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秦朝的坠落史
好大喜功的秦始皇
让刘邦感叹大丈夫当如此的秦始皇是何等人物,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话,那就是:少年坎坷,中年辉煌,老年悲催。
首先,来看秦始皇坎坷的少年。
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执掌秦国时,当时的赵国正如日中天,兵强马壮,是个惹不起的主儿。为了维持两国关系,按照惯例,秦昭襄王把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嬴政的父亲送到赵国当人质。
后来,嬴政便出生在了赵国。虽然贵为秦国公子,但因为寄人篱下,他的童年受尽冷落,可以说是灰暗的。
九岁时,嬴政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十三岁时,祖父秦昭襄王突然暴崩,历经坎坷的嬴政时来运转,从此登上秦王之位,开启了一统天下的征程。
公元前230年,秦军多年积蓄的力量得以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韩国。韩国成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出局的国家。
两年后,秦将王翦一骑铁骑如尖刀直插赵国腹地,迫使赵国国君签下了“城下之盟”。赵国出局。
又过了两年,秦军攻陷燕国首都。燕王无奈之下,来了个大义灭亲,杀了太子求和,暂时保全了燕国的“生存权”。燕国待定。
接下来的楚、魏两国是最难啃的骨头。善于用人的嬴政重用青年将才李信和王贲,这对“双子座”大将不负众望,一路风雨无阻地攻下了魏国首都大梁城,并且活捉了魏王。魏国成了第三个出局的国家。
拿下了魏国后,嬴政重用老将王翦,对楚国发难。楚军凭借天才军师项燕,和秦军斗智斗勇,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
结果,王翦笑到了最后。随着项燕兵败自刎,楚国成了第四个出局的国家。
这时候的秦国,已无人能与之争锋。接下来,秦国毫无悬念地撕毁了与燕国的“和约”,清除了燕国的残余势力。燕国出局。
同年,秦国又撕毁了和齐国的“盟友”条约,挥师进军齐国。这时的齐王哪还有反抗的勇气和胆量?他直接放弃抵抗,向嬴政献上了齐国这块沃土……
十年磨一剑,个中辛酸和艰苦谁人知,颇具雄才大略的嬴政挥舞手中利剑,不畏风雨,勇往直前,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战国时代,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
其次,来看秦始皇辉煌的中年。
嬴政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后,豪气云天的他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安内。
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的丰功伟绩,嬴政为自己起了个独一无二的称号——皇帝,他自称为秦始皇。在随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这个称谓被沿用下来,成了千古创举。
接下来,为了巩固皇权,秦始皇在全国施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并下令收缴民间兵器,统统扔进火炉里熔铸成铜人、铜像、铜鼓、铜锣等。为了把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他还亲自批阅所有奏折,处理一切政务……
就这样,大秦王朝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制”,说白了就是“一切权力皆归中央”,也就是秦始皇一个人说了算。
但是,秦始皇得到了天下,却没有得到人心。随后,他做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毁誉参半的事,使得大秦王朝由强盛迅速走向衰败。
第二件事:攘外。
做好“强基固本”的安内之事后,秦始皇并没有停歇,而是马上开始“攘外”:征南越和伐匈奴。
按理说,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秦始皇没必要去招惹邻邦,引起边境骚乱;但这时的他,得到了方士卢生献上的一本从海上得来的宝书《录图书》,书里有这样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就是为了这五个字,他伤透了脑筋。
是啊,秦始皇忍辱负重,费尽了千辛万苦才统一天下,实现了自己的千古帝王梦,他自然希望秦国能万代永传。
可是现在,居然出现了“亡秦”这两个毒刺般的字眼,始皇帝当然不能忍了。于是,对这个“胡”,他开始高度重视起来。
思来想去,秦始皇下了这样的决断:“胡”分两种,一种是“南胡”南越,另一种是“北胡”匈奴。为子孙万代着想,秦始皇开始调兵遣将,对其实施军事行动。
首先是征南越。
当时的南越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部分地区。之所以先拿南越开刀,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南越人很不安分,时不时就越境捣乱;二是南越一带盛产犀角、象牙等物品,征服这里就能得到可观的财富。
在靠铁骑征服天下的秦始皇心里,征服南越只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这一次,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秦军在南越遭到了当地民众的顽强抵抗。南越人全民皆兵,利用复杂的地理环境大搞游击战,成功击破了强大无比的秦军,连秦军主帅、名将屠睢也命丧黄泉。
得知前线溃败的消息后,秦始皇震惊了。等他清醒过来,马上下令举国征兵,不惜一切代价,再征南越!
于是,全国最底层的强壮民众都被征送到了前线,包括犯人、商人、女人等。最后,整个南征大军竟超过了五十万人。
五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当时全国总人口只有三千万左右,相当于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人踏上了征途。再加上粮草和其他物资的需求,可想而知,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给国家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最后,南征大军几乎是用尸骨把南越这块弹丸之地给填平了。剩下的士兵原本还庆幸自己走到了最后,以为出生入死的付出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然而,秦始皇的一道圣旨却把他们再次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南征大军原地不动,留守边疆。
君令如山,南征大军一个不少地留了下来,但他们的心却在这一刻死了。哀莫大于心死,诚如斯也!
其次是伐匈奴。
在秦始皇眼里,南胡是“胡”,匈奴更是“胡”,为了消除“亡秦”的威胁,刚平定完南越,秦始皇就立马对北面的匈奴发起了进攻。
南征五十万大军一去不复返,那么现在打匈奴,就得重新征兵了。这时候的秦始皇不顾上次征兵弄出来的怨声载道,依然故技重演,硬生生地从全国各地征调了三十万士兵。
如此看来,秦始皇“征南胡”和“伐北胡”总共动用了八十万人马,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相当于当时的秦朝每四十个人就有一个人被送到了战争第一线。
考虑到匈奴也不是吃素的主儿,这次秦始皇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蒙恬。蒙恬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建立了赫赫战功。此时派他挂帅,自然志在必得。
名将就是名将,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蒙恬带领的大军一路所向披靡,势不可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被匈奴人奉为“黄金宝地”的河套牧场。
对此,大惊之下的匈奴人决定避其锋芒,选择往北边的草原和沙漠撤退,同时改变战术,打起了游击,时不时地南下劫掠。
为了巩固战斗成果,秦始皇做了三个决定:首先,将河套牧场一分为二,设立了云中和九原两个郡;其次,实施南人北调,迁徙三万户百姓去那里安家;最后,嘉奖蒙恬及其手下将士,鼓励他们再立新功。
蒙恬自然不愿让秦始皇失望。他率领军队,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僵持战。
此时的攻防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以前匈奴人居有定所,秦军可以锁定目标集中打击,而现在,匈奴丢了大本营,反而放开了手脚,不断骚扰秦军,而秦军一旦出城反击,面临的只有一片荒芜,不仅很难找到匈奴人,而且因为不熟悉地情,无法找到水源,所以很难长期生存。想守,整个河套地区一望无垠,根本无险可守。
攻又不能攻,守又不能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匈奴的骚扰呢?作为统帅的蒙恬犯难了。正在这时,秦始皇双管齐下,来帮他排忧解难了。
首先,秦始皇下令修直道,也就是从秦国首都咸阳向北修一条“高速公路”,直抵北方边境。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配合军队打匈奴。一旦匈奴大规模入侵,陕西的秦军可以通过这条“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增援边境。
其次,秦始皇下令筑长城。他果然是军事天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想法诞生了:从陇西的临洮到辽东,将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起来,筑成一条人工屏障,彻底把匈奴关在国界之外!
有了这样一条高不可越的万里长城,眼前的边境之虞不仅可以解决,后世子孙也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匈奴人则只能望“城”兴叹。
设想确实高妙,但秦始皇却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在当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呢?修建万里长城一共死了多少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统计,但有史学家说,万里长城是用尸骨堆积而成的。
万里长城血肉筑,筑就长城千夫苦,苦尽悲来卿奈何,何止孟姜一人哭。
秦始皇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神话,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破坏了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神”的形象。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
如果说南征北伐、修直道、筑长城都是为了保疆卫国,那么如此大费周章也无可厚非,但接下来这几个工程,就纯属秦始皇的个人享乐了。
万里长城修好了,秦始皇惦记着不能让那些长年劳动的民工都“下岗待业”,所以创造条件,大手一挥,让大家转战后方,统统去帮他盖房子。
秦始皇之所以想起了干这个,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秦始皇现在居住的宫殿,还是他在夷平六国之前的。可如今,天下归一,他已经是整个泱泱中华的皇帝了,那小小的咸阳宫,与他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不般配。
其次,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秦始皇后宫佳丽太多,要想金屋藏娇,就得多造一些宫楼别苑。
最后,可能也是为了怀旧。相传,秦始皇还是秦王时,曾疯狂地爱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这段爱情的最终结局却很悲惨。为了纪念这位自己深爱过的女子,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
其实,自打建好了万里长城,秦始皇的思想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眼里,如今国家统一,最大的威胁——匈奴又被挡在了关外。无内忧,无外患,一切都平静下来了。秦始皇认为从此便可人生得意须尽欢了。
传说后来项羽入驻咸阳时,一怒之下放火烧了阿房宫。那把大火整整燃烧了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由此可见这座皇家宫殿的规模之大!
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意。如美女般风华绝代的它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仇的命运。
除了修建生前的寝宫,秦始皇还着手为自己修建死后的陵墓——骊山陵。骊山陵是个不折不扣的地下工程,但它一点儿也不比长城和阿房宫这样的地上工程简单,因为秦始皇有自己的宏大计划——死后继续在阴曹地府做皇帝。
因此,与其说骊山陵是座陵墓,倒不如说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地下皇宫。据说,这项工程穿过了三道地下水流,里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银宝石。为了防贼防盗,四周都以水银为河,布成天罗地网,让人难以进入。为了让秦始皇到了阴间都能坐拥千军万马,陵墓旁还建造了列阵以待的冥兵,或驾驶战车,或挟弩握戟,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据说,这项工程因为规模太过庞大,到秦始皇死时都没有竣工。最后,还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快刀斩乱麻,砍掉了许多辅助工程,集中精力加快了主体工程的进度,才得以让秦始皇早日入土为安。
人生得意须尽欢
最后,来看秦始皇悲催的晚年。
秦始皇长年征战,登基后更是殚精竭虑,处理大小政事,开建各大工程。虽然他每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身体却不好,大有“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态势。
为了长生不老,永享人世荣华,秦始皇听信了徐福之言,派他带了五百童男童女去海上寻仙丹。结果不仅没找到仙丹,徐福也从此没了踪影。
秦始皇不甘心,继续斥巨资派方士求仙寻丹。结果这帮人竟然在求仙失败后,用言语诽谤秦始皇,并且还卷款出逃了!
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一次受到如此赤裸裸的挑衅,秦始皇震怒了。他咆哮着,迁怒于朝中儒生,不惜大量坑杀,并下令销毁了许多典籍,制造了震惊历史的一大惨案——“焚书坑儒”。
对于秦始皇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事件,学术界争论不休。有专家认为,秦始皇是“焚书”但不是烧尽所有的书。还有专家认为,秦始皇并没有坑儒,他坑的是一些江湖术士而已。那么,秦始皇焚的到底是些什么书,坑的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关于“焚书”,《史记·萧相国世家》中的一段记载也可以证明秦始皇并没有烧毁所有的书:“……何(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意思是说,当初刘邦军队攻下咸阳城后,萧何先行没收了秦朝丞相、御史所藏的律令和图书;后来,刘邦坐拥天下后,从这些图书中获得了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等资料。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秦始皇只不过下令收缴民间图书,藏在官府和学官之手,并没有将它们烧了,至少没有全烧了。否则,萧何能收到这么多典籍吗?
种种迹象表明,秦始皇是“焚书”但不是烧尽所有的书。
关于“坑儒”,《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建立政权以后,视天下苍生为刍狗,贪婪暴虐,滥施刑罚,弄得民不聊生。特别是他为了控制思想,听从丞相李斯的建议,烧毁天下之书,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不满。
当时有两个为始皇求长生药的人,一个姓侯,一个姓卢,两个人私下议论说:“始皇为人,天性刚愎自用,因为灭了诸侯,统一了天下,就以为自古以来的圣贤谁也比不上他。他高高在上,听不到批评之声,日益骄横;官员们为了讨好他,只能战战兢兢地说谎欺瞒。”
“他还颁布法律,规定方士之术不灵就要被处死。如今大家因为畏惧,谁也不敢指出始皇之过,致使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取决于皇帝。他竟然还用秤来称量大臣们的上疏,如果大臣们每天呈上的疏奏(竹简)不足一百二十斤,就不让休息。像这种贪权专断的人,我们不能为他求长生不死之药。”
侯、卢二人眼看事风不对,赶紧脚底抹油,跑出宫来了个“躲猫猫”。
秦始皇知道后当然很生气,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巧当时又有人举报咸阳的诸生中有人妖言惑众,扰乱老百姓的思想。秦始皇一怒之下,下令逮捕了一些散布“妖言”的读书人,并且严刑拷打,令其互相检举揭发,有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牵连进来,最终被秦始皇活埋于咸阳。
就这样,秦始皇通过南征北伐、大兴土木、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秦朝已是民不聊生了。但是,秦始皇对此浑然不觉,依然在做他的千秋大梦。他天真地认为自己这几个大手笔一出,不但能强基固本,还能有效地防止“亡秦者胡也”这个预言的扩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秦始皇地下有知,知道这个“胡”是指他儿子胡亥,只怕会后悔莫及。
秦始皇很喜欢出巡,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外面游山玩水一番。公元前211年,他第四次出巡,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巡。与以往不同的是,秦始皇这次出巡时间更久,历时将近一年,名义上是视察各地、调研各方,实际上是为了寻山访神,祈福延寿。
就这样,秦始皇一路向东,一路阳光,一路风雨,一直来到了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今江苏、浙江地区)。之后,秦始皇沿海北上,结果染上了风寒。
随行的大臣们焦急万分,但秦始皇认为这只是小疾,不足为虑,于是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县)的地方。这时,他已病入膏肓。
此时年过半百的秦始皇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天命”。走到人生尽头的他,赶紧令最宠爱的宦官赵高替他写临终遗言: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赶紧回咸阳。秦始皇的言外之意很明确:让扶苏来接班。
据说,秦始皇的儿子有许多,他平常偏爱最小的儿子胡亥,此番出巡还把他带在身边。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传位给厚道仁义的长子扶苏。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并非到了老眼昏花的地步。
如果真让厚道仁义的扶苏继承了皇位,秦朝可能不至于这么快走向灭亡。然而,世界上没有如果。
当时朝中分为两派:拥苏派和拥胡派。
拥苏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大将军蒙恬。蒙恬出身名门,一家三代为秦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21年,蒙恬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牧场,修筑万里长城,威震匈奴。
而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为人正直、厚道,是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有修养的“四有青年”。为了国家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他甚至敢公然和秦始皇叫板。
现在,扶苏担任蒙恬三十万国防军的监军(相当于现在的政委),长期驻扎上郡(陕北延安一带),抗击匈奴,保家卫国,深受百姓爱戴,甚至连拥胡派的赵高都忍不住夸他“信人而奋士”。可以说,蒙恬的军功里也有扶苏的一半功劳。
总而言之,这对强强组合在百姓心目中是最完美的,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
拥胡派的代表人物是赵高。历史上的赵高臭名远扬。一提到他,大家就会想起“阿谀奉承”这四个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赵高也是个才华横溢的才子。
赵高小时候,他母亲因为过失受了刑罚,落得个终身残疾的悲惨下场,但赵高并没有在磨难中自暴自弃,而是一边学知识,一边练特长,全面发展。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因为赵高的高素质,长大后的他得以跻身公务员的行列。
初入仕途的赵高只是个基层小吏,跟刘邦这个亭长的级别差不多。他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努力,很快就爬到了中车府令的位置。
虽然这只是一个负责掌管皇上御用轿车的官职,但却是个肥差。一来这个职务油水多,二来有机会接触皇帝。果然,赵高利用秦始皇经常出巡的机会,一路上鞍前马后地为他排忧解难,很快就赢得了秦始皇的赏识,随后一路平步青云,还做了胡亥的老师。
俗话说“公婆爱长孙,爹妈爱晚儿”。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受他疼爱的。最后一次出巡,秦始皇就带了胡亥,这就是证明。所以,赵高常常抱有这样的幻想:秦始皇在暗示将来会让胡亥继承大统。
也正是因为这样,极富野心的赵高目标很明确:坚决打倒以蒙恬为代表的拥苏派,为胡亥,更是为他自己,谋取不可限量的大好前程。
总而言之,这也是另外一对强强组合,是当时官场上黑暗与无耻的代表。
除了拥苏派和拥胡派,还有个不可小觑的中立派。中立派的代表正是秦始皇最为倚重的老丞相——李斯。
李斯在大秦帝国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他的实力,无论是对拥苏派还是拥胡派来说,都是决定性的重要砝码。本来平衡的天平,一旦有李斯的加入,就会发生质的倾斜。
江山易主
这次出巡,秦始皇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而此时拥苏派还在边疆抗击匈奴,离得天高地远。拥胡派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赵高出手,想一举得到李斯的支持。
这一次,赵高改变了以往常用的“金钱美女”攻心法,而对正直廉洁的李斯展开了一轮“政治理论”的攻心战。通过五大连问,把“铁齿铜牙”的李斯问蒙了。
“丞相的才能与蒙恬相比,如何?功绩与蒙恬相比,如何?谋略与蒙恬相比,如何?人心所向与蒙恬相比,如何?与诸位公子的感情与蒙恬相比,如何?”
赵高这五问可谓一针见血,问得李斯头上冷汗涔涔,呆了半晌才说出了一句话:“我都比不上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高不紧不慢地分析道,“如果让扶苏继承了皇位,丞相的位置还有你李斯的份吗?”
官场如战场,面对赵高的咄咄逼人,李斯终于动摇了,决定倒向拥胡派。他还与赵高签下了盟约:拥立胡亥为帝,共享荣华富贵。至此,这次帝位之争已毫无悬念。
随后,赵高和李斯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路线。
第一步,秘不发丧,火速回朝。为了掩盖尸体的臭味,连鲍鱼都用上了。
第二步,偷梁换柱。在火速回朝途中,一封由赵高主笔,李斯做技术总监的“伪诏书”,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拥苏派那里。
伪诏书以秦始皇的口吻阐述了三层意思:
首先,朕巡幸天下,祷祀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何等辛苦;其次,公子扶苏与蒙恬率数十万大军与匈奴作战十余年,士卒多耗死于外,至今仍无尺寸之功,何等无能;最后,公子扶苏为人不孝,没有功劳也罢,竟还一直从政治上批判朕之所为,何等狂妄。
总结陈词:蒙恬身为臣子不忠,扶苏身为人子不孝,特赐剑以自裁。
接到诏书后,蒙恬先是震惊,随即感到很疑惑。“还是不动声色,静观其变吧。”他对扶苏建议道,“我相信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了。”
然而,扶苏却拒绝了蒙恬的好意,执意选择遵从皇命。临死前,扶苏感叹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随后便挥剑自刎了。
扶苏死了,蒙恬傻了。在蒙恬的计划中,原本在万不得已时,他可以挟皇子以令诸侯,以清君侧为借口,挥师南下。如果是这样,凭借自己强大的精兵,谁人能掠其缨?
然而,扶苏的死打乱了他的计划。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他再起兵,那就是大逆不道,是谋反了。如果这样,不但他一世英名被毁,而且还会连累先祖蒙受不白之冤、奇耻大辱。在生存与名利面前,他茫然了、犹豫了、困惑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就在蒙恬犹豫不决时,赵高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高瞻远瞩的赵高料定假传圣旨这招只是缓兵之计,仅靠这样一封没头没脑的假圣旨,是不能将扶苏和蒙恬赶尽杀绝的。于是,在送诏书时,赵高还顺带派出了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特工队”。
事实证明,这支“特工队”果然不辱使命。他们趁蒙恬恍惚之际,出其不意地生擒了他。最终,赵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蒙恬打入大牢,置于死地。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在这场帝位之争中,心狠手辣的胡亥和赵高之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扶苏和蒙恬,原因很简单:扶苏和蒙恬太谦让,或者说太小瞧对手了。对手出拳后,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意思,所以只能眼睁睁地付出生命的代价。
赵高和李斯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假诏继位。
载着秦始皇遗体的马车一路快马加鞭地回到咸阳后才发丧。此时,李斯拿出了一份由赵高篡改的遗诏,宣布胡亥继承皇位,是为秦二世。至此,这场政治阴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在整个过程中,赵高充分发挥了高人一等的组织策划能力,一系列组合拳紧凑有力,看似完美至极,无懈可击。然而,事实上,有一个人原本可以拔剑而起,打碎赵高的美梦,改变这一切的。
他,就是蒙毅。
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和从武的蒙恬相反,他选择的是从文。因为才华出众,蒙毅很得秦始皇信任,被封为上卿(仅次于丞相的文官)。在处理朝中大臣的奏章时,秦始皇常常求计于蒙毅,而且每次出巡,都会将他作为贴身侍从留在身边。如果秦始皇在临终时把遗诏交给蒙毅,那么,历史将从此改变。
然而,秦始皇病重期间,早有预谋的赵高把蒙毅支走了,让他到各地名山大川去祈祷,保佑秦始皇龙体康健。
缺乏斗争经验的蒙毅怎能料到赵高的心机,马上兴冲冲地上路了。对他来说,明知这种做法没有效果,但只要能为秦始皇做一点事,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其实,赵高和蒙毅很早之前就结下了梁子。当时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叫蒙毅依法惩治他。蒙毅不敢枉法,剥夺了赵高的官职,并将他定为死罪。可是,就在赵高要被送上断头台的这一天,秦始皇突然回心转意,不但特赦了赵高,还恢复了他的官位。
这样一折腾,赵高明确了蒙毅这个敌人。
支走了蒙毅,赵高才有机会篡改遗诏,假传圣旨。而等后知后觉的蒙毅再回来时,已经物是人非了。皇宫还是那座皇宫,赵高还是那个赵高,李斯还是那个李斯,但皇帝已经不是那个皇帝了。
很快,蒙毅便被睚眦必报的赵高强加上了各种罪状,送上了断头台。
这真是“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胡亥夺位后,继承了秦始皇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发扬了专权独断的作风。他下令,秦始皇生前搞的工程一律继续进行,秦始皇生前留下来的大臣一律格杀勿论。
因此,胡亥理所当然地接手了阿房宫和骊山陵的修建。为了能让父皇的尸骨早日入土为安,他又征调了几十万民众,加班加点地干。
在做形象工程的同时,胡亥开始了最为残酷的杀人游戏。第一轮,他把秦始皇留给他的老臣全都杀光了;第二轮,把各郡县的主要负责人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了;第三轮,他举起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兄弟们。于是,一夜之间,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都被强加上各种罪名,统统掉了脑袋。
在对朝内臣子进行了大洗牌后,胡亥又从全国抽调了五万精兵,组成了一支“皇家御林军”,专门负责自己的安保工作。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一切都出奇顺利。然而,令胡亥意想不到的是,当他按照赵高的计划,一步步地往下走时,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傀儡皇帝”。
为了控制胡亥,掌握大秦王朝的实际统治权,赵高干了两件最具代表性的事情:排除异己和指鹿为马。
在利用胡亥对朝野上下进行了大换血后,赵高的眼里还有一根“刺”必须要拔。这根“刺”正是李斯。
此番胡亥能顺利当上皇帝,多亏了李斯相助,胡亥自然对他格外器重。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待时机一成熟,赵高便利用胡亥的信任,将刀锋对准了李斯。可怜李斯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倒在了血泊中。
临死前的李斯一定万分悔恨。如果当年他选择了拥苏派,凭公子扶苏的为人和蒙恬的正直,定不会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李斯是冤死的,他在狱中被屈打成招。当赵高拿着李斯画押的“罪证”给胡亥看时,胡亥只得痛苦地下了“立处斩”的命令。
处斩的那天,咸阳城的百姓们泪如雨下,他们都知道,朝廷现在唯一一个还算正直的清官就这样走了。据说那天雨一直下个不停,导致黄河河水泛滥,也许老天也在为李斯鸣不平吧!
排除异己后的赵高,权力一手遮天,他说一谁敢说二?连秦二世胡亥也不例外。
为了证实自己的权威,顺便试探一下自己在群臣中的地位,“聪明绝顶”的赵高打出了一张诡异的牌。
一天上朝,他牵着一头鹿就往皇宫里闯,卫兵们自然都不敢阻拦,也不敢询问。
见了胡亥后,他便说自己牵的是一匹马。胡亥也不是好糊弄的,就问群臣到底是鹿是马,结果毫无悬念,大部分人都说是马。
“嗯,这明明是一匹马嘛。”胡亥揉了揉眼睛,无奈地下结论了。
“皇帝英明。”赵高说这话时,一双刀子般的眼睛早已扫视了一遍那些说是鹿的人,“连皇上都说这是马了,你们居然敢说是鹿,太没有眼光了,还是打好铺盖卷回家养老吧!”
就这样,待那批指鹿说鹿的人走后,朝廷只剩下指鹿为马的人了。从此,赵高一手遮天,奠定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
乾坤颠倒,朝廷腐败如斯,天下百姓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大秦王朝只等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