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家安全的内涵
(一)国家安全的基本概念
“国家安全”一词自用于法律文件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并未达成共识。从一些国家的安全战略和安全立法中,也能看出其中存在很大差异。如何界定“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通常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从客观因素来说,国家安全包括国家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国家的发展战略、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外威胁、国家能力的大小等。从主观因素来说,国家安全包括对威胁的主观感知、认知主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国民的历史记忆、社会大众的政治情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
(二)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国家安全的内容也由政治、国土、军事等传统领域安全拓展为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非传统领域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涵盖的内容还会增加和丰富。
1 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的一般对象及具体问题的综合性、全面性的反映和认识,是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主要有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
政治安全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对于保障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国土安全包括领土及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等方面,核心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边疆边境、领空、海洋权益等不受侵犯或免于威胁的状态,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军事安全包括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和领导体制等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
2 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相对应,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近些年逐渐突出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安全威胁,主要有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领域安全。
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秩序安全、经济主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础。金融安全包括金融机构治理、金融市场运行、金融基础设施运转、金融风险防范、金融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权、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源安全等方面,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撑。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方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撑保障相关领域安全,涵盖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科技活动、科技成果、成果应用等多个方面,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术基础。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网络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进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结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的安全和粮食的有效供给,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生态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气、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资源安全、不可再生资源安全等方面,是国家战略命脉和发展依托。核安全包括核材料、核设施、核技术、核扩散安全等方面,事关人类前途命运。海外利益安全包括海外中国公民、机构、企业安全和正当权益,海外战略性利益安全等方面。太空安全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保障。深海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基点,成为各国明争暗斗的新焦点。极地作为未来战争的战略极点,成为多国争夺的新疆域。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领域。人工智能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在助力我国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浩瀚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和商机。
社会安全——上海警方手拉手筑人墙维持外滩游客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