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育:培养自驱、坚韧、有爱的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真正的“学霸”是个什么样的“物种”

当今社会,教育是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的领域。

人们为什么会焦虑呢?主要原因是,大家被一个错误的期望落差所影响。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家长或教育者会自行设定一个假设:一个孩子,如果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不够拔尖、不够优秀、不上名校……就会被社会淘汰。这种观念很普遍,但是,应该说这完全是错误的。这种假设导致的结果是,大家都认为自己被社会压力裹挟着喘不过气来,孩子被各种辅导班“吞噬”着,大量的时间被考试、作业、才艺培训占据着,孩子的表现都被一个个冰冷僵硬的分数指标衡量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有多少独立自由的个人成长空间呢?现实中大多数的情况是,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孩子变成了学习工具,眼里无光、内心对抗、被动应对。他们既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灵动、充满创造力、积极阳光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稀少。孩子在某种程度上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过度追求功利性,甚至相互攀比的文化环境里。孩子活得辛苦,家长也身心俱疲,这真的不是我们大家想要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错得离谱的期望落差。

其实,对于真正优秀的学生,“学霸”这个词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请允许我给“学霸”这个词打上引号。确切地说,我个人认为,“学霸”这个称呼对于很多优秀的高才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光鲜的词语,反而可能是对他们真正的优势和能力的一种贬低。)

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媒体对高考状元及其老师和家长,甚至七大姑八大姨进行采访。颇具玩味的是,我们在学校中接触到的很多高考状元并不是“死学”出来的,他们的学习生活反而更加自由、轻松、精彩,当然也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和人情味。

我的学术助手曾经很郑重地问过一些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同事。他的问题一般有两个。

第一,你当年考上清华大学时,成绩排在第一吗?

第二,你当年学习的时候是啥样子的?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孩子基本上不是省第一、市第一,就是区第一、县第一、校第一。因此,家长的结论是,考上一流名校大概率得是某一个层级的状元,至少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主儿”。当然,还有一位同学说自己是班级学习小组的第一名,那我们可以把这个回答划入诙谐与幽默的范畴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学霸”的学习方法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丰富且有创意的。有一点倒是比较统一,那就是没有一个“学霸”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是“昏天黑地、心力交瘁、担惊受怕、忐忑不安、寝食难安”的。

这让我想到,这些年来我见到过太多奔向高考这条“康庄大道”的学子们都是在“昏天黑地、心力交瘁、担惊受怕、忐忑不安、寝食难安”的状态中“澎湃”着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当然,这种“澎湃”的主要源头还是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节衣缩食、望眼欲穿的家长们和鞠躬尽瘁的老师们。这让人感动之余,也有些感伤。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书《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也知道我喜欢用“澎湃”一词来表达与人类的积极心态有关的概念,比如积极的情绪、幸福、心境、同理心与创造力,等等。但是,我真的不想用这个词来描述学子们寒窗苦读的情景。

为什么我会在一开始说很多家长或教育者有一个“错误的期望落差”呢?这个说法来自我们进行的一项长期科学调研所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可能会令很多家长与老师惊诧:就算孩子进了名校(比如清华大学),可能很多人还是不清楚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成才的正确且重要的“期待标准”。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进行过一项积极教育项目的学术研究。这项研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期间与毕业后的一些主要发展情况来考察一项创新教育模式。换句话说,这项研究旨在探究由积极教育所带来的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要素有哪些。这项研究进行了很多年,它对过去十余年中的一批批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的测评与跟踪。科研人员发现,长期表现优秀的学生在以下8个方面表现突出:卓越智力、好奇心、毅力、坚持、开放性、包容、勇气、价值观。

从这项长期科学调研的初步结论来看,除了“卓越智力”这一项可以通过高分进行展现,其他如“好奇心”“毅力”“开放性”“包容”“勇气”等是无法仅凭考试分数来衡量的。这些需要通过情感、认知维度、意志、气度等方面来展现。

回看前文中提到的“学霸”,以及在工作后还能长期保持优秀与卓越的人(当然,名校的毕业生在后来的人生中泯然众人的例子也不少),他们能够表现出众,并不只是因为他们头脑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比很多人更懂得如何学习、更擅长学习,并且更知道学习知识并不是全部,而只是全面人格与能力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发展多种兴趣、积极地投入适合的社会生活、关注国家时事与人生百态。他们对书本之外的知识比对书本之内的知识还要求知若渴。

总之一句话,他们学习并不只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是为了成长与发展。高分只是更高层次的学习结果之一。

如果将这些孩子作为阶段性的“理想孩子”,那么我们对于造就他们的教育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别样的反思呢?世界总是这样,当换个角度重新思考时,我们就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那么,教育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有真正成为自己的丰厚机会;其次,教育要让孩子拥有生而为人的幸福底气。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他们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活、为体验和享受生活而活、为快乐和幸福而活。那么,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什么样的陪伴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陪伴?我们该如何定义成功呢?如何让孩子轻盈快乐地活出更加美好的人生呢?

你眼前的这本书或许给出了一些参考答案。这本书的作者用真实的生命经历和日常的家庭养育实践,书写了一个病患儿在爱的养育下,超越自我、创造奇迹的积极成长故事,为当代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发。

家庭教育并不是空谈或深奥的理论,它实际上体现在养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它既注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又强调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知行合一。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这一理念真实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成员之间融通且丰富的情感交互;二是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氛围的营造。所谓亲密的亲子关系,亲的不只是血缘,还有感动;密的不只是氛围,还有温度。情感是“知”,交互是“行”;氛围是“知”,营造是“行”。说到真正的教育,理论永远和身心体验紧密相连。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成长故事,你会看见即使命运多舛,只要孩子生活和成长在爱与尊重之中、拥有幸福的能力,他们也自然会“绽放”积极的天性,塑造积极自我,其内心充盈富足,也具有安全感。他们的目标感会更强,他们更有追求,心态更积极乐观,自驱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他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一个幸福的孩子不仅智慧出众,他还具备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抗压御挫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空间和环境,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创造。

这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韧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需要具备积极心理学所说的“韧性”。当遇到各种灾难和困难时,有韧性的家庭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状态。拥有这样一种耐磨、抗压的韧性,那么家人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且能够一起走过至暗岁月。当孩子在将来的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打击或失败时,他们也同样能熬得过来,挺得过去,能够输得起。在经历挫折后,他们还能不断成长,螺旋式上升,就像拿到了上天赐予的礼物一样。

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回望来时路,我们会发现,真正支撑我们一路走来、无惧风雨、勇毅向前的最重要的力量就来自我们的家庭——它温暖而坚毅,平和而稳定。如果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通过给予“好的陪伴”,让孩子得到一种安全的接纳、积极的反馈,获得愉悦的心情并体验幸福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去探寻生命的本质,探索真理和规律,勇敢去追寻有意义的人生,并愿意为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这本书是一本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之书,它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生活化”方式轻松地表达了出来,易于读者理解和内化。它能够帮助当今陷入“内卷”环境的家长和孩子以新的视角审视我们对待生命、成长、关系和教育的初心。相信这本书也能够在你的生活中发挥更丰富的作用。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充满“未来的冲击”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向我们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人类的幸福意识和生存意义正在崛起。对幸福能力的追寻,现在有了更多与时代、国家以及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多元化的现实考量。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有越来越多像23岁的作者张轩溢一样的年轻人加入教育事业,他们正在把积极的力量带到教育中、带到家庭中。愿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拥有幸福!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在孩子的生命深处种下幸福的种子,并让它发芽、成长、绽放。

最后,我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真正的“学霸”是个什么样的“物种”。对于那些优秀的孩子,我们或许可以不再用“学霸”一词来“标识”他们,因为他们值得一个更好的符号。

 

彭凯平

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

2024年5月8日

 

彭凯平,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顾问,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至今发表45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15部(中文或英文)著作,论文引用量25 000余次。自2015年起,连续10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