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肇始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围绕着实践这一核心概念,国内学术界开辟出了马克思的人学理论、马克思的价值哲学向度。在这一过程中,讨论的重点集中于人的主体性、价值本质、人的发展等问题,内在于这些核心问题中需要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国外心理学关于需要的研究也被传入国内,尤其是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些研究都为推进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三个核心方面依然没有得到普遍共识。毋宁说在需要与人的本质、需要在价值哲学中的地位、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处于瓶颈状态。

首先,学界关于马克思的经典论断“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通过对这些讨论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需要与人的本质、本性之间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需要是一种人性,但不是人的本质。”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20.这种观点认为应该对人性进行科学划分,系统概括出人性的三个层次,即属性、人性、人的本质这三个层次。需要是一种人性,但不是人的根本本质。这种观点还指出了人性(德语natur)与人的本质(德语wesen)虽然相互联系但是也相互区别,美中不足之处没有从词源上对两者进行细致研究。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人的本质、本性,乃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而不断产生和不断满足的人的需要。”唐凯麟.重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的再认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2):5.这种观点没有对人的本质概念与人性概念进行区分,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可以通约的。与此观点相近的一种观点从三个方面对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进行论证——即“需要是人的本质的原发性根据”“人的需要是区分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洪波.需要、消费与人的本质:基于马克思哲学视角的分析[J].河北学刊,2010(2):223-224.。第三种观点是从人的三重生命存在视角对人的本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人的自然需要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自然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社会需要产生并体现着人的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与发展,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则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精神文化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34.第四种观点认为,理解“需要即人的本性”这一论断应该从“人和他的需要都处于永恒的自我生成之途中”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社会科学,1998(5):31.。这种观点把需要与人都从生成论的视角进行解读。

第二个方面,由于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关于人的本质的精确定义,在不同文本中又存在不同的表述,如何理解需要概念在马克思不同表述之间的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赵家祥认为“事实上,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个界定,从某种特定的角度来看,在内涵上比前两个界定更深刻,在外延上比前两个界定要宽泛,它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定的原因,在不少方面超越了前两个界定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24-25.。赵家祥是从四个方面即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人的需要受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来论证需要是人的本质。

武步成、邢力婵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人的一般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具体本质);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反映人的本质)”武步成,邢力婵.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一文的质疑:与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商榷[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但是并非局限于人的生物特征。马克思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人形而上学式的界定,而是把人的生成放在历史领域。真正的人的生成只能是在人的历史发展之中,并且在一定历史的发展阶段,真正的人才会实现自身。对马克思生成论的漠视,是导致目前学界在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上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本书就将重点在这一思路下,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面,人的本质或者本性问题与需要的异化之间的联系问题,这一方面相对上述两个方面受到关注比较少,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李文阁认为“需要的异化‘源于’或者同时是人的生成性活动的异化,异化的需要也是在异化活动中呈现出来的”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社会科学,1998(5):32.。需要的异化表现为动物化、贫乏化、病态化与大众化四个方面。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了“需要和劳动的异化根本是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即私有制”同①:32.。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生产力的‘低下’才是异化和私有制的最终秘密”李文阁.需要的平面化及其消除:马克思关于需要异化的理论[J].求是,1998(2):17.。朱志勇对异化需要或需要的异化进行了概括,认为主要分为:需要的粗陋化、需要的物化以及需要的工具化朱志勇.“人的需要”与需要异化:马克思《巴黎手稿》需要理论探析[J].河北学刊,2008(8):31.。刘秀萍则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异化、人的对象的异化,使得人的需要也发生异化,呈现出诸多虚幻的矛盾。”刘秀萍.私有财产关系的起源、表现及其社会后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3):135.这些矛盾包括别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的矛盾、需要的精致化与粗陋化的矛盾、对货币的需要与对产品的需要的矛盾。赵长太认为需要的异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目的与手段的颠倒、质与量的颠倒以及贫困”赵长太.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161.

其次,国内学术界围绕需要在价值哲学中的地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用于本科生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科书中对哲学上的价值做出了如下定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9.价值的客观性问题根据需要概念来界定,“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它的构成因素——主体及其社会需要和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客观的,亦即它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7.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满足需要论是西方价值哲学中一种重要的主观主义价值论”王玉樑.评价值哲学中的满足需要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65.。因此,国内学者所持的满足需要论“实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价值论的观点”同②:67.。针对这种批评,李德顺认为“人、主体固然有主观,但其本质的、主导的方面即‘社会存在’,却是客观的。所以我们才能够用‘主体的客观性’‘需要的客观性’来说明价值的客观性”李德顺.“满足需要”有何错:答王玉樑同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140.

需要的合理性问题是以满足需要论定义的价值哲学的第二个方面。王玉樑认为“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也是片面的”同②:73.。由于需要的性质而完全否定满足需要论,与此观点相反,袁贵仁认为“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需要,由此也就决定了价值也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价值,又有负价值”袁贵仁.关于价值与需要关系的再思考[J].人文杂志,1991(2):17.。这样对于何种需要为正价值,何种需要为负价值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李德顺认为“对主体的生存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或能够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即为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9.

国内价值哲学中以满足需要论为主导,目前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这种理论依据的核心文本是马克思早期的一段话,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这就引申出了早期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概念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的分割状态。本书尝试从生成论的视角对需要概念深入分析,从而尝试消除马克思价值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分裂状态。

最后,学术界关于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如果对问题进行细化,这里面又会涉及需要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需要与生产之间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功能。第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决定生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马克思的文本找到的理论根据是“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从这一文本出发,有学者得出结论说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原动力,是人的发展的力量源杨鲜兰.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哲学研究,2011(5):17-18.。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是相互作用的,并且,社会生产对人的需要起决定作用”兰泽明.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J].天府新论,1996(1):56.。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运动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是其他社会矛盾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需要陈志尚,张维祥.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J].人文杂志,1998(1):25.,生产创造出新的需要。只有生产才是人的需要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人的需要并非凭空想象的,而是在具体社会情况下产生的,由社会生产决定的。只有在一定社会联系、社会关系中社会生产才有可能。因此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赵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人的需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44.。第四种观点,认为“只有把对实践的理解与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意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揭示实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真正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郭艳君.论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5(1):8.

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但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方向与人的需要关系则很少研究。一般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在人的需要作用下产生的,因此人的需要就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这样说过于笼统了,没有对人的需要本身进行确认,首先面临的问题将是如果马克思没有形而上学式的抽象人的概念,人的规范性如何界定。其次在资本的作用下社会同样能产生出人的需要,马克思区分了社会需要与真正社会需要的概念,这个区分还没有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使得对马克思社会需要理论的讨论处于瓶颈阶段。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①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②国内外学术界对需要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与人的本质或本性的关系,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国外学者更重视需要异化与激进需要、需要与自由实现问题,国内学者更多重视需要在价值哲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③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需要在马克思思想整体中的作用问题。在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就是处理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因此存在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之争,需要在马克思整体思想之中是否发生变化,以及马克思对需要理论的利用是否发生变化问题几乎没有给予很好的回答。

第二,在对马克思人的学说解读中,抽象人本主义者认为马克思预设了一个超验的人存在,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应该是实证科学,不存在一个抽象的人。人的需要既可以解读为唯物主义的现实需要,也可以认为应然的形而上学式的人的需要,这里缺少对马克思的生成论的人的解读,而这一解读能够克服前述两者的缺点,更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第三,马克思终生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劳动的异化、需要的异化。马克思最早发现需要的异化形式——自我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分离导致了人的异化,这一层意蕴已经受到学术界重视。但是,资本主义对人丰富性需要的实现的积极作用却很少受到重视,正是这一缺陷使得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解存在偏差。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运行自身的规律,以及代替资本主义的出路,甚至对未来社会形式的构想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都基于需要理论。学界在这一方面的讨论相对不足。

因此,本书将立足于生成论的思路,把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定位于人的生成历史过程。这样,不仅发现了人的本真面向,而且能给道德价值判断奠定基础。最后将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社会发展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发展,而是本身的发展,这种发展虽然也会发生异化,但是历史发展的目的将是真正人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