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序——从代州冯氏的“文种”“医种”说开去
代州冯氏(以下简称“代冯”)是明清之际晋东北历史文化名城—代州(治所在今代县)的名门望族,在学界和民间有“清代第一高门望族”“南林北冯”“山西四大文化家族之一”等美誉。这些美名主要强调了冯氏家族儒学立身、诗礼传家、文风厚重、为官清廉的特点。在以《代州冯氏族谱·遗训》为代表的家风、家教的熏陶影响下,其后世子孙见贤思齐、修身齐家,于明清之际涌现出十八名进士,曾创造两次“五子登科”的奇迹。家族文化薪火相传、代有贤哲,“著作勋名,后先辉映,海内翕然宗之”(清名相史贻直语)。冯氏家族先后涌现出“治世能臣”恒山公冯右京、“勋高五省”秋水公冯如京、“湖南巡抚”损庵公冯光裕、“西南一柱”讱斋公冯元方、“台湾道台”康斋公冯廷丞、“一代廉吏”鲁川公冯志沂、“中国杰出的女诗人”冯婉琳、“绥远省代主席”冯曦、“陆军中将”冯鹏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和文化名人。
一、代冯“文种”及其勃兴
代州冯氏的文脉肇始于四世文泉公冯恩,他是冯家第一个举人,曾言“文种自我兴,不可使自我废”。之后,冯氏便走上了诗书传家的道路,文脉日益隆盛。
十六世冯曦所撰民国版《代州冯氏族谱·著作表》载:家族中有近五十人留下传世著作一百二十二部三百二十七卷,绝大多数是诗文。
晚清李锡麟所编撰的大型地方诗歌总集《国朝山右诗存》即收录冯氏家族十六人的诗作近三百首。李牧评选《国朝山右诗存》时曾说:“山西诗不无理障(佛教语,谓由邪见等理惑障碍真知、真见,后指诗作中陷于说理而少情趣的现象)俗气,惟雁门冯氏无此二弊。”
清末山西著名的诗人、一代宗师王轩曾说:“国朝冯氏诗人,自秋水先生倡之,代有作者。近道光咸丰间,以诗雄山右者,则有习三(冯婉琳父)学博与其族弟鲁川(即志沂)观察两先生,时有二冯之目。”(王轩《聊自娱斋诗草·序》)
代冯不少诗文为时贤所推崇。六世秋水公冯如京是代州冯氏文脉上的一座高峰。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方苞为桐城派奠基人,与刘大櫆、姚鼐被共尊为“桐城三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十九个省(市),计一千二百多人,传世作品两千余种。该派主盟清代文坛两百余年,影响延及近代。方苞云,“秋水冯师,才情典丽,声韵清刚,于经史子集之文,晋唐明宋之诗,靡不洞精抉髓,具体备美”(《粤槎日记小序》)。
清代名相陈廷敬说:“余少时伏里,即闻代郡冯秋水先生以麟经(即《春秋》)世其家,起而为吏,原本经术。所历有声名,余虽不见公,心仪其贤……冯氏三世(指如京及其子孙)皆有文而贤,何其盛矣!”
素以品格高洁闻名的清初书法家范骧云:“余读冯秋水先生集,文鸿朗而雍扬,诗温婉而厚雅,美哉雅颂之嗣矣!”
七世讷生公冯云骧是冯氏文脉上的又一高峰。
著名学者徐化溥评价冯云骧是“读书万卷而吸乎精华,挥毫五色而根乎质至,翩翩乎风裁而无裘马概,赫赫乎魁名而无制科气,冲然儒素,欿乎大器”。
山西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傅山60岁时去代州,见到七世冯云骧,听其谈吐,大加赞赏,曰:“公子风期,慷慨珠玉”“以雁门奇气,旗鼓中原”“以年富力强之人,据五车三峡之势,不知究竟当何底止,令我短气短气!”傅山还称赞其诗文“相其中外,不可测度”“当有铿锵钧部,用昭光岳”(傅山《霜红龛集·讷生诗集书后》)。
其“兄弟进士”冯云骕的《翠滴楼诗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姚鼐所作的《代州冯氏族谱·序》称:“代州之冯兴于明之中叶,至国朝乃盛。非第仕宦贵显也,盖贤哲君子多矣。”这是在他与十一世康斋公、曾任台湾道台的冯廷丞交往后,阅读了历代名人为冯氏先祖写的传记后的感慨。清代大才子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评价冯廷丞“公学颇渊博,居官以廉闻”,同时还收录了他的诗。
十三世冯志沂是“道光咸丰间,以诗雄山右者”(王轩语)。时人言金南评其诗曰:“大雅久不作,旷世还相求。古人志风教,落落殊难酬。皇荂说里耳,与时俱迁流。正变代相乘,去古日以悠。鲁川冯公诗,温厚清且遒。讽劝意言外,微显赅春秋。柏枧山木长,高风不可留。缅怀金石契,斯诣今谁俦。”
在这个诗书传家的家族中,女诗人、十四世冯婉琳与李清照一样,才情卓越,中年丧偶。山西省委原常务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淳先生认为:她的《馌芸室诗钞》体现了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连广宇的宏伟气魄和报国情怀,以及其钟灵毓秀的不凡才气,她是晚清难得的女诗人(见李淳专著《代州冯氏群贤谱》)。从婉琳的诗作来看,她基本属于婉约、现实,而又有豪放、山水田园派的风格。婉琳的诗还注重直接揭露腐败统治、反映民生疾苦、申述自己政治观点和贞正之见。如其《书愤三十韵》等三四首,锋芒之尖锐,在人格奴化的清代是极为少见的。这些诗态度鲜明,直陈胸臆,语言畅达,痛快淋漓,其爱民、悯农之心跃然纸上,为李清照所不具。清照固然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豪放诗,但属咏史明志讽喻之诗,婉琳除怀古咏诗借以喻世之外,还有直指现实、痛斥时弊,直到上达朝廷的批判,其识、其胆是超过了李清照、白居易的。其艺术成就固然逊于白、李,但胆识气魄可与之并驾齐驱或有过之。在艺术手法上,婉琳也超过历代不少诗人。她虽然不如白居易一生为官,宦海沉浮,多历社会人情世故、政治风云,但她仍有条件了解社会和政治,所以能具备钟灵毓秀、聪明睿智的不凡才气,具备雄踞历史之上,胸怀爱民之心的宏大气魄,具备忧国忧民、希图报效的忠肝义胆。冯婉琳诗作流传不广,不为多人所知,这是历史造成的。她生活在清末民初,正赶上古诗衰落、终结时期。近代以来,包括古诗文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曾受到很大冲击,以致几近断裂,古诗不印、不传、不学、不诵(近几年才情况好转);加之女诗人低调,生前不许印行,故有关宣传基本失声。这是婉琳少为社会和学界所知的原因。但是,真正的德行与才华是永恒的,是不会被淹没的。披尽黄沙始见金!婉琳在诗坛的地位应定为“中国杰出的女诗人”,她是德才兼备、化家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家。
纪晓岚将冯家诗文概括为“文重桐城,诗崇杜甫”。冯家诗文在近现代的代表便是十六世冯曦的《紫禾诗钞》。钱占元认为:冯曦先生的诗思想性强,情调高雅,格律严谨,用典恰当,遣词造句极富文采,颇具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兼有叙事,所记一生的经历、遭遇、思想变化皆与时代息息相关。他的抒怀之作表现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情系民生,清廉自守,两袖清风的德行和做人的准则。特别是那些记述国土沦陷、人民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而痛彻心扉的诗篇,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对民族爱之深,对日寇罪行痛之切的爱国情志。《紫禾诗钞》是他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内蒙古近现代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时至当代,内蒙古自治区作协前副主席冯苓植著作等身。去年,上海文汇出版社为80多岁的老人家出版了12卷本的《冯苓植文集》与《文坛“游牧人”冯苓植》。他的人品与文品受到同行的广泛赞赏。江曾培言:“他为人不媚上,不媚俗,纯朴真诚;为文不趋时,不跟风,独辟蹊径。他是一个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不是踏着别人的脚印行进,而是总能为文艺王国开辟出新的版图。他是新时期涌现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二、代冯“医种”的赓续
(一)冯如京与《丹台玉案》
诗书传家的冯家医脉如何?余以为冯氏“医种”当推六世秋水公冯如京,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秋水公有从医的夙愿。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为明代医学名著《丹台玉案》写的序中可以看出。“余幼多病,好读养生家言,以为此济世仁术也。然轩岐以上之书,多古奥渊邃,未探端倪,欲深研厥旨以自利利人,时方困于举子业未遑也;迨通籍(中进士)以来,留心学道,好读关洛。诸君子书,以为此济世良方也,冀阐微抉奥,自成一家言,又复困于病未能也。两者交讥,余方抱愧,然斯世斯民一念,则未尝顷刻去方寸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秋水公自幼多病,有学医的初心,认为医学是济世仁术,学医可以自利利人,后因参加科举考试,又希望仔细研读宋代理学家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自成一家,作为治国理政的济世良方,又因为病患未能如愿。但其济世为民的心愿却始终萦怀。
二是秋水公特别看重医德。他对历代名医如轩、岐、卢、扁及药王孙思邈等人的经典论述如数家珍,能信手拈来。例如,他引晋代杨泉语:“因思古人有言,不愿为良相,愿为良医。故医也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仁,其知足能察阴阳五行之变,能明性命吉凶之原。贯微达幽,不失方寸,如此乃可为良医。医顾可易云乎?”以此说明对从医者的品格要求和智力要求。《圣贤正谛》是秋水公的一部著作,共十卷,是其“三载呕心,上稽史汉,旁搜遗编,广询见闻确可信传者笔此一书,类分忠、孝、节、义、治绩、善感、科第、淑媛等九卷(连首卷共十卷)”,旨在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书中有不少医人轶事,如宋仁宗时医家聂从志拒色、宋代良医何澄不淫。秋水公评曰:“太上所谓不欺暗室者,非两医之谓乎?人不及知,又最难能者,二公恬然确然,岂不为鬼神之所敬,上帝之所福被乎!”
三是他有自己的医学观。如其认为从医不可执滞,又必须专精。“昔秦越人过邯郸为带下医,过周即为耳目痹医,入秦又为小儿医。随俗变迁,医顾可以执滞乎哉?”他指出,从医能不能取得成就就看你精专与否,所谓“功之专不专,则道之至不至也”。
四是他对医学确有造诣。《丹台玉案·序》中说,“余延揽四方,辄难其人(恐见寻常医家者流多矣,盖多江湖骗子、庸医之类),今春有孙山人,对薇者,知余好道(恐平素与医者交流较多,为医界人等熟悉)”,“余倒屣延入,与语终日,超超元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超超:特别高超;玄:微妙;箸:通‘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不类寻常医家者流,非遇异人,必得异书”。他在翻阅书稿后说:“其书之大旨虽不出古人围范,而抉奥钩元,粗者精之,微者显之,存乎其人矣……是书也,为目凡几,诸法必备,参而伍之,惟人所由”,“特是不专,则不能精耳,不精其术而欲冀神化,不犹入郢(楚国国都城)而见㝠山(古北海山名),去之远矣!”
五是秋水公从医疗效可观。据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笃祜为秋水公写的墓志铭载:“太夫人年七十外矣,每感疾,进刀圭一匕立奏效。”杜氏分析其原因:“盖积诚侍养,于表里虚实所以致疾之由,或风寒或饮食,无不洞悉其原,故不待切脉检方书而奇验,指功十无失一。故太夫人康强十余年,先生白首,太夫人尚无恙。”另据魏象枢言:“闻公善养生家言素康强。”说明其确实达到了“自利利人”的目的。
医种既入土,条件适宜便茁壮成长,形成医脉。
(二)冯云骧与《内经知要》
2019年11月23日,在北京德宝秋季拍卖会古籍文献专场上,北京德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一套明刻冯云骧藏本(钤印:冯云骧印、讷生)的(明)李念莪辑的《内经知要》二卷,该书收《灵枢脏腑肢节应于面之图》一幅,文中有朱笔圈点,误字亦均用朱笔校改,天头有少量墨笔注释。
《内经知要》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的精华摘要本,在当时是比较好的一个中医《黄帝内经》科普版本,其将《黄帝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并加以注释。当时有张景岳的《类经》、薛雪的《医经原旨》等,李念莪辑的《内经知要》是当时选编比较好的一个,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另据藏印可知,此本为冯云骧旧藏,文中朱笔校改或为冯氏亲笔。冯云骧,冯如京之子,代州冯氏七世,顺治八年举人,十二年进士,历任国子监博士,授大同府教授,迁四川学政,进福建布政使等职。朱笔校改,可能为冯如京研习所留,也可能是冯云骧研习所遗。
此书无疑是从冯家翠滴楼流出的。退休后,秋水公“构小园,筑亭楼”。其所构小园名为“知园”,取“知止知足”之义;其所筑亭楼名“翠滴楼”,据载“聚书数千卷”。以前述冯如京的兴趣爱好,可推测数千卷书中是不乏医书的。
然从冯云骧现存世的著作中尚未发现其研习《黄帝内经》的心得文字,倒是在其《约斋文集》中发现了其研究《易经》《太玄经》《乐经》的一些心得,故而发现其养生修德更多是从“道”的层次来提高认知的。
如其在《约斋文集》“论乐第四”中提道:“钟磬以养行义而防淫佚,桐琴以通神明,合天地。瑟以窒欲,箫以格祖,笛以涤秽,鼓以动物,声音之作以淑世也……乐者乐也,节也。圣人察阴阳之变,因天地之声,昭性情之德,达物理之微。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物和,物和则天和,信顺以通神明,阳不噍杀而阴不惉滞,盖以宣道之用焉。夫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修身为制作之原,立德为声音之本,不徒斤斤在器数间也。”其将音乐作为修身养性、矫正身心之本。
而其在《约斋文集》“论乐第四”后的“修身第五”则更注重身心的修养。“锐一则达,锐丑(丑,众也)则福,锐利则恶”,此句源自杨雄的《太玄经》,说的是你只要专注做一件事就可以成功发达;你的进取能合众心,与大家的愿景契合,便会福禄无量;而如果你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就会自取其辱,引来祸患。
损益之说,在中医防病治病方面有重要的地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然而对“七损八益”之说,历代医家认识不同,见仁见智。
冯云骧对损益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对损益要辩证地看,“夫人之身盖有损之而得益,益之而得损,进之而得退,退之而得进者矣”。何以言之?其道理是这样的,“损才则益厥性,损欲则益厥情,损虑则益厥精,损之而得益也。声益则损厥耳,色益则损厥目,智益则损厥心,益之而得损也……故益者不能益,进者不能进,损者能益,退者能进。益者之益,譬彼酌注,满器而止;进者之进,譬彼驱驰,竭力而止,不可竭也”。他认为“能知损之为益,退之为进,庶可以修身,而锐丑锐一”。其所谓修身,可知不仅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心理的,也不只是法、术、器水平的,而是从道的高度论述的。
(三)冯晋台与《妇科采珍》
真正践行冯如京“良医”夙愿,彰显冯氏医脉的是第十世冯晋台。他约生于雍正十二年,卒于嘉庆十一年(1734—1806年),自幼潜心研究儒家之学,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精通医学、周易。冯氏随宦四十余年,历都下(京都的意思)、粤东、山左。其父为两广运同(从三品),其族兄冯晋祚为山东布政使(相当于今之省长),其三服族侄冯廷丞为湖北提刑按察使。晋台随任数省,南北奔驰,“自顾通显无由……求可以善身而淑世者,莫如岐黄”,遂弃儒从医。其潜心研究古代典籍,选择经验良方治疗各种病症,学验俱丰,医术超群,尤擅长妇产之术。
甘肃奉直大夫署甘肃宁州事侄冯裕定在《妇科采珍·序》中言:“先生于尝药之余,潜究扁鹊、仓公之遗意,而不泥其迹,已拔医林之帜……先生随任数省,益阅历于南北寒燠(热)之各异,五方嗜好之不同,洞悉病源,灼见癥结,若饮上池水,而智之圆,行之方,又其余事耳。由是当道巨公争以重聘延致之。”陕西省安定县知县陈瑺于序中言:“晋台冯公本世家子,为通儒,兼精于医,历游东南西朔,活人甚夥(多)……”由此可以看出,冯晋台医术之精湛。
冯氏年老定居长安(现陕西西安),悬壶著书,著有《妇科采珍》多卷,著书目的是治病救人。冯裕定在《妇科采珍·序》中评价晋台,“既而悔曰:‘医以济人为急,今吾奔走华膴,民间之颠连痛苦置若罔闻,非利人之道也。’嘉庆乙丑,适有陕西省梁氏妇胎产不下,妇亦遂毙。先生悯焉,著《妇科采珍》一卷,使世之观者皆得一目了然,是诚怀济世利人之真者欤?”冯氏自序曰:“爰究心医理、搜览群书、著作,选择经验良方,各种病症,莫不悉备。凡有诊视,多能参用合宜。三十余年,抄集成方,加以精采可得十余本,冀以济人……惟胎产一门,尤加要焉。但孕妇之强弱不同,得病之浅深互异,气候之冷暖难齐,临证者必须按脉详切,酌方调治,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乙丑季秋,西安梁氏孕已临月,一日夜不能下,诸医束手,比延余至,已气绝身冷,救治莫及,良可慨叹。因忆余昔年曾知胎产针法……倘有产妇生死顷刻之间,脉气未绝已绝之际,汤液不能下咽,心口尚温者,速依照图穴针刺,无论生死胎应手而下,此又回生之捷径也。”
冯氏七十二岁时,将调经、胎产等方面的临证经验加以总结,汇编成《妇科采珍》。历史上,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山西医家众多,但有医籍文案存世者却并不多见。
《妇科采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人们一直认为《妇科采珍》仅有抄本传世,并无印本流传。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穆俊霞、山西中医药研究院赵怀舟等人发现了此书的木刻本尚存人间,遂合众人之力将其出版。此书书前除有冯裕定序外,还有文林郎安定县知县陈瑺序及冯晋台自序,其后为目录,正文分为调经、胎前、临产、产后、胎产针灸图说及刺杂症十二井穴针法图说六部分,论述了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从调经、胎前、产后等诸多方面一一阐发,并依症设方159个。今人通过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妇科采珍》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冯氏临证用药以温性、甘性,归脾、肝、肾经及补益类药物为多,体现了冯氏用药比较平和,注重温煦气血、补益扶正,重视肝、脾、肾。在用药特点方面,冯氏重视温补、重视药物的炮制,剂型选择灵活多样。对《妇科采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冯氏临床治疗特点包括:①气血并治,各有侧重。②调理脾胃,药食并补。③重视针灸疗法。④辨别标本缓急。⑤强调三因制宜。
(四)载入史册的冯氏良医—冯雨农
到了冯氏十三世,冯氏又出了一位载入史册的良医—冯雨农。“公号辅臣,一号文园,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初一日,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月十三日,年六十六。”据光绪版《代州志》载:“公讳伟,字雨农。事母有孝声,兄游宦川蜀病殁,徒步往归其丧。精于医,求诊者常盈门,无贵贱一视之。岁疫施药于市,全活无算。”此评价虽言短,但其事迹却充分体现了家族孝、悌、仁、义的核心价值。“事母有孝声”,是说其不是一般的孝顺,而是声名远扬的孝顺,否则不会有“孝声”。说完孝,再说悌。《说文解字》言:“悌,善兄弟也。”具体表现在其“兄游宦川蜀病殁,徒步往归其丧”。自古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时交通极不便,其又是徒步,从晋东北代州至川蜀,艰辛可知,其信念可称坚毅!仁者爱人、仁和精诚是医者的核心价值观。“精于医,求诊者常盈门,无贵贱一视之”,可见其谨遵孙思邈《大医精诚》之训,传承冯氏优良美德,医不精,不会患者常盈门,“无贵贱一视之”,说明其宅心仁厚,不嫌贫爱富。义则体现在“岁疫施药于市,全活无算”,过去瘟疫流行是家常便饭,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也时有发生,乐善好施是冯家的优良家教、家风之一,相关的义行在冯氏家谱中屡见不鲜,可谓一脉传承。
冯氏从医者迭出,这与“善身而淑世者,莫如岐黄”(冯晋台语)的认知是密不可分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官、行医都是济世利人的美职。
(五)代冯是现代医界佼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代冯从医者更多了,其中也不乏佼佼者。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救死扶伤、屡建功勋的冯安惠,有德艺双馨的晋中名医冯玉春,有在平凡岗位做出突出贡献、走上领导岗位的冯召召、冯明,有努力传承冯氏妇科、被誉为“送子观音”,在妇产科医教研方面成绩突出的张文红等。同时,他们也培养了一大批传承者。代州冯氏妇科分别被确定为县、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上和当今的代冯从医者不少,这是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初心的践行,这是儒医、仁医、达医、廉医的家教所要求的。他们有的专攻妇科,成绩斐然;有的专攻内科,颇有建树……从而形成了与冯氏文化家族家风相应的代州冯氏医学流派,实现了善身而淑世的抱负,成就了自利利人之初衷。
代州冯氏十七世 冯明
壬寅秋于铭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