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闻录:风雨大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幽婴哀歌

一、引子:汴河古镇的惊闻

镇龙笔的镇封已初见成效,李怀文暂时回到京城,然未待歇息,便收到来自好友陈循的急信。

“怀文兄,汴河古镇近日诡事频发,每逢夜半,张家弃宅内传来婴孩啼哭之声。有人亲眼目睹,一具婴儿尸体抱着枯骨哭泣,镇上人心惶惶,急请兄前往查探。”

李怀文合上书信,心中沉思:“张家?汴河古镇……若是那张家,该不会与张辅一脉有关?”

张辅,明初名将,靖难之役后,随永乐帝平定北方,屡立奇功,是一代忠臣名将。然而,繁盛的张家后世竟沦为荒废宅院,背后定有蹊跷。

---

二、汴河古镇:弃宅诡影

汴河古镇曾因运河贸易繁盛一时,如今却因张家弃宅的诡事冷清破败。黄昏时分,李怀文与陈循来到那座“张家弃宅”。

宅院高门早已斑驳残破,石狮龇牙裂嘴,青苔蔓延于台阶上。门匾上“张府”二字隐约可见,透出往日的辉煌,却也添了几分阴森。

青瓦廊下,有潮湿的婴儿脚印一串串,印入青苔,通向内堂。

风中摇篮:庭院正中,一个破旧的木摇篮随风轻轻晃动,仿佛有无形之物正在抚动它。

隐约啼哭:从内堂深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婴儿啼哭声,凄厉而幽远,令人心生不安。

“夜半婴啼,非寻常之事。”李怀文低声道,“走,进内堂。”

---

三、婴尸之恋:母子情深

宅院初探:阴风阵阵

张家弃宅坐落于汴河古镇的西郊,孤零零地伫立在一片荒地之中。黄昏时分,斜阳将宅院的影子拉得极长,仿佛一只张牙舞爪的怪物。

朱漆大门早已剥落,门神画上符咒剥裂,露出一丝丝焦黑的痕迹,仿佛被火烧过一般。

门前的石狮龇牙裂嘴,眼神空洞,缝隙间隐隐透出青苔,似乎在静静窥视来人。

一块腐朽的匾额摇摇欲坠,透着岁月与灾祸的痕迹。

李怀文与陈循站在门前,四周冷风阵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腥臭味。

陈循压低声音道:“李兄,你可听到什么声音?”

李怀文凝神静听,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婴儿啼哭声,隐约夹杂着女人的低语,仿佛在哄着什么。

“进宅一看。”李怀文轻轻推开了大门。

---

庭院异象:摇篮与婴脚印

宅门缓缓开启,门轴发出一声尖锐的“吱呀”声,仿佛宅院在呻吟。院中一片死寂,夕阳的余晖照不到这里,反而愈发显得阴暗。

院中一棵枯槐孤零零地站立,枝丫扭曲如鬼爪,残存的黑布条挂在枝头,随风飘动。

地面青石板上,湿漉漉的婴儿脚印一路蜿蜒,通向院中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摇篮。

摇篮的布幔轻轻晃动,仿佛有无形的手在推着它。一阵阴风吹过,摇篮内竟传来轻轻的婴啼声,那声音若近若远,如同在耳畔低语。

陈循倒吸一口凉气,低声道:“李兄,这摇篮……怕是有什么东西在里头。”

李怀文目光冷静,走向摇篮。手触及摇篮之时,布幔“呼”地一下掀起,露出里面的东西——

一具枯槁的婴尸,蜷缩在摇篮中,双目微微睁开,死死盯着摇篮的上方。

婴尸面容干瘪,皮肤呈灰黑色,瘦弱的手指伸向空中,仿佛在寻求母亲的怀抱。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它的嘴角微微抽动,发出低低的啼哭声。

指甲长而锋利,微微嵌入摇篮的木板中。

腹部干瘪,胸前挂着一枚铜制护身符,上面刻着“张”字,隐约透着血迹。

陈循惊叫一声,后退了几步:“此物……怎会如此?!”

李怀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哀怜:“这是怨念未消之故。若母子之情深切,死后怨念便会汇聚,使其形存不灭。”

---

东厢房的“哭声”与镜影

从庭院踏入宅中,气氛愈发压抑。整个宅子腐朽不堪,梁柱塌陷,墙面布满裂缝,蛛网如纱。

忽然,东厢房传来一阵低低的哭声,那声音如同婴儿被人捂住口鼻,发出的呜咽声。

李怀文推开房门,火光映照下,屋内摆放着一面满是裂痕的铜镜。镜面灰暗,依稀映出一道模糊的婴儿影子。

“呼——”一阵阴风掠过,镜中的婴儿影子微微抬头,与李怀文的目光对视。镜子里,婴儿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一只惨白的手从镜面中缓缓探出。

李怀文面色微凝,抽出镇龙笔,飞快在镜面上画下镇符,喝道:“镜影惑心,破!”

符咒贴在镜上,镜面瞬间炸裂,那诡异的婴儿影子发出凄厉的哭声,随即消散。

陈循看着满地的镜片,面色苍白:“这宅子,简直就是一座鬼蜮!”

---

后堂的婴影:母骨与守护

穿过厢房,李怀文来到后堂,空气中弥漫着更浓重的腐朽气息。后堂供桌塌陷,香炉歪倒,香灰散落一地。

最深处,一座被火烧过的棺椁安静地躺在那里。棺椁的周围,点缀着几朵早已干枯的白花,显然曾有人祭拜过。

忽然,棺椁微微晃动,一道小小的影子缓缓爬出——那是婴尸,它弓着身子,瘦弱的手掌紧紧抓住棺木的边缘,发出一声低低的哀啼。

李怀文心中一紧,走近棺椁,只见棺内躺着一具女性枯骨,胸前还抱着一块烧焦的布料,仿佛临死前仍试图护住什么。

婴尸爬回母骨旁,小小的手攥住枯骨的手臂,颤抖着蜷缩成一团,啼哭声凄厉而绝望。

这一幕,既诡异,又令人动容。

李怀文轻叹道:“母子之情,深至此境,生死未能隔绝,唯有解怨,方可安息。”

---

四、真相:靖难忠烈之后

镇上老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李怀文这才知晓:

靖难之后:张辅与张家

张辅,永乐年间名将,随永乐帝征战天下,功勋卓著。为表彰张家,永乐帝赐其宅邸于汴河古镇。

然而,明成祖永乐帝崩逝后,宫中政局风云诡谲,张辅后人因牵连旧案被贬斥,张家门庭冷落。

张家三房惨案

数十年前,张家三房夫人难产而亡,幼子夭折,随母一同下葬。然而不久后,张府发生一场离奇的大火,三房府邸付之一炬。坊间传闻,那场火灾乃有人蓄意所为,意在铲除张家后人。

母子遗恨:

三房夫人亡灵不安,幼子婴尸未能轮回,生死之间,母子怨念交织,遂成为宅院婴啼之祸。

“忠烈之后,竟遭此劫。天地不公!”陈循叹道。

---

五、镇魂之礼:母子团圆

李怀文来到后院,那里是一座小小的家庙,中央放置着三房夫人和幼子的合葬棺椁。棺木已经破损,婴尸不知何时从摇篮中爬出,静静地依偎在母亲的枯骨旁。

婴魂归母

婴尸那枯槁的手抚摸着母骨,似在寻找曾经的温暖。此情此景,李怀文不禁眼眶湿润,叹道:“至情至性,天地可怜。今日,便让你们母子团圆。”

他取出镇龙笔,蘸上朱砂,在符纸上写下:

“天地无极,魂归安宁。母子之情,轮回再续。”

符纸飘向婴尸与枯骨,金光微微闪烁间,一道柔和的虚影浮现——那是三房夫人的魂魄,她温柔地抱起婴尸,轻声哄道:“乖,娘带你走,我们回家了……”

婴尸的啼哭声渐渐平息,母子二魂在金光中缓缓消散,化作一道轻风,消弭于天地之间。

---

六、尾声:忠魂未散,文人立道

镇上百姓得知张府的冤情已解,纷纷跪地祭拜,感谢李怀文“道法高深”。

李怀文立于张府门前,望着逐渐恢复宁静的宅院,心中感慨万千:“张家忠烈之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但天地不仁,亦需笔墨载道,书之于世,方可昭昭天理。”

当晚,他提笔将此事记入《艺文录》,题名:

“汴河幽婴,忠烈之后;母子相依,生死不隔。”

而远方夜空中,隐隐传来一声低沉的龙吟,似在预告着更大的风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