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城:美国锈带兴衰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需要抉择的是什么?

本书追踪了一个转型之弧,在这个转型中,匹兹堡的工人阶级经历了社会再生产的危机,并重组了自身。本书的叙述从20世纪中期封闭的工厂和家庭向外延伸到社区和公共机构。随着焦点的扩大,本书从战后福利国家受保障的世界内部向外拓展;同时,叙述也是从以白人为主的、工会化的钢铁产业工人开始,而在以非裔美国人为主的低工资医院工人那里结束。对工人阶级构成变化的把握,要求我们去探索这些社会群体之间真实的历史联系。相应地,这又需要一种历史的方法:一方面考虑公司和机构的结构变迁,这些通过传统的档案研究就能完成;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毛孔中去。不去探究亲密关系的经验,就不可能把握对照护的需要或者照护工作的产出;在这里,这种亲密关系领域是与更宏大的社会后果相联系的。劳动可能由情感甚至爱激发出来,但仍可能同时是剥削性的甚至强制性的。〔50〕

在本研究中,我常常依赖能获得的车间记录,以及已经进行且已被存档的社会工作研究和访谈记录。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城市,一个多世纪以来,匹兹堡已经成为大量社会研究的对象,尽管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白领工人的经验上——对于这种档案记录上的不均衡,我也只能部分地加以纠正。〔51〕我自己也做了一系列访谈,尤其针对医疗照护工人,特别是非裔美国人,以便补充本研究后半段的档案不足。有些受访者分享的生活故事涉及其本人未受访的朋友和家人的经验;另一些人面临被雇主报复的风险。出于这些原因,除了已经进入公共记录或者已经退休的人,所有受访者的姓名都被进行了更换。

本书努力贴近照护提供的时间节奏与这些节奏之间的互动。照护服务是在特定时间中发生并经历时间而完成的。通过照护,我们得以习惯生命历程中的时间路径,无论这种时间路径如何被制度化。照护抚养儿童;维系个体与亲属关系;安抚进入老龄阶段的人们;管理疾病、残疾与不幸;指导我们面对死亡。不管是对照护的需要还是照护的提供,只有在与社会性建构起来的、并不均匀的生命时段相联系时,才能得到理解。〔52〕

医疗照护这个行业,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资源都是别处少见的,它已经过度扩张,演变成对经济进行社会干预的一张大网。由于其叠床架屋的激励模式和碎片化的组织结构,医疗服务采取了矛盾的、有悖常情的形式。尽管对病人既不人性化又包含剥削,这个行业仍继续代表了对社会再生产进行公共和半公共支持的一种主要形式,引诱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依赖它获得某种奇怪的、退化的保障。尽管政策制定者总是在努力控制其成本,医疗照护仍然是社会支出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一个通过运作这种关联(11)而蓬勃兴旺的巨大产业。换言之,这个行业的增长代表了资本主义内部的一种悖论性的、私营的社会化过程,同时还依靠战后福利国家的遗产在这个巨型行业中保持利润和就业。这个行业在以它维生的支持者中寻求政治支持,这里的维生一开始是比喻性的,意思是靠这个行业赚钱的人,最后变成字面上的意义,即靠这些照护维持生命的老人。〔53〕

当那一拨从公私混合的福利国家中最受益的人变老了之后,也就是说,当钢铁工人退休并且不是被人顶替的时候,战后时期建立的“内部人-外部人”区分机制,就越来越多地体现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性的维度。受到保障的老年群体越来越站到政治上反对未受保障的年轻人的位置上,这些年轻人不仅作为公民被排斥于最高等级的社会支持之外,还作为工人不得不以低工资为这些年老者提供服务。这很容易导致代际间的战争。〔54〕

但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照护经济也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新场所。照护工人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而且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展开与医疗照护系统的乖张机制之间的斗争——这些机制既压低工资,又增加工作压力,过度工作。但到目前为止,照护工人在集体行动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关键问题是他们动员更广泛政治支持的能力有限,因为哪怕是私营部门的医疗照护行业,在很多方面也是国家委托的工具,具有多重的公共意义。最近这些年,照护工人们已经阐明了他们与患者、社区之间是利益共同体关系,患者既得到这个行业的保障,也受到它的剥削。这样,照护工人已经最大化了他们的力量。〔55〕

由此,我们需要在两种事态之间进行选择:一种是老一辈为照护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年轻一辈作为照护工人得到的工资之间的零和博弈所带来的代际冲突政治;另一种则是照护工人、照护对象以及他们所属的社区三者之间的团结。创造了医疗照护行业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代际冲突的机制,但与此同时也创生出可能超越这种机制、刷新美国阶级政治的力量——以为所有人提供保障和照护为基础。由此,本书的最后一个意义就在于围绕照护提供来重新组织工人阶级,创造出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照护。在一个更民主和平等的社会里,我们都将得到照护,同时我们都将参与到对他人的照护中去。〔56〕本书讲述了我们如何已经开始向那个方向前进的故事。这是一个我们没有选择进入,却被撞进去的转型。它的发生是非故意的、不均衡和不规则的,最重要的,还是不公正的;但它已经发生。我们要做的是纠正它,并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 作者应该指的是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和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国内的相关政治斗争。——译者注(凡以此星号标注的均为译者注,后不再一一注明)

(2) 大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指的是使用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流水线式生产,其工人从事流水线作业,按传统的观点不属于拥有高超技能的熟练工,而传统的工会组织具有一定手工业工匠行会色彩,因而这部分工人处在传统的工会组织之外。

(3) 在大萧条以前,美国大体上是一个联邦制的司法国家,行政力量较弱,经过新政和二战,行政体系尤其是联邦政府的功能和权力大大增强,故作者称其为“新诞生的行政国家”。

(4) 即只关注自己成员的狭隘经济利益,完全不考虑更广泛的工人阶级的共同利益的倾向。

(5) 附加福利(fringe benefit),指除了工资之外的员工福利,如企业年金、带薪休假等。

(6) 美国政府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的医疗保险。美国至今未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其医保大体格局为,在职职工由行业工会出面通过集体谈判与私人保险公司合作建立行业性医保,其实质是商业性团体险;退休老人参加政府组织的医疗保险(Medicare),低收入群体享受医疗补助(Medicaid),参见本书边页码137。关于美国医保体系更详细的介绍,可参考知乎条目“美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具体是什么样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05298/answer/2374058069。

(7) 指冷战军费支出扩大了对钢铁业、制造业等核心工业部门的需求,烫平了经济周期对它们的影响。

(8) 作者的意思可能是指:本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应该是不同的,包括要不要进入工厂工作,何时进入工厂工作,要不要结婚,何时结婚等,但集体保障使产业工人阶级的生命历程划一了。

(9) 指工人阶级集中在国家和城市的特定区域,详见本书第四章。

(10)“向贫困宣战”“伟大的社会”都是美国第36任总统林登·约翰逊1964年提出的施政口号;“年轻的领主”运动,则是20世纪60年代末起源于芝加哥街头帮派的全国性运动,致力于在社区中推动政治、社会与文化变革。

(11) 作者所指应该是社会再生产的公共职能与私人运营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