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宗室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晒盐法

立功,就为了让王妃以王妃该有的规格安葬?

不说这个想法有多么异想天开。

需要多大的功绩才能上达天听,让皇帝下这个旨意,就说延平郡王妃贾攸已然仙逝,等你立功回来,该等多久?

若是想着日后追封,老管家或许还能帮着想些办法,毕竟东宫一系虽说随着忠义老千岁的薨逝烟消云散,但是之前的人脉情分还在,凭借着延平郡王府的名头,总有一两个念旧情的人在。

不说其他人,昔日在延平郡王府做过长史的许怀民许大人,如今在朝中地位便不低。

可听着刘剡这话,却像是今个儿立功,明日封赏便能下来。

您瞧瞧,这可能做到吗?

不论是文治武功,从开始到出成绩,再到论功行赏,需要的时间都是按年算的,便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的功劳,就一定在你名下不成?

有了成就,朝堂诸公讨论起该作何封赏,又是不知多久。

就是说,便是有了现成的功绩,难道王妃就等得到了吗?

看着少年稚嫩的脸庞,林安实在是不忍苛责,兴许是小公子受不了王妃突然去世的打击,一时间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也是有的。

“大爷,能够换得王妃以郡王妃之礼下葬的功勋,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老管家语重心长道。

单论能让贾攸以其应有的品秩下葬,或许不需要多大的功绩,甚至只需在当今皇帝或者太上皇心情不错的时候,近侍或是妃嫔提上一嘴,这事也就成了。

可延平郡王妃以其该有的品秩下葬,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是不同寻常。

二圣临朝,两位圣人身后的利益集团斗得不可开交,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延平郡王妃若是以应有的品秩下葬,代表着昔日东宫一脉重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背后的意义,远超这一场简单的葬礼。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功绩!

如何拿出一项足够重大的功勋,能够让朝堂上的诸公都无话可说,不可不行封赏的功绩。

“林叔,若是有这样的功绩,您这边有没有办法尽快送到当今的手上呢?”

“大爷,请您三思啊,”林安看着少年从容的神情,心下有些许异样,或许,除却自己手中的东西,王爷王妃过世前,给两位小主子还留下了些别的依仗。

可两位小主子年岁尚幼,现在就暴露底牌,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哪怕再等两年,等刘剡再长几岁......

“唉~老奴这边,还有些许人手,若是大爷做好了决断,没人能抢走您的功劳。”

老管家心底再多的考量,在触及少年那明亮的双眼时,都化成一声叹息,躬身向面前的少年保证道。

这些东西,按照郡王的遗旨,本该在公子十五束发之年,慢慢交到他手上的,届时,少年进可居庙堂,占得一席之地,退可处江湖之远,做一个富家翁。

如今,因着郡王妃的不幸离世,公子接触到这些东西,提前了整整五年。

“林叔安心便是,这个东西,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并且不会产生后患。”

刘剡微笑着安抚老管家,若是原身,作为一个年轻的贵公子,自然不会明白管家在背后的考量,这与身份无关,乃是年长者的人生阅历。

拥有了前世记忆的刘剡,却可以轻易看出其中的不易,或许会因着对京城局势的不够了解难以全面厘清其中的利益关系。

但这有什么关系?

年岁尚幼,对当权掌事者来说是巨大的劣势,对如今只打算立一份功绩完成原身遗愿,并不参与后续利益划分的刘剡,却是极大的优势。

“大爷,您说的功绩,到底是什么?”

林安忍不住问道,却也是十分好奇,郡王和王妃,到底给小主子留下了什么依仗。

“林叔,你随我来。”

刘剡说着,起身带着林安出了偏房,沿着抄手游廊,走进前院的书房。

前院的书房刘剡用的不多,里面只有简单的布置,梨花木书架上堆放了些常见的四书五经,书架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副泼墨山水,以刘剡的眼光看来,画得一般。

刘剡只扫了一眼屋内的布局,便直奔书房中央的紫檀书桌而来,桌上笔墨纸砚俱全。

难道东西藏在这架书桌内?

林安跟着刘剡进来,目光在那副山水画上停留一瞬,本来见刘剡多看了那幅画几眼,以为这幅画说不定暗藏乾坤,毕竟绘画之人身份敏感。

没料到大爷的目标却是房中这架显眼的书桌,这书桌确实用料不俗,上好的紫檀木,说来还是王妃的嫁妆,后来大公子启蒙,便给了大公子用。

难道是王妃或者老荣国公留下的东西?

要不要去拿把斧头,把书桌给劈开?

可惜了这么好的紫檀木桌。

老管家跟在刘剡身后,这么想的,自然也就说了出来、

“要斧头干嘛?”

少年眨了眨眼,似是没能反应过来,旋即莞尔:

“不用,林叔帮我磨墨即可。”

“啊?哦!”林安如梦初醒,行至少年身旁,往砚台中倒入少许清水,手执墨锭慢慢研磨。

趁着林安磨墨的功夫,刘剡取了一沓裁好的宣纸,在笔架上选了一只兼毫毛笔,盯着身前素净的白纸,在脑海中组织起语言。

看着身边明显陷入沉思的少年,林安自然不会出声打扰,一时间,书房内只有墨锭在砚台中摩擦的轻微声响。

不多时,刘剡回过神来,也不多言,手执毛笔,浓沾墨汁,在铺好的宣纸上笔走龙蛇。

林安站在少年身后,因着少年年岁尚幼,身量不足,可以清楚地看到少年在纸上写的内容。

越看越吃惊,不说内容,只少年那一笔字,便是十分不俗,笔法圆转,笔锋内涵,力透纸背,非十数年苦工不可得,若是只看字体,谁能想到这字出自十来岁的少年之手?

可比起刘剡所书的内容,再令人惊叹的书法,都成了陪衬。

只见刘剡在第一张宣纸上书:

“晒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