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人们的连接方式从“利益”纽带转化为“情感”纽带
Kirkpatrick(2010)以Facebook为例,分析了“馈赠型经济”对人们关系的改变。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简单的代码“连接”,而是两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网页的共同“喜爱”。人的地位不再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财富,而是来自网络社会中的声望,而馈赠,包括网络上涌现的无偿分享知识、依托于自由打赏的直播表演等,以及线下传统的慈善、公益等都是建立声望的主要渠道。这就是社交媒体所衍生出的“馈赠型经济”。Christakis和Fowler(2011)指出,社交媒体为人们创造了全新的连接方式,这使人们不再做孤独者,而是变成了超级合作者,“慷慨将网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而网络反过来又孕育了慷慨”。社会公众在Web 2.0新传播技术平台上可以极低的成本实现广泛的信息联系,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为纽带,形成具有共同意见取向的“对话圈”(Friedman,2007),即便是这些非功利性目标也能形成纽带快速聚合人群(Shuen,2009)。比如前文谈到的三天贡献鸿星尔克1亿元销量的网民群体,以及前述的所有例子,显然都聚合在一个非功利性目标下。社交媒体甚至促成了“阿拉伯之春”(Ghonim,2012)。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增强个体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将心比心”),强化了同情心、同理心,而网络上的馈赠逻辑又哺育了奉献精神,社交媒体最终促成了这场蔓延至整个中东的、影响巨大的、旷日持久的、自发的集体行动。撇开“阿拉伯之春”的性质争议不谈,学术界点出社交媒体的巨大潜力,还是值得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并引起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