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药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
商品学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以及商品经济和贸易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商品学诞生之前,商品研究是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西方第一本包括商品学内容的商学书籍是阿拉伯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编著的《商业之美》(1175年出版)。此后,欧洲的商业中心意大利也出版了许多包括商品知识的商学书籍。例如,FR. B. 佩戈罗弟编著的《商品贸易指南》,书中详细论述了从意大利输入中国的商品及其性质、质量、品种规格、贸易方法等。1553年,意大利F. 波那费德教授首次在帕多瓦(Padua)大学开设了“生药学”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生药的名称、产地、分类、性质、成分、鉴别、用途和保管等知识。为便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他还于1594年创建了药材商品教研室。17世纪,在法国百科全书学者的影响下,J. 萨瓦里(1622-1690年)于1675年编著出版了《商业大全》,书中详细论述了纤维制品、染料等商品的产地、性能、包装、储存保管、销路方面的知识。
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18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将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出口工业品,从而扩大了原材料与工业商品的贸易。这就要求商人必须具有系统的商品知识,否则难以胜任贸易工作。因此,当时对商业教育提出了系统讲授商品知识的要求,以提高青年商人的业务素质。18世纪后期,在商人和学者的努力下,德国的大学和商业院校开始讲授商品学课程,并开展商品学研究。商品学一词就来自德文Warenkunde,译成英文为commod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在其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于1793~1800年编著出版了《商品学导论》。该书分为两册:第一册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方法、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二册主要叙述商品的产地、性能、用途、质量规格、分类、包装、鉴定、保管和主要市场等。贝克曼还在该书中指出了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任务:①研究商品的分类体系。②商品的鉴定和检验。③说明商品的产地、性质、使用和保养及最重要的市场。④阐述商品的制造方法和生产工艺。⑤阐明各商品品种的价格和质量。⑥介绍商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该书创立了商品学的学科体系,明确了商品学的研究内容,贝克曼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商品学体系被称为“贝克曼商品学”或“叙述论的商品学”。目前人们认为商品学产生于18世纪末,即是以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依据的。
商品学自19世纪起相继传入意大利、俄国、日本、中国,以及西欧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商品学教育和研究也不断深入、广泛。1902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商品学由德国传入各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角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称为技术论商品学;另一个是从社会科学、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适销品种和经营质量相关的问题,称为经济论商品学。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的“商”和“品”两重性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感到,真正的商品学应该由研究“商”为主的经济型商品学与研究“品”为主的技术型商品学融合而成。于是,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商品学开始步入技术型与经济型相互交融的现代商品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