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十万块的天价
“恭喜恭喜。”
“年少有为,年轻力壮,年少学厚,年盛气强,年……年年有余啊。”
述评脸上笑开了花,几步就跨到江岸旁边,熟稔地拽住他胳膊。
他眼睛里除了欣赏更多的还是羡慕。
文学天赋这东西还真的是半点都学不来,他在这帮子编剧里算年长的,也是最笃定这个本子没有继续发挥空间的。
谁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年轻的山峰未必就矮于年长的山峰。”
“你的思维比我快出八百里啊。”
他这话音还没落呢,一群前来道喜的人就跟潮水似的,“呼啦”一下全涌了过来,眨眼间就把述评和江岸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述评在这拥挤的人群里,没一会儿就被挤到了一边,只能伸长脖子,远远地看着江岸被众人簇拥在中间。
而刘和坪则是翻看着江岸修改完的剧本,还有些意犹未尽。
他没有跟着人群上去道喜结交,他不喜欢热闹,而趁着这个机会,想要再细读一遍江岸的巧妙构思。
这位写出大明王朝1566的以严肃出名的编剧,此刻抬头看一眼被众人簇拥着夸赞的俊俏少年,最终没有忍住。
他嘴里不禁感叹了两遍: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而修改后这个剧本不止得到了电影局老领导的肯定,还带来了额外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场大约出席了十七八个投资商,有一大半,也都是不动声色朝着江岸这里摸索来了。
这本子啊,不愁卖了!
这些人里或许没有几个懂艺术的。
但是他们懂口碑,懂得领导的眼神,懂得领导的指向,那就够了。
有几个熟悉的投资人这就已经缠着大胡子,讲起了交情。
“你老张可不能言而无信,这本子最开始就是说给我的,我们公司来发行。”
大胡子也有些志得意满,目光时不时扫过正处在赞美中心的江岸,有道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什么是伯乐?这不就是伯乐?
“好好说,这些都好说。”
“好说什么呀?你老张,这位年轻的作家怎么联系?我们也是有交情的,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另一个投资人也端着酒杯围了上来,这就已经盯上了江岸的未来价值。
年轻的作家可是瑰宝,难道未来那么长岁月,他能只写一部剧本吗?
大胡子也认真的和几位投资人攀谈到一起。
他是知道江岸条件的,如果能当场把剧本给江岸卖出去,那这场交流会才算没白来。
本次交流会现场的气氛也因为“正真的英雄这个主题”被推向了最高潮。
有擅长书法的来客,挥笔在展会的题词上写下了英雄的题字。
江岸的剧本也被放在了展览最前列,作为文化交流的最成功作品,供所有来客翻阅。
只不过有人得意,那自然就有人失意。
那些同样在今天选择展出剧本的年轻编剧,或者是已经有些功底却仍然被无人问津的编剧,像极了农村的孤寡老人/
三两个站在墙边,眼巴巴地看着比他们更年轻的江岸就这么走在他们前面。
这种滋味是难以形容的,而此刻的拧财神就是其中最失意的一位。
他其实也是向往着鲜花和掌声的,而且认为自己有着绝对的才华。在所有人都讨论这个剧本根本没办法修改到通过审核时,拧财神拥有着自己不同的意见。
拧财神认为他完全可以把《17岁的单车》这部电影改成幽默的喜剧,甚至可以是卖座的。
电影不就是观众的艺术,文学也是观众的艺术。
他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歧视,那都是眼界卑劣、低端的。
而看到江岸要动笔修改时,宁财神在那一刻其实是有些希望,也有一些激动的。
他渴望着江岸能和他修改的思路是一样的方向,这或许是不是能够代表着其他那些编剧都太老了,是他们接受不了新的东西,不是他的错。
而整个听完了江岸的修改,却让宁财神心里五味杂陈。
甚至于他现在有一些无地自容,自惭形秽。
江岸不仅没有娱乐化轻松化的讨好,反而是去鼓励去激励去升华。
他清晰地认知到了,就在刚才这个剧本的修改上,他和江岸身上所显示出来的所有水平上的差距。
以及,他刚开始的一叶障目。
他写不出来的,不代表所有人都写不出来。
这对于一个执笔的人来说,是很打击人信心的。
因为对于文字创作者而言,有些文字当你读到它的第一遍的时候,你就知道,你这辈子一辈子也写不出来。
就在宁财神正在自怨自艾的时候,却不知道人群中簇拥着的江岸是什么时候走到他身边的。
“你怎么看着脸色不太好?要注意休息啊。”
江岸本身就是社交恐怖分子,虽然和拧财神的交集并不多,但打起招呼来却是自如,也像个久违的老朋友。
他对这个人是抱有着一些滤镜的,尽管未来这个人会劣迹斑斑,但江岸是看着《武林外传》长大的。
拍了拍宁财神的肩膀,江岸也没有说太多矫情的话。
“你写的博客我看过,很有意思。”
“不要看我现在风风光光的,比起写幽默的东西,我觉得我不如你,你可以再坚持坚持啊。”
“坚持走好的路,坚持走正的路。”
最后这话江岸说的意味深长,却也没有点透。
也不等他再说些什么,一帮子编剧,就连王倦也都拿着一个本子向江岸围拢过来了。
“嘿?你怎么跑这躲清闲来了?”
“来给我们的本子也看看有什么好能修改的,可不能藏着掖着”
江岸又被人簇拥着离开,拧财神则还是蹲在那个底角。
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总归眼神里好像是有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什么是正的路,什么是好的路?
……
“十万?”
“十万这本子有点……有点高于市场价了吧?”
最终大胡子还是把这个剧本的归属留给了他的老投资人吕群。
吕群的表情可就精彩了,他是一开始就拒绝这个剧本的,还和大胡子谈了谈这个剧本的改编困难性。
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最后也是他厚着脸皮跟大胡子重新要“人情”。
“我最多给七万。”
“你老张知道,对于这样一部现实文艺片来说,知名编剧也就是拿千字最高三百,古龙现在都还是按行拿钱呢。”
“七万绝对已经是新人编剧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