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聚焦式会话法的起源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陆战队随军牧师约瑟夫·马休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重新开始了教授生涯。当发现国内有很多参加过二战的士兵无法重新融入现有的和平生活之后,他便决定以毕生精力来帮助他们。不久,马休斯就从一名美术教授那里获得了灵感。他发现,美术教授在使用一种多角度对话的方式,来教导学生如何从观察一幅画领会内心的反应,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领会作品的意义。
马休斯向美术教授请教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教学方式。美术教授指出:“当观察一件艺术作品时,你首先要观察那有什么,没有什么;然后,你需要向内询问自己内心的感受,什么使你开心,什么使你不开心。当剥开意识的每个层面,你才可以开始询问这件艺术作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于是,马休斯开始总结这套集体思考的方式,并将其称之为“艺术形式对话”。之后,ICA研发并在全世界推广聚焦式会话法。
聚焦式会话法通过促动师给出一系列提问让参与者回答,将人们从话题的表象带入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深层含义里。它的目的在于促进人们经历一种发散与聚焦结合的“发现对话”,帮助人们一起思考。
聚焦式会话法是一门提问的技术。在越来越重视话语权的年代,人们需要对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话题有畅所欲言的权利。如果这种畅所欲言是无序的,那结果就一定是混乱和无效的。聚焦式会话法通过一层层的提问,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和思考。这些提问的答案,会协助参与者向内反思,同时找到下一步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