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帝系统?人在都市只好当影帝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我羡慕他的才华2

述评把改好的剧本拿在中间,从怀兜里拿出眼镜戴上。

“都别急,也别挤,我给大家念。”

“来来来,给我拿个小话筒来。”

在周围的簇拥中,江岸隐隐约约又成了交流中心的“红人”。

简政和几位电影局的干部,以及那一位主要负责翻阅剧本的老领导在循声过来一起凑热闹。

述评这么念道:“华振邦找到了刚刚入职快递公司的小贵,小贵同意了参与拍摄纪录片的请求,因为华振邦答应他可以给他的车免费送一个车座,而小坚则是因为觉得可以上电视很酷,可以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而加入的。”

述评跟着补充一句,

“两人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故此后续剧情还是正常进行开展。”

“好像多了一种冥冥之中注定的意思。”

“剧本里的台词是这样:他们之间互不相识,但是他们之间真的互不相识吗?”

一众人都在品着这新多出的台词的意思。

那位负责审核的老领导已经不知觉间站在第一排了,嘴里跟着轻轻琢磨着意思。

“来,继续往下看,看看下面怎么解释。”

老领导发了话,述评稍微加快一点语速,听着的人这么多,关于原剧本里不变的剧情也就没有追述。

“小贵车被偷走,因为找车忘送文件,而经理无论如何都坚持要辞退他。”

“小贵哭了,感到无比的绝望,他觉得自己是被整个社会都抛弃的人,没办法跟老家的父母交代,没有人牵绊着他,他活得像个影子,他想站在天桥上一跃而下。”

众人听得一窒,跟着现场的气氛都压抑了很多。

拧财神悄悄的看向了江岸。

这兄弟真够狠的,原著本身就那么压抑现实荒诞,这兄弟的修改竟然不是弱化,情绪反而层层加码。

这是故意要和审核领导对着干啊?

众编剧不言语,心里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对江岸的艺术追求给予了十分的肯定。

那老领导表情也微微一变,嘴角向上却不是笑,更像是惊讶。

“把稿子给我,我来读。”

显然,这个改法引起这位的关注和好奇了。

老领导戴上老花镜,清了清嗓子,接着述评的话继续念道。

“华振邦教授出面拦住了他,他这里的台词是。”

“五岁的时候,南方的军阀霸占了我们家唯一的一座竹篓,一个当兵的捅死了我才三岁的弟弟,我以为完了,一切都完了。”

“十二岁的时候,我亲眼看着日本人的刺刀划破了母亲的腹部,鲜血淋漓,我以为我的人生就这么结束了,一切都完了。”

“二十五岁的时候,我的新婚妻子被流弹击中,连带着我没有出生的孩子一起死在了街边,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我这样的人生为什么还不戛然而止。”

“四十七岁的时候,我在台湾得了严重的胃病,我十分不适应那里的气候,我觉得我真的要死了,可我就连死都不能落叶归根,我渴望着养育的地方。”

“五十五岁的时候,我在洛杉矶写信给我的祖国,表达了想要回去的强烈欲望就被扣上了间谍的罪名,我已经年过半百,整个一年都在监狱中度过,我不知道我还有几个这样的念头可活。”

“今年我七十岁了。”

“可笑的是,我这个老不死的居然还活着。”

“我经历这个世界上几乎最残酷的全部战争,可那些并没有摧毁我。”

“他们最多只是让我额头上的皱纹更深刻一些。”

老领导念及此处似乎有点感同身受,声音不由得微微加重。

他便是从那个时代中走过来的,这让他想起了属于他曾经的艰难岁月。

而后看向接下来的台词,老领导深吸了一口气,握着剧本的手不由得有些发颤。

他声音激昂着这么念道:

“华振邦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挤出一抹小贵永远也看不透的表情。”

“他那双眼睛如此深邃,而后小贵永远记着那天华振邦教授跟他说过的所有的话。”

“人生当中幸福只是一时的,挫折磨难平淡却是主旋律。”

“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

“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够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成熟应该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这个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

老领导一口气念完,胸口的剧烈的在起伏着。

他不敢想象的看了一眼江岸这张年轻的面孔。

这样的话语从如此年轻的心中流淌出来,总会让人觉得惊讶。

他仿佛真的从江岸的眼睛里看见了华振邦。

半晌,老领导表情很复杂的拍起手来,他不再吝啬自己的赞美。

“精彩!”

“写的实在是精彩!”

“活在命运当中,又不被命运所困!!!!”

“我突然好像觉得恍惚,看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一帮子恰同学少年。”

不同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江岸,谁都为这一个情节的增加感到震撼。

剧情第一段的压抑几乎被这发人深省的台词全部冲散。

至此,全剧本的基调就变了,不是对未来的迷惘和未知,不是痛苦和矛盾。

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

适用于一心想要扎根在大城市的小贵,更适用于一心想得到同龄人认可,父亲认可,想融入集体的小坚。

述评,王倦,刘和坪几人都认为做不到的改变的压抑剧情被江岸一个人物,一段台词彻底改变了。

或者说不是改变,是升华。

老领导因为刚才读的时候情绪太满有点气血不足了,述评紧接着继续接过老领导的班,来念后续的内容。

众人都围拢过去,江岸反倒溜了出来。

这一段奠定全文基调,用华振邦这个处在上帝视角,甚至是高于尘世的智慧的角色去冲散全文产生的压抑。

小坚的问题是太追求集体的认同,华振邦就教授他被讨厌的勇气。

全文华振邦出现的篇幅甚至不到十分之一,但无疑他会成为剧本里最有魅力的角色。

这其实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段,给主人公一种精神力量,就像好莱坞电影当中最常见的“家人梗”“爱人梗”“导师梗”,每当主人公觉得自己撑不下了,这个特殊的精神力量就会涌现帮助他手刃敌人。

江岸无疑是投机取巧的。

而在这个心灵鸡汤还没泛滥的时代,这却是一种先驱式的开创写法。

从述评激动到颤抖语气里就能听得出来,这次的改动到底有多成功。

“剧本的结尾。”

“自行车还是被砸,小贵和小坚却坐在一起笑了。”

“他们逐渐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却不再为此感到愤怒。”

“小贵用自己的鼻血在地面上这么写道:我们的生活会好吗?”

“小坚眼里再也没有了最初的害怕和拘谨,他扛起了那辆已经快被砸成废铁的自行车站了起来,小贵跟在他的身后,两人扛着自行车汇入人流,他们都笑着,不再畏惧这个答案,也不再追求这个答案。”

“他们真真成为了生活的英雄。”

“仅以此片献给所有平凡又不平凡的人们。”

述评念完剧本的最后一个字,现场先是一片寂静,仿佛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剧本所营造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大家好像都沉浸在剧本描述的画面中了。

两个各自拥有不同的苦难,拥有各自迷茫的少年,在经历过种种之后成长,成熟,尤其是两人都互相珍视的那辆自行车被砸成稀巴烂,两人却能笑出来的那一刻。

这不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具象化。

王倦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手用力一拍,那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脆。

“妙笔生花!精彩绝伦!”

刘和坪则坐在那里,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地盯着江岸,眼神中交织着复杂的情绪。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眉头紧锁,半晌才缓缓开口:

“我一直以为,这个剧本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想要突破难如登天。可今天,江岸是给我上了一课啊。”

“我都有点羡慕他的才华了。”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挫败感。

众人的目光在王倦和刘和坪身上短暂停留后,又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老领导身上。

剧本已经不再是压抑,不再是控诉,而是写着平凡人们在平凡生活中平凡的伟大。

没理由不过审了吧。

老领导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但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缓缓地摘下眼镜,用手轻轻地揉了揉眼睛,仿佛想要驱散眼中的疲惫与激动。

“这样的本子,简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佳作。它不仅能过审,而且一定要重点推荐!”

“不仅要搞,还要大搞特搞!”

“要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给观众们信心和力量。”

“要让这样的英雄再多一些!”

一时间,恭喜声从江岸的四面八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