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论管理(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没有刻意去纠正什么或弥补什么,没有掩饰自己的偏见或企图让自己显得比1962年夏天时更具真知灼见。

这本日记是我于1962年夏天应非线性系统公司(Non-Linear Systems,NLS)总裁安德鲁·凯(Andrew Kay)之邀,以调研者的身份在该公司考察期间写下的。

本来我去那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或目的,但那里发生的一切让我很感兴趣,其原因在日记中有清晰记载。

但是,这本日记的内容绝不是针对这家公司进行的研究—这家公司的运作展示出一种对我而言崭新的理论和研究体系,促使我开始思考并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

以前,我从未接触过工业和管理心理学,因此,当我第一次读到由德鲁克和麦格雷戈撰写的,在非线性系统公司被当作“教科书”的那些著作[1]时,普通心理学的广泛适用性让我大受震撼。我逐渐明白安德鲁·凯到底想做什么,然后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社会心理学这一迷人的新领域的信息资料。

这些年来,我总是习惯在日记中与自己交流,边写边思考,思考内容有时是自由联想和即兴发挥,有时是整理以往的随笔或纲要。但这本日记不是像往常那样以手写方式记录的,而是对着录音机以口述方式记录的,因为当时我有幸得到几位非常优秀的秘书,他们几乎在听录音带内容的同时就能用打字机把它们打出来。这种情形对于一名教授来说实属罕见,而且这也是日记中出现相当数量打字稿的部分原因。

这些笔记全被收进一本油印书里,除纠正了一些打字或语法错误外,没有进行过编辑、增删或其他方面的更改。此次出版时虽进行了进一步整理,但也只是把那些零零散散的同类记录归纳起来,删去不当词语,澄清意义模糊的语句,加入参考资料,并对某些措辞进行修饰,使其听起来不至于像私人密谈而已。除此之外,我没有刻意去纠正什么或弥补什么,没有掩饰自己的偏见或企图让自己显得比1962年夏天时更具真知灼见,也没有进行太多的增删。这是因为那样做与出版此日记的意图是完全相违背的。

这本日记的内容应当被看作一名理论心理学家在初次接触某一新领域的知识,并意识到该领域的知识架构对其所关注的各种理论研究意义重大(反之亦然)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和原始反应。我从其他一些类似经验中体会到这样一点,即新手有时会发现一些被行家忽略的事情,只要他不怕犯错误或让人觉得幼稚。

我在书后附上了完整的参考文献,包括重印本、翻译作品等,这么做是为了方便自己和读者在需要时查阅。文章中括号里的数字是指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相应编号。

本书中追求完美与规范的思想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有也会为众人所不齿,因为它不属于被认可、接受的知识范畴,更不属于科学范畴。科学,即使是社会和人文科学,应该是不受价值观约束的,虽然我一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95)[2]。不论怎样,这本日记是我对一直努力研究的规范或理想社会心理学所做的一次总结反思。我杜撰了“优心”(Eupsychia)一词(81),并将它定义为由1000名已臻于自我实现之境的人在能遮风蔽雨又与世隔绝的某个小岛上共同塑造出来的文化(57,79,81)。与古典乌托邦或其他虚无的幻想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优心”理论探讨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如:人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社会能容忍怎样的人性?社会的本性能容忍怎样的社会?既然已经知道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就应该能据此推断人际关系及组织形式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它们原则上是以“更高”境界的人性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喜欢,或许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为“蓝图”,或美其名曰“未来史”,当然,也可以借用新生词“塑造文化”来描述它。但我更喜欢“优心”一词,因为它只涉及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或改进机会,而不谈论确定性、预见性、必然性、必要过程、完善性或对未来的信心预测等问题。我很清楚人类有可能灭绝,但也可能灭绝,因此,考虑乃至憧憬一下未来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而在快速实现自动化的年代,这甚至是一项必要工作。

不过,“优心”一词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它可以代表“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或“健康方向”;可以指为支持或鼓励这种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采取这些行动的人可以是心理医生,也可以是教师);可以指更有助于达到健康状态的精神或社会条件;甚至可以指一种理想境界,即治疗、教育或工作的长远目标。

这本日记[3]是从1962年开始写的,非线性系统公司当时正在设法渡过激烈竞争带来的市场萎缩而导致的其产品需求下降的难关。但我的日记描述的并不仅仅是这家公司的状况,所以我不必对日记中阐述的那些原理进行更改。值得重申的是,我在本日记中再三强调的一点—这些原理主要适用于条件良好的环境,而非条件恶劣的环境。在人的各种动机中,发展动机与防御动机(即心理平衡、安全需求、痛苦与失落感的舒缓等)之间存在着一种抗衡关系。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会更灵活与现实,或者说,他们能根据环境需要将发展动机转变为防御动机。据此可以得出一项有趣的推论:对于组织而言,健康的组织也应该能灵活地从适应良好环境的工作状态转入适应恶劣环境的工作状态。我觉得这种情形确实是存在的,非线性系统公司恰好处于这种状态中。当然,这一结论仍有待研究证实。


[1] P. 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 Row,1954). D. McGregor,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Inc.,1960).

[2] 括号中的数字是指相应文献在参考文献中的序号。——译者注

[3] Summer Notes on Social Psychology of Industry and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