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1章 回门
宋向阳接过那略微有些重量的报纸包裹,打开一看,全是一扎崭新的大团结,每扎都用橡皮筋捆着。
细数了一下,竟有二百一十张。
看来,刘有林不是把预售款给拿到了,而是把全款都拿来了,也不知道他是使了什么路数。
他把这些钱都装进樟木箱后,又叫来三姐把账都登记好,然后又和三姐支取了周销冠的奖励和提成奖金。
他准备等到明天大姐回门宴一结束,就给瓦厂开个庆功会,让大家都乐呵乐呵,提提士气。
此外,他还要叫上梨花嬢嬢一家人。
人家之前一直对自己家颇为关照,这次又抢去人家的乡代人选资格,得好好得跟人家解释下,免得生出嫌隙来。
-----------------
第二天雾气还全未消尽,日头刚冒出山头几分,大姐夫就推着自行车载着一堆东西来吃回门宴,大姐跟在后头,双手也提的满满当当。
两人都穿上了母亲刘凤花送的新布匹做的新衣服,大姐脖子上还围了一根长长的白色围巾,之前披着的头发也已经用一根黑色大发卡给盘上。
母亲正在洗着衣服,见着二人来到,赶忙招呼几姐弟来迎接。
母亲刘凤花悄悄地把大姐拉到房中,摸着她的手慈祥地问道:“你们来这么早干嘛,我之前不是叮嘱过你今天要先给你公婆奉茶和做饭的吗?你都照做了吗?”
大姐许是走了十几里路有些身体发热了,取下围巾回道:“他们家都是烧煤炉子的,我不会用。而且,公婆们都是早起习惯了,我就烧了点茶水敬了杯茶。至于做饭,公公和国庆都不让我做,说让我先熟悉熟悉,以后多的是机会。他们都是很和气的人,早早地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回门礼,还一个劲地让我们早点上来。”
这新娘子第二天都是要给公婆奉茶和做饭,以示孝敬。
一般母亲都会在出嫁前把这些规矩给叮嘱一番,生怕人家埋怨自己闺女没有家教。
自己当年做新娘子的时候就是给奶奶那样做的,只不过那时候奶奶都是忙着生产队的事情,喝一口茶还说煮的太浓了。
至于饭食,那时候嗯妈在家做闺女的时候都是被外公当心肝一样宠的,很少下厨的,所以手艺有些粗糙。
奶奶不是说太咸了就是说油放多了,还是爷爷是个体己人,说人家在家都是宝贝疙瘩,能嫁过来做这些粗茶淡饭就已经是很贤惠了。
再加上平时爷爷时不时得都要送来一些箩筐、箢箕,母亲就对爷爷的印象特别好。
家里有什么好的吃食了,或者爸爸汇款回来了,都要叫上爷爷和奶奶来打下牙祭。
宋向阳也记得自己平时经常听母亲提起,爷爷过世后,母亲总在梦中见着爷爷坐在自家灶上的长凳上拉家常。
嘎公比爷爷还去世的早,母亲是把爷爷给当自己父亲了。
如今新家一建成,母亲说梦中再也见不到慈祥的爷爷了。
她说爷爷肯定是找不到新家了,让今年清明祭坟的时候,一定要跟爷爷详细报备一下。
宋向阳知道母亲是体弱,所以经常做梦。
本来又很迷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自己好的人又念念不忘,所以才会经常梦见爷爷那慈祥的样子。
不过相比奶奶来说,看来人家公婆是个体贴人,母亲原本有些紧张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下。
接着,她又问道:“你公公和国庆都是吃公家粮的人,你平时就多帮帮你婆婆出出摊,多操持操持家里,自己以后也是成家的人了,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别脑壳空空的。”
大姐轻轻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背,懂事得回道:“嗯妈,你就放心吧,这些都懂的。我以前干农活习惯了,你也知道我不是一个懒汉,我不会让人说闲话的。”
母亲摸了摸大姐身上的新衣服,又看了看大姐头上盘的发式,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这些妇道人家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得好就是命好,嫁不好那就只能咬着牙吃一辈子苦了。嗯妈这一辈子是又当男的又当女的,只希望你们几个嫁出去后别像嗯妈一样。”
大姐望着母亲额头上越来越多的皱纹,母亲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开始有些许白头发了。
现在吃药已经就像吃饭一样了,胃病、肠炎、贫血各种常见的病就像疯子一样的,都缠上母亲身上了。
大姐懂事的轻轻拽着母亲的胳膊,心疼道:“你以后少操点心,现在老弟也越来越有本事,以后家里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你得养好自己的身子,后面还有一大堆外甥和孙子孙女等着你享福呢。”
“我是指望不上享什么福了,能把你们几个养大成人了,都成上家,死了也能闭上眼睛了。”母亲有些悲观的说道。
但转念一想,这大吉利的日子好像说的有些不合时宜,又“呸呸呸”了几下后,继续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说这些事。你得好好养养身子,争取早点给人家怀个崽,这样也才能立好脚跟。”
母亲因为自己最后才生了宋向阳这个儿子,受了不少的气,所以对于传宗接代生儿子这事是觉得最为紧要的事情。
再加上李国庆也是一个独苗,能给人家生个儿子续上香火,这样大姐以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大姐不好意思的摇了摇母亲的胳膊,故作埋怨道:“这才结婚第一天呢,怀胎都要十月呢,哪有你这样心急的。”
母亲轻叹了口气,随之又说道:“你们姊妹几个,以后要多帮帮你弟弟,家里就靠你弟弟撑场面,你弟弟就是家中的天,他要是能好起来,你们也会沾上你弟弟的光。你们的儿女也就这么一个舅舅,别让人家给看扁了。要是你弟弟有点什么事,那就是家中天塌了。”
大姐懂事的点着头,她知道母亲把宋向阳当宝贝一样,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全在宋向阳身上。
姐姐们都继承了母亲的善良贤惠,全然对母亲的这种偏心没有二话。
即使小时候因为宋向阳的淘气受过母亲不少的呵斥,但从来没有怪过母亲。
所以,这也是前世宋向阳生意不顺的时候,三个姐姐都不遗余力的帮衬的缘故。
这其中,长姐更是事事都向着宋向阳,只要是宋向阳的事情,都是领着二姐和三姐全力帮衬。
宋向阳并不知道母亲对姐姐们的叮嘱,前世的他有点自我,自己最后生活过的不如意也苦了几位姐姐。
不过,他眼下正和李国庆正在商量着争取把街上那些要瓦的单子给揽下来。
如今的他已然改头换面,准备好好的活出个人样来。
而李国庆对这个小舅子的瓦厂生意也是极为支持,他显得很有信心,一个劲儿的打着包票。
二姐和三姐则是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回门宴,时不时的还传出一些笑声。
没过多久后,大姐和母亲从房中走出,宋向阳和李国庆也已经合计完毕。
大家都齐心协力的分头准备着各项吃食。
就连从来没干过家中活计的李国庆,也帮着宋向阳在宰杀着公鸡。
宋向阳在给公鸡放血,李国庆则是有些颤抖的在提着公鸡的爪子。
忙活了一上午,几大桌的回门宴终于算是搞定了。
这时候,叔伯家也已经来到家中准备开席。
众人脸上都是笑意满满的,唯独大伯母的脸色有些不合群的有些难看。
她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没有大姐嫁的好,昨天看着人家亲戚都是有面子的人,不好发作,一路上脸都拉的老长老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