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从认知到行动的商业创新路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随势而动:宏大进程中的新变化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21世纪的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而对于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是首要目标。比起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口转变进程,企业更迫切需要知道的是最近5~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发生哪些新变化。

老龄化程度由轻转中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人口老龄化分为轻度老龄化、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和超重度老龄化。轻度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但低于14%;中度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但低于20%;重度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但低于40%;超重度老龄化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40%。

这些不同程度的指标,是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老龄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当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时,即进入中度老龄化后,文化、社会等领域就会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

近两年,关于中国已进入重度老龄化或深度老龄化的说法不绝于耳。实际上,我国刚刚进入中度老龄化。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00年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7.0%;2005年突破1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7.70%;2016年超过1.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80%;2021年年底突破2亿人,达到20 05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4.20%。[7]

从2000年进入轻度老龄化到2021年转入中度老龄化,我国仅用了21年时间。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用了130年,挪威用了92年,意大利用了61年,美国用了70年,日本用了24年。不过,我国也不是用时最短的国家,新加坡只用了17年,韩国用了18年。[8]

从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和占比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于1970年突破0.5亿人;1991年超过1亿人;1999年达到1.31亿人,占总人口的10.3%;2013年达到2亿人,占比14.90%[9]。2023年底达到2.97亿,占比超过20%;[10]预计在2033年左右突破4亿,占比超过30%。

2053年左右,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人,相当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总人口的90%,比届时发达国家老龄人口总和还要多约6700万人,约占届时亚洲老龄人口的二分之一、全球老龄人口的四分之一。2070年前,我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1]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但好消息是“低龄群体”在老龄人口中占比超过八成。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各年龄段的人数及所占比例为,60~69岁有14740万人,占比55.83%;70~79岁有8082万人,占比30.61%;80岁及以上有3580万人,占比13.56%。[12]70岁以下老龄人口占比超过一半,80岁以下老龄人口占比86.44%,这意味着我国还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实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以及调整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制度。

老龄化速度由快转急

1999~2021年是我国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在此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从1.31亿人增至2.67亿人,增加了约1.36亿人,年均净增加6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约十分之一(10.3%)增至近五分之一(18.9%),增加了8.6个百分点,年增长率从0.2%快速增长至0.7%。65岁及以上人口从8687万人增至2亿人,增加了约1.13亿人,年均净增加5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6.9%增至14.2%,增加了7.3个百分点,年增长率从0.1%快速增长至0.7%。[13]

而从2022年起,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由快速转为急速,进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最剧烈的阶段。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年增长首次突破12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0.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增长数量最高和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1963~197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最多的10年。在这10年里,我国共出生2.73亿人,相当于“00后”的1.67倍、“10后”的1.84倍。

随着这批人进入60岁,我国将迎来第二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年净增加数量和年增长率都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的2倍以上。60岁及以上人口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增长1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从近五分之一急速蹿升至接近三分之一。

人口增长由正转负

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自2012年后就一直以年净增量递减的方式继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连创新低,总人口规模的增幅和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全国人口增长仅48万人,这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人口零增长区间。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仅956万人,出生率为6.77‰;全国总人口减少85万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零增长,理论上是指出生人数加迁入人数正好等于死亡人数加迁出人数。当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存在时,就形成了静止人口,这种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人口状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零增长都只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期,它是人口增长由正转负的一个必经过程。

不过,考虑到新冠疫情对生育的挤压效应,特别是2024年恰逢龙年,我国很可能打破近年来持续的生育颓势,出现一波生育反弹。


☉拓展阅读

龙年带动亚洲生育高峰

龙年在中国农历中被视为吉祥的年份,因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帝王的象征。很多中国人潜意识里认为,如果宝宝出生在龙年,就会拥有帝王般的勇气、智慧,甚至可以为全家带来好运。除了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相信在龙年产子会交好运。

以往的每个龙年都会掀起生育高峰。以2000年为例,中国香港地区新生婴儿达到54 134人,比上一年增加了5.6%;新加坡新生儿数量也超出其他年份逾10%。


但是,根据以往灾害事件与生育率波动的关系及相关历史经验,可以推测在这波反弹后,我国仍将回到持续低生育率的大势之中,并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养育由“养小”转为“养老”

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传统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劳动年龄人口居于中间,占大多数;少儿人口和老龄人口居于两端,少儿人口始终多于老龄人口。随着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多,少儿人口持续减少,老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比开始逐渐趋近于少儿人口。

2018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4 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0~15岁少儿人口为24 860万人,占总人口的17.8%。这是老龄人口首次超过少儿人口,比预期的2022年提前了4年。这也意味着,我国开始从以“养小”为主的传统社会向以“养老”为主的老龄社会转型。到2035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少儿人口数量2倍以上。[14]至此,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从传统年轻社会的“金字塔形”转变为老龄社会的“倒梯形”。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迎来第一波养老照护浪潮。“80后”的父母多为“60后”,从2020年起,这些人也将陆续进入60岁及以上的老龄期。随后,“90后”“00后”的父母也将步入老龄期。由此,我们将全面进入一个“家家有老人”的时代。特别是当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进入70岁及以上的中高龄期时,“4-2-1”结构的家庭将快速增加,家庭对养老照护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