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地不仁(5)
玉熙宫内,一片死寂。【1】
严嵩缓缓走在殿中,二十年了,他第一次觉得这条路竟然如此漫长,一眼望不到尽头。
黄锦带着他来到嘉靖打坐的密室,跨过门槛前,他甚至还迟疑了一下。
黄锦轻叹了一声,低声道。
“路都走到这儿了,哪有回去的道理,阁老,还是往前走吧……”
严嵩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枯瘦的手来,有些恳求的目光看着黄锦。
“烦劳公公搭把手,搀一下吧。”
黄锦眸中飞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咱家还要去看万岁爷的丹药,爱莫能助啊……阁老,您自己走吧。”
严嵩眼中短暂失神一瞬,缓缓收了手,佝偻着苍老的身躯,一步一踱地往里面走去。
老人呼吸急促,已经不再掩饰内心的惊恐,看着眼前重重轻纱围住的高台之上,一人的背影若隐若现。
那人连背影都透着无尽的恼怒,抓起身边的铜磬,咚咚地胡乱敲着,响彻天际。
铜磬在道家文化里是一件重要的法器,道家认为,铜磬敲击的声音能够使人内心平静,可帷幔内的人愤怒地胡乱敲着,非但没有使内心平静下来,反而是越来越愤怒。
严嵩艰难地跪下,沙哑的语气,恐惧而怯懦。
“罪臣严嵩,叩见皇上万岁……皇上万福金安……”
“安?”
嘉靖哼的一声。
“你们安就行了!朕一个孤家寡人,岂敢让你们这些经天纬地的国之栋梁们挂心!”
严嵩惶恐应道:“皇上这话,当真让罪臣无容身之地了……”
“你无容身之地?”
嘉靖手臂猛地一震,手中敲击铜磬的磬锤随手就丢了出来,在地上发出了咚的一声,吓得严嵩差点儿从地上跳了起来。
嘉靖神情狰狞,歇斯底里怒吼道。
“分明是你让朕无容身之地!现在反倒来怪朕了!”
严嵩吓得头都不敢抬了,浑身颤抖着。
“千错万错,都是罪臣和严世蕃的过错,是罪臣督察不力,严世蕃督办不力,如今严世蕃已经领着工部所有官员,跪在午门外谢罪,恳请皇上能够稍息龙怒,莫要因为罪臣等的过失,而伤及圣体也……”
严嵩说着,鼻头一抽,竟趴在地上抽泣起来。
这招术严嵩已经用了二十年,基本上所有的文官都会这一绝技,可唯独只有严嵩用了,才能对自带免疫的嘉靖管用。
只要严嵩一哭,嘉靖绝对心软。
这次也不例外。
“行了!”
嘉靖口气和缓了些。
“这件事也不能全怪你,主要是底下那些人的过失。朕已经派人去查了,你就不必管了。”
“是……”
一听“查”字,严嵩下意识打了一个激灵,但随即又放下心来,说道。
“启奏皇上,罪臣严世蕃,已脱帽请罪,请求革职三级。”
“革职就不必了。从他开始,三品以上,罚一年俸禄,六品以上,罚半年俸禄,余下罚三月俸禄。”
严嵩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窃喜。
“是。皇上圣仁天慈,老臣替工部官员,叩谢皇上如天之德。”
“只是万寿宫不能就这么结了。”
“是。”
严嵩早有对策,此刻急忙说道。
“户部尚能拨出二百万来,足够万寿宫重新修缮使用。”
“东南地方怎么办?”
严嵩说道:“老臣已经与赵贞吉商议过,天下事大莫大过皇帝之事,皇上操劳半生,唯求一二栖身之所,做臣子的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君上,相信底下的百姓也能谅解的。赵贞吉说应天府库尚有藩银,足以以工代赈,江西湖北收成颇好,也可从那里借粮。”
“能保证粮食都是新鲜的么?”
“顺流而下,昼夜便至。且如今气候尚冷,不易变质,皇上放心。”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
嘉靖没有评价严嵩的策略,反而破感慨地说了这一句。
严嵩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嘉靖到底是在说自己,还是在想念早就死在自己手上的,前任内阁首辅,夏言。
他眸总拂过一丝寒光,低着头,只装作没听见。
嘉靖沉吟半晌,才幽幽说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廷和的那个儿子杨慎,人虽然混账【2】,却颇有几分诗才。这首临江仙,朕时常诵读,感触颇深啊……严阁老,你说呢?”
严嵩定了定神,小心翼翼说道。
“回皇上,杨慎之才,在天下人之上,连老臣也略有耳闻,这首词老臣也曾读过,确实颇有苍凉之感,可见此人自经过皇上一番磨练之后,确实少了许多锐气。”
嘉靖冷冷一笑。
“他爹的手腕,他半分也没有学到。杨廷和三朝元老,最后都败在了朕的手上【3】,何况于他乎!朕虽气他忤逆,却也爱他的才干,可惜啊,死的太早了。其实在朕这里,不怕你出身低贱,也不怕你之前犯过错,只要肯上进,肯改过,懂得规矩,朕就能用他。关键是懂得规矩!”
最后一句话,嘉靖刻意说得很重。
似乎是最后一次警告严嵩,不要让东南出事。
可惜权欲熏心的严阁老,已然听不进去了。
嘉靖眸色一凛,知道严嵩还是没听进去,冷冷说了句退下。
严嵩心里长呼了口气,庆幸自己又熬过去了一关,急忙爬起身来,缓缓离开。
嘉靖目光阴森,自言自语,语气幽幽。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哪有人能当一辈子常青树呢……”
……
殿门外,徐阶和袁炜依旧长跪不起。
见严嵩脸色苍白地从里面走出来,二人一同抬头,心里那块石头也总算落下了。
严嵩一个眼神告诉他们皇帝没有深究,随后一手拍着一人的肩膀,说道。
“走吧,去午门,告诫这群臣子……”
注
【1】《明史·世宗本纪》:“辛亥,万寿宫灾。”
【2】《明史·杨慎传》:“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
【3】《明史·杨廷和传》:“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