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文明的碎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很高兴“博物馆极简史系列”之二和大家见面了。

五年前,我在《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中,用十二件文物讲述了一部中国历史。这本小书收到了读者和市场不错的反馈,让我在之后的几年里有机会围绕这个主题做了六十余场讲座、分享,和数以万计的读者进行了线下、线上的交流。

在这些分享活动中,我逐渐意识到,让博物馆内外的观众“看懂”文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大观众来到博物馆里,信心满满地要将这些中国文化的精华全部装进头脑,可往往除了拍摄网红文物打卡照片,几乎很难再有别的收获,更别说将文物记入心里了。因为博物馆里的那些藏品,从材质到类别实在太多,有的连名称都充满了生僻字。看得懂的文物是少数,看不懂的文物还是大多数。

如何让观众有所收获,又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这样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好在经过这几年的讲座锻炼,我已经逐步摸索出一套文物讲解的“速成”教程。

中国古人创造的各种文物,虽然跨越数千年,造型、主题看似千差万别,但它们其实有着某种特征极为鲜明的共同点。这一共同点在我头脑中盘桓许久,酝酿经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大家了。毕竟,我就是在与读者、观众的交流中不断收获这些的。这也让我意识到,是时候该写作一本新书了。

本书在保持与前作结构一致性的同时,将推陈出新,积极做出改变。因为自前作出版以来,读者朋友们既表示了对“极简”风格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作品的小小不满:内容太短了、图片太少了、文物太局限了,怎么都围绕江南……

在此,我要向提出宝贵建议的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说得都对。

为了让新书既符合大家对“速成”的期待,又能满足大家对知识的渴望,本书针对上述问题,认真回应,在内容、主题、文物和图片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具体提升如下:

第一,本书延续了前作十二件文物讲历史的基本格局,同样选择了十二件(类)文物来讲述中国艺术史。每章分为六节,第一节讲述与文物有关的故事;第二节完成对该文物的现象学描述;第三节进入历史空间,将物质文化与时代脉络融为一体;第四节从更高的维度尝试对该文物进行结构分析;第五节展开艺术品与艺术史的对话;最后一节则揭示文物作为时代表征所具有的文化隐喻。

第二,这一写作格局其实反映了本书全新的写作思路:从文物出发,将艺术史、物质文化史、社会史、思想史、人类学糅合于一体。比方说,如果将十二个篇章的第一节单独抽出,这十二则故事便可组成一部极简中国“戏剧”文化史。而将其余小节分类辑出,可分别在文物、社会、物质文化、艺术和思想等不同方面获得独特的极简史体验。这便让我们有机会一同探究中国古人所创造的无比璀璨、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品的背后因素。同时,通过对这些古代文物的融贯理解,完成另外两个隐藏主题的揭示。

第三,本书共收入近二百张高清文物图片,几乎覆盖了青铜、陶瓷、书画、工艺以及建筑等各个博物馆收藏门类。再配上我的独家叙述,相信可以满足大多数文物爱好者的期待。

第四,在漫漫仙气的笼罩下,人类学依然构成了本书的内核,但也“藏”得更深。这有助于我们跃出一瓶一壶的文物世界,开始一种对中国古代宇宙图景的探索。

第五,本书不会再围绕江南了,这一次,我们就在江南。

最后,会有哪些文物参与到我们的探访过程,实现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全面解读呢?从中国古人留下的无数造物中,我特意挑选了(自认为)最天差地别、覆盖面最广的十二件(类)文物,来完成这项任务。其中既有博物馆里从来不缺的青铜器、陶器、瓷器、帛画、砖画等常见文物,也有香炉、铜镜、赏石、文玩等特色文物;熟悉我写作风格的读者还会发现,里面甚至包括了皇家/私家园林、各地戏台/戏楼之类不可移动文物。它们可以是汉武帝未央宫中的鎏金铜熏炉,也可以是东汉摇钱树上的西王母造像;可以是宋徽宗华阳宫里的一块太湖奇石,也可以是清代紫禁城内的一座戏楼。如此众多的文物是如何统一到一个主题之中的?它们究竟有着怎样令人恍然大悟的共同点?希望读完本书可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那么,长话短说,请各位立即戴上这副透视中国古代艺术的3D眼镜。透过这副眼镜,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不再是静止不动、沉默不语的。中国古人发明的虚拟现实技术,将用魔法打开一扇无比奇妙的变形之门,邀你一同进入一个瑰丽奇谲的神山天堂。

202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