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汉字的组成要素有三:一形,二音,三义。从传统角度看,汉字追求形美,音悦,义深,且能传达最精妙的思想和情感,使精神和心灵皆感到愉快。较之汉语,第一要素字形于印欧语系不甚倚重,因为其书写体仅限于字母形式和书写风格的变化,而汉语的每个字都有严格准确的形式,若不遵此法书写,往往会出错。其余两个要素在所有语言中的作用基本相同。
许慎曾在书中给出周代讲授汉语的六原则(即六书),其定义和阐释如下:
(一)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二)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三)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四)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㧑”。
(五)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六)假借(10):“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应当注意,以上术语的英文翻译与汉语的原意虽相近,实则不同,亦不可能相同。自17世纪以来,欧洲学者一直在研究汉语,对此类术语的翻译略有差异。然而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因为源头是同一的。
简括言之,若以柏拉图式的纯理性观汉字之“意”,则所有汉字皆入乎“会意”;或可说所有汉字都是“指事”字,因为任何汉字皆表达一定的意思,遂有所指示。此处不宜深究哲学和语源学问题,可留出余地以待进一步修正,因为术语常常是陈旧和模糊的,而东西方语言的构造又差异悬殊。(11)
首先,不妨从字面上看六书的分类。通常认为,指事先于象形,主要是因其字形简单。然而以人类学角度观之,最早形成之文字必然是象形。因为图形皆是以不同角度对自然之物的摹绘,或复杂,或简略。其次是指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所指和被指有了更进一步的区分。儿童常涂涂画画,却并无具体所指。象形与指事合二为一——所造之字多数为会意字。符号也是文字,但从语源学看又有所区别。符号通常很简洁,具有象征意义,是复杂字的组成部分。上述三类字已可构成大量词汇,但仍不胜所需,必须创出新的文字来。于是,又取三类文字之读音,以各种复杂叠加的方式与不同的字形结合,于是形声字产生了,并占据汉字总数的十分之九。至此,造字方法乃止。通常认为,音在形之后,故形声字被列为第三类,然而如严格遵循文字发展的脉络,则应排第四。此外,由汉字之用法又生出两类:转注(第五),用以引介新思想,以及假借(第六),用以完善字音变化。至此,汉语得以克服词汇不足和使用不便。
六书各自独立存在,然在某种程度上又彼此关联,通过搭配,复合的独体字不断增加,我们发现
指事之外,还有
象形并指事,
会意并指事(12);
形声之外,还有
形声并指事;
象形之外,还有
形声并象形(象声),
会意并象形,以及
会意并形声并象形;
会意当中,还有
形声并会意。
六书的前四类十分明晰,下文将分类论述并给出范例。但对第五类文字,学者仍存有争议。最早由许慎给出的定义十分含糊,所举的两个例字“考”和“老”,皆表示“年老的”,而无进一步阐释。“转注”在英文中没有对等的词,姑且译作“transmisive”。此术语为复合词,由两个字组成:“转”表“转变”;“注”表“流水”或“以水注入”。然而何以为“类”?又何以为一汇“(部)首”呢?此“(部)首”即是许慎词典中所谓的“(部)首”吗?周代人怎么会使用一千年后字典中才出现的部首呢?要之,“相受”究竟何指呢?
有一种解释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它将部首分为两类:一是以声音归类,一是以字义归类。此外又出现一组“互体别声转注”和“互体别义转注”。该学说显然缺少依据,又与后来的“俗体字”相混淆,使得谜团愈加费解。郑樵(1104—1162)甚为推举此法,尽管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百科全书编撰者。
另一种解释将转注之“相受”释为“互训”。古代词典《尔雅》有言,同一含义能以40字表之,谓之“转注”。由此,异义同字为“假借”,异字同义为“转注”。换言之,“转注”即同义字。此说较为合理,且具有独创性,然其缺点是,两字若互为同义词,则可理解为“互训”,而不必另立一类。而从构词法看,许多同义词都不能归入一汇(部)首。况且,多义词之间若只有某一含义可互训,又该如何把他们归入一汇“(部)首”呢?这好比是两个或几个多边形,碰巧有一边互相吻合,却很难归入一类。如若将《尔雅》仅仅作为解释“转述”的专著,那么许多“假借字”也当归入“转注”,如此,这两类汉字就无从区别了。然而这正是戴震(1723(13)—1777)创出的理论。
还有一说以前者为基础而略有修改,认为“转注”仅限于字义(而不考虑字形和字音),且只有字义可以转化。此说采用的部类和部首都与许慎的相同。先设一字为部首,如“老”,则其他表示“老”的字皆归入其下。此说似乎更切合实际,是由著名语音学家江声(1721—1799)提出的。
对于第五和第六类汉字,在此略微展开讨论,下文将不再赘述。推而可知,在许慎生活的汉代,六书之本义已经陈旧,并有所删改,故许慎的释义或有偏差。朱骏声(上文提及)对此有一简单的解释: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换言之:一个字的本义有所引申,而另成他义,而不是将几个字强作一义而归为同义词,即谓之“转注”。“假借”与本义无关,皆因读音类似而借用。同义异字,即“转注”;同音异字而取一义,即“假借”。换言之,“转注”是字根相同,本义相同,经“转变”或“转化”而表另一义,然字形不变。“假借”是字根不同,本义不同,未经“转化”而替代其他汉字,然字音不变。正是由“假借”出发,今人可对古代语音系统进行研究,因假借是将多个同音或近音字作一字使用。“转注”是字形不变,字义有所引申——故曰“转化”,可能是一些无形之字,而省去创造新字之力。后来,所谓的俗体字,即不遵循六书原则的汉字,逐渐被取代。
此说澄清了古时的诸多困惑,然亦不必作为定论。现代学者章太炎(1869—1936),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和语音学家,亦是大汉学家,给出另一理论,认为六书的最后两类仍属“造字”范畴。在“转化”和引申过程中用头韵和叠韵创出新字,即为“转注”。随着汉字数量的增多,人们用同音近义字相互替代,以限制新字的创造,此为“假借”。该理论不甚完善,因其会无限制地扩大这两个术语的范畴,使语言中各种突发或自然的增长、变化、形成以及重塑,遂变得相当的任意和随机,从而与事实不符。即便第五类文字可用此说解释,第六类文字却不然,这在章氏自己的释义中是很明显的。
在许慎的字典中,第五类给出的例字甚少,第六类的相对较多。下文将推演出几条假借的规则:
(a)同音字而借用,或曰,同音异体字而互借。
(b)同韵而借用,或由单音节字之元音或双元音相同而借用。
(c)押头韵或首辅音相同而借用——此规则最为费解。
(d)由合并而借用,或根据读音将两字合二为一。
大体而言,对古汉语须有较丰富的知识,或者至少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汉字,方能对六书最后两类文字有较清晰的了解。故下文只择六书中前四类文字分别说明,对第五类文字偶尔也稍作阐述。
总之,上文所述之理论以及下文所举之例字皆为汉语之基础,没有这些知识便不可能了解这门语言。唯有掌握此基础知识,方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汉语的学习方法一直是科学的,而此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
后续各章将列举各类汉字。每组汉字之首为现代印刷体,用于各种印刷品——如报纸、期刊、书籍等。其次是小篆体,本章多有论述。其三为现代书写体。第四,每个汉字皆标注汉语注音符号,及其拉丁化转写,并给出简要的英文释义。
有的汉字给出了不同的古代书体,上可追溯至中华文明之初,下至约公元前3世纪中叶。部分汉字参考了学者闵寓五的《六书通》(撰于1661年,出版于1720年)。其中某些汉字或以古体,或以大篆体书写,还有同一汉字兼有多种书体的情况。另有一些所谓的“生僻字”则取自其古体。上述各种书体列于汉字下方,以a,b,c等编号。书中所收字体,来源包括古代青铜器、竹简、古文献(如《老子》)、印章等,不一而足,或有利于展现汉字演化,或显示出汉字演变的可能性抑或历史发展。一个汉字可能有10种、20种甚至更多古体;本书仅择其最能呈现演变之可能性者收录。释义存疑或来源不详的古体字,均未收录。汉代印章上的古体,亦未收录,因之虽非完全臆造,但极可能是以艺术之名而出自当时人的想象。每个汉字的编号,仅为检索方便,别无深意。
(1)见本书第114页(II. 4)。
(2)见本书第117页(II. 9)。
(3)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德国著名汉学家,他发现“Yes”表示为一条未折断的线,而“No”表示为一条折断的线,并认为古汉字与三角图形(trigram)有关,此结论的依据何在,笔者不得而知。—Vide I Ging, Diederichs Taschenausgabe, S.11, 18. Book of Changes, trl. by C. F. Baynes, Ldn, ed., 1951, pp. xxix, xxx, xxxviii, xxxix.
(4)今通常以公元前1600至前1046年为殷代。——编者注
(5)今多认为周代始于公元前1046年。——编者注
(6)今通常以公元前221至前206年为秦代。——编者注
(7)这两种字体刻于印章之上,沿用至今。
(8)汉宣帝在位时间始于公元前73年。——编者注
(9)在英译本Šatapatha-Brahmana前言中,作者从词源学角度将汉字“宿” (表“停歇”),解释为“一间能住一百人的房子”。该解释的出处不得而知。“宿”字的古体与现代体不同,其下半部分仅表声,是“夙”字的古体形式,可参见许慎《说文解字》。亦可参见《经义述闻》十九下。而“宿”的右下部表示“一个人”睡在一张“垫子”上,是一种现代解释。参见本书“拓片3”第13项。
(10)“假借”的英文术语在原文中是“borrowed word”,或许应该是“loan word”,一般指从其他语言借用的“外来语”。但此处是指同一语言内部的假借。
(11)现在,学者对于某些汉字如何归类仍存在分歧,但对于六书的定义是一致认可的。
(12)本文将此类文字归入会意字。
(13)戴震生于1724年。——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