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咨询:企业咨询顾问必备实践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

完成,完整,完美

完成这本书的翻译,我大概花了比作者写这本书还要长的时间吧?我常常这样笑自己。

收到彼得·布洛克授权重译《完美咨询》第3版的邮件已经是2018年的事,而我因为忙于组织发展的全职工作而迟迟没有动笔。2021年初,我结束全职工作后回到“完美咨询”培训师社群,觉得自己终于有时间完成这件未竟事宜了,却又因为各种新的日程而翻翻停停,进展十分缓慢。直到2022年初,收到彼得的助理发来的《完美咨询》第4版出版计划的邮件,我才终于“慢”马扬鞭,给自己制订了进度计划。然而,断断续续,修修补补,我还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终于完成。

拖沓数年,因为忙,是真的,因为不容易,也是真的。更加重要的是,我自己对“完美咨询”真信、真做吗?

我在2013年初次阅读《完美咨询》第3版时,就立即“坠入情网”了。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彼得·布洛克在书中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如何在组织系统中有效开展工作,或者说,如何在组织中活出自己的力量,提供了极富洞察力的阐述和大道至简的路径与方法。

而“坠入情网”的甜蜜往往伴随着面对现实的苦涩。彼得·布洛克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有时似乎显得过于“激进”或“不切实际”。例如,在第一次和客户会谈时一开始就要“坦呈自我”,在会议中要向客户“表达顾问的需要”,要“命名(指出)客户抵触的行为”,访谈、分析和反馈问题时要深入“客户的自身因素”层面,等等。

过去几年,在工作坊中,每当我和我的搭档王展程老师向学员介绍这些方法时,总会听到一些担心或怀疑的声音,“如果我很真实,客户会不会因为我的弱点而不信任我?”“如果我说出了客户的抵触行为,但客户还是不愿意说出他的顾虑,那怎么办?”“客户职位比我高,我怎么可能去分析他的自身因素呢?!”“这些理念很美好,但它们适合中国本土文化吗?”……

的确,“完美咨询”的很多理念和方法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幸运的是,在我经历十年组织内外部实践与反思后,在我一次又一次惊喜地遇见那些远比我更早就开始实践“完美咨询”的同道后,在我最近几年和广州火花咨询公司连续举办多场培训与案例辅导、由此有机会密集地与各行各业的咨询实践者切磋交流后,我对于翻译这部经典著作有了越来越强的信心,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也在我的眼前显得越来越清晰和生动起来。

最后,回到这个既吸引眼球又饱受争议的名称本身——“完美咨询”。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想要为它“正名”的愿望,那就是此“完美”(flawless,没有瑕疵)并非彼“完美”(perfect,尽善尽美),尽管这两个英文单词在词义上十分接近。

此“完美”并不是在承诺一种尽善尽美的结果,例如,客户一定会对我们敞开心扉,一定会欣然采纳我们的专业建议,项目一定会按我们的计划完美推进,最后一定能圆满达成所有目标,等等。

此“完美”只是要我们去遵循一些原则、结构和流程,去“完成”我们作为顾问在每一个阶段应完成的重要之事,把更真实和“完整”的自己带入我们与客户的每一次互动中,从而与客户建立一种更为“完整”的关系,一种更多基于人性力量的关系,而非基于对角色或权威的欲望或恐惧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让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客户对其组织系统的知识得到充分的相互传导与融合,让双方的优势和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让我们与客户的合作抵达一个最佳可能的目的地。

不过,也许本来也无需“正名”,因为无论采用什么名称,那本来也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已。

那就让我期待吧,期待与你在探索和实践“完美咨询”的道路上相遇。

梅红于上海崇明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