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爱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摘自《尚书·五子之歌》
释义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治国须以人为本。只有根基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民者,万世之本也。
——摘自西汉·贾谊 《新书·大政》
释义
人民群众是千秋万代基业的根本。失去了人民群众,一切都无从谈起。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摘自《尚书·大禹谟》
释义
君王的德行在于施行清明的政治,而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使民众安居乐业。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摘自《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
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所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意指统治者只有和人民同甘共苦,才能在治国安邦上取得成功。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摘自秦·吕不韦 《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
释义
做事情,一定要先考察百姓的心意,然后再去施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摘自《礼记·礼运》
释义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把品德高尚、有能力的人选拔出来,管理公共事务;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幼年丧父母者、老而无子者、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及时婚配。人们憎恶将财货抛弃在地上的行为,却不是要独自享有;憎恶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且不为自己谋私利。这样,就不会有人兴兵作乱、盗窃财物,户门就不用关上了,这就是理想社会。这是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描述,是对政治和社会道德所能发展到的崇高境界的认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泛论训》
释义
治理国家有常法,但根本原则就是要利民;政令教化有常规,但有令必行是上策。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效仿古制不可;如果事情周密稳妥,就不必非遵循旧法。治国者应当“法与时变,礼与俗化”,以期“利于民”。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摘自东汉·班固 《汉书·鲍宣传》
释义
掌握治理天下大权的人,应当把天下人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只有想天下人之所想,急天下人之所急,爱民、惠民、为民,得天下人之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摘自《左传·哀公元年》
释义
国家兴盛的时候,君主把百姓当作受伤的人一样照顾,这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国家衰亡的时候,君主把百姓看作草芥,这是国家和百姓的灾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摘自战国·屈原 《离骚》
释义
我掩面流泪,长长地叹息,为人民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困苦而感到悲伤。
不耻身之贱,而愧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而忧百姓之穷。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修务训》
释义
不因自己身份低贱而感到耻辱,而因道义没有施行而感到耻辱;不因生命短暂而忧愁,而因百姓的穷困而忧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摘自唐·李绅 《悯农》
释义
正午时分,头顶着炎炎烈日的农民正在为禾苗除草,颗颗汗珠不断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里。又有谁知道这盘中的美餐,每一粒都凝结着农民的辛苦!该诗写出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摘自北宋·张俞 《蚕妇》释义
全身上下穿着绫罗绸缎的人,却不是养蚕织衣的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摘自《孟子·尽心上》
释义
把爱家人扩展到爱民众,把爱民众扩展到爱惜万物。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摘自《孟子·离娄上》
释义
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就获得了天下;获得百姓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了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也有方法,百姓所希望的,替他们积聚起来,百姓所厌恶的,不要加到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摘自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释义
国家以人民作为根本,也是为人民而建立的。执政的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百姓做事,这样才能获得民心。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自唐·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
释义
作为君主,心中首先要有百姓,如果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供养自身,就如同割下大腿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却死了。
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
——摘自清·钱泳 《履园丛话·水利》
释义
天下的事情,凡是对人民有利的,就要加强其根本,深挖其源头;凡是对人民不利的,就要拔掉其根本,堵塞其源头。
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
——摘自明·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释义
蠲(juān):免除、减免。积逋:累欠的税负。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而要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就必须知民之苦,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摘自《战国策·齐五·苏秦说齐闵王》
释义
那些善于治国理政的人,一定会顺从人民的心意。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摘自宋·苏辙 《上皇帝书》
释义
清除百姓的祸患,要像对待自己的“腹心之疾”那样坚决除之。民之疾苦,为国之要事。只有悉心察民之苦,实实在在解民之忧,才能得百姓之心。
人为国本,食为民命。
——摘自唐·李延寿 《南史·郭祖深传》
释义
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粮食是人民的命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荀子·哀公》
释义
君主就像是船,百姓就像是水,水能够承载着船前行,也能够使船倾覆。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摘自唐·吴兢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释义
君主犹如船,百姓犹如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将船掀翻。你不久就要做君主了,要常怀对百姓的敬畏之心,努力为百姓做事。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
——摘自西晋·陈寿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释义
有道之君,用和平康乐使得人民快乐;无道昏君,用和平康乐使自己快乐。使得百姓快乐的君主,自己的快乐便会长久;只想使自己快乐的君主,还没有得到快乐便会灭亡。
平日诚以治民,而民信之,则凡有事于民,无不应矣。
——摘自清·金缨 《格言联璧·从政》
释义
平时以真心诚意治理百姓,百姓就信任他,那么只要国家有事需要百姓做,百姓没有不响应的。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摘自西汉·桓宽 《盐铁论·后刑》
释义
锄去一株有害的杂草,禾苗就会成长;惩罚一个为非作歹的恶人,万民就会喜悦。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摘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释义
国家将要兴旺,就会听取人民的意见;国家将要灭亡,就只会听信神灵的安排。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摘自《管子·治国》
释义
大凡治国的根本原则,都是必须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
——摘自《韩非子·心度》
释义
圣人治理百姓,把法度作为衡量事情的根本,不放纵百姓的欲望,而是希望能够给百姓带来长远的利益。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摘自《孟子·尽心上》
释义
好的政令,能够使人民畏服;好的教育,能够使人民喜爱。好的政令能获得人民的财物,好的教育能够得到民心。
能通其变而措于民,圣人之事业也。
——摘自北宋·张载 《横渠易说·系辞上》
释义
能通变而实施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就是圣人的事业。
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摘自《孟子·离娄上》
释义
夏桀和商纣之所以会失去天下,那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百姓;失去了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摘自《老子》第四十九章
释义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总是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此言意在告诫统治者,国家的一切决策均应从民意出发。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摘自《左传·襄公十年》
释义
众人的愤怒是不可以触犯的,一人的欲望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此言反映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说明犯了众怒,政权就无法维持稳定,专权独裁是会导致灭亡的。
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摘自宋·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释义
家家富裕,人人丰足,天下就会安定太平。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摘自《论语·颜渊》
释义
自古以来,人们都难免一死;如果人民不相信国家,国家便很难有立足之地。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
——摘自《礼记·哀公问》
释义
政治,就是要端正。君主言行端正,民众也会跟着言行端正。说明君主是一国的表率,要严于律己。
民各有心,勿壅惟口。
——摘自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释义
老百姓都有判断是非的良知,不要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
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
——摘自秦·吕不韦 《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
释义
能够在失去民众拥护的情况下而建立功名的人,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强调任何人要想建功立业,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说明民心向背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之大。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摘自《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释义
阻止人们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河流一旦堵塞而决堤,必定祸及很多人。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其通畅;治理民众的人,要让人民畅所欲言。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释义
不讲信义,就不能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支持,就不能使国家巩固。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摘自西晋·陈寿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释义
治国要以老百姓为基础,老百姓以穿衣吃饭为根本。此语强调治国者必须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此治国理念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善为政者,必重民力。
——摘自北宋·程颢、程颐 《二程粹言·论政》
释义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会十分注重人民的力量。
牧心者,牧天下。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释义
善于把握、顺从民心的人,可以把握天下。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摘自《周易·谦卦》
释义
勤劳而又谦逊亲和的君子,能够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敬服。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摘自《老子》第六十六章
释义
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敬重;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摘自东汉·班固 《汉书·文帝纪》
释义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
——摘自《国语·周语上》
释义
在所有的公事中,最重要的就是致力于农业,不要为求财利役使百姓而妨害农事。此言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摘自唐·吴兢 《贞观政要》
释义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随从侍奉的大臣们说:“树林广袤就有飞鸟栖息,水域深广就有鱼儿游弋,多施仁义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知道害怕而躲避灾害,却不知道施行仁义,灾害就不会产生。仁义之道,要时刻牢记在心里,不断地将仁义的政令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这就好比用饮食来滋养身体,要让肚子经常吃饱,才能够维持生命。”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泛论训》
释义
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而使百姓受益是最根本的;政治教化有一定的途径,而政令畅通是最关键的。
君子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济人,故动辄成功。
——摘自清·金缨 《格言联璧·勤政类》
释义
君子当官做事,不计较事情的难易,其志向只在于帮助百姓,因此往往能获得成功。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摘自《钱氏家训》
释义
做官之人对百姓多一分关心,百姓就可得到十分的好处;做官之人能多吃一点苦,百姓就能得到数不尽的恩惠。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摘自《礼记·哀公问》
释义
古人治理国家,会将爱护人民作为第一要务。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
——摘自明·庄元臣 《叔苴子·外篇》
释义
君主一定要先亲近人民,然后人民才归附他;君主一定是先背叛人民,然后人民才背叛他。
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摘自秦·吕不韦 《吕氏春秋·爱类》
释义
身为君主者,如能够将百姓的事情当作主要事务去处理,那么整个天下就都会归附他。说明君主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对民心的归附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问善御者莫如马,问善治者莫如民。
——摘自西汉·刘向 《说苑·谈丛》
释义
想要了解善于驾车的人,不如去问马;想要了解善于治国的人,不如去问百姓。
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
——摘自唐·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
释义
自古以来,有道之君都是将人民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因此,君主住在华美的楼阁中,便要想到使百姓也能够有安身之所。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摘自《管子·君臣上》
释义
听取人民的意见,只听取个别人的意见是愚蠢的;全面综合地听取意见,才是圣明的。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摘自东晋·葛洪 《抱朴子·务正》
释义
汇集众人的力量,即便万钧重的东西也能够举起来;将人们的智慧汇集起来,把各项事业做好也不难。
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摘自战国·商鞅 《商君书·去强》
释义
百姓不逃离耕种,野外没有荒草,国家就会富有;国家富有,自然就会强大。
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矣。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释义
如果不解除眼前的忧患,也许还会引起意外的变故。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财力是百姓的核心。核心受到伤害,根本也就会受到伤害;根本受到伤害,枝干也就会倾倒枯槁。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摘自明·顾炎武 《日知录》
释义
要将天下的权力,交给天下百姓,而不是皇帝一人独断。
养心者不寒其足,为国者不劳其人。
——摘自唐·武则天 《臣轨·利人章》
释义
修养自己心性的人不会使自己的脚受寒,治理国家的人不会使百姓太过劳苦。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摘自西汉·刘向 《说苑·尊贤》
释义
为政之道有三个要点:一是要顺应人民的意愿;二是要选择贤德之人;三是要顺从时势。
天下者非ー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摘自秦·吕不韦 《吕氏春秋·贵公》
释义
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百姓的天下。
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摘自唐·吴兢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释义
每当我吃饭的时候,便想起农民耕种的艰辛;每当我穿衣的时候,就想起纺布织衣的辛苦。
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摘自战国·商鞅 《商君书·画策》
释义
能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百姓;能战胜强大敌人的人,一定要先能战胜敌方的百姓。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摘自东汉·王充 《论衡·书解篇》
释义
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中的人最清楚;政策的好坏,老百姓最清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摘自《论语·季氏》
释义
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财富均匀就没有所谓的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社会因此安定,国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释义
船顺乎水的规律才能浮起,否则就会沉没;君主能顺从人民的意愿才能地位巩固,否则处境就会危险。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
你知道农民耕种的辛苦,就会有饭吃了。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摘自《尚书·周书·酒诰》
释义
人不要只是以水为镜子,而应当以民众为镜子。
身居民上,操得为之权,必须做有益生民之事。
——摘自《官经》
释义
地位在百姓之上,掌握着治国安邦大权的人,必须要做有益于百姓的事。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摘自梁·沈约 《宋书·江夷传》
释义
治国的方法,是给人以食物不如给人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饰之以文。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摘自《尚书·周官》
释义
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佩服。
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
——摘自西汉·韩婴 《韩诗外传》
释义
如果水太过浑浊,水中便缺少氧气,鱼便会将嘴露出水面;政令如果太过苛刻,人民便会无法承受,容易发生叛乱。
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
施行仁政的君主,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是无人可敌的。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修务训》
释义
能够做到公正没有偏私的人,说一句话便能够使得人民齐心团结。
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摘自《管子·轻重甲》
释义
一个农夫不去耕种,便可能有人挨饿;一个妇女不去织布,便可能有人挨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摘自《老子》第七十四章
释义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人聚则强,人散则厄。
——摘自清·魏源 《默觚·治篇》
释义
民众团结,国家就会强大;人民离心离德,国家就会衰弱。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摘自《六韬·武韬·发启》
释义
有利于人民的,人民就会欢迎;有害于人民的,人民就会拒绝。
善也吾行,不善吾避。
——摘自唐·韩愈 《子产不毁乡校颂》
释义
好的我就施行,不好的我就避开。指执政者对于民众的批评要虚心接受,民众认为好的就继续施行,民众认为不好的就尽快改变。
治无成局,以为治者为准,能以爱人之实心,发为爱人之实政,则生人而当谓之仁。
——摘自宋·吕本中 《官箴》
释义
治理政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以为官者的实践经验为准则。能够心怀爱民之心,施行爱民的政策,使得人民安定生活,这便是仁政。
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不待刑罚而民致死。
——摘自战国·商鞅 《商君书·农战》
释义
君主掌握了统治天下的要领,所以还没有等到君主施行赏罚,民众便亲附他;还没有等到君主封爵加禄,民众便从事农战;还没有等君主施行刑罚,民众便拼命效力了。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摘自西汉·司马迁 《史记·李斯列传》
释义
泰山那样高大是因为不拒绝土石;大海那样深广是因为不择细流;君主不推却百姓,亲民爱民,所以能够成就其明德。
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释义
管理财政,常把养活老百姓作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治理国家,最主要的是把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支配钱财。
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同天下之乐者飨天下之福。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释义
除去天下祸害的人,就能够享受到天下的利益;能够与天下人共同享受快乐的人,就能够与天下人共同享受福分。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传》
释义
身体力行教导百姓,百姓就会接受教化;若仅流于言论,说一套做一套,百姓不仅不会接受教化,反而会生出是非。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摘自《老子》第三十九章
释义
尊贵的人应当以贫贱的人为根本;身处高位的人,要以地位低的人为基础。君主应以百姓为基础。
惠虽不能周于人,而心当常存于厚。
——摘自明·薛瑄 《从政录》
释义
即使恩惠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也要始终保持关怀民众的心。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摘自《荀子·王霸》
释义
治理国家的君主,得到百姓出力耕种的就富足,得到百姓拼死作战的就强大,得到百姓称赞颂扬的就荣耀。
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摘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释义
贤明的君主,是自己吃饱了还能知道有百姓在挨饿,自己穿暖了还能知道有百姓在挨冻,自己安逸了还能知道有百姓在劳苦。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
——摘自西汉·韩婴 《韩诗外传》
释义
善于驾驭马车的人,会爱惜自己的马匹;善于射箭的人,会爱惜自己的弓箭;善于治国的君主是不会忘了自己的臣民的。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摘自《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释义
上天对人并没有亲疏远近之分,只会帮助有德行的人;人民的心中没有固定的君主,只会拥护有仁爱之心的人。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摘自《墨子·兼爱中》
释义
有仁德的人办事,一定是以增进万民的利益、除去万民的祸患为己任,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
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
——摘自战国·商鞅 《商君书·农战》
释义
国家摒弃空谈,民风就会淳朴;民风淳朴,人们就不会放纵。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摘自《大学》
释义
仁德的人会将自身的财物都用在百姓身上,以赢得美誉;不仁德的人会用权力为自己聚敛财富。
利归众人,何事不成;利归一己,如石投水。
——摘自明·方汝浩 《禅真后史》
释义
利益归于人民大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利益只归自己一个人,就如同投石于水,毫无用处。
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不以集事为急,而以方便为上。
——摘自宋·吕本中 《官箴》
释义
善于处理事情的人,不会把聪明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尽心尽力放在第一位;不会把事成有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有利于百姓放在第一位。强调处事、干事的态度,与政德、操守紧密相关。
惟其爱,故智无不及。
——摘自宋·吕本中 《官箴》
释义
只要有爱,就会有无穷的智慧。若爱民如子,就不害怕他的才智不够。
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君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
——摘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释义
预防百姓的言论,就如同预防洪水一样。大水冲破了堤坝,肯定会伤害很多人,君主也没有办法挽救。还不如开一个小口子,慢慢地将水放出,以疏导为主。
人心安则念善,苦则怨叛。
——摘自西晋·陈寿 《三国志·吴书·华核传》
释义
人心安定,就会一心向善而不会想着为非作歹;反之,人心不安,怨声载道,就会萌发怨恨与叛逆之心。此语强调解决民生问题是安定民心的关键,而安定民心又是引导百姓弃恶向善的关键。
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
——摘自《左传·桓公二年》
释义
命名用来表示道义,道义可以产生礼仪,礼仪可以体现政治,政治可以用来正民。
贵人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矣。
——摘自《礼记·坊记》
释义
重视人才而轻视俸禄,这样人民就会变得谦让;重视技能而轻贱车马,人民就会兴起学技艺的风气。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摘自《鬼谷子·捭阖》
释义
纵观历史,可以知道圣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是以芸芸众生为先的。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
释义
一年后,道路上别人遗失的财物没人拾取,人民也不会妄求,国家变得强盛,诸侯国都会心生畏惧。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摘自《礼记·缁衣》
释义
在下位的人跟着上位的人做事,不是服从于上位的人发号施令,而是信服其实际行动。处于上位的人喜欢什么东西,在下位的人就会更加喜欢。因此,上位之人的言行不可不慎重,因为他们是民众的表率。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
——摘自五代·冯道 《荣枯鉴·闻达》
释义
老百姓喜欢道德高尚刚直不阿的人,可上层领导反而把谄媚的顺从者当作忠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