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专题1 文字
一 导语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提纯。文字存在的最基本价值就是承载情感思想,并传递它。以形写意的汉字尤其如此。相对于口语,文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口语到文字,是听觉向视觉的转换。没有文字便没有书面语。没有汉字,也就没有汉字书法。
中国汉民族的文字渊源悠长,从“仓颉造字”传说开始。而中国传统的“小学”以汉字研究为中心,中国的语言学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而展开。汉字记录汉语,但字少词多,因此,汉语有大量的同音词和近义词。字从产生之初,就是为人所用的。“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来的。”(姜亮夫《古文字学》)基于此,透过文字体会到内在的精神才算明白文字的真谛。
汉字记录汉语,必然也影响汉语。受汉字方块特性影响,汉语讲究偶合、对称;汉字没有词形变化等。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因为汉字独特的符号系统具有书画同体的特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审美要素(精神、观念、思维等)逐渐融入笔端(毛笔),就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严格章法。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始终保持着“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状态。只有在动态使用的过程中自如地掌握音、形、义,才算真正掌握了某个字。汉字字形不变(当然有繁简的变化,以及受书写习惯的影响),而音常随义变。作为书面语,义的传递才是汉字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的学习,也要把在动态中掌握字义、词义作为不可忽略的目标。毕竟,文字是表达信息、传承文化的工具。