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0章 婚宴

本就不远的距离,把送亲和搬嫁妆的长龙都堵上了好一阵子。

待到大家都把东西堆到婚房的时候,原本整齐的婚房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

大姐夫这边的亲戚们也赶紧招呼着众人在堂屋里的八仙桌坐下,端的端茶水,递的递香烟。

桌上有一个大果盘,里面装满了瓜子、花生、喜糖,还有这年头大多数人都没吃过的香蕉。

而且,每个对应的位置上都有一包香烟和一罐健力宝。

很多小孩子都眼馋的紧,只不过自家大人都看管很严,生怕人家看低了。

二姐和三姐则是陪着大姐坐在新床上聊着天,宋向阳无事可做便前前后后打量了一下整个房子。

这房子虽然有些年月了,但面积比自家新屋场还要大,在街上这样的黄金地段有这么一个大房子确实算是富贵人家了。

家里每个人也都有工作,就连小姨子都读了卫校后被安排在了乡里卫生所。

就这样的家庭,对于宋向阳家来说,确实算是有点高攀了,尤其是这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从这就可以看出对方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人。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李国庆这人不错,值得托付,这是再多的钱都换不来的。

再说了,这年头有点小钱的人,很多年后其实大多数都是被后来者超过了。

相反,原本那些穷得叮当响的人,到了90年代后,打工的,做小本生意的,都开始逆袭了。

至于如今大家羡慕的邮递员工作,宋向阳可是知道过个几年就没那么吃香了,相反倒是制约了灵活赚钱的。

很多年后,大姐夫也是辞了工作干起了摩托修理店。

只是很可惜的是,大姐夫技术不是很熟练,又被人拖欠了很多钱,最后都亏了不少钱。

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开晚了几年,街上那些早开的几家老顾客都不少了,自己并没有太多优势可以竞争。

所以,等到合适的时候,宋向阳会提醒下。

宋向阳在屋外出神的时候,大姐夫已经端着茶水,陪着大姐在轮番给大姐夫的长辈们敬茶了。

大姐夫家的亲戚比起宋向阳这一大家子要少不少,他妈妈就一个妹妹是“招郎”的,他爸爸也就一个兄弟一个妹妹。

不过,他这些亲戚也大多是单位上的人,穿的都很体面,接过大姐的茶水浅抿一口后,都是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不像宋向阳家这边给的都是红纸包。

日上正午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结婚仪式,便开始吃席了。

席前讲礼又是必不可少的。

大姐夫这边的大伯父是县里初中语文老师,虽然有些年纪了,但看上去斯斯文文地,讲得话也很有水平。

他不仅把娘家的人都夸了一个遍,还把大姐也夸了一通,至于李国庆,只是浅浅地带过了。

宋向阳家这次是大舅来讲礼。

大舅也是客气地把婆家的人给夸了一通,尤其是讲到对方父母的时候,说的也是头头是道。

三姐挨着宋向阳,悄声的说道:“老弟,你可得多练练嘴皮子,以后我们家的外甥可就你一个舅舅,你到时候可别出洋相了,我们还指望着你给我们多争争脸面。”

二姐在旁也耳尖的听到了,同样低声说道:“你看人家舅舅讲话多有水平,你是可以学习下,以后你讲礼的时候可不少的。”

宋向阳捂了捂嘴说道:“讲礼不是我的强项,不过,我这个做舅舅的,到时候多送点礼给争面子也是一样的,你们说是不?”

三姐白了宋向阳一眼,二姐则摇了摇头对着三姐哑然一笑,她们对宋向阳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早已经习惯。

三姐望了望桌上很是丰盛的大鱼大肉,皱了皱眉:“不晓得嗯妈今天吃什么,估计这会她都有点吃不下东西,以后我嫁女儿我可不想守在家里,而且,我还要高高兴兴的。”

宋向阳和二姐听着三姐的话,知道她说的都是气话。

真等到那一天,估计比妈妈哭的更伤心。

他可是知道三姐嫁的那天,自己都哭的稀里哗啦的,更不用说自己嫁女儿的时候更深有体会了。

而且,三姐妹就她嫁的最远。

宋向阳没有这种忧伤,但也能理解每个嫁出去的人是何种复杂心情。

也能懂母亲的想法,这阵子母亲在准备嫁妆的时候,都是生怕漏掉一丝东西,所有东西都要检查好几遍才放心。

再加上父亲不在家,很多心事也都藏在心里,这阵子人都憔悴不少。

宋向阳平复了下心情,说道:“等下我买两条草鱼和一只大肘子回去吧,正好给瓦厂的人也打下平伙,大家这阵子也辛苦了,算是给大家开开庆功会,顺便也让嗯妈高兴些。”

二姐和三姐点了点头,也都表示同意。

三姐弟又聊了一小会,随着讲礼结束,一阵鞭炮声响过后,主家便开始众人开始动筷了。

这时候,那些小孩子都不急着吃东西,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香蕉和健力宝,开心的吃喝起来,看那些馋嘴的模样,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一般。

席过片刻后,大姐夫和大姐又都开始给众人敬起了酒。

李国庆竟然是很实诚的每杯都是白酒,而给大姐的则是体贴得换成了白开水。

才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见李国庆有些面红耳赤,站立不稳了。

等到敬酒结束后,都是被大姐给搀着走的。

幸好他不像宋向阳爸爸那样有力气。

宋向阳可是听母亲刘凤花说,有一次爸爸去嘎婆家吃酒的时候,竟然在床上手打脚踢的把木墙都打烂了,估计是梦里想着打扒手的事情了。

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又闲聊了一阵子后,众人才开始起身准备返回村里。

这时候大姐都还没有吃饭,她拎着两个油纸袋给二姐:“这是李国庆他妈妈特意给嗯妈留的,里面有一个猪心和猪肚,还有今天酒席上的一些熟食。人家压根都不在意那些陈年旧俗,也就嗯妈死守着那些老传统,自己硬是要一个人在家。你们回家的时候给她补一补身子吧,我明天就上来回门,你们就做点家常菜就行。”

二姐接过油纸袋,笑了笑说道:“这可是她第一个嫁出去的女儿,估计还没等我们回去,她已经在给你弄明天回门的吃食和手礼了。”

大姐“哎”了一声,知道母亲就是这种操心的性子。

李国庆和大姐一直跟着众人来到拖拉机旁,这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很有默契的把拖拉机的车厢给挤满了。

剩下没挤上的人也已经先行开始朝着村里走去了。

舅舅这边的人也是跟宋向阳几姐弟打了声招呼,便开始往自家村里走。

宋向阳原本想让拖拉机送他们回去,但舅舅们怎么说都不同意,怕他这拖拉机在他们那村里的烂路上颠坏了。

宋向阳心里清楚,知道舅舅们是心疼自己的油钱,他知道拗不过,也就没再继续坚持。

大姐和二姐见车厢没有位置了,便只好分坐在司机位的左右两侧,而宋向阳只得站在车头的铁架上,两只手攀着上方的铁支架。

一路上,好几次宋向阳都觉得车子倾斜的要把自己给甩出去了。

还好刘文清的儿子确实技术过硬,要不装着这么多人,出个事可不得了。

待回到家中的时候,母亲真就如二姐说的那样,已经在灶房里炸着明天回门宴用的油糍粑。

二姐很懂事的替下母亲,三姐则是很体贴的给母亲热起了那些熟食。

母亲刚走出灶房就赶紧把宋向阳叫到房中,从枕头下拿出一个鼓鼓的报纸包裹,然后说道:

“刘有林刚才来找你,看你没回来就把这个给我了,我看了下,这得有几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