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杰传世金言家训精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意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摘自《孟子·告子下》

释义

成大事者,无不遭受过大磨难。经历越苦,内心越强大,智慧越深厚,能力越突出,事情才会越兴旺。所以我们应学会“动心忍性”,修身自律,有容乃大,有忍乃有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摘自北宋·张载 《西铭》

释义

要在世上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摘自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

释义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尽管你是一个强者,但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夸耀自己。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摘自西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

释义

得志成功便有喜悦之色,不可不有所警惕。指得志成功更应谨慎,切不可得意忘形,不然就可能祸生患至。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摘自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释义

能被人称为英雄的人,都是怀有远大的志向,胸中蕴藏着精良的计谋,具有容纳宇宙万物的胸怀,吞并天地的志气的人。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摘自西汉·司马迁 《报任安书》

释义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越、坚韧、奋发向上而不平常的人才被人称道。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于是写了《离骚》;左丘明失明之后,著成《国语》;孙膑被挖去膝盖骨,才写成《兵法》;吕不韦被贬谪蜀地,有了流传后世的《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贤之人抒发愤慨而写作的。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摘自《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

禹婚后四天即外出,连续八年为治理洪水而奔走,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下。此语赞扬禹具有大公无私的献身精神和奋发坚毅的品格,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治理洪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摘自唐·王勃 《滕王阁序》

释义

年老时意志当更加强壮,哪能因年老而改变自己内心的坚守?处境艰难更应该坚强,不能放弃远大的理想和高洁的志向。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摘自西汉·司马迁 《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

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这是古代社会对当局者不满的人民的心声,非常具有反抗精神,这是思想的解放,更是社会底层积蓄已久的力量的迸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摘自西汉·司马迁 《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

低飞只求温饱的燕雀怎知鸿鹄的志向呢?意指胸无大志的平凡人不理解英雄人物的志向。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摘自宋·汪洙 《神童诗》

释义

王侯将相并不是天生的,有志气的男子汉应发愤图强。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摘自《增广贤文》

释义

许多豪门权贵子弟沦落至贫困潦倒,多少贫寒之家却出了显贵的人物。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摘自明·陈继儒 《小窗幽记》

释义

一个人面对困难有百折不挠的刚毅之心,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办法应对。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摘自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魏志》

释义

心怀仁道的人不会因为时势的兴衰而改变自己的气节,重义气的人不会因为国家存亡而改变自己的忠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摘自《孟子·告子下》

释义

人在忧思祸患中成长,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摘自东汉·班固 《汉书·武帝纪》

释义

此语出自元封五年(前106)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元光年间(前134—前129),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汉武帝对这句话颇为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自诩为“常人所异”的帝王,其一生所用多为“非常之人”,所做多为“非常之事”,所成多为“非常之功”。故《汉书》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而在这一连串的“非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汉武盛世这个“非常之世”。

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

——摘自宋·欧阳修 《勉刘申》

释义

努力奋斗,决心有所建树,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摘自宋·胡宏 《知言·文王》

释义

行为举止谨慎,就能使意志坚定;言语谨慎,则能使品德高尚。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摘自《荀子·大略》

释义

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不惧严寒;不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此语告诉我们,人和事物都要经过严峻考验,才能显出原形,露出真正的面目。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摘自明·吕坤 《呻吟语》

释义

使自己的心志纯净专一,还有什么样的义理不能领悟?树立崇高的理想,不断奋发进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

——摘自南北朝·傅昭 《处世悬镜》

释义

自视甚高的人处境危险,自我膨胀、自以为是的人势单力孤,自满骄傲的人肯定会招致失败。

人情警于抑而放于顺,肆于誉而敕于毁。君子宁抑而济,毋顺而溺;宁毁而周,毋誉而缺。

——摘自南北朝·傅昭 《处世悬镜》

释义

人一般都是在遭受压抑痛苦的时候开始反省和警觉自己的行为,而在顺境下就开始放纵自己;听到外面的喝彩声而开始恣肆放纵,被人申斥的时候开始反省。君子都是宁可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以获得转机,也不要在顺境中成为温水青蛙;宁可在遭受诋毁时改正缺点,而不在获得荣誉后失去为人的一些优点。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位不宜显,过显则危。

——摘自南北朝·傅昭 《处世悬镜》

释义

随时保持内里充沛而不至于水满则溢,君子为此常常殚精竭虑,不敢随便造次;官爵禄位不应该过于尊崇,太过则有一定的风险。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怀利器者危。

——摘自明·张居正 《权谋残卷·避祸》

释义

胸怀匡扶天下之志的人,应该韬光养晦;牙齿坚硬却最先失去,舌头柔软却一直保留到死。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心无法预测,知道别人心思的人往往处境危险。所以,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平日便要思考祸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在事情萌芽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避开它,这是最大的智慧。平常人对祸事想躲也躲不掉,唯独有智慧的人可以发现祸患到来前的征兆,心里明白却藏而不露,然后可以保全自己。君主和臣子各自安于本位,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所以《周易》说,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利器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所以怀有利器的人处境就危险。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摘自清·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

凭借耍小聪明、玩弄阴谋诡计的人为人处事看起来聪明,最后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摘自清·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

对世事都能看得透彻,这都是学问;能通达人情世故,这就是文章。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无论是面对荣耀还是屈辱都波澜不惊,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

阐明人生看淡荣辱,看轻得失,则自在洒脱。生死荣辱就如同花开花落,坦然面对,人生才能安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摘自唐·李白 《上李邕》

释义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神鸟大鹏起飞、下落之时的浩荡景象,更表现了诗人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摘自唐·王昌龄 《从军行》

释义

《从军行》抒写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抱负。句意为在荒凉的沙漠里,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未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摘自宋·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释义

我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心中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却还想着为国家保卫边疆。表明了诗人投身疆场、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摘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

孔子说:“有志向的士人,不会因贪图生存去损害仁义,只会牺牲自我而成就仁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摘自三国·曹操 《龟虽寿》

释义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到了晚年,奋发进取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摘自《荀子·修身》

释义

即使路程很近,不走也不能到达目的地;即使事情很小,不做也不可能完成。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

大丈夫树立志向,处境困难时更应坚定不移,年老时应更加坚毅、雄壮。后常形容一个人能经得起考验,越是条件不好,越是年老,越有雄心壮志。

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摘自西汉·桓宽 《盐铁论·复古》

释义

房屋栋梁上的燕雀,不会知道天地的高远;浅井中的青蛙,也不会知道江海的广大。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赵典传》

释义

有志做一番事业的大丈夫,应像雄鹰一样奋发向上,展翅高飞,怎么能像雌鸡孵小鸡一样伏在地里?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摘自宋·苏轼 《留侯论》

释义

古代所说的豪杰之人,一定具有超过常人的节操和度量。一般人被侮辱,一定会拔出剑,挺身上前搏斗,但这不足以被称为勇敢。天下真正有很大勇气的人,遇到突发的事情能够毫不惊慌,对无故加在自己身上的侮辱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博大,志向也非常高远。

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摘自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

释义

能够干成大事的人,完全是凭着坚定的意志、超人的胆识;真正有气节的人,才能够刚强坚韧。

士穷乃见节义。

——摘自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释义

只有在困境之中,才能够看出士人的节操。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摘自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

释义

粗衣劣食都能够快乐享用的人,一定是能有作为的人;没有染上奢华淫逸恶习的人,才称得上杰出的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

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最宏大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伤害它,就可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浩然之气需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若不如此,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摘自《荀子·劝学》

释义

如果不专心致志地苦学,就不会有明辨事理的才智;如果不拼命苦干,就不会有卓著的功业。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摘自五代·陈抟 《心相篇》

释义

能挑起重担又任劳任怨的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碰到一点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担一点责任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摘自南宋·祝穆 《方舆胜览·磨针溪》

释义

只要坚持不懈,连铁棒都能磨成细针。比喻只要肯下功夫,再困难的事情,也可能取得成功。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摘自《礼记·儒行》

释义

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大义的事,要做到宁可牺牲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摘自唐·刘禹锡 《浪淘沙》

释义

经过千万次淘洗和过滤,虽然辛苦,但是去除了沙子,金子就出现了。比喻凡事要获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摘自唐·令狐楚 《少年行》

释义

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中,少年骑马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没有收复河湟这块土地,就不打算回望故乡。诗描写了少年英雄为国家收复疆土、以身许国、不成功不回乡的豪情壮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摘自唐·杜甫 《蜀相》

释义

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打败魏国,自己却先病死在五丈原。其英名永垂人世,千古流芳,世人对他的去世万分悲痛,泪流满衣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摘自唐·李商隐 《无题》

释义

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滴蜡油。第一句引申为表达山盟海誓、至死不渝的爱情;第二句引申为歌颂老师辛勤工作、培育新人的精神。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摘自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释义

不管烈火如何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遍地的青草就又生长出来了。常以此喻新生事物顽强生长,不可战胜。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摘自元·万松老人 《从容录》

释义

老虎虽然变瘦却有威武不屈的雄心,人虽然贫穷但要保有不凡的志气。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摘自唐·白居易 《放言》

释义

试验玉石真伪需要三日烧烤,识别人才需要七年的考察。要知事物的真伪优劣,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

宜未雨而筹谋,毋临渴而掘井。

——摘自《朱子家训》

释义

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要先将房子修缮好,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比喻做事要先谋划、准备,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仓皇应对。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摘自北朝齐·刘昼 《刘子·崇学》

释义

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后挖成万仞深井。此语以“凿井”启发人们要笃学实干、坚持不懈,最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摘自《周易》

释义

天的运转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力求进步;大地的气势敦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摘自《孟子·告子上》

释义

我想要生命,也想要道义。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放弃生命,保存道义。道义比生命还重要。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虞诩传》

释义

立志向不应贪求容易实现的目标,做工作不回避困难的事情,这是做臣子的职责和本分。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摘自清·申居郧 《西岩赘语》

释义

忍受不了贫穷,就不能树立高尚的品德;受不了委屈,就不能有大的作为。

肯下人,终能上人。

——摘自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

释义

肯于居人之下,最终才能居于人上。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摘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

说话要忠诚可信,行事要敦厚恭敬,即使到了别的部族或国家,也能够行得通。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摘自西汉·司马迁 《史记·游侠列传》

释义

人说话一定要能使人信服,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断,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诚意去实现。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摘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释义

说话做事要直率而不放肆,有了亮眼的成就也依然保持低调,不锋芒毕露,不招摇显摆。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摘自南宋·汪莘 《水调歌头》

释义

铁可以折断,玉石可以破碎,海洋可以干枯。不论失意还是得志,不论生还是死,人生道路上要始终贯彻正直不阿的气节。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

真理所在之处,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拦,我也要勇往直前。此语体现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和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摘自清·林则徐题于书室的自勉联

释义

大海能够容纳成百上千的河流,是因为它有宽广的度量;高山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凡世的杂欲。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摘自明·吕坤 《呻吟语》

释义

做人深敛沉着、敦厚持重是第一等资质,光明磊落、豪迈雄健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机智、多才明辨是第三等资质。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修身》

释义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气节,是为人顶天立地之石柱。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摘自唐·李涉 《岳阳别张祜》

释义

年轻人要鞭策自己向理想的前程奋发努力,不要像那些老来一无所成的人一样只知道空叹息。此诗鼓励人们奋发进取。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摘自东汉·王粲 《咏史诗》

释义

活着要做男子汉中的英雄,死了也要成为壮士的楷模。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摘自秦·吕不韦 《吕氏春秋》

释义

石头可被击碎,但无法改变它坚硬的质地;朱砂可以被研磨,但无法改变它朱红的颜色。比喻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摘自宋·苏轼 《晁错论》

释义

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摘自东汉·王充 《论衡·命禄》

释义

只要不停地挖凿,沟渠就会很深;只要坚持不懈地用斧子砍斫,柴薪就会很多。比喻做事只要持续努力,就会有丰硕的成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摘自《荀子·劝学》

释义

雕刻若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无法折断;如果坚持不懈地雕刻,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此语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必须要有恒心、毅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摘自《论语·泰伯》

释义

有志者必须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自身责任重大且道路遥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摘自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

释义

只有那些能吃得千辛万苦、历尽艰难险阻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赢得人们的尊敬。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摘自明·王阳明 《传习录》

释义

人应该通过具体事情来磨炼自身,才能立足沉稳,达到无事安静时能定得住心,有事动乱时也能定得住心的境界。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摘自东晋·葛洪 《抱朴子·外篇·广譬》

释义

意志坚定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不懒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师。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摘自宋·苏轼 《留侯论》

释义

古时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凡过人的气节。

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般的人格品行,一定要经过艰苦磨炼;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经历险峻考验。只有经过这样的锤炼,才能成就经世之才。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

立志为国尽忠的男子汉应当战死在报效祖国的沙场上,用马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能迷恋儿女情长,纵情声色呢?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摘自《韩非子·喻老》

释义

立志的艰难,并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耿弇传》

释义

有志向的人最终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和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摘自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

释义

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远,若志气不高远就易被世俗左右而同流合污,一生难有大作为;一个人的野心不可太大,若野心太大就会舍弃当前可行的事而好高骛远,去追逐遥不可及的目标,最终也难有所成就。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摘自五代·陈抟 《心相篇》

释义

在艰难困苦中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随波逐流的人,如果读书、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国家的柱石之臣;在安乐中忘记享乐、有忧患意识的人,即使才学低一些,未必不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所以求学问的人要努力探索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细流汇聚能自然形成沟渠,瓜果成熟之后自然就会脱离枝蔓而掉落,所以修行学道的人要顺其自然才能获得正果。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要想拥有纯金美玉一般无瑕的人格品行,就必须经过烈火般的锤炼;要想成就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就必须像在薄薄的冰面上行走一样谨慎行事。

志不强者智不达。

——摘自《墨子·修身》

释义

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得不到充分发挥。此语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力量。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摘自明·郑心材 《郑敬中摘语》

释义

伟大的志向和抱负没有才能也实现不了,出色的才干不通过努力学习也无法练就。

良材不终朽于岩下,良剑不终秘于匣中。

——摘自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二回

释义

优良的木材最终不会腐烂在山岩下,优良的宝剑最终不会密藏在剑匣中。比喻有才能的人终不会被长久埋没,必会显名于世。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摘自西汉·司马迁 《史记·滑稽列传》

释义

这只鸟不飞便罢了,一旦飞起来,就会直冲云天;不鸣叫便罢了,一旦鸣叫,就会震惊世人。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人生路上,经历过痛苦和快乐的交替磨炼,所获得的幸福才能够长久;在学习中,经历过相信和怀疑的交替验证,在不断探索考证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摘自清·金缨 《格言联璧》

释义

做人要有气量,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做事时要心中有数,要有计划,并且能完成。看事要能看得透彻,麻烦事想撇就能撇得开。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摘自《晏子春秋》

释义

实实在在做事的人总会有所成就,坚持不懈向着目标行进的人总会到达。“为”指实实在在做事,付诸行动。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摘自明·陈继儒 《小窗幽记》

释义

一个人的成名通常都是在过穷苦日子的时候,而一个人的失败通常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摘自《荀子·议兵》

释义

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必定非常敬业,对人对事都恭敬谨慎;那些失败的人,一定是因为轻慢了。

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摘自《左传·闵公元年》

释义

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

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在动乱局势中,要把握自己,站稳立场,才不至于被狂涛巨浪所吞噬;身处花红柳绿中,要眼光辽阔,把持情感,才不至于被美色所迷惑;遇到危险的路径时,要能收步回头,以免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业广因功苦,拳拳志士心。

——摘自唐·孟简 《惜分阴》

释义

能够拥有渊博的知识,都是用心读书的结果;有志向的士人对于追求功业始终怀着恳切的心情。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隐伏越久的鸟儿一旦起飞就会越飞越高,开得越早的花儿会越早独自凋谢。懂此理就可免去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忧伤,可消除浮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念头。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览冥训》

释义

找人借火种不如自己去找,找人要水不如自己凿井。强调自立自强的人永远比依靠他人者走得更远。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摘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释义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若在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还能像开始时那样努力、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摘自清·郑板桥 《郑板桥集》

释义

不勤奋刻苦,反而去求短时间内的成功,这样只会落得年少夸夸其谈,老了之后处境窘迫。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摘自《孟子·告子上》

释义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只经阳光照射一天,却让它寒冻十天,也没有能够存活的。比喻做事、求学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释义

人的诚心诚意能感动天地,即使如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为之开裂。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摘自清·曹雪芹 《红楼梦·回前诗》

释义

曹雪芹在恶劣的环境中创作《红楼梦》,历经十年,每字每句都来之不易。为此巨著他耗尽了毕生心血,全书尚未完稿,他就因爱子夭折而悲伤过度,一病不起,终年不到五十岁。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摘自《增广贤文》

释义

黄莺和鲜花尚且害怕春天逝去,怎么可以让自己的青春年华虚度呢?人生苦短,应当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成就一番事业。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摘自《论语·子罕》

释义

三军的主帅可以被夺而取之,但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摘自《尚书·周书·周官》

释义

建立崇高的功勋是由于有坚定的志向,功业广博是由于勤勉。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摘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人如果没有志向,只是为了活着,那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摘自南朝·范晔 《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

大丈夫即使没有更大的志向、更好的谋略,也应当效仿前辈傅介子、张骞,在异域杀伐立功,博取封侯,怎么能长期只在笔墨纸砚间讨生活呢!

班超原在宫中抄写文书,因不甘碌碌平庸,决心投笔从戎,后奉命出征西域,终于立功封侯。此言是班超投笔从戎时说的话。

一人奋死,可以对十。

——摘自《韩非子·初见秦》

释义

如果一个人奋不顾身、拼死战斗,就能够对抗十个人。只有拥有奋不顾身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才能战胜强敌取得胜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摘自明·胡寄垣

释义

此联引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终战胜秦军,以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率越军一雪前耻灭掉吴国的故事,说明弘毅笃志、奋发拼搏的重要性。

注:据清代邓文宾《醒睡录》记载,此联为明朝孝廉人物胡寄垣所作。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摘自清·郑板桥 《竹石》

释义

竹子扎根在破岩中,不管受到多大的折磨打击,仍然坚定强劲,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常以此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也决不动摇的品质。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摘自宋·苏洵 《心术》

释义

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心中也毫无畏惧。指为了正义的事业奋力拼搏、无所畏惧。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摘自南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

释义

一天积累一钱,这样一千天便有一千钱。用绳子能够将木头锯断,滴水也能够将石头击穿。此语说明了坚持不懈的力量。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主术训》

释义

人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奋进,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若一个人没有理想,做事只关注眼前,没有人生目标,即便此人勇猛无敌,也终究只是匹夫之勇。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摘自唐·黄櫱禅师 《上堂开示颂》

释义

如果不经受一番风霜严寒之苦,梅花哪会有沁人心脾的花香。比喻不付出一番艰苦努力,是不能够获得成功、达到理想的目标的。

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摘自宋·辛弃疾 《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

释义

只有创下事业才会如芳草常在,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启示人们要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摘自《礼记·缁衣》

释义

说话有事实依据而做事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无人能改变他的志向,死后也无人能剥夺他的美名。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摘自宋·王安石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释义

人们爱竹直而有节,生来清瘦,更赞其越老越坚硬、刚强。作者以竹的形象自喻,表达了其老而弥坚、更具风骨的人格追求。

年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摘自《名贤集》

释义

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志气不可以衰老;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德行不可以抛弃。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摘自清·林则徐 《出老》

释义

首句说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海天相连。比喻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次句以脚踏绝顶峰,喻男儿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抒发了凌云壮志。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摘自《中庸》

释义

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一次学不会就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十次学不会就学一千次。若真能如此,即使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人之进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

——摘自汉·孔臧 《勤学苦读》

释义

一个人讲求学问,只要看他有没有意志。想要获得知识,一定要靠日积月累,越是勤勉得到的便越多。

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摘自明·王阳明《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

释义

做学问的根本在于立志,志向一旦立定,那么做学问的功夫已经成功一半了。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摘自西汉·桓宽 《盐铁论》

释义

志士不因为处境窘困而改变节操,不因为地位卑贱而改变志向。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摘自明·王阳明 《传习录》

释义

立志用功读书就像种树一样,当它才长出根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了树干,还没有树枝,有了树枝之后才有树叶,有了叶子以后才能开花结果。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摘自清·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

三天不弹琴,手上就像生了荆棘一样不能弹了。比喻技艺的精熟在于每天都坚持练习,若稍有荒疏,就会生涩。

虎卑其势,将有击也;狸缩其身,将有取也。

——摘自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

释义

老虎伏下身是为了进攻某种猎物;狸猫收缩身体,是为了猎取某种食物。比喻有大志的人忍受一时屈辱,是韬光养晦,以图将来施展抱负。

慎勿贪恋家园,不图远大。男儿蓬矢桑弧,所为何来?而可如妇人女子之缩屋称贞哉!

——摘自清·林则徐 《林则徐家书》

释义

千万不可以贪图家中的悠闲生活,不去追求更广阔的前途。堂堂七尺男儿生于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可以像妇女一样躲在家里自称贞洁烈女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摘自《大学》

释义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平心静气,平心静气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凡事不认真不收其效,不严肃不成其事,不献身不明其志。

——摘自弘一法师语

释义

无论做什么事,不认真用心是不会有成效的,不严肃对待是不能成功的,不全身心投入是不能彰显志向的。执着于理想,着意于当下,脚踏实地做事,方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价值。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摘自西汉·刘安 《淮南子·主术训》

释义

考虑问题要谨慎细致,但志向要远大;智谋要周全灵活,但行为要端正;才能要广泛多样,但处事要简约。强调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集中精力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摘自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

释义

莲花晨开而晚闭合,到了不能闭合的时候,就是要凋落了;富贵而不知自我约束的人,应以此为鉴。野草春天繁盛而冬天枯萎,等到极枯时就是又要发芽之时,处于困境贫穷中而有振兴志向的人,可以此自我激励。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摘自《尚书·旅獒》

释义

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堆成,就不算完成。

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摘自《孟子·尽心上》

释义

做事好比挖井一样,一口井挖了九轫还没有见到泉水,仍然是一口废井。只有不达目标不罢休才不会前功尽弃。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摘自东汉·荀悦 《申鉴·杂言上》

释义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摘自唐·杜甫 《前出塞九首》之九

释义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因穷困而改变操守。

志尚夷简,澹于荣利。

——摘自唐·李延寿 《北史·韦夐传》

释义

自己的志向在于能够朴素节俭,对于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看得很淡。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摘自《墨子·修身》

释义

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断。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别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

——摘自《礼记·儒行》

释义

不因为贫贱而失去志气,不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

君子如松柏,特立不倚;小人似藤蔓,附物方兴。

——摘自明·乔应甲 《半九亭集》

释义

君子安居本位,不羡外物,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如松柏一般浩然挺立;小人奴颜媚骨,曲意逢迎,像藤蔓一样,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

草木秋死,松柏独在。

——摘自西汉·刘向 《说苑·谈丛》

释义

草木在秋来时都枯死了,只有松柏独自存活着。比喻志向坚定的人在复杂、危险的环境里仍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摘自宋·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释义

道路平坦并且很近,那么去游玩的人就多;道路险恶并且很远,那么去的人就少。但世界上新奇、伟岸瑰丽、古怪非常的景致,常常在那些危险而又偏远、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之人是达不到的。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摘自《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释义

欲望如果多了,心神便会分散;心神分散了,意志也会衰退;意志衰退之后,精神便会消沉。

行百里者半九十。

——摘自《战国策·秦策五》

释义

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走了一半而已。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此句勉励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

——摘自《尚书·禹贡》

释义

以戏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意志要符合道义才能安宁,言论也要符合道义才能让人接受。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摘自《周易·系辞》

释义

两个人心志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就能像利刃一样,可以斩断金属。心志相同的人说出的话语,就如兰花一样芳香。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摘自《孟子·尽心上》

释义

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践行仁义之道,不以小成就为基础就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摘自《警世贤文》

释义

宝剑的锐利锋刃是从不断磨砺中得到的,熬过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幽香。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摘自《管子·乘马》

释义

今天如果不努力做事情,明天便会财货贫乏;昔日的时光已然过去,再也不会回来。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摘自明·王阳明 《传习录上》

释义

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如同心脏在痛。注意力都被疼痛(坚持理想)吸引了,哪有时间说无意义的话、管无意义的事?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摘自梁启超语

释义

这句话说明了挫折对人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给人以教育,使人成熟奋进。

得年难留,时易陨,厉志莫赏徒劳疲。

——摘自东晋·葛洪 《抱朴子·释滞》

释义

岁月不能挽留,光阴容易逝去,应当随时激励自己的意志,不要虚度年华。

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摘自宋·欧阳修 《玉楼春·黄金弄色轻于粉》

释义

芳菲指芳香的花草,比喻青春。此语意在教人珍惜青春,努力奋发向上,不要待青春逝去才懊悔不已。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摘自明·洪应明 《菜根谭》

释义

白天欺骗别人,晚上就会羞愧难当;年轻时没有奋发向上的志向,年老时就会追悔莫及。有因才有果,种好因才会收获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