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济民堂
冯道能拿出一百两,自己拿的岂能比他少?
十数双炙热而希冀的眼神犹如一根根针,齐齐落到了自己身上,李承宗只感觉头晕目眩。
原因无他,一百两,真的很多啊……
大宋的俸禄的确很高,可谓是士子最幸福的时代,但那都已经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
而且就算是几十年后大宋官员集体涨薪,一个个拿俸禄拿得乐开了花,但那也是高级官员才拥有的权利。
最起码,也得是能坐着上朝的官员。
像寻常州府的官吏,哪里能享受到如此优待?
手里微薄的俸禄能养活自己一大家子就不错了。
当今圣上赵匡胤对于官员的俸禄问题,还是一样的沿袭前朝,因而这个时候士人的俸禄依然不高。
最最关键的,他李承宗哪里是官员?
李承宗本人作为淮南之地的大儒,并非官身,俸禄一文钱都没有。仅有的,只不过是朝廷的些许犒赏罢了。
读书人的犒赏,能换银子吗?
但李承宗倒是也不靠俸禄而活,身为淮南之地有名的大儒,家中不仅藏书不少,地也不少。
再加上自从淮南节度李重进叛乱被平,李重进的地自然而然的成了无主之地,他李承宗自然从中也卷了不少,现在可谓是要钱没有,要地可有得是。
娘的,地不仅是百姓的根,也是老夫的根!
你沈立筠还想打老夫田地的主意?我呸!
李承宗负手而立,沉声说道:“对于惠民之事,老夫自然趋之若附。不过,商贾,邦之蠹也。自古商者趋于利,沈公子出身商贾之家,老夫岂可知道你沈公子是真心想要惠民,还是想借机敛财?”
“到那时,我书院弟子门生拿来济民之钱,若是大部分都到了你沈公子的钱袋中该当如何?”
李承宗对戚同文拱手道:“依老夫看,所谓济民之事,还是交由戚先生决定为好。非是老夫不信任你沈公子,而是沈公子太过年轻,若是此事办得不好,岂不是寒了诸生与百姓的心?”
说着,李承宗面上露出一副忧心之色。
沈立筠眼见着这么一个大锅又朝自己盖了下来,面上也是不恼,只是微微一笑。
自己早就猜到了他会这么说。
若是拉戚先生下来,定然是想着戚先生老持稳重,不会如诸生一般热血上涌,暗中强迫自己掏银子。
沈立筠笑道:“青山先生说笑了,在下虽出身商贾之家,又是年纪尚小,但身为宋州知府,定然不会随意胡闹,贪墨同窗们的济民之财。”
“所以学生想来,倒不如这样吧……”沈立筠一把拉起身旁面露红光,举着三十文钱的周巡年,以及情绪稍稍冷静的种放,看着一脸懵逼的二人,沈立筠笑道:“这两位同窗同为睢阳书院戚先生的弟子,相信诸位同窗们相信此二人胜之于在下。”
“所以,本官今日便于此设济民堂,其督办之人便是伯贤兄与种兄。诸位的济民之财也不会交由本官之手,一律交给他们二人保管。”
沈立筠顿了顿,看了看周围的诸生,接着说道:“不知本官所提议之事,诸位同窗可否同意?”
堂下学子们瞧了瞧笑如春风的沈立筠,又瞧了瞧两旁张大了嘴巴,似乎还没反应过来的周巡年与种放二人,皆是点了点头。
与其相信一个靠着家世上来的商贾之子,身为自己同窗好友的周巡年与种放的确很让人放心啊!
更何况沈立筠所说,所谓的济民堂乃是设立在咱们睢阳书院,自己还能亲自把关,这其中之事,就算沈立筠想要搞一些偷偷摸摸,自己还能同意?
“好!我们同意!”
“伯贤兄和种兄我们信得过!”
“就这么办!我们圣人弟子,岂能不亲自济民?”
听着堂下诸生纷纷同意,脸上兴奋之色更甚,李承宗脸色一白。
天杀的沈立筠,这是宁肯自己亏银子也要搞自己啊?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李承宗的目光赶忙朝堂上静坐的戚先生看去,拱手道:“戚先生,这……睢阳书院,讲学清净之地,搞甚么济民堂何益?如此弟子何以安心究圣人之道?岂能由着他胡来?”
戚同文捋着一撮花白的胡子,鼻腔中悠悠“嗯”了一声,随即缓缓开口道:“唔……泛爱众,而亲仁。吾一向教诲弟子,读圣人之言以修身。究其根本,还是要秉持忧国忧民之心,入世救民,经世致用啊!”
“吾认为玄竹的提议尚可,于吾睢阳书院设立济民所,不仅弟子们喜闻乐见,还能让弟子们究其圣人之道的同时,行忧民之事,岂不甚好?”
李承宗一听,顿时有些站不稳了。
本以为戚先生哪里肯同意这等胡闹之事,没想到戚先生竟然真的同意了!
戚同文的目光看向沈立筠,接着说道:“伯贤与放儿温恭直谅,怀真抱素,他们的为人品性,吾也是知道的。”
“既然玄竹有心让伯贤与放儿操持此事,吾自是没有意见。伯贤、放儿,你二人可愿受此大任?”
周巡年与种放见戚先生已经应允,赶忙拱手齐齐说道:“学生定不辱师命!”
戚同文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又与身旁的书童说道:“子松,且去把吾家中所蓄之财全部取出,尽皆捐入济民堂。”
“什么?”
周巡年与种放面色如常,不带一丝波澜,而李承宗却是浑身一震。
全部家资……
戚同文虽是一方大儒,但是家财却少得可怜。
从幼时起,戚同文便父母双亡,自幼与祖母在外祖父家长大。
长大后戚同文又闻名当地大儒杨悫的学问,便去恳求读书。他读书的勤奋刻苦与孜孜不倦也打动了杨悫,虽然戚同文是个孤儿,身无分文,但杨悫还是收下了他作为弟子。
也正是因为在杨悫的教导下,戚同文深感乱世无道,民不聊生,因而拒不做官,改名为“同文”,为了心中的理想。
待到杨悫去世后,戚同文继承了杨悫的遗志,又为了报答杨悫的教导与知遇之恩,竭力奉养杨悫的家人与自己的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