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地图:0~12岁儿童阅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延伸阅读

孝亲之心常存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孝”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51]“孝”字上为老,下为小,表示子应当承其亲,顺长辈之意。《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52]《诗经》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53]从人的天性和家庭伦理来说,孝,既应该是每个人内心的自觉要求,也是道德追求。孝是一种美德,是代代绵延的家风。我们要主动地、持续地将孝作为个人生命层面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老人的智慧都是指引人们前行的光,是鼓舞社会前行的力量。

我国古代有感人至深的孝亲事迹。比如黄庭坚身居显位,“每夕为亲涤溺器,无一刻不供子职”[54]。越是日常琐事,越是瓦查尿溺,越难得日复一日坚持不渝。又如子路,从百里之外背米给父母吃,后来父母去世,子路也不再愁吃喝,但他认为背米的日子是最幸福的天伦之乐,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孔子因此赞扬他对父母生时尽力,死后思念。黄庭坚和子路的故事也被记载在《二十四孝》中。为孝子传,始自刘向,经过多个朝代的宣扬,到后来辑录成古代二十四孝子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二十四孝》讲述了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等。有些故事经过一次次的想象加工,神奇呈现,孝心感动神灵,达到了孝子赤心、天人感应的境界。但有些故事过于离奇,为了孝亲舍弃幼子,不近人情,盲目愚孝,达到了一个极端。剔除掉这些极端的部分,孝仍然与个人、家庭和社会有重要的关联。这些孝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的造型艺术成为孝道发扬的载体[55],石刻、壁画等多有刻画和描绘[56]。鲁迅的文中曾写道,“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57]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已出现“孝”字。到了周代,“孝”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开始成为一种与社会政治密不可分的观念形态、道德规范。东汉开始举孝廉的选吏制度,将孝作为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魏晋和隋,科举考试则将集儒家孝文化大成的《孝经》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参考标准。《孝经·开宗明义》载“夫孝,德之本也”[58],“孝”这一属于家庭内部的伦理规范成为整个传统伦理道德系统之核心。在这种体系中,人成为某种社会角色的符号代码,个体性从属于社会性。皇权、家族、法律等给孝施压,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孝成为一种工具性极强的力量。家庭内部建立的是界限森严的上下关系,子女成了父母的附庸,在思想上以父母的是非善恶为标准,在行动上被父母的意志所限制,失去了独立的自我和个性。这些都是“孝”所带来的沉重镣铐,是需要客观去看待的。

各家论孝之语,载于儒家经典甚多,这里以《论语》为例,部分摘录如下[59]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所谓“孝”,不但要做到“能养”,而且要“敬”,要有愉悦的容色,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劝止,虽然忧愁,但不能怨恨,更重要的是,将父辈的“道”代代加以承继。“孝”是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制度和力量,由“孝”能够推断其人能否仁民爱物,能否仁覆天下,表现出强烈的伦理政治思想特质。

关于孝的论述还有很多。“不孝有三”[60]“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6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6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3]“爱护老人就像爱护孩子一样”[64],这些都是在说孝。人们可以从古往今来的话语中学习孝道,也可以从各种正面、反面的阅读资材中读懂孝道。托马斯·杰斐逊曾说:“阅读《李尔王》,比所有枯燥的伦理学和神学著作更能有效地在儿女心中留下生动而持久的孝道感。”[65]

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在亚洲文化中浸润极深。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对于自然法则和理性罚责所带来的影响有这样的论述:自然法则指导大多数动物珍惜和教育他们的婴儿后代,理性法则向人类灌输孝道的回报。一方面,不能因循守旧,不能自我桎梏,要让新生力量实现前进和超越;另一方面,也要让孝亲之心常存,要为老人慢下脚步。《晋书·良吏传》所写胡威,说他父亲之清远比自己为高,在于“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这两种境界大为不同。但愿无论在私领域还是在公领域,“孝”字都能常驻人们心中,形成父辈慈、子辈孝的家庭图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