尺,然后由本次京师大学堂几个学生蹲下身去,拿着小铲,小心取土,分分寸寸往下进行,努力寻找着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不一会便有重大发现,经过大家小心翼翼的取土、清扫、发掘,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两匹骏马骸骨和一辆硕大的古代马车原貌便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同行的摄像师赶快从不同角度拍照。做完这些事天色已晚,王国维安排留守人员看守,其他人员便回到驿馆,准备把详细情况给罗老师汇报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第二天,罗振玉来到现场,查看了具体情况,从马头的青铜配饰可以明确判断,的确是商周以前的物品,便指挥大家从马车四周半尺以外向下深挖,计划把两匹马和马车以及包裹的黄土。一体化整体保存下来,然而,当完全把马车整体挖出来后,他却犯难了,如此大的庞然大物,无论怎样也是无法取出或运回京城的。于是与王国维、苏红商量,先行把轮廓拍照存档,然后再各个击破,化整为零,分别将马头、车辕、车身、车轮等切块分装,运回京城作进一步考证。同时,考虑到这一工程较为宏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他们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得到当时朝廷的许可,因此决定到此为止,更多的工作需要后人去发掘完成,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从现有获得材料论证这些物品时殷商时期的文物,从而确定中国历史的改写、续写问题。另外,为防止他们回京后这里遭到人为破坏,又联系地方官员出台保护令,严禁任何人在此一带挖土挖坑,以保护历史真迹。
回京后,罗振玉、王国维根据获得的资料潜心研究,结合孟广慧、王襄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见解,分别出版了颇有影响的甲骨文专著,罗振玉的《殷商贞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标志着甲骨文由初创期进入全面阐述时期。而王国维编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以甲骨文证史,对商王世系进行了考证和纠错,对甲骨文和殷商朝代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